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灭绝师太
释义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人物,峨嵋派第三代掌门。她容貌甚美,武功高强,性情刚烈,正邪不两立,出手极狠,同时坚持一代宗师风度,对弟子向来护短。

中文名:灭绝师太

国籍:金庸小说人物

民族:汉族

职业:峨嵋派第三代掌门

师祖:郭襄

徒弟:纪晓芙、周芷若、丁敏君等

武功:峨嵋九阳功、峨嵋武功

武器:倚天剑

人物简介

灭绝俗家姓方,是河南兰封「金瓜锤」方评的妹妹,她虽身为尼姑,言行举止却全无出家人的样子。

原有大师哥孤鸿子与灭绝有嫁娶之约的段落,因为孤鸿子被明教光明左使杨逍气死,她一心想为大师哥报仇,所以相当痛恨明教。

她也有称霸武林与天下的野心,图以倚天剑和屠龙刀的秘密使峨嵋派领袖群伦,成为中原武林中的第一门派,一统江山。

峨嵋派弟子中的纪晓芙本为她最得意的弟子,却因爱上杨逍,不愿遵照灭绝的命令去杀他而被灭绝一掌击毙。然而灭绝却不认为纪晓芙是死在自己掌下,向武林同道宣称是杨逍害死纪晓芙的。杀了纪晓芙後,灭绝又欲杀杨逍和纪晓芙年仅八岁的女儿杨不悔,但因先後张无忌即时带小杨不悔藏身和她的弟子贝锦仪的不忍就这样躲过一劫。

几年後,灭绝师太率峨嵋派参与六大派远征光明顶一战,手执一把倚天剑大显神威歼灭众多的明教教众,更剑杀明教「锐金旗」旗主庄铮这位明教高手,锐金旗教众落在峨嵋、武当、昆仑、崆峒、华山等五派手里不肯求饶,被她和她的第一大弟子静玄斩断右臂,杀入光明顶後,使用倚天剑与张无忌对战,久战後张无忌使出「乾坤大挪移」第七层的神功把刚猛的掌力刹那间化刚为柔,急剧转折轻柔的擒拿手法遭夺去手中倚天剑。 之後杨不悔公告武林之纪晓芙死亡的真相,人人对灭绝的行为震撼,被情况迫使她承认了事实的部分,也当众把杨逍一家说的十分不堪。

下山时峨嵋派和六大派也被蒙古军抓去万安寺幽禁,并让各人服下「十香软筋散」,以致大家使不出武功,明教「光明右使」范遥骗得她服下解药,加上她此时已有数日未进食,复原速度比别人快,万安寺大火,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张无忌要大家先从塔顶跳下,自己再以「乾坤大挪移」助他们安然落地,然而灭绝一生不受明教恩惠,早在跳下之前就抱著必死的决心,将峨嵋派掌门之位传给之後自己的弟子周芷若之後,要她发毒誓杀了张无忌,并告诉她倚天剑和屠龙刀的秘密,灭绝抱著周芷若从塔顶跳下时,她靠自己将周芷若安全的送到地面,在她将落地之时,张无忌欲用「乾坤大挪移」相助,她却以毕生功力发掌相抗,导致自己摔死於万安寺塔下。

诸大门派退向西北时,峨嵋派因与明教有仇,不愿随众人同行,迳行离去,最後周芷若和峨嵋派众人将灭绝师太的屍身火化了。

她年纪其实不算老,不过是四十四五;而且金庸说她“容貌算得甚美”,不过两条眉毛斜斜下垂,使她看来极是诡异,“几乎有点儿戏台上的吊死鬼味道”。

峨嵋剑法

剑式轻柔灵动,滴水不漏,偏重防守。

灭剑、绝剑

灭绝师太自创的峨眉派剑法。

四象掌

峨眉派掌法,圆中有方,阴阳相成,灭绝师太一向自负是天下绝学。

飘雪穿云掌

峨眉派掌法精要所在,掌力忽吞忽吐,闪烁不定,引开敌人的内力,再行攻击。

截手九式(第三式)

峨眉派掌法精要所在。右手一起,风声猎猎,右臂斜弯急转,手掌竟从绝不可能的弯角横将过来,击中敌人背心。

金顶绵掌

峨眉派掌法,和武当派的绵掌形似而神非。

佛光普照

峨眉派掌法,套路只有一招,以峨嵋派九阳功作为根基。掌力笼罩敌人全身,使对方挡无可挡,峨嵋派中,除了灭绝师太无一人练就。

人物武功

原著中灭绝师太的武功描写:

身法

猛听得喀喇、喀喇两响,蛛儿闷哼一声,身子已摔出三丈以外,双手腕骨折断,晕倒在雪地之中。

张无忌但见眼前灰影一闪,灭绝师太以快捷无伦的身法欺到蛛儿身旁,以快捷无伦的手法断她腕骨,摔掷出外,又以快捷无伦的身法退回原处,颤巍巍的有如一株古树,又诡怪又雄伟的挺立在夜风里。这几下出手,每一下都是干净利落】,张无忌都瞧得清清楚楚,【但实是快得不可思议,他竟被这骇人的手法镇慑住了,失却了行动之力。】

只听得铮的一声,蛛儿急忙向后跃开,脸色有如白纸。【原来灭绝师太在这一瞬之间,已在蛛儿的右手食指上斩了一剑,手法奇快,谁都没有看清。】

灭绝师太虽然痛恨魔教,但她以一派掌门之尊,不愿用兵刃屠杀赤手空拳之徒,左手手指连伸,【脚下如行云流水般四下飘动,片刻之间,已将锐金旗的五十多人点住穴道。各人呆呆直立,无法动弹。】旁观众人见灭绝师太显了这等高强身手,尽皆喝彩。

劲风

灭绝师太突然跳起身来,【袍袖一拂,喀喇喇一响,一张饭桌给她击坍了半边。】张无忌躲在屋外偷听,固是吓得大吃一惊,纪晓芙、丁敏君、贝锦仪三人也是脸色大变。

群弟子见师父不睡,谁都不敢先睡。这般呆坐了一个多时辰,【灭绝师太突然双掌推出,一股劲风扑去,蓬的一响,一堆大火登时熄了。】

灭绝师太见蛛儿倒在张无忌身旁,嫌她碍手碍脚,左手袍袖一拂,已将她身子卷起,向后掷出。】周芷若抢上一步接住,将她轻轻放在地下。

内力

金花婆婆见【她相隔如此之远,颜面都还瞧不清楚,但说话声传到各人耳中便如是近在咫尺一般,足见内力之深厚。灭绝师太盛名远播,武林中无人不知】,只是她极少下山,见过她一面的人可着实不多。

灭绝师太缓步上前,【三根指头挟住剑柄,轻轻一抖,剑鞘登时裂为两片】,剑锋脱鞘而出,说道:“这把剑算不得是甚么利器宝刃,却也还不是破铜烂铁。金花婆婆,你不在灵蛇岛上纳福,却到中原来生甚么事?”

金花婆婆见到她三根手指抖剑裂鞘的手法,心中一凛,暗道:“这贼尼名声极大,果然是有点真实功夫。”

灭绝师太也是暗暗吃惊:“这少年到底是什么路道?我擒获他多日,一直没留心于他,原来真人不露相,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便要将静玄如此震出,也是有所不能,当今之世,只怕唯有张三丰那老道,以百年的内功修为,才有这等能耐。

她内力深厚,犹在宋远桥、俞莲舟、何太冲诸人之上,仅比少林派掌门空闻神僧稍逊】,十香软筋散的毒性遇到解药后渐渐消退,被她运气一逼,内功登时生出,不到半个时辰,内功已复了五六成。

掌力

他双眼一眨也不敢眨,凝视着纪晓芙。只见她突然双膝跪地,却坚决的摇了摇头。【灭绝师太手起掌落,击中她的顶门。纪晓芙身子晃也不晃,一歪便跌倒在地,扭曲了几下,便即不动。】

张无忌一探纪晓芙的呼吸,气息微弱已极,【但见她头盖骨已被灭绝师太这一掌震成了碎片】,便是胡青牛到来,也必已难救性命。

张无忌一惊之下,护体的九阳神功自然发出,和对方拍来的掌力一挡,【就在这两股巨大的内劲将触未撞、方遇未接之际,灭绝师太的掌力忽然无影无踪的消失。】张无忌一呆,抬头看她时,猛的里胸口犹似受了铁锤的一击。他立足不定,向后接连摔了两个筋斗,哇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委顿在地,便似一堆软泥。

灭绝师太的掌力如此忽吞忽吐,闪烁不定,引开敌人的内力,然后再行发力,实是内家武学中精奥之极的修为。】旁观众人中武功深湛之士识得这一掌的妙处,都忍不住喝彩。

张无忌这一次不敢伸掌抵挡,身形侧过,意欲避开她掌力。【灭绝师太右臂斜弯急转,手掌竟从绝不可能的弯角横将过来,拍的一声,已击中他背心。】他身子便如一捆稻草般,在空中平平的飞了出去,重重摔在地下,动也不动的伏在沙里,似已毙命。灭绝师太这一招手法精妙无比,本来旁观众人都会喝彩,但各人对张无忌的侠义心肠均已忍不住暗中钦佩,见他惨遇不幸,只有惊呼叹息,竟没一人叫好。

灭绝师太和鹤笔翁剧斗一阵,烟火上腾,便跃上一层,终于斗上了第十层的屋角。她功力尚未全复,但此时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掌法中只攻不守。鹤笔翁一来挂念着师兄,心有二用,二来前伤未愈,三来适才中了麻药,穴道又被封闭良久,手脚究也不十分灵便,两人竟斗了个不分上下。

剑法

宋青书道:“家父传授晚辈剑法之时,说道【当世剑术通神,自以本门师祖为第一,其次便是峨嵋派掌门灭绝前辈。】

当下走近身去,一言不发的从丁敏君手中接过长剑,【手齐鼻尖,轻轻一颤,剑尖嗡嗡连响,自右至左、又自左至右的连晃九下,快得异乎寻常,但每一晃却又都清清楚楚。】

众弟子见师父施展如此精妙剑法,无不看得心中剧跳,掌心出汗。】

殷梨亭大叫:“好剑法!好剑法!妙极!”

宋青书凝神屏气,暗暗心惊。他初时不过为向灭绝师太讨好,称赞一下峨嵋剑法,【那知她施将出来,实有难以想象的高妙,不由得衷心钦服,诚心诚意的向她讨教起来。】

灭绝师太剑法凌厉绝伦,没一名明教的教众能挡得了她三剑】,但见她高大的身形在人丛中穿插来去,东一刺,西一劈,瞬息间便有七名教众丧生在她长剑之下。

灭绝师太微觉诧异,道:“昆仑派的‘峭壁断云’!”倚天剑微侧,第一招便即抢攻,竟不挡格对方来招,剑尖直指他丹田要穴,【出手之凌厉猛悍,直是匪夷所思。】

张无忌一惊,滑步相避,蓦地里灭绝师太长剑疾闪,剑尖已指到了咽喉。张无忌大惊,急忙卧倒打个滚,待要站起,突觉后颈中凉风飒然,心知不妙,右足脚尖一撑,身子斜飞出去。这一下是从绝不可能的局势下逃得性命。旁观众人待要喝彩,【却见灭绝师太飘身而上,半空中举剑上挑,不等他落地,剑光已封住了他身周数尺之地。】张无忌身在半空,无法避让,在灭绝师太宝剑横扫之下,只要身子再沉尺许,立时双足齐断,若然沉下三尺,则是齐腰斩为两截。【这几下交手,当真是兔起鹬落,迅捷无伦,一刹那间灭绝师太连攻了八下快招,招招是致命的凌厉毒着。】张无忌在劣势之下一一化解,连续八次的死中求活、连续八次的死里逃生。【攻是攻得精巧无比,避也避得诡异之极。】在这一瞬时刻之中,人人的心都似要从胸腔中跳了出来。【实不能信这几下竟是人力之所能攻如天神行法,闪似鬼魅变形,就象雷震电掣,虽然过去已久,兀自余威迫人。】

灭绝师太脸如严霜,将来剑一一削断,削到后来,右臂大是酸痛,当【即剑交左手。她左手使剑的本事和右手无甚分别】,但见半空中断剑飞舞,有的旁击向外,兀自劲力奇大,围观的众人纷纷后退。

意志

赵敏练过拳法,说道:“叫灭绝老尼来!”一名黄衣人禀道:“灭绝老尼已绝食五天,今日仍是倔强异常,不肯奉命。”

灭绝师太是掌门之尊,单独囚在一间小室中,鹿杖客命看守者开门入内,只见灭绝师太盘膝坐在地下,闭目静修。她已绝食数日,容颜虽然憔悴,反而更显桀傲强悍。

她不肯听赵敏之令出去殿上比武,已自行绝食了六七日,胃中早是空空如也,解药入肚,迅速化入血液,药力行开,比谁都快。

武器

灭绝师太喝道:“接招!”提着剑柄,竟不除下剑鞘,连剑带鞘,便向金花婆婆胸口点来。金花婆婆拐杖一封。灭绝师太手腕微颤,剑鞘已碰上拐杖。但听得“嗤”的一声轻响,犹如撕裂厚纸,金花婆婆那根海外神物、兵中至宝“珊瑚金”拐杖,已自断为两截。

金花婆婆心头大震,暗想:“倚天剑刃未出匣,已然如此厉害,当真名不虚传。

灭绝师太兵刃断折,手臂酸麻,却不退开闪避,反手抽出背上负着的倚天剑,寒芒吞吐,电闪星飞,一招“铁锁横江”推送而上。庄铮猛觉手下一轻,狼牙棒生满尖齿的棒头已被倚天剑从中剖开,跟着半个头颅也被这柄锋利无匹的利剑削下。

灭绝师太却恨极了魔教,兀自挥剑狂杀。倚天剑剑锋到处,剑折刀断,肢残头飞。

灭绝师太的倚天剑实在太过锋锐,她剑招又是凌厉之极,青霜到处,所向披靡,霎时之间,又有七八人丧于剑下。

评价

彭莹玉忙道:“各位莫听这位周兄弟说笑。灭绝师太神功盖世,门下弟子个个武艺高强,怎能失陷于明教之手?此刻贵我双方已然罢手言和,各位回去峨嵋,自然见到。”静空将信将疑,犹豫不决。

金花婆婆长叹一声,自言自语:“灭绝师太,你一世英雄,可算得武林中出类拔萃的人物,一旦身故,弟子之中,竟无一个像样的人出来接掌门户吗?”

绝技

峨嵋九阳功,灭剑,绝剑,峨嵋剑法,金顶绵掌,飘雪穿云掌,截手九式,佛光普照,四象掌

人物评论

峨嵋派与灭绝师太

灭绝师太为峨嵋派的掌门人…

要胜任峨嵋派的掌门最起码要达到3点要求:

峨嵋派以女弟子为主,因此峨嵋掌门必须武功卓绝才可以自立于武林群雄之间。

峨嵋派掌门是唯一得知倚天剑和屠龙刀真正秘密的人,因此继承了掌门铁指环也等于背负起了百年前郭靖黄蓉以及峨嵋派祖师郭襄“驱除鞑子、光复汉家河山”的遗志。

峨嵋派掌门还背负有光大峨嵋一派的重责大任。

灭绝师太,书中提到她“一生潜心武学”,因此她“她内力深厚,犹在宋远桥、俞莲舟、何太冲诸人之上”,“施展的每一记剑招,无不精微奇奥,妙到巅毫”,另外书里写到灭绝师太和金花婆婆比武,打张无忌三掌等,都描述了她武功深湛。对于第一点,灭绝师太完全做到了。

对于第二点,灭绝师太在万安寺高塔上对周芷若说“为师的生平有两大愿望,第一是逐走鞑子,光复汉家山河;第二是峨嵋派武功领袖群伦”,“他这一干人同流合污,一旦刀剑相逢,取得郭大侠的兵法武功,自此荼毒苍生,天下不知将有多少人无辜丧生,妻离子散,而驱除鞑子的大业,更是难上加难。”由此可见,灭绝师太也是胸怀天下的人,她也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为己任,只是她的弟子以及许多武林同道都不理解她。

灭绝师太“一生心冷”,又矢志“光复汉家河山,光大峨嵋”,背负着先人的遗命,唯一的亲哥哥又被谢逊所害,师兄孤鸿子也被杨逍气死,在加上出家为尼,没有凡俗之念,从书中也可以看到张三丰致书给灭绝师太,灭绝师太连“封皮也不拆,便将信原封不动退回”,宋青书开口向灭绝师太求教剑法,灭绝师太道“既是不情之请,便不必开口了”可见灭绝师太性情“孤僻古怪”。

其实不然,宋青书称赞当世除张三丰外以灭绝师太为剑法第一,灭绝师太听了“不自禁得颇感得意”,周芷若说峨嵋派的四象掌高于华山昆仑两派联手,灭绝师太“微微一笑”“心下甚喜”并赞许了周芷若。

灭绝师太表面上看上去冷冰冰的,没有一点人情味,令人以为她“性格孤僻古怪”“心狠手辣”其实灭绝师太也有着“自信”“自负”“自高自大”“自傲”等有着人情味的一面。

灭绝师太身为峨嵋掌门,又是武林中有数的高人,养成了“姜桂之性,老而弥辣”。她一方面对纪晓芙,周芷若很宠爱,可是对她们也是要求极高。

书中多次提到灭绝师太说武学修为的高低很大程度上要看个人的资质,这也是灭绝师太选择继任掌门人的很大一个标准,或许当时峨嵋派人才不多,纪晓芙“性格刚毅,剑法狠辣”最像灭绝师太,所以纪晓芙虽然失身于杨逍,但是灭绝师太只要纪晓芙去杀了杨逍一样把峨嵋掌门之位和倚天剑传给她,峨嵋掌门必须为冰清玉洁的处女才可以担任,灭绝师太这样做已经是有违门规了。后来灭绝师太对周芷若同样如此,还让周芷若立下毒誓。

至于灭绝师太屠戮明教中人,第一明教中人的确和峨嵋派有仇,第二峨嵋既为武林大派,参加武林各大派的结盟的大事也无可厚非,第三明教中人平时行为古怪,让人误以妖邪一路,武林正道诛灭妖邪也没有过错。(明教在《射雕英雄传》就有提到了,《九阴真经》的创始人黄裳,也是因为扑灭明教,而导致全家被人杀害,因此在深山里苦练武艺,最后写成了《九阴真经》)

作者有提到“灭绝师太一代大侠,虽然性情怪僻,但平素行侠仗义,正气凛然,武林中人所共敬。”

少林屠狮大会上夏胄也说:“便是灭绝师太当年,纵然心狠手辣,剑底却也不诛无罪之人。”

灭绝师太的确为一代高人,她一切的作为都是基于自己的正义观,只是行事过于偏激,性格急躁,对正邪之间看的过于明显,但人无完人,倘若灭绝师太没有这些缺点,那《倚》恐怕要以她为主角来写了……

灭绝师太在《倚》中也是一位重要的人物,她承前启后,是一个重要的过渡。承前了〈神雕侠侣〉以及〈倚〉前27回,开启了〈倚〉28回以后的故事。

在这里不能单纯的评价灭绝师太的是非好坏善恶…看过〈倚〉每个人心中对每个角色的定义都有自己看法和理解。只是大家应该消除偏见,不应该从表面评判一个人物,太过于片面,应该把他放在那个时代的大背景下,仔细品位,是可以看到一些曾经被忽略的东西的。

很佩服金庸,他刻画的人物在真实的生活也同样存在。细读金庸作品,的确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路。

最后提一下灭绝师太这个法名,一般佛门中人都慈悲为怀,而且尼姑更不应该喊打喊杀…妄动刀剑…

推本溯源,峨嵋派祖师郭襄外号“小东邪”,行事古怪,郭襄的弟子叫“风陵师太”,只是为了纪念她在风凌渡口第一次听说杨过而已。。。所以郭襄所收的弟子一定和她一样,难怪会给尼姑起“灭绝”这样的法名。不过全书中峨嵋派虽然以尼为主,可是不像〈笑傲江湖〉中恒山派那样的描写,几乎让人感觉不到峨嵋派中人大都是尼姑。。。或许作者只是要让灭绝超脱尘世,让灭绝师太没有了俗世的烦恼,这样对于她的行为可以做一个解释吧

网友bigway善意与《平凡》章节作者交流心得:

少林屠狮大会上夏胄说:“便是灭绝师太当年,纵然心狠手辣,剑底却也不诛无罪之人。”

网络上有很多人将这一点拿来,充作挺灭绝的论据,我以为值得商榷。

“剑底不诛无罪之人”,是所有武林中有道德价值观的人都要做到的,金庸小说中如此人物太多了。而金庸大侠在这里设计夏胄挖空肚皮才想出这么一句赞美灭绝的话,实在是用心良苦。倪匡先生在评金庸作品文中有言,金庸作品中有很多“微言大义”,须“不流读”方能体会。

孤鸿子与灭绝师太

《倚天》是笔者相当喜爱的一部小说,可以说百读不厌。

书中有一位重要配角——灭绝师太,其首次出场是第十三章,书中介绍“约四十四五岁,容貌甚美”,人到中年仍有如此风华,可见二十年余前必是颠倒众生的大美女,然而“眉毛下垂,面相诡异”,总之一幅苦大仇深的模样。

初读此书,笔者便很不喜欢灭绝师太,相信许多朋友也有同感。究其原因,是灭绝具有的偏激、固执而又自命正义的性格,此类人物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真理与我同行,逆我者皆邪恶。作为一个站在主角对立面的配角,这种性格实在是令读者不喜。

灭绝的性格也有刚烈正直的一面,小说中着墨不多,但足够传神。印象最深刻的例子在第十七章,灭绝斗法韦一笑,技逊半筹,丁敏君马屁拍到马腿上,自取其辱。“灭绝师太哼了一声,……怒道:师父没追上他,没能救得静虚之命,便是他胜了。胜负之数,天下共知,难道英雄好汉是自己封的么?”这段话给笔者印象极深,尤其是“胜负天下共知”一句深获我心,铭记至今,因此对灭绝的感觉是且敬且恶,虽敬重她的刚直,更反感她的无情。

而后年岁渐长,细读再三,方才明白灭绝的不通人情缺少人性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书中或明或暗地揭示了,一位年青美貌风华正茂的峨嵋女侠,是如何变成一个心理变态几近灭绝人性的冷血尼姑的。从中亦可看出,金庸之所以被誉为武侠第一大家,是在于其以凝练而优美的文笔,曲折而合理的情节,入木三分地展现了对人性的洞察和对世情的周虑。

先说笔者的结论:灭绝年轻时对师兄孤鸿子情深意重,两人心心相印。不料孤鸿子比武落败,间接死于杨逍之手。从此灭绝性情大变,易号立志,誓诛杨逍,恨屋及乌,对明教也是切齿痛恨。

纵览全文,灭绝最明显的情感就是仇恨:对明教的恨,对杨逍的恨。灭绝对明教痛恨非常,杀戮教众从未手软,对杨逍这个“大魔头”更是恨不得食肉寝皮。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或恨,灭绝这般刻骨铭心的仇恨,究竟缘自何故呢?

仇恨的原因不出二点:为公和为私。

1、为公,所谓正邪有别如泾渭分明,身为正派的峨嵋敌视明教天经地义,自然要秉承侠义精神降妖除魔,六大派之所以围攻光明顶即在于此。然而不同其余诸派的是,峨嵋几乎是倾巢出动,置本土于不顾,灭绝数次向弟子提及,此往攻敌凶险异常,很可能全派覆灭,但只要能与敌偕亡亦在所不惜,身为掌门甘冒峨嵋香火灭绝的奇险,为的仅仅是笼统的正邪不两立?这不合情理。因此不是主要原因。

2、私仇。在第十三章中,纪晓芙述说失身一事,灭绝一开始颇为怜惜,并无重责之意,然而一得知此乃杨逍所为,登时怒不可遏。

文中谈到:灭绝师太抬头向天,恨恨不已,喃喃自语:“杨逍,杨逍……多年来我始终不知你的下落,今日总教你落在我手中……”突然间转过身来,说道:“好,你失身于他,回护彭和尚,得罪丁师姊,瞒骗师父,私养孩儿……这一切我全不计较,我差你去做一件事,大功告成之后,你回来峨嵋,我便将衣钵和倚天剑都传了于你,立你为本派掌门的继承人。”

仇深似海,竟使灭绝开出了在其他弟子看来不可思议的价码——让一个“叛徒”接掌峨嵋——只要纪晓芙答应暗杀杨逍。是怎样的深仇大恨,才足够用峨嵋派掌门来作为杀人的报酬?可见,灭绝对杨逍个人的恨,远甚对明教的恨。

再看名字。不必怀疑,峨嵋上代掌门风陵师太绝不会给爱徒取“灭绝”法号,正如父母绝不会给孩子起“倒霉、悲惨”这种名字。所以,灭绝师太年青时绝对不叫灭绝,必定是遇极大变故,心如死灰唯剩仇恨,她才会易号“灭绝”。试想,是何等的伤心事,才能使青春少女心伤欲绝一至于斯?

事实上,正是灭绝对杨逍的私仇,导致对明教全体的痛恨。这种仇恨深入骨髓,以至灭绝宁愿身死也不愿受明教教主张无忌的援手,宁愿亲手毁掉一名爱徒的生命和另一名爱徒的爱情,也要向杨逍及明教复仇。

仇恨的由来,是因为灭绝的师兄孤鸿子被杨逍气死。

在第二十七章,灭绝于塔中交代周芷若:“我接掌本派门户不久,你师伯孤鸿子和魔教中的一个少年高手结下了梁子,约定比武,双方单打独斗,不许邀人相助。你师伯知道对手年纪甚轻,武功却极厉害,于是向我将倚天剑借了去。……当时我想同去掠阵,你师伯为人极顾信义,说道他跟那魔头言明,不得有第三者参与,因此坚决不让我去。”

那么,孤鸿子是怎样的人呢?苏轼有词曰: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顾名思义,是性情孤高、独来独往之人,文中亦有交代,“当年是名扬天下的高手”,名动江湖、心高气傲,自是名门少侠的标准形象。因为孤鸿子和杨逍比武纯属私人恩怨,倚天剑又是峨嵋镇派之宝,专属掌门所有,在男卑女尊的峨嵋派,孤鸿子没有多少理由开口借剑,也没有多少把握借到。不过,以孤鸿子的高傲个性,借剑被拒等于自取其辱,没有把握是决计不会借的。他之所以开口,是因为他知道,掌门师妹对自己情深意重无有不从。灭绝想“同去掠阵”,即是想帮助情郎师兄的委婉表达。“极顾信义”的少侠自然不能食言,因此“坚决(注意:这个词表明灭绝当时想同行的迫切心情)不让去”。

这里插一句,遥想当年,杨逍以弱冠之年出任光明左使,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资质才情是何等的超凡脱俗!明教之中当不作第二人想,即便放眼天下,又有几人能及?纵横江湖快意恩仇剑试群雄未尝一败,好一介意气风发美少年!如果德行足以服众,那么杨逍出任教主早是众望所归,明教何来四分五裂之局?

对杨逍而言,孤鸿子不过是记载他英雄事迹的一块踏脚石,无足轻重;但对灭绝而言,师兄就是她的幸福,她的全部。

不幸的是,灭绝哪里知道,心爱的师兄会一去不返呢?孤鸿子负伤落败,“只行得三天,便在途中染病,就此不起。”

日日倚门远眺,盼来的却是意中人冰冷的身体。这份仇,只能落在杨逍头上,落在明教头上。

年青的掌门从此性情大变,方才成为书中我们所熟悉的心理变态残忍狠辣的灭绝师太。她的一生,不但自己没有得到幸福,也亲手毁去了两名爱徒的幸福;不但没有报仇雪恨,反使得峨嵋日渐衰微几遭灭顶之灾。其实,灭绝既不是合格的教师,也不是合格的掌门,除去武功的外衣,她只是一名被层层冷漠紧紧包裹着的痴情的苦命的女子罢了。

对杨逍的恨有多深,对孤鸿子的爱就有多深。这般刻骨铭心的爱化为刻骨铭心的恨,如至毒至烈的蛇,噬咬灵魂,如至深至痛的刺,穿透心脏,如影随形如疽附骨,终我此生怎能忘怀?!

得知噩耗的那个夜晚,谁可想见,年青的人儿是怎样的心境?

夜黑如墨。

天地间,唯有凄风苦雨,无休无止。

峨嵋的年青掌门跪在两位祖师像前,看不清她的脸,听不见她的哭,只有血,慢慢地滴下。

原来的人儿死了。

自今夜起,峨嵋的掌门人,法号灭绝。

灭绝呵灭绝,你可知道,你要灭绝的,并不是魔教的妖人,而是你内心的情感阿!

金庸笔下可厌的女子不少,如朱九真、郭芙、阿紫、康敏、灭绝师太等,皆可入可厌女子的排行榜中。而个人又认为尤以灭绝师太为甚。

好好的一个出家修道之人,却取了这样一个张牙舞爪的法号,据她自己解释,叫“灭绝”是因为要对“妖魔邪徒,灭之绝之,决不留情”。这个法号应该不是灭绝的师父风陵师太为她取的:峨嵋派开山祖师似乎就有取名寄意的习惯,郭襄的徒弟、灭绝的师父——风陵师太的法号就令人觉得极可疑:风陵应该就是纪念风陵渡,难道郭襄是在风陵渡收了风陵师太为徒?还是为了那一段刻骨铭心的“风陵夜话”?又或者,郭襄的修为已经到了忘情的境界——见“风陵”而忘风陵(渡),否则,每天见“风陵”叫“风陵”,见到的却是毫不相干的光头尼姑,假若真的还对“风陵夜话”念念不忘的话,小东邪所承受的痛苦实在难以想象。和魔教仇深似海的是灭绝师太本人,而不是她的师父,所以风陵师太断断没理由给徒弟取一个杀气腾腾的法号,寄望她对“妖魔邪徒,灭之绝之”,所以“灭绝”多半是灭绝师太为了表达自己对明教斩尽杀绝的决心而自名。

灭绝师太之所以对明教深恶痛绝,外间流传的是因为谢逊假借成昆之名杀了灭绝师太的的亲哥哥,而据她老人家亲口讲述的“官方版本”是因为她的大师兄孤鸿子给“大魔头杨逍活活气死的”。武林中人比武,就如吃饭睡觉般常见,孤鸿子因为比武输了而自个儿气死了,只怪自己学艺不精,或是心胸不够开阔,总不能怪罪到对手身上,进而株连至其所在教派吧?如此蛮不讲理的怪罪法,除了归咎于灭绝师太的护短和爱迁怒旁人的性格之外,其中似乎更另有别情。

首先我们比较一下杨逍和灭绝的年龄。张无忌第一次见到灭绝师太时,她是“约莫四十四五岁年纪”,不久之后,张无忌送杨不悔至昆仑山遇到杨逍,杨逍是“约莫四十来岁年纪”,可见两人年纪是相若的。而当年杨逍与孤鸿子比武时,杨逍是“魔教中的一个少年高手”,那么灭绝就应该是峨嵋派的少年尼姑了,但这少年尼姑却已经是“接掌本派门户不久”了。年纪轻轻的灭绝怎么会当了尼姑,而且还是掌门呢?

灭绝师太的亲哥哥——河南开封金瓜锤方评,是个“种田读书,从不和人交往”的人,想来灭绝师太的俗家也是户殷实厚道的人家,没理由把自己的女儿自幼送去当尼姑的,如果你说灭绝是与佛有缘,幼有慧根,就是打死我也不相信的。所以小灭绝当时应该是爱好习武,去了峨嵋派当俗家弟子而已。俗家弟子怎么变成了尼姑?最有可能的是一个字:“情”。

灭绝师太性格“性情孤僻”,“不喜男徒”,但是孤鸿子和人比武,“一生心肠刚硬”的她不但借出倚天剑,甚至“想同去掠阵”,对孤鸿子似乎是钟爱有加。细心一想,其实也很正常:两人一同学艺,又正值青春年少,“一生潜心武学”的灭绝师太,对已经是“名扬天下的高手”孤鸿子大师哥心生敬仰之情是颇合情理的。

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多年之后,灭绝师太还是对孤鸿子的声誉极力维护;孤鸿子“为人极顾信义”,而“武功并不输于对手”,战败是因为“给那魔头连施诡计,终于胸口中了一掌”。说的人不觉得有不妥,听的人却满脑子疑问:比试武功,难道不是虚虚实实的尔虞我诈,比武力之余还更着重比智力,难道反而要开口出招曰:“龙爪手,小心胸口”,“肉包子,打你狗头”!?

冰肌玉骨凭谁敛 锁情断义只灭绝 万丈塔高托兰芷 不了孤鸿万里

纪晓芙与灭绝师太

峨嵋派的纪晓芙纪女侠,被灭绝师太一掌打在天灵盖上死了。但是说句大不敬的话,打在纪女士脑袋的这一掌,她自己也得负上一点小小的责任,是她在职场生涯走了弯路。

韩剧《大长今》,是香港中环上班族每天收工之后的必修功课,里面宫廷的权力斗争,活生生就是现在职场的写照。有一集讲到一个姓韩的女士和一个姓崔的女士,为了争夺厨房的领导权展开竞赛。竞赛的最后一个题目是煮饭。崔女士用了一种创新的方法,煮出特别香软的米饭,但是却输给了韩女士。因为韩女士很用心,她知道哪些人喜欢吃硬米饭,哪些人喜欢吃软米饭,所以她呈上的米饭,不特别,却对人的胃口,最后她终于成了厨房的最高领导。皇后也称赞她,不是因为她饭煮得好,而是因为她用心去揣摩每个人的喜好,这一点才是她成功的秘籍。

不仅分析皇帝皇后的爱好,连身边所有人爱吃哪一口饭,都了然于心,当然是职场最高境界。我们一般人做不到,但是至少也把顶头上司——手握生杀大权那人的心理有空琢磨琢磨才行,纪晓芙女士在这一点上就有所欠缺了。

据江湖传言,峨嵋派孤鸿子,其实是灭绝师太的心上人,他败在杨逍手上,一口气上不来,气死了。灭绝师太心痛心上人之余,自然把这口恶气撒在杨逍的头上。所以时时告诉徒弟们魔教和他们峨嵋派有杀师伯大仇,一听见杨逍的名气,就喊打喊杀的。

替心上人报仇,是灭绝师太心头第一要紧的事,可惜纪晓芙女士白白做了许久她最疼爱的弟子,硬是没看出来。后来灭绝师太听说纪晓芙和杨逍有染,千方百计从犄角旮旯里把纪晓芙找出来,要她去进行美人计,替自己心上人报仇的时候,纪晓芙却只顾自己的爱情,不顾灭绝师太痛失爱侣的伤痛,终于惹来杀身之祸。纪晓芙这种为爱情献身、百折不回的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但是如果她能体恤到灭绝师太的心情,两个同样失意的女子之间,也许能有更多的惺惺相惜,而不至于搞到最后这样一拍两散吧。

灭绝师太的印象

灭绝一直是比较厌恶的人物,称之为BT也不过分。很难想象郭襄的徒子徒孙竟是这样的嘴脸,冷酷无情,残忍好杀,还自视为坚定的卫道者,真是名如其人,灭绝人性。杀死纪晓芙,倚天剑下冤魂无数,更是逼迫周芷若,而为自己的立场至死不悔,灭绝似乎如同倚天剑一样成了卫道最犀利的武器,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灭绝死不足惜,生前生后害惨多少无辜之人。鄙视和厌恶灭绝是理所当然的。

灭绝给人最深的印象是她对明教深植于骨髓的仇恨。灭绝与明教结仇一是因为俗家哥哥方评为谢逊所杀,二是因为师兄孤鸿子被杨逍气死。第一个原因只是开始略微提了一下,最主要的还是第二个原因。

以前看过一篇网上的灭绝的前传,大意是写灭绝本是如纪晓芙一样多情温柔的女子,与孤鸿子情深意切,最终因孤鸿子之死性情大变,变成了后来的灭绝。由于书中很少提到灭绝以前的事情,这种看法无从考证,恐怕只能去问金庸本人了。但书中仍有一些线索,郭襄创建峨嵋派,传位给徒弟风陵师太。名字自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风陵渡口,天真无邪的郭襄。风陵师太性格应该近于郭襄,那灭绝的性格至少不是师传的。

而且灭绝极其欣赏的两个徒弟也俱是温柔秀雅的女子,至少可以表明在灭绝冷酷的外表下隐藏着对这种温柔秀雅的向往,丁敏君不为灭绝所喜也就不难理解了。灭绝的冷酷很可能起源某种难言之隐,丁敏君的曲意逢迎真是拍到马脚上了。

灭绝似乎只有孤鸿子一个同门,难道风陵师太只收了两个弟子?并且灭绝对男人有种排斥心理,峨嵋派的男弟子地位很低。由此可见,灭绝与孤鸿子的关系不一般,而且灭绝很可能经历过性情大变。想想周芷若由秀雅变成冷酷,或许能够感受到灭绝那颗无时无刻不在为仇恨所煎熬的心。

当然灭绝大节还是保持的不错的,郭襄一见杨过误终身,灭绝可能因为孤鸿子性情大变,再加上阿离不识张郎是张郎,峨嵋派多是伤心之人。对灭绝有一半的厌恶,令有一半复杂的感觉。

人物分析

刚烈狠毒灭绝师太:天蝎座

小说人物常需要强烈的感情,因此天蝎座就常常上榜了。不过,这位天蝎更可以说明天蝎座的内心与表现是复杂万状、正邪难分的。

修行人往往是天蝎,这有两种含意,一是因为天蝎人敏感锐利,特别容易感到烦恼痛苦,而修行正可解决烦恼痛苦之事;二是因为将烦恼痛苦视为洪水猛兽,故需谨守戒律道德,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极端二元化的思考方式,不是正便是邪,不是解脱便是痛苦,不是好人便是坏人。灭绝师太这位修行人,正是走入了这种偏差的样版。

灭绝师太冷酷无情的缘由无从得知,但看书中的她所表现出的,似乎只是在发泄心中某些心节的不满。谢逊曾杀害他的兄长,杨逍又曾两次辱及峨嵋门人,所以每当一听到魔教两字,便恨得牙痒痒的,甚至不惜以任何手段要根除之。之前是命令纪晓芙必须用美色暗杀杨逍,之后还故技重施命周芷若杀张无忌,无所不用其极,就是要将敌人灭之绝之。

灭绝师太对敌人残酷,对自己也绝不宽容,一旦落入敌人手中,便自行绝食,宁死不屈。这一方面又显现出天蝎完全非理性化的思考,只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信念,宁愿坠楼而死,也不愿张无忌出手相救。

灭绝师太说正非正,说邪亦不全然邪,似乎隐喻了社会上某种样版人物。不少自居于正义或主流价值的人,通常会把他们的观念与意识型态当成是性命宝贝般地维护,看到非主流者的成就超越他们时,心理便大大不平衡,呈现出来的,便是类似灭绝师太这种面目可憎的怪脾性。

各版演者

1978,郑少秋版,上官玉饰灭绝师太

1978,尔冬升版,王 莱饰灭绝师太

1984,刘德凯版,蔡慧华饰灭绝师太

1986,梁朝伟版,李香琴饰灭绝师太

1993,马景涛版,张冰玉饰灭绝师太

1993,李连杰版,孙梦泉饰灭绝师太

2001,吴启华版,惠英红饰灭绝师太

2003,苏有朋版,严敏求饰灭绝师太

2009,邓 超版,王菁华饰灭绝师太

现代延伸

在中国大陆社会中,对于在大学内的女大学生,常常有这样一种戏称:初中生是小龙女,大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则是东方不败。把女博士生喻为灭绝师太这种偏见的社会背景,是因为现时社会对女博士生的评价与认识,常常与“高处不胜寒”、“就业难”、“择偶难”等等挂钩,而性格则被认为是不苟言笑、刻板木讷、有事业心没有家庭观念、不近人情与不懂风情等,这些评价与认识与灭绝师太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极为吻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