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古大槐树 |
释义 | § 名称 古大槐树 § 简介 椐文献记载,明朝时,这里有一个座广济寺院,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济济,香客往来不断。唐宋以来,此地又建驿站,办理四方来往的公差事务,寺旁有一株“树身数围、荫蔽数亩”的汉槐,阳关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鹳,在树杈间构筑窝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元朝末年,战乱四起,水旱蝗疫连绵不断,中原地区哀鸿遍野,民不聊生。据文史记载:豫、鲁、皖、苏之民十亡七八,不少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道路榛塞,人烟断绝。当此之时,山西却是风调雨顺,连年丰收,人丁兴旺,经济繁荣。山西人口稠密,首推晋南,而洪洞又是平阳一带人口最稠密之县。明朝建立后,当务之急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巩固政权。面对中原地区地广人稀的荒凉局面,采取了大规模的移民之举,实行了移民垦田的战略决策。洪洞地处交通要道,明朝政府在广济寺院设局驻员,集中移民,编排队伍,发放“凭照川资,”于是,广济寺院、大槐树下便成了移民荟萃、开跋外迁的集散地,移民起程时,纷纷折槐为记,依依惜别,频频回首,最后只有大槐树和汾河滩上的老鹳窝依稀可辨,故,大槐树和老鹳窝也就成为惜别的家乡标志。 明洪武至永乐十五年间,明朝政府屡移山西民于京、冀、鲁、豫、皖、苏、鄂、秦、陇等十余省市。六百多年来,移民子孙繁衍遍布全国各地,展转迁徙海外者又不知凡几,移民子孙数以亿计。“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也就成为海内外流传千古的民谣和槐乡后裔追根溯源的指南。洪洞大槐树处也因此而名扬四海。 古老的广济寺和大槐树早已被汾水吞没,消逝在岁月风尘之中,在古槐东侧同根滋生出的第二代槐树,也已干枯,一九七四年人民政府为它进行了加固,以供移民子孙瞻仰,作为怀祖的寄托,同根滋生的第三代槐树枝繁叶茂,茁壮成长,象征着古槐子孙世代繁衍兴旺。古大槐树处主要建筑有民国三年景大启等人集资募捐修建的碑亭、茶室和牌坊,碑亭建在原来的古大槐树处,亭虽不大,但雕梁画栋,飞檐斗拱,精巧玲珑,亭中竖立青石碑一座,高一丈零五,宽二尺四寸有余,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书“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书大字,碑阴刻有迁民事略碑文。碑亭后面的窑顶上竖立着金代石经幢,它是广济寺院的唯一遗物,也是当年迁民的历史见证。经幢的雕刻艺术纯朴深厚,经文书法刚劲流畅,浮雕人物栩栩如生,为金代雕刻艺术的珍品。在碑亭前西侧,建有茶室三间,供后裔、游人小憩。在碑亭南二十余步,建有牌坊一座,年代虽不久远,但式样古色古香,四脚三门,飞檐斗拱,浮雕彩绘,匾额诗风。正面横额雕刻着“誉延嘉树”,道出了古大槐树随着后裔的展转迁徙,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后面雕刻着“荫庇群生”,它是说: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命三镇总兵卢永祥进攻山西革命军,卢率部顺古道南下,进军平阳,所到之处肆意抢掠,卢军进入洪洞,仍有“半天不点名”之例,放纵抢掠,但士兵们到了古大槐树处,纷纷下马罗拜,互相传言:“回到大槐树老家了”。非但不抢掠,反而将在别处抢得之钱财,供施于大槐树下。凭着这株大槐树,洪洞人民避免了一场浩劫,人们沾了大槐树的光,托了移民祖先的福,大槐树确有“御灾捍患”之功。从此,古大槐树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遂于民国三年由景大启等人集资募捐所得在古槐处建起了碑亭、茶室和牌坊。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古槐更为重视,曾多次拨款增建了由中国书画家董寿平题写的“古槐逢春”牌楼、大门、二门,门内影壁上有中国工艺美术学院院长张仃亲笔手书的金光灿灿的“根”字,两旁有“饮水”、“思源”四个刚劲有力的篆体大字,正如仁人所云:水有源,木有本,人有祖,古大槐树牵系着亿万移民后裔的心,他们身居异国他乡,心系故里祖先,虽天水相隔,但心心相连,隔街心与古槐逢春牌楼相对应的影壁上有中国戏剧家马小波题写的诗句:“幼时祖训常记怀,前代晋人入蓬莱,有幸今朝访尧地,大槐树下寻根来”,道出了移民后裔的共同心声。 改革开放后,旅游业崛起,寻根朝敬之旅络绎不绝,洪洞县委、县政府顺时代之潮流,合宗亲之意愿,于一九九一年举办了一年一度的寻根祭祖节(四月一日至十日)。在举世瞩目的“97中国旅游年”里,县委、县政府为了发展旅游业,加快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产业大县的转变进程,实现旅游兴县,旅游强县、 ,旅游富县的奋斗目标,又决定更创古槐规模,对古槐迁民遗址实施全方位开发,兴建古槐寻根祭祖园,建设雄伟壮观的仿古祭祖殿堂等,使古槐迁民圣址更加宏大完美, 以突出古槐主题,烘托寻根祭祖气氛,使一年一度的寻根祭祖节庆活动办得更加有声有色,从而吸引四海亲人千里寻根,祭祖溯源,广招八方游客,瞻仰古槐,领略风光。 古大槐树连着后裔脉膊,反映子孙心声,兴建古槐寻根祭祖园符合古槐后裔渴望寻根祭祖敬拜古槐的愿望,是移民后裔和槐乡儿女的选择,心的企盼,心的交融,心的共鸣,愿海内外古槐后裔不忘报本溯源,传续世德,见贤思齐,为古槐寻根祭祖园这一辉煌工程奉献爱心,慨然捐资,率作兴事,光前裕后,光宗耀祖,我们将为其著不朽之书,立不朽之言,树不朽之丰碑,永作怀念,使其流芳百世,名垂千秋,万古长存。 树高千丈也忘不了根,古槐后裔无论走到哪里也不会把祖先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热切欢迎移民后裔归里祭祖,回乡探亲,游古槐胜境,揽槐乡风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