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角弓反张
释义

角弓反张,是指项背高度强直,使身体仰曲如弓状的病症。多见于痉病及破伤风等病症。

基本概述

1 背肌的强直性痉挛,使头和下肢后弯而躯干向前成弓形的状态 。常见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以及破伤风病程中。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核黄疸又叫胆红素脑病(bilirubin encephalopathy)、 麦角中毒等。

2 病人的头项强直,腰背反折,向后向曲如角弓状。这是风病或热极动风的一种症状。可见于惊风、破伤风及多种病因所致的脑炎、脑膜炎等。

症状

寒湿阻络型角弓反张

[病因] 由于外感寒湿之邪,阻滞经络,湿性凝滞,寒主收引所致。

[症状] 以角弓反张,恶寒微热,头身疼痛为证候特征。伴有口噤不语,四肢抽搐,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 解肌发汗,和营养津。

[主方] 寒湿阻络型角弓反张方。

阳明热炽型角弓反张

[病因] 多由外邪人里化热,邪热熏蒸于阳明气分,热炽伤津,筋脉失养所致。

[症状] 以角弓反张,高热不恶寒反恶热,腹胀便结,口渴引饮为证候特征。伴有面红目赤,口噤龄齿,手足挛急,大汗出,舌红苔黄燥,脉弦数有力。

[治法] 清热救津。

[主方] 阳明热炽型角弓反张方。

热扰营血型角弓反张

[病因] 由于外感温热之邪,内传营血,内热亢盛,引动肝风所致。

[症状] 以角弓反张,身热夜甚,昏迷谵妄,斑疹透露为证候特征。伴有口噤抽搐,口干不欲饮,心烦不寐,舌质红绛,脉细数。

[治法] 清热凉血,熄风平肝。

[主方] 热扰营血型角弓反张方。

虚风内动型角弓反张

[病因] 由于久病正虚,或汗、下、失血过多,造成气血两伤,筋脉失养而拘急。

[症状] 以角弓反张,头晕目眩,心悸气短为证候特征。伴有四肢抽搐,神疲乏力,面白无华,自汗盗汗,舌质淡,脉弦细。

[治法] 大补气血。

[主方] 虚风内动型角弓反张方。

金创风毒型角弓反张

[病因] 由于金创或外伤皮肉破损,创口不洁,风毒之邪(破伤风杆菌)侵犯经脉所致。

[症状] 以角弓反张,颜面肌肉痉挛,呈苦笑面容为证候特征。伴有头痛,恶寒发热,牙关紧闭,舌强口噤,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 祛风定痉。

[主方] 金创风毒型角弓反张方。

名家经验

秦伯未

后项强直,不能前俯及左右转动,逐渐牵连背部强急,角弓反张,为“痉病”主要症状。痉病的形成,由于津血耗损,筋脉失其濡养,往往在失血之后或大汗及高热伤阴后出现,脉细弦数,舌光干绛,宜养阴熄风,用大定风珠。有因外邪引起的,必兼恶寒发热和头痛等证,有汗为“柔痉”,用瓜蒌桂枝汤,无汗者为“刚痉”,用葛根汤。此证必须照顾津液,故瓜蒌、葛根成为主药。化热便秘者还当凉下以存阴。少数由外湿壅滞经络所致,《内经)所谓“诸痉项强,皆属于湿”。伴见头胀沉重,颈筋酸痛,用羌活胜湿汤。刀刃损伤,在破伤处感染风邪,亦易引起项背强直,四肢频频抽搐,《巢氏病源》称为“金疮痉”,俗称“破伤风”。起初,伴有寒热,面现苦笑,宜疏邪解毒,用玉真散。严重的邪毒内陷,增加恶心呕吐,伤处不甚红肿,创口起白痂,流出污黑水,用五虎追风散。痉挛停止,病有转机时,以养血调理为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