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哈萨克羊 |
释义 | 产地环境哈萨克羊原产于天山北麓、阿尔泰山南麓。产区四季气候变化剧烈,夏热冬寒,春温多变,秋季气温下降迅速。1月份平均气温为-10~-15℃,7月份平均气温为22~26℃。各地气温因海拔高低而不同,在暖季,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山区比盆地凉爽。在寒季,气温随海拔高度而递增。山麓和中山地带气温,盆地暖和,草场积雪较薄,为羊群冬季牧场。年降水量为200~600毫米,降雪量约占年降水量的35%。不少地区的积雪是羊群冬季饮水的主要来源,有些冬季牧场只有在积雪后羊群才能利用。积雪期长达5个月左右,积雪深度为20~30厘米,年蒸发量为1500~2300毫米,无霜期为102~185天。产区各地的土壤与植被随草原类型而异。荒漠、半荒漠草原的土壤为灰棕色荒漠土与荒漠灰钙土。植被有冷蒿、伏地肤、芨芨草、针茅等。干旱山地草原为山地黑土和栗钙土,植被有针茅、狐茅、蒿属等。高山、亚高山草甸草原及森林草甸草原的土壤为高山和亚高山草甸土及黑褐色山地森林土。植被以禾本科、莎草科为主,伴生有早热禾、糙苏、牻牛儿苗、羽衣草、苔草、狐茅等。 地理分布哈萨克羊分布于新疆,以哈密地区及准噶尔盆地边缘数量较多,在新疆、甘肃和青海交界处亦有分布。 品种特征哈萨克羊头中等大,耳大下垂,公羊大多具有粗大的螺旋形角,鼻梁隆起,母羊有小角或无角,鼻梁稍隆起,背平宽,躯干较深,后躯较前躯高。四肢高而结实,骨胳粗壮,肌肉发育良好。脂肪沉积于尾根周围而形成呈枕状的脂臀,表面覆盖有短而密的毛,下缘正中有一浅沟,将其分成对称的两半。毛被属异质毛,干死毛含量多,毛色大多为棕红色,有部分头及四肢为黄色者。纯黑或纯白的个体极少。 品种性能哈萨克羊成年公羊平均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71.6厘米,71.6厘米,91.4厘米,60.34公斤,成年母羊分别为:68.5厘米,70.2厘米,87.9厘米,45.80公斤。剪毛量,成年公羊为2.63公斤,成年母羊为1.88公斤,当年生羔羊为1.0公斤。哈萨克羊的肉质细嫩,膻味较轻。哈萨克羊是育成新疆细毛羊的母系品种之一,对产区的环境条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产肉、脂能力高,但羊毛品质差、产量较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