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读传灯录示诸子 |
释义 | 作品名称:读传灯录示诸子 创作年代:宋 作者:苏辙 诗词原文大鼎知难一手扛,此心已自十年降。 旧存古镜磨无力,近喜三更月到窗。 早岁文章真自累,一生忧患信难双。 从今父子俱清净,共说无生或似庞。 作者简介苏辙(1039-1112) 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佑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齐名,合称三苏。 诗词题解《景德传灯录》为宋真宗朝东吴僧道原所作之禅宗灯史,其书集录禅宗诸祖5 家52 世,1701 人之传灯法系。此书编成之后,道原诣阙奉进,宋真宗命杨亿等人加以刊订,并敕准编入大藏流通。《景德传灯录》在宋、元、明各代流行甚广,对教界文坛俱有很大的影响。禅师常云之“一千七百则公案”即指此书,而在文人诗歌中,“读《传灯》” 几成参禅之同义语。宋人好参禅,魏晋人喜谈玄,此为学界之共识,然则宋人参禅之具体情状,却鲜少有人论及。 《景德传灯录》为宋儒参禅之重要读本,理清此书对宋代文人的影响,有助于加深对宋儒参禅的认识。本文首先论述宋人对此书的总体接受情况,次则以王随为个案,讨论其抄集《传灯录》之作《传灯玉英集》。《传灯录》收禅师1700 余人,禅家典实几网罗殆尽,此书实有禅家类书之性质,宋人诗注多喜引《传灯录》解释有关佛法禅宗之语言与典实,故本文最后讨论宋人诗注对此书的应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