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大兴镇 |
释义 | 1 四川省蒲江县大兴镇大兴镇位于四川成都市蒲江县西北部,东接高桥乡、西崃镇,南接朝阳湖镇、西南乡,西连成佳镇、甘溪镇、名山县茅河乡,北连大塘镇、复兴乡。地理坐标东经130°24′,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气候温和,常年平均气温16℃,平均降雨量1266毫米左右,海拔594-608米,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大兴镇于1992年撤乡建镇。小城镇建设工作于1998年全面启动,2001年被列入"省级小城镇试点镇"。 ◎ 简介全镇面积56.42平方公里,辖平桥、气井、米锅、王店、水口、炉坪、三和、窗子坝、关桥、妙音、九尖、渔江、沙楼13个行政村,10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总人口为17418人,总户数为4969户,主要民族汉族。镇内属丘陵地带,小五面山分布全镇,林木繁茂,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48.2%,总耕地面积22482.97亩。 大兴镇镇区面积1平方公里,有街道6条,有居民住户350户,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中小型私营企业15个,常住人口1500人,流动人口2000人(含中、小学生),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镇卫生院1所,镇文化站1个,老年活动中心1个,老年大学1所,自来水厂1座,邮电大楼1幢。 ◎ 资源优势1、产业优势。大兴镇确立“畜、茶、果”三大产业,2005年出栏生猪12.1万头,出栏仔猪20万头;茶叶面积13000亩,其中成林茶叶6500余亩;全镇现有柑桔9700余亩,其中不知火、天草等杂柑7326亩。 2、场镇商贸业。2006年建成长495米的兴源街,2006年5月九仙盛景人文公园已进场施工。进一步增强了大兴场镇聚集和辐射功能,茶叶、柑桔等专业市场进一步扩大规模,到目前,场镇面积已达1.1平方公里。 3、乡村旅游资源 石象湖风景区:石象湖二期开发重点在大兴境内实施,九莲山生态苑将建成健身休闲度假基地,使我镇生态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 佛教文化:石象寺、白云寺等寺庙位于大兴境内,每年六月初六为九仙庙会,赶会人数每年超过10万人。 抗日名将李家钰故里:大兴镇正在筹备建设李家钰博物馆工作。 大兴镇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现有成片茶园、柑桔,可开发参与体验型农家旅游,延长现代农业产业链。 2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大兴镇该镇隶属于雅安市雨城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13393人。2006年3月17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6]10号)批准,将原和龙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大兴镇。大兴镇人民政府驻前进村。 3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绿色大兴,生态净土;红色大兴,革命故土;活力大兴,商贸热土;诚信大兴,投资乐土。”大兴镇位于宿豫区城东南方向20公里处,这里民风淳朴、环境宜人、政通人和、百业兴旺,素有“古镇、重镇、大镇”的美誉和“苗猪之乡、禽蛋之乡、蚕桑之乡、蔬菜之乡”的美称,是一个充满魅力、实力、活力的新型城镇。魅力大兴,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距今已有1600多年,是苏北著名的革命老区。随着十六大的春风,大兴镇“老树春花更著花,古镇风貌添新颜”,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六龙”生产线,被《中国环境报》誉为“淮北平原腾起的六条龙。” 实力大兴,地域开阔,水陆交通便利,资源储量丰富,区位优势突出。镇域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5.4万多人,东临京沪高速公路,西靠京杭运河,宿泗公路横穿腹部,历来是宿豫区东南片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共有14个村、3个居委会、5.4万人,4万亩耕地,镇域面积59平方公里。境内水网密布,绿树蔽日,环境优美。 大兴镇现有1.1万亩桑园,0.8万亩苗猪繁殖,0.6万亩出口创汇蔬菜,0.5万亩林果,0.2万亩精养水面,家禽年饲养量达到300万只。小城镇建设功能日臻完善,拥有风格各异楼房600多幢,4个专业市场,镇区形成三纵三横格局,供排水系统按现代标准设计,公园、宾馆、舞厅等休闲场馆一应俱全,镇区常住人口达2万多人,民营企业300多家,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乡镇”、“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环保与经济协调发展示范镇”、“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等多项殊荣。 活力大兴,商机无限,是一个开放、开明、开拓的投资乐园。近年来,勤劳、朴素、善良的大兴人民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追赶型、跨越式、集约化”的发展理念,全力实施“工业强镇、商贸活镇、调整富镇、畜禽大镇、科技兴镇”五大战略,掀起了苦干、大干、快干的经济发展高潮。在这片热土上,我们承诺:一切招商为发展,一切发展为招商。我们以优越的投资政策、优美的投资环境、优秀的投资服务,诚挚欢迎有识之士前来考察洽谈、投资兴业,共创大兴辉煌的明天! 4 江苏省启东市大兴镇该镇隶属于江苏省启东市,截至2003年底,辖:1个居委会(大兴镇);17个村委会(惠安、临河、曙升、惠和镇、捷东、士连、南清河、新捷、宋石、英才、大兴镇、白港、公和、南惠阳、泰安、庙港、果园)。截至2004年底,面积53.69平方千米,人口51552人。 5 吉林省长岭县大兴镇◎ 简介大兴镇位于长岭县西南部。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大兴村。长(岭)保(康)公路过境。 ◎ 沿革1956年设大兴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建镇。1961年析东风公社置永胜公社,1976年更名永升公社,1983年改永升乡。1996年,大兴镇面积313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镇政府驻大兴,辖大兴、中兴、金山、光荣、百兴、先进、四方坨子、号宝、义州海9个行政村;永升乡面积143平方千米,人口1.3万人,乡政府驻永胜,距县城38千米,辖永胜、五井子、义和、顺山、八付、巨宝、保安7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永升乡,并入大兴镇。 ◎ 所辖村及代码220722107: ~200 121大兴村 ~201 220中兴村 ~202 220宝兴村 ~203 220光荣村 ~204 220四方村 ~205 220先进村 ~206 220义洲村 ~207 220金山村 ~208 220永胜村 ~209 220万福村 ~210 220顺山村 ~211 220义和村 ~212 220八付村 ~213 220杜家村 ~214 220保安村 6 吉林省东丰县大兴镇大兴镇属于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 美丽富饶的大兴镇,位于东丰县西北部,是一个仅有14000口人的小镇,它距东丰15公里,距辽源市仅有23公里。四白一级公路横穿全镇5个村,又有四梅铁路经过,使小镇异常繁荣,每天的客流量达几千人。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历届党委班子的努力工作下,大兴的经济异军突起,各项工作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优越的投资环境,丰富的矿产资源,宽松的政策,便利的交通,深受投资者的青睐,一些厂矿纷纷落户大兴,使大兴的财政税收逐年增加,一度成为全县的经济强镇。 在党的惠民政策指引下,农业生产井然有序,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06年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380元。 第三产业不断壮大,蛋鸡存栏数达到30万只,鸡蛋畅销周边多个市县,“倒蛋部队”遍部省内外,黄牛饲养业不断发展,黄牛存栏数达到1.5万头,养牛大户50余户,贩卖黄牛的经纪人应运而生。 如今的大兴镇山清水秀,社会安定,农民生活富裕,到处都是一派和谐的景象。 7 云南省永善县大兴镇◎ 简介位于县境西南部,是滇军六十军军长曾泽生的故镇。镇驻地新街,距县城155公里。地处五莲峰山系东则,金沙江南岸,东与茂林相连,东南与万和、伍寨、码口相邻,西北与四川省金阳县隔金沙江相望。 ◎ 历史沿革大兴原名大井坝。明未清初,今老街处曾打过盐井七口,出过井盐。后被当地人以所谓“挖开南方井,锇死北边人”为由告发叙州府,府尹公断,令封盐井,改井为田。因其地处平坝,故名大井坝。清初,以大井坝贸易兴隆,得名“大兴”。从雍正六年(1728年)置县治起,即隶属永善县辖,1922~1950年间曾设镇、区建制。1951年命名为第九区,1958年改称大兴人民公社。1960年改称大兴区,1969年复称公社,1984年改称区,1988年5月废区改镇。总面积146平方公里。有耕地30104亩,森林8716亩。辖大兴、鲁机、梨园、骆丘、核桃、马坡、金沙、河口8个村民委员会,187个村民小组,人口8716户,34892人。并且王安石后人也居住在此。 ◎ 地理资源境内地势狭长,东部和南部为连绵高山,气候温和,沿江一带呈缓坡小坝,夏热冬燥,属江边河谷和二半山区。最高海拔夜马梁子2820米。山脉被板厂沟、金沙小河、三岔沟、驿马沟切割,形成鲤鱼状的小坝子。因历史上大量开采铅锌、银矿和地质构造松散,泥石流及滑坡严重。 全镇粮食作物主产稻谷、玉米、小麦、红薯、豆类、花生等。经济林木以桐枧、花椒、核桃、柑桔为主,另有少量木漆、松杉。特产甘蔗。地下铅锌蕴藏量丰富。 8 云南省华坪县大兴镇◎ 简介大兴江地集镇位于华坪县境东部,东、南、北面与钢城攀枝花接壤,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是一片滇西北地区通往内地省份的交通要道,也是丽江市的东大门。镇政府所在地距离县城30公里,距离丽江市政府230公里,距离四川攀枝花市中心40公里,距离成昆铁路支线格里坪火车站16公里。 ◎ 经济建设大兴镇面积112平方公里,境内光热条件充足,水利资源丰富。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经济作物有蚕豆、碗豆、花椒、芒果、核桃、柑桔等,畜牧业以猪、牛、羊为主,是省级牛羊基地示范乡镇。镇内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全镇煤炭储量200万吨,石灰石1.2亿吨,石墨晶质矿物储量30.53万吨,以及品位较高的黄金、花岗石等矿产。煤炭和石灰石已发展成为本镇的两大支柱产业。2004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5753.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4237万元,农业总产值1516.7万元,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44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97.3万元。 9 云南省绿春县大兴镇◎ 基本概况大兴镇地处绿春县北部,东接元阳县俄扎乡,北靠红河县乐恩乡,国土面积311.68平方公里,辖11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04个村(居)民小组10615户45784人,其中:农业人口7339户35818人。境内居住着哈尼、彝、瑶、汉等多种民族,哈尼族为主体民族,占总人口的90%。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28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6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31元;粮食总产量1030.2万公斤,农民人均口粮304公斤。 ◎ 地理、气候特征全境地形呈S形,处于哀牢山脉南亚地带的西南侧,地势东高西低,四周高,中间低,属中山峡谷地貌,均为山地。最高点为来洛宏山,海拔2296.9米,最低点为与本县牛孔乡交界的三号桥河畔,海拔129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有北亚热带、南亚热带、中温带三种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4~16.6℃,无霜区310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031小时,常年降雨量为1680~2100毫米,平均降雨180天左右。 ◎ 基础设施状况大兴镇13个村(居)民委员会均通水、电、路、电话,85个村(居)民小组通水,清洁水普及率达81%; 104个村(居)小组通电,97个村(居)民小组通路,村组通路率达93%;56个村(居)民小组通电话,通电话率61%;移动电话覆盖全镇85%的村居民小组;电视覆盖率100%; 13个村(居)委会设有卫生室,38个村(居)民小组铺设了卫生路,村组道路硬化率37%;现有33所小学校点。 ◎ 资源优势(1)自然资源。境内资源丰富,有耕地面积2.3万亩,有20万亩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连山,衍生黑长臂猿、熊狸、褐马鸡、绿孔雀等珍稀动物;生长罗夫木、重楼、黄草、何首乌、黄莲、大黄藤等名贵药材;主要河流有松东河、规洞河、马宗河、的吗河、老边河、东德河六条,皆源于境内,是全镇农田灌溉用水的主要水源;主要产业有八角、茶叶、草果产业,绿色产业已培植到8.4万亩,其中:茶叶种植面积达2.4万亩,八角面积达3万亩,草果2万亩,其它1万亩,具有观赏价值、又有经济效益的万亩樱花园林建设正在稳步推进; (2)矿产资源。有铁、铜、铅、锌金属矿和水晶石等非金属矿藏,极具开发潜力; (3)民族文化资源。大兴镇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较别具特色的有哈尼族的“阿罗欧滨” 祭神活动、“扎特特(十月年)”、“苦扎扎(六月年)”、“昂玛吐(祭寨神)”;彝族的“火把节”;瑶族节日有“盘王节”、“度戒”; ( 4)区位优势。大兴镇是绿春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西最大横距22.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22公里,晋(宁)思(茅)公路由东向西穿境而过,距州府蒙自200公里,北上450公里至省会昆明市。是元阳、红河、金平、思茅地区江城县交界商品集散地,也是通往全县八乡的交通枢纽,全县的加工、商贸、科技、物流、人流、信息都集中在此。基础设施较完善,人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高,生产生活便利,具有较其它乡优越的城郊优势。 10 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大兴镇大兴镇是宁蒗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大兴镇位于宁蒗县中部狭长的河谷台地,占地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2255米。辖5个办事处(其中1个街道办事处),34个自然村。1990年全镇4643户,20988人;居住有汉。彝、摩梭、普米、傈僳等多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0 47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47.5%。 大兴镇,唐、宋时属“罗共赕”。“罗共川”地域,元、明、清时期属蒗蕖州地域。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永北厅同知吴兆棠请准开办白牛厂银矿,开始从内地迁来邰、卢、潘。张四家汉族,在这里摆摊设店。随着白牛厂银矿的不断扩大和兴旺,小商小贩日聚月多,从此逐步形成以汉族商贩为主的商品交换集市,取名为“大村街”。民国6年(公元1917年),设宁蒗县佐(又称分县),县佐衙门设大村街即今大兴镇。民国25年(公元1936年)成立宁范县设治局,局署仍设于此。1950年属兴化区,1956年宁蒗彝族自治县成立后,大村街定为县人民政府驻地,改名为大兴镇,1962年属包都区下辖乡(镇),1965年升为区级镇,1969年底划为红旗公社下辖大队,1978年恢复为区级镇。1987年12月,改为乡级镇属县辖至今。 新中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先后建立健全了城乡建设机构。1950年5月,县人民政府设立建设科,1957年县人委设工交科。1969年县革命委员会下设建设组,1981年设立县建设局,1984年改设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加强城镇基本建设与管理工作。建国前的大村街,人烟稀少,一片荒芜,街长不过半里,住户不到百家,房屋简陋,集市萧条,生意冷清。1956年县人民政府进驻大村街后更名为大兴镇,并着手进行大兴镇的修建工作。到60年.代末,大兴镇的建设有所发展。进入80年代后,县城建设总体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宁蒗县的市镇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使今日的大兴镇大放异彩。 大兴镇修建在狭长的缓坡地带,依山傍水,宁蒗河(又名白蕖河)从城东由南向北日夜潺流,河上架设着一座铁索桥和一座通往四川盐源县公路的石拱桥。城东的万格火普恰似一道天然屏障婉蜒向南北延伸,整座县城在青山环抱之中。5平方公里的规划区错落有致,其中县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达34万平方米。全镇有一条街(大兴街)、6条路(朝阳路。胜利路、陵园路、环山路、岔河路。内环路)、两条巷(桥南巷、桥西巷)。城区水电设施配套,拥有沥青路面3.5公里,2.8万平方米,有桥8座,防洪堤0.2公里,下水道2.6公里,日排污水40吨。大兴镇纳人了全县统一的电网,较好地解决了全镇的生产和生活用电,除保障骨干企业生产用电外,全镇约 1400余户安装使用了电炉。 全镇房屋建筑方兴未艾。与60年代相比,现在的城区已扩展4倍多,市政建设总投资额达2 500多万元。商贸、财税、金融、党政、文化等机构建盖大楼颇具规模,投资500万元建成的5 000平方米综合农贸市场,人来人往,生意兴隆。纵贯全城的大兴街长约2公里。胜利路:街心花园一县人民医院,长150米,宽5米;环山路:客运站一水泥厂一老于区一粮食局,长 1200米,宽5米;陵园路:农行一县招待所,长300米,宽6米;内环路:养护段一宁蒗林业局加油站,长300米,宽5米;朝阳路:工商局一煤店,长500米,宽5米;桥南巷:公安局一邮电局一县委住宅区。 镇中心,是宁蒗彝族自治县党、政。军等机关所在地。城南从1957年宁蒗一中在此建校后,陆续又兴建了县工商行、建设银行、人民银行、工商行政管理局、县林业局。木材公司、纤维板厂。乡镇企业局、民族家俱厂。宁蒗林业局三车队等单位。城东建起了人民医院、宁蒗林业局职工医院、县中医院、妇幼保健站、卫生防疫站等单位,成为宁蒗县的医疗保健中心。城北是宁蒗林业局机关驻地。1966年后,西南林业工程二处(后改为宁蒗林业局)在这里兴建局机关公用房及职工住房,本县也先后在此兴建交通局、客运站、畜牧局。皮革厂、冷冻厂等单位。1987年与江苏省海安县联合开办的宁海中学也设在这里。城西段是退离休于部职工住宅区。城中心是广场。灯光球场、影剧院。工人俱乐部、文化馆等建筑,是全县文化娱乐活动中心,街道两旁的商店。饮食店排列成行,各种商品琳琅满目。 县政府驻地西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小凉山平息叛乱部队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1984年重修,安葬着1956年一1978年在小凉山平叛战斗中为全县人民的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312名革命烈士。陵园前矗立着高大的纪念碑,上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整座陵园掩映在苍松翠柏丛中。 大兴镇的商业在改革开放中迅速发展。到1990年全镇有商业网点590个,商店里各种商品,生活用品充足,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高档耐用商品应有尽有,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运输车等已经进人不少寻常百姓家。新潮服装、高档豪华家具早已出现在大兴镇街头。仅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品种就多达500余种,出日商品增加到5大类近30种,农副产品收购品种由50年代的30多种增加到80年的200多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商业政策放宽搞活,使全镇商业形成“国家、集体、个体”一齐上,多渠道。多环节的经营格局,商品零售总额和利润净额都逐年增加。 全镇总耕地面积14220亩,人均1.2亩,主产水稻、玉米、洋芋等农作物。石膏蕴藏量丰富,还有树扎、钢厂河、树落河3个铜矿点,其中树落河达小型矿床规模,还有金、银、铁。锌、铝、锰等矿产资源。大兴镇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县城为依托,改革为动力,市场为导向,努力推广科学技术,以粮、林、果、畜、蔬为支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农林经济发展迅猛。至1990年,全镇农民人均有粮264公斤,农村经济收入889.6万元,人均纯收入409元。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有个体私营企业298个,联办企业3个,从业人员1533个,乡镇企业总收入345.7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3%。在科技兴镇中,有2795人学会了l-2门实用技术,使大批农户成为年收入万元户。 大兴镇的教育发展较快。1961年在城内始办大兴小学(校址在今新街)。至1990年城 内有教师进修学校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所、农职业中学1所、完全小学6所,在校学生6000多人,教师300多人。镇设有文化站,备有多种书籍报刊。治穷先治愚,狠抓基础教育,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识。中小学教育、成人教育和农村实用技术教育均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也迅速发展,在大兴镇设有县医院、中医院、宁蒗林业局职工医院、县妇幼保健站等。医院的各种医疗设备齐全,有一大批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医务工作者,从根本上改变了昔日小凉山缺医少药的落后面貌,人民的健康得到了保障。 大兴镇的交通、邮电等基础设施齐全,已开通国内1000门直拨电话和3000门国际程控电话。交通四通八达,至省级旅游风景区泸沽湖路程为72公里。 11 重庆市璧山县大兴镇◎ 简介位于璧山中西部的大兴镇,面积100.4 平方公里,辖17 个村2 个居委会,全镇有5.8 万人,耕地4 万多亩,森林资源 9000 多亩,境内有大兴、丹凤、梅江、大鹏、同心 5 个场镇。中心场镇大兴场规划面积 3 平方公里,距县城 11 公里,璧山城丁路穿场而过,是县级卫生镇,是重庆市市级试点镇,全镇在茅莱、燃灯两山的环抱下呈现出地理条件优越环境优美的自然景观。 2005 年,大兴镇紧紧抓住 “ 工业强镇、农业稳镇、产业活镇 ” 和 “ 四大基地 ” 的建设,实现工农业产值 5.67 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 4.79 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总投入 11150 万元,财政收入 1143.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549 元。 大兴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服务功能齐全。镇内有 110 千伏变电站一个,移动电话中转塔 5 座,天然气供气站一个。于 2002 年就实现集镇通天然气和村村通公路、通电话、通光纤闭路电视;镇内有卫生院 4 个,中小学 8 所,文化娱乐场所 3 个,自来水站 3 个,于 2000 年就实现了初级卫生保健的达标工作。 ◎ 经济发展大兴镇企业和农业经济迅猛发展。镇内形成了以大兴金属厂、同茂机械厂、泉海机械厂等 10 个年产值达 4 亿多元的以汽摩机械加工和建筑建材业的工业企业,其中大兴金属厂拥有固定资产 3 亿多元,年上交税金 400 多万元,是璧山的重点企业;镇内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有占地 140 多亩的日产雏鸡 3 万多只的 “ 广东温氏种鸡场 ” 一个,有闻名全国的以食用菌发展为主的 “ 山城灵芝研究所 ” 一个,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年产灵芝、蘑菇、金针菇等 10 多个品种 500 多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镇内还有以茅莱山、燃灯山万多亩的年产 2000 多吨梨、桃、葡萄等优质伏淡季水果基地两个,境内盛产茶叶、煤矿、石灰等矿藏资源,有 “ 茅莱仙境 ” 、 “ 燃灯古佛 ” 等旅游资源亟待开发。 12 辽宁省凤城市大兴镇◎ 简介位于凤城市东北方向54.7公里处,东接石城镇,南临大堡镇,西与刘家河镇、弟兄山镇接壤,北与赛马镇、爱阳镇毗邻。境内公路以桓盖线为主要交通干线,途经五个村,十八个自然屯,全长24.7公里,县乡公路张关线贯通于此,交通较为便利.地理坐标为东经124°11′13〞—124°22′15〞,北纬40°40′28〞——40°52′07〞。 ◎ 地理资源大兴镇内地域面积为202平方公里,有林面积24.5万亩,占全镇地域面积的80%,耕地面积26250亩,水域面积为12000亩。大兴镇属丘陵山区,以楼子山、烟筒砬子山、懒盘子山、龙头山构成了境内主要山脉,整个小镇就依偎在群山的环抱中,其中海拔890米的楼子山和海拔800米的龙头山属自然旅游景点,较为出名的有楼子山的“十八铺炕”、“铜王庙”遗址,景区内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大青沟有龙头山、大吊湖,其景致独特,巧夺天工。 境内有三股流河、大青河两大河流,河道全长70公里,于佟家村六组下铧尖子汇流,流入大堡镇境内的爱河。大兴镇属亚寒带气候,最高温度达36.7℃,最低温度为32.6℃,年平均气温在7℃ —10℃之间,全年无霜期平均为156天,降水量在900—1200毫米。 13 安徽省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 简介大兴镇位于合肥市区东部,隶属瑶海区,距市中心约10公里,镇域总面积15.6平方公里。大兴镇历史悠久,早在1000多年前的隋末唐初这里就是周边地区进行贸易场所。大兴人杰地灵,以“一里三公墓”(宋朝包公墓、明朝蔡文毅公墓、清朝李鸿章公墓)闻名中外。大兴工业基础雄厚,是合肥市传统的工业基地,区域内有马钢(合肥)公司、合肥氯碱化工集团等大中型企业20多家,有造纸、家具、化工、建材等各类企业80多家,是合肥市重要的钢铁、造纸、家具、化工、建材的生产基地。 ◎ 经济建设目前,全镇初步形成了马钢(合肥)公司为主的钢铁产业,年产铁、钢、材约200万吨;以金钟纸业为主的造纸产业,年产各类工业包装纸可达20万吨以上;以马钢嘉华混凝土、宝业混凝土等为主的建材建业集群,年产各类商品混凝土60万方,混凝土混合材料100万吨;以菱湖为支柱的家具制造,年产各类家具和宾馆办公家具达5万套;以新邑村特种制造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年产各种机械配件达50万套;以华东最大的糖酒批发市场—漕冲糖酒批发市场为龙头,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大兴镇政府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强镇为主题,以城市化为动力,加大城市规划、管理和经营力度,借助重点项目、招商引资和资本运营三种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努力把大兴镇打造成为安徽省“十强镇”。 14 山东省临沭县大兴镇◎ 简介大兴镇地处山东、江苏两省三县交界地带,临沂市的东南部,总面积11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1万亩,人口6.1万人,辖65个行政村村,79个自然村。 ◎ 历史大兴镇为鲁东南门户,有悠久的人文历史。镇域南部羽山,为东夷文化名山,著名的“舜殛鲧于羽山”的故事世代流传。相传当年神州大地洪水为患,舜命鲧治水。鲧错误地采用“水来土掩”的堵截之法,治水失败。舜在羽山上将鲧处死,后命鲧的儿子禹接着治水。禹吸取父亲的教训,改堵为疏,开河道引水入海,结果成功了。后人念及鲧的苦劳,把羽山殛鲧处的一块巨石叫做“殛鲧石”,近处一眼泉命名为“殛鲧泉”。泉口有菜盘大小,水有异味,牛羊不饮,泉眼深不可测。相传某年商贩潘某路过此泉,以扁担插入泉中试探深浅,失手将扁担沉入泉底。三年之后,潘某在海州住店,复见此扁担,与得主交谈,方知得于海边,叹为奇事。从此民间有“羽泉通海”之说。 清朝在这里设置的捕盗衙署,远近闻名。据史料记载:明末,镇域属沂州郯城县管辖,但因距郯城太远,官府统治鞭长莫及,土匪滋生,素有“羽山到磨山,毛贼出万千”之说。清康熙年间,为治理匪患,在靠近羽山、磨山的乱沟山集设置捕盗衙署。衙署主要官员为五品同知。首任同知李兴祖莅任后,为提高名气,将“乱沟山集”改名大兴镇,取“大吉利、兴国安邦”之意。大兴衙署同时有文武两座官府,武衙为主,文衙相辅。武衙捕盗一是不受地域限制,可跨区划抓人,周边的郯城、海州、赣榆、临沂等地,只要有案情,均可出击而不必通报当地衙署;二是武衙有权“斩立决”,即抓到要犯后,衙署官员有权当堂定案、执行死刑。 由于大兴捕盗衙署有如此权威,从康熙年间到清末,200多年威震一方。为显武衙气派,其驻地也像县城府治一样,盖文庙,建关帝庙,兴庙会,成为鲁南有名气的地方。 ◎ 沿革大兴镇自清康熙年间建镇,300多年来一直是驰名鲁苏边界的商贸重镇。改革开放以来,该镇抓住机遇,奋勇拼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先后被山东省评为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山东省中心城镇、山东省肉牛改良示范乡镇,被临沭县命名为“经济强镇”。稳固的农业基础,雄厚的工商业实力,良好的教育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发达的交通通讯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充足的水电资源,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现代化的小城镇建设,使大兴镇成为国内外客商理想的投资地区之一。 ◎ 交通条件大兴镇地处苏鲁两省三县交界,东部是亚欧大陆东桥头堡连云港,日照石臼港,北抵327国道,南至310国道与陇海铁路相接,距临沂机场、白塔埠机场40公里,并有沭牛路、大册路两条干线公路贯穿境内,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 公共事业全镇绿化率达26%,小城镇绿化率达34.7%,“三纵六横”的道路格局已成形,并已全部硬化绿化,有35千伏变电站一座,新装20000门程控电话交换机一部,有调频广播电台一座,实现了“路、水、电、讯”四通配套,镇内中、小学齐备,中心医院设备、医疗技术先进,附近有高档宾馆及休闲娱乐场所,服务体系齐全。 ◎ 地理资源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水资源充裕,苍源河、新沭河、羽龙河总流域面积46平方公里,占全镇面积41%,有小(一)型水库5座,小(二)型水库18座。境内盛产黄沙、金红石、石榴石、绿辉石、白云母、石棉、石英、磁石、蛭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经国家地质勘探局勘探,榴辉岩储量达10亿 吨以上,其中金石产率1.5%、石榴石产率48%、绿辉石产率39%、云母石产率18.5%,是全国罕见的矿,有较大的开采价值;农副资源富足,农作物主要有小麦、地瓜、花生、玉米、旱稻等,名优农产品有春山茶叶和新武食脯,春山牌绿茶属农业部优质茶叶,畜牧业较为发达,被省命名为“肉牛改良示范乡镇”,已初形成1000亩草莓,2000亩桑园,2000亩白柳,2000亩杂果,3000亩黄烟,4000亩蔬菜的大生产格局,草食动物年出生栏2万头,生猪年出栏6万头,家禽60万只。全镇可利用劳力2.8万人。 15 黑龙江省泰来县大兴镇大兴镇隶属泰来县管辖。位于县境北部,东与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接壤,西、南两面濒临嫩江。平齐线铁路和泰齐公路穿过镇区。镇政府驻地距县城60公里。 大兴镇,原名“依布气屯”。清初蒙古族牧民“依布”于此开荒立屯,故名。1927年洮昂铁路通车,在依布气南建大兴火车站,不久屯落与火车站连接到一起,便以“大兴”为名。清末,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依布气屯隶属黑水厅。1909年(清宣统元年),隶属龙江府江东区管辖。中华民国成立后,1915年隶属龙江县第二区管辖,1926年划归第一区。东 北沦陷后,初隶后依力巴乡保和霍托气乡保管辖,1938年改隶后依力巴村和霍托气村管辖。1942年3月,划归后依力巴村管辖。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划归龙东县,于大兴设立第五区。1948年3月,龙东县并人龙江县后,改为龙江县第十区。1954年10月,划归泰来县,改设第十一区,1955年6月改为大兴区。1956年4月,并村划乡,分设大兴、汤池、托力河3个乡。1958年9月,将3个乡合并成立大兴人民公社。1962年2月,将北部地区划出成立汤池公社。1983年11月,将西部托力河以西地区划出设置托力河乡。1984年3月,政社分开,改为大兴乡。1985年6月,改设大兴镇。 全镇总面积494平方公里,大部分属于嫩江冲击平原。自然资源丰富,有耕地8.9万亩,草原35.1万亩,育苇水面1.56万亩。以农为主,农、牧、副、渔全面发展,多种经营。镇办工业有农机修理、制砖、铁木加工厂等,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1059万元。全镇共辖依布气、五桥、东兴、套海湾、五七、时雨、前地房、阿拉新、东风、新风、良种场、前营子等12个村。1992年末全镇总人口2.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82人。镇政府驻于镇内。 16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大兴镇◎ 基本概况大兴镇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东南部,湘、黔、渝交界处,东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凤凰(36公里),南接铜仁市(21公里),西与牛郎镇接壤,北和盘信镇、正大乡毗邻,是铜仁机场的所在地,铜松公路与湖南西部公路干线在本镇交汇。大兴镇是贵州省“双百”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21个综合改革示点镇之一,素有“黔东第一门户”之称。辖大兴、星光、白岩、河界营、岩拉、高岩、银岩、中茶、婆硐9个行政村及1个居委会,88个村民组,66个自然寨。国土面积99.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90公顷,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019公顷,临时性耕地面积1571公顷,退耕还林面积266公顷。全镇总户数4027户,总人口数1863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67人,占总人口数的4.7%,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90%。 ◎ 地理气候该镇地处东经107‘17’25,北纬27’52,45”,属丘陵地貌,东北高、西南低,亚热带季风气候,平均海拔690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 经济状况境内农作物以水稻、玉米、薯类为主,盛产西瓜、花生、茶叶、板栗等农副产品,大兴优质米及珍珠型花生畅销省内外,茶叶年产量在420吨以上,烤烟大面积种植以及经果林推广规模的不断扩大,已逐步形成该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线。镇党委、政府在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加强对传统农业的良种良法的推广,使各种农作物的单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2007年,大牲畜存栏5312头,出栏810头;猪存栏14200头,出栏12500头;山羊存栏数5410只,出栏5320头;家禽存栏37582只,出栏49234只。全镇稻田养鱼2084亩,山塘水库养鱼123口,全年鱼类总产180吨。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83万元,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1201.5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848.7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00万元,粮食总产量为5843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20元。 ◎ 科教文卫◎ 文化教育全镇有中小学校(点)13个,小学在校学生4039人,其中:小学16所,在校学生2953人;普通中学2所,在校学生2158人;学前班9个,在园幼儿407人。 ◎ 卫生建设设有卫生院1个,病床10张,村卫生室9个,村级卫生室覆盖率达100%,门诊8个,全镇医务人员34人。 ◎ 基础建设乡村公路、电网架设覆盖率均为100%,自来水覆盖率达80%:电视覆盖率达50%。 ◎ 旅游资源该镇森林覆盖率达59.%,境内有以神奇、险怪、幽美著称的马槽河自然风光及具有浓郁苗族风情的人文景观,造就了大兴镇作休闲度假胜地的独特魅力。大兴县级森林公园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国营永红林场,面积1.803万亩。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具有良好的优势基础,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森林公园交通便利发达,区位优势明显,森林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秀丽,气候怡人。 17 合肥市瑶海区大兴镇合肥市大兴镇是坐落于合肥市东边的一座美丽的城镇。东与肥东接壤。整个大兴镇包含了以钟油坊村为首的几个村落,例如文明村,谢岗村,枣树王,深岗等。由于近年来的合肥规划建设,文明村与谢岗村还有四岗村都已经不在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