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吊罗果 |
释义 | 一、中药名称 【药名】吊罗果 【类别】利湿药;散瘀药 【拼音】diào luó guǒ 【别名】大鸡母酸、酸盘子、大叶酸藤、长叶酸藤果、马桂花 二、中药基源 【科属】紫金牛科 【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长叶酸藤子的全株。 【药用部位】长叶酸藤子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华南及江西、福建等地。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300m的山坡疏林或灌丛中。 【生物形态】 长叶酸藤子:攀援灌木或藤本,长3m以上。小枝有明显的皮孔。叶互生;叶柄长0.8-1cm;叶片坚纸质,倒披针形或狭倒卵形,长6-12cm,宽2-4cm,先端广急尖至渐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侧脉很多,常连成边缘脉,总状花序,腋生或侧生于次年生无叶小枝上。长约1cm,被疏微柔毛或无毛,基部具不甚明显的苞片;花梗长3-4mm,被微柔毛;小苞片披针形或三角形,具缘毛及腺点;花4数,长2-3mm;花萼基部连合达1/3至1/2,萼片卵形或披针形,具疏缘毛,密布腺点;花瓣浅绿色或粉红色至红色,分离,椭圆形或卵形,具明显的腺点,里面及边缘密被乳头状突起;雄蕊在雄花中伸出花冠,长约为花瓣长的1倍,仅基部与花瓣合生,花药背部密布腺点;雌蕊在雌花中超出花冠或与花冠等长,子房瓶形,柱头扁平或略盾状。果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1.5cm,红色,有纵肋及多少具腺点,萼片脱落,若宿存则反卷;果梗长约1cm。花期6-8月,果期11月至翌年1月。 【采收加工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三、中药基础 【性味】酸;涩;性平。 【功效】利湿;散瘀。 【主治】水肿;泄泻;跌打瘀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捣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