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疔毒疮疖 |
释义 | 读音: 【dīng dú chuāng jiē】 解释: 1. 英语:[furuncle] 2. 疔毒:症状发展到很严重地步的疔疮(中医名词); 疮疖:是皮肤毛襄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是外科中最常见的疾病。 其他: 1.疔疮【dīng chuāng】[malignant boil;furuncle] 病名。又名疵疮。因其形小,根深,坚硬如钉状,故名。多因饮食不节,外感风邪火毒及四时不正之气而发。 2. 疖子【jiē zi】是指发生在肌肤浅表部位感受火毒,致局部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可分有头疖、无头疖、蝼蛄疖、疖病等。 (1)夏天疖肿 一是夏天气温增高,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代谢物增多,皮脂腺分泌旺盛,容易堵塞毛孔。金黄色葡萄球菌就会乘虚而入,在毛囊和皮脂腺内大量生长繁殖而引发化脓性感染。汗液中正好富含蛋白质和脂肪酸,是细菌生长的良好培养基。因此,出汗后如果未及时清洗、更换衣服,或者穿了不透汗的化纤类衣服,都可能刺激皮肤,引发感染。 二是人在夏天睡眠偏少、食欲下降、心烦气躁,会导致抵抗力下降,这也助长了细菌繁殖,极易导致皮肤感染。 三是夏天摄入大量的含糖饮料或瓜果。这会使血糖升高,影响白细胞杀菌的能力,也容易招致感染,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更易感染。 避免疖肿的5点建议 首先,要保证每天7—8小时的良好睡眠。 其次,调整好饮食结构,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为宜。 第三,多喝水,以凉开水和淡茶水为宜。 第四,勤洗澡,注意用弱酸性肥皂或洗浴液;温水洗澡,不要冲冷水,避免刺激皮肤。特别是洗澡时不 要把皮肤搓得通红,这样会使皮肤遭受感染。浴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皮肤即可。 第五,穿透气吸汗宽松的棉质衣服,一旦被汗湿透,要及时更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