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岱嵩村 |
释义 | 岱嵩村位于佛昙镇东部,是佛昙湾海域一个小岛,面积0.26平方公里。西与后社村,东与整美村,西北与东坂村、花林村,北与前亭镇庄厝村隔海相望。岱嵩岛边有无人居住的小岛,方言称那二岛为大桑、小桑。康熙《漳浦县志》也载为大桑、小桑,并说“今误称大桑为大嵩,小桑为小嵩。 村名由来其实“岱嵩”为雅化,并非误称。漳浦称海中小岛为“桑”(除佛昙外,漳江口也有大桑、小桑),与闽东的“ 石 霜”同音同义(如霞浦有四 石 霜列岛,连江有 石 霜石岛等),只是写法不同,“ 石 霜”为土造字,“桑”为同音字。 政区沿革与姓氏源流岱嵩清代属十七都石门上保管辖,民国初年属以佛昙为中心的外东区(后改为第三区),民国29年设立属佛昙镇管辖的岱嵩保。解放初与苏厝合为岱苏乡,1952年分出为岱嵩乡,1956年与后井乡(后蔡、井尾)合为岱后乡,1958年9月成立属佛昙公社管辖的岱嵩生产大队。1964年9月改为岱嵩村。现以单一自然村为行政村,全村人口912户,3508人。 从前岱嵩为许、李二姓所居,许姓居岛东,李姓居岛西。佛昙杨姓三房第五世恺美公于明初开基岱嵩。明末清初许、李二姓式微,杨姓传衍成大族,终至全岛皆杨姓所居。七世观贵传裔广东大埔,八世福顺传裔南澳,十三世枝惠传裔广东三河坝。自清末至民国时期,岱嵩杨氏又分传于马来西亚、印尼,及漳州等地。? 经济状况岱嵩为纯渔业村,没有耕地。渔船都已机动化,有大小捕捞渔船223艘,其中,50匹以上马力者159艘,36~50马力者30艘,12匹左右马力者34艘。作业方式有大沿绫网、乌石绫网、各种型号流刺网、虾网、灯光诱捕等。岛东海域设网箱养殖园区,有网箱养殖户65户,养1730多箱。每年雇用外地渔工300多人。滩涂养殖有虾池3处,面积380多亩。牡蛎浮养45亩,吊养50亩,条插和星播300亩。有多人外出经营水产经销。全村年人均纯收入4032元。 基本建设1987年8月开发深层井水建自来水厂,全村都饮用自来水。同时建火力发电站。1986年又由佛昙电厂架设跨海线路输电至岱嵩。现电视机普及率90%。电话机680部。2000年自东坂至岱嵩建一条跨海公路,长900米,已通行摩托车、自行车、小机板车。岱嵩环岛公路在建设中。计生服务站、医疗所、村办公楼早已建成。祖祠“慎知堂”也修建一新,利用为老人活动中心。岱嵩小学创办于1954年,校园面积2386平方米,建筑面积1251平方米。1976年增办初中班。归侨杨维廉等捐建校舍。1999年因师资不足,初中班停办。现设14个班级,学生500人,教师18人。 风俗每年端午节举行龙舟竞赛,从不间断,由本村四个角落组织参赛,没有邀请外村参加。 渔民信奉妈祖,每年一次请戏为妈祖庆祝寿诞。有小庙“嵩山宫”,为平时朝拜之所。 华侨人物杨维廉(1908~1999年)早年侨居印尼万隆,曾募款支援祖国抗日。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万隆召开时,他与杨朝春等组织华人保护以周恩来总理为首的中国代表团。1959年应邀回国参加国庆十周年大典,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1965年回国,定居漳州市区,1979年被推选为漳州市侨联常委、漳浦县侨联主席,1980年被选为漳浦县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福建省侨联委员。他一生资助很多公益事业,如漳州华侨中学、马坪中小学、岱嵩小学校舍、县华侨大厦、华侨医院等的建设等。1991年移居香港,1999年病逝,临终献遗产30万元为岱嵩小学奖学奖教基金。 新中国人物杨惠杰,漳浦县纪委副书记。 杨南泰,漳浦县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 杨龙云,佛昙镇党委组委。 杨元美,漳浦县水产局副局长。 杨国连,漳浦县侨办主任。 杨红霞,漳浦县计生委副主任。 杨正南,绥安镇人大副主席。 杨 张,赤岭乡纪委书记。 杨玉兰,佛昙镇副镇长。 杨坤可,赤湖镇武装部长。 杨坤兴,赤湖镇党委委员。 杨朝芬,漳浦县商会副会长。 杨逸民,新疆自治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研究员。 杨金本,海军某团政委。 杨达新,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教授。 姚茂连,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教授。 杨育培,上海外轮公司副经理。 杨金归,民营企业家,佛昙整美海上加油站经理。 杨丰盛,民营企业家,厦门市仁丰贸易有限公司、漳浦县丰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秀贤,赤湖粮站干部(享受离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