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周海龄 |
释义 | 周海龄,茶树栽培与茶学教育专家。长期从事茶学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茶叶专业人才。对茶叶采摘、茶树的合理群体结构以及茶叶区划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不少有创见的论文。晚年,深入云南边区举办少数民族茶叶干部培训班。为发展我国茶叶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个人简历1920年2月18日 出生在江苏金坛市(原金坛县) 1925-1933年 金坛县私塾学习 1933-1935年 金坛书院小学学习 1936-1937年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草桥中学(省苏州中学初中部)学习 1938-1939年 贵州铜仁县国立第三中学及四川重庆中央工业职业 1939-1941年 四川合川国立第二中学学习 1941-1943年 四川成都四川农学院学习 1943-1945年 四川重庆复旦大学农学院学习,并毕业 1946-1948年 安徽蚌埠任善后救济总署安徽分署农业技士 1949-1950年 江苏金坛任县立中学(现改名华罗庚中学)教师 1951-1952年 上海任复旦大学农学院茶专科助教 生平简介周海龄,字之桢,笔名沐梅,1920年1月18日出生于江苏金坛。父亲周建生是一位靠吃苦耐劳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的商人。他教育子女勤奋为本,忠厚做人,希望他们多读书、立大业。周海龄是家中幺子,6岁入私塾开蒙,随后读四书、颂五经,为他后来继续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14岁那年,父亲将他送入洋学堂,接受新文化,先在金坛书院读小学,后考入江苏省四大名校之一的苏州中学读初中。苏州中学采用欧式教育,重视全面发展,强调学以致用。周海龄文学功底深厚,所写文章常受到老师赞扬。有一次,老师在他的作文后写下了“努力学习,将来必为文学家无疑”的批语,使他受到很大鼓舞。 “七七事变”后,苏州中学停办。周海龄回金坛在当地中学借读并参加抗日宣传活动。不久,日军攻占上海,金坛朝夕不保,周海龄随大批难民来到长沙,在难民收容所栖身,后通过沦陷区登记被编入贵州的同仁中学(时称国立三中)。三中毕业后,周海龄考入中央工业职业学校,一年后转入国立二中。当时正是抗战最困难的时期,学生的生活尤其艰苦,吃的饭里,沙子、稗子、老鼠屎与米掺杂在一起,美其名曰“八宝饭”,晚上睡觉的地方也是臭虫、虱子窝,但周海龄丝毫也没有放松学习。两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四川大学农学院。1940年,吴觉农在复旦大学(时在重庆)创立了我国高等院校第一个茶学专科系。当周海龄了解到茶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和科研人才的缺乏时,便毅然转入复旦大学,学习茶学专业。在复旦读书期间,他不仅如饥似渴地学习专业知识,还经常听周谷城教授等进步人士的报告,看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并经常参加宣传国共合作、宣传抗日、演唱解放区歌曲等进步活动,思想信仰进一步由三民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 1945年,周海龄从复旦大学毕业。之后,一度执教于四川农村的学校,后调往安徽省善后救济分署任农业技士。3年后,由于机构紧缩,周海龄回到家乡,在江苏金坛中学(现华罗庚中学)任教。1949年春金坛迎来解放,当时作为超龄进步青年,周海龄以“团友”身份参加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组织活动。1951年,周海龄受聘到复旦大学茶叶专科任助教。其间,曾带学生到浙江嵊县高山茶区实习。当时,物质务件急遽匮乏,还要防范国民党残余势力破坏,他们不但完成了茶叶实习任务,还宣传党的政策,办农民识字班,做了许多政治工作,赢得学校领导和当地群众的好评。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周海龄随茶叶系一起调到安徽大学。1954年安徽农学院在合肥独立建校,周海龄又来到合肥,在茶叶系任教直到1987年退休。退休后,他继续在校为研究生开课一年,茶区调查和科研也一直没有停止。晚年,周海龄仍笔耕不辍,写了很多茶叶科研论文,继续献身于他热爱的茶业事业。 主要论著1 周海龄.论茶树合理采摘.茶业通报,1959(5):4~6 2 周海龄.茶树的采叶与留叶.安徽农业科学,1962(1):68~71 3 周海龄,刘和发.再论茶树的合理采摘.中国农业科学,1962(9):45~47 4 周海龄.茶树夏秋季的深耕——挖伏山.茶业通报,1957(1):19~20 5 周海龄.对我国茶区划分的初步意见.茶业通报,1980(1):34~37,(2~3):44~48 6 周海龄.安徽茶园耕作制度发展规律初步探讨.安徽农学院学报,1981,11 (2):53~56 7 周海龄.深化改革开创安徽茶叶生产新局面.茶报,1992(3):19~21 8 周海龄.合理利用生态优势,大力发展大别山绿茶.茶业通报,1987(3):23~26 9 周海龄,王亚兰.开发黔东武陵山区茶叶刍议.茶业通报,1989(2):13~15 技术成就周海龄从事茶叶科学研究近半个世纪,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许多开创性的贡献和突破性成果。主要有:论茶树合理采摘:1958年全国出现了浮夸风,很多茶区的茶农只顾采茶数量,不顾茶树保养,大量地过分采摘。周海龄在茶区看到这种情况,及时撰写了《论茶树合理采摘》一文,刊登在《茶业通报》上,从理论上分析了茶树采叶与留叶的辩证关系。1960年以后,全国茶叶产量大幅度下降,例如安徽省1960年茶叶产量为2560万千克(51.2万担),到1962年只有945万千克(18.9万担),下降了近六成。针对这种情况,周海龄又写了《再论茶树的合理采摘》、《茶树的采叶与留叶》,刊登在《中国农业科学》和《文汇报》上。同年,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在杭州召开了茶叶采摘学术讨论会,统一了认识,对逐步扭转滥采的歪风,保证茶叶生产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论茶树的合理群体结构:茶树在茶园中是以群体状态存在的。所谓群体结构就是茶树在茶园里的棵数及栽植方式。传统的结构是丛栽稀植,这种结构由于单位面积产量低,基本被淘汰。20世纪70年代新发展的茶园基本上采用两种群体结构:单行条植和宽幅多条密植。实践中发现,这两种结构虽然都有优点,也各有较大的缺点。多条密植能够速成高产,但产量不稳定,茶树衰老快;单行条植能稳产高产,但成园慢、高产迟,达不到高速发展的要求。为此,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全国茶叶行业中开展了单行条植与多条密植两种不同栽培方法的大讨论。周海龄根据他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茶树不同年龄时期可采用不同群体结构的观点。具体措施是:建新茶园时,采用宽幅3行条植;5年以后,根据茶树的生长状况,分2~3年将中间1行茶树伐去,使成产茶园成为双行条植。这样就可以兼有上述两种结构的优点而摒弃其缺点。周海龄的这一茶树栽植方法,受到专家好评,其论文《论茶树的合理群体结构》被收入《中国农学会太原会议论文选集》(1978)。这种结构已在江苏一些新建茶园中应用。茶叶区划:茶叶区划是制订茶叶发展战略,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周海龄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通过研究,他以自然条件和茶树生态类型的地域差异为依据,提出了将全国产茶区划分为秦商淮阳茶区,江南丘陵茶区等九大茶区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依据自然条件进行的茶区划分。它便于茶叶生产的技术改革、土壤改良和品种配置,对于当时我国茶叶技术措施的改革和生产计划的制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成立了自然资源调查及农业区划委员会,安徽农学院受省科委指示,由周海龄组织人员进行安徽省茶叶区划课题研究。为了了解安徽的茶区状况,周海龄不辞辛劳,踏遍了安徽的山山水水,经过了近5年艰苦、细致、全面的调查,于1984年完成了《安徽省茶区区划》研究。在报告中,他按照茶树生物学特性的要求,将安徽省划分为茶树最适生区、适生区、次适生区和非适生区。又根据生产特点和地理条件的不同划分为黄山茶区、大别山茶区、沿江丘陵茶区和江淮丘陵茶区。报告全文约3万字,图文并茂,数据充分,提出了具有高度建设性的意兄。在其科研成果评审表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李联标研究员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具有体例完整,资料丰富,符合实际、有说服力的特点。……是一篇有价值的研究报告,理论与学术水平较高。”1986年,该项目获安徽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农业区划二等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