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织机洞 |
释义 |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荥阳市城南20公里的崔庙镇王宗店村北大路山北端西坡,附近丘陵绵延,沟壑纵横,水源充沛。由于岩溶的作用,山腰上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溶洞,织机洞就是在这里发现的10多个溶洞中的一个。织机洞遗址于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90年至1995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平方米。洞口宽13—16米,高4.8米,现存进深22米,原进深达40多米,面积约300平方米。 织机洞遗址经部分清理,最厚处地层堆积达24米以上,可分为23层,自上至下为:扰动黄土层;深褐色顶层埋藏土壤层,内含秦汉时期布纹瓦片及货泉铜币等;红褐色顶层埋藏土壤层,中部含仰韶文化尖底瓶片,下部含裴李岗文化夹砂篦纹罐片等;灰黄色砂质粘土含少量石灰岩角砾层;石灰岩角砾层;棕红色第一层古土壤层;灰黄色砂质粘土层,出有少量石制品及肿骨大角鹿下颌骨、斑鹿角、驼鸟蛋片化石等,该层在洞口部位有3处烧火遗迹;褐黄色砂质粘土层,含石核、刮削器等,另有犀牛、斑鹿等动物化石碎片等;褐黄色砂质粘土,夹杂大量灰岩角砾和巨块石灰岩,遗物很少;灰白色与黄褐色粘土互层,有刮削器、尖状器和少量石锥等石器,以及少量肿骨鹿、犀牛的下颌骨化石;灰烬层,内含烧骨和少量粘土,有少量刮削器、尖状器及石片和脊椎动物化石;灰白色砂质粘土、粘土与钙互层,未见遗物;褐黄色砂质粘土;褐黄色粘土淤积层,夹有灰烬,底部垫一层灰烬,未见遗物;灰烬夹褐色砂质粘土层,含石制品、破碎骨化石和烧骨等;褐黄色砂质粘土夹灰烬层,有少量石制品及鹿类化石和烧骨等;黄褐色砂质粘土,遗物较丰富,出有刮削器、尖状器和少量石锥、雕刻器等,也有鹿角及啮齿类化石,石化程度较高,多被浸染成黑色;褐色砂质粘土夹石灰岩角砾、灰烬层,遗物丰富,主要为石制品,化石多为烧骨;褐色砂质粘土,偶含灰烬,出土遗物石制品最多,化石以鹿类和啮齿类动物为主,石化程度高,常被浸染成黑色;灰烬与浅灰色土互层,层内包含物较多,情况与上履层相同;红色粘质砂土,断续分布,出有一些刮削器、尖状器和很少的石锥、雕刻器、砍砸器,化石较少;灰烬层,包含物多,同上覆层;灰褐色粘土层,含风化成黄白色的石灰岩角砾,石器较多,有刮削器、尖状器以及石锥、石锤、砍砸器、雕刻器等,另有较多的砂岩砾石和少量鬣狗粪化石,已挖3.7米,尚未至底。在这些堆积层中,第19与第18层、第2与第1层之间,存在着不整合现象。 截至目前,从洞穴内发现的用火遗迹达17处,在旧石器时代中晚期的堆积中,出土的石制品有20000余件,脊椎动物化石有10000多件。石器中的刮削器最多,各种类型的刮削器竟达1055件,还有尖状器、石锥、砍砸器、雕刻器等。 根据专家考证和出土遗物遗迹推测,该洞上部为全新世中后期的新石器时代,中、下层为更新世中期前的旧石器时代,延续时间长,是我国尤其是河南地区的第四纪洞穴沉积重要发现,也是追溯发达的中原古文化渊源和恢复中原古环境及探讨其与人类关系的重要研究对象,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织机洞遗址的发现,改变了中原地区长期缺乏古人类遗存的局面,是河南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一大发现,因此,被誉为“河南第一洞”。 1995年5月,在洞顶旁修筑挡水墙并封堵洞顶裂隙,防止山水冲进洞内,对遗址造成新的破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