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袁范宇
释义

【姓名】:袁范宇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湖北黄陂

【出生年】:18931965

【来源】:馆员传略

【简介】:早期同盟会会员。

范宇先生之父青年时到日本横浜市谋生,与当地女子结婚。范宇先生生于日本横浜,日本名为福本一善。早年就读于燕村私塾、横浜华侨小学、横浜大同高小、东京正则中学、东京模范英语夜校、东京商科大学。1912年加入同盟会东京支部。1914年从东京商科大学毕业,获得商学士位。1915年回国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在汉口与董必武、蔡济民等人组织打倒军阀王占元的运动。失败后潜伏在日本商行,继续进行地下革命工作,掩护同志在日租界开展活动,并用其日本名,帮助传递信件。北伐军到武汉后,任湖北公矿局.营业课长,并继续在日本洋行工作。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同志遇害,因其在日本洋行工作而幸免于难。在范宇先生的保护下,董必武同志安全离开汉口,经上海到日本,住在其弟家中。"七·七"事变后,到湖北省建设厅工作。武汉沦陷后,复回日本商行。

2010年3月24日,网易新闻刊登《侵华日军大佐有位“黄陂人”》,通过一位黄陂籍台湾老者的回忆,讲述了一位出生于日本、祖籍黄陂的“日军大佐”善待乡民的故事及其身世之谜。根据老人的回忆,这位日本名叫“福本一善”、中文名叫袁范宇的传奇人物,其父是黄陂人氏,母亲为日本横滨女子。

昨日,年逾八旬的“老武汉”万澄中以他的亲身经历,向记者报料:袁范宇并非在日本出生,其亲生父母均为中国人。之所以被传闻成“中日混血儿”,个中有缘由。

据万澄中回忆,1941年初秋,作为“武昌高师”的首届毕业学员,他在武昌和汉口各教了一学期的书后,因年轻对教师这个“行业”不甚感兴趣,恰逢老家黄陂来了一位叫万耀臣的堂叔,建议他找一位叫“兰英”的堂姑母,到银行谋一份差事。

“堂叔说了以上的这番话后,就领我从汉口上海路的家中,走到兰陵路兰陵村二号兰英姑妈的家中见到了她。堂叔告诉我,兰姑母的丈夫叫袁范宇,也是黄陂人,是袁的父亲的原配夫人所生,小时候,他随父亲去了日本,他父亲在日本开了一家美发院,续娶了一位日本夫人,也生有一子,后成为日本军政界的一位很有权势的人。袁范宇因此也有一个日本名字叫做‘福本一善’。袁当时在汉口的职务是汉口中江实业银行的总务处长,下设有庶务、文书等科。”

袁范宇和兰姑母生有二子一女,长子袁立道为抗战前汉口著名的“跑马师”,次子袁立邦曾和他同为汉口高级职业学校校友,他们还有一位女儿叫袁晞,长得非常漂亮,留学日本。

过了几天以后,万澄中就接到了中江银行的一个通知,叫他去到银行谈话。“我按时去到银行,哪里是什么谈话,银行三楼的宴会大厅已摆好了70张桌子,上面放的是记账席,算盘、钢笔和墨水,叫我们70个人,各坐各的桌子,做一套账,利用算盘来加算长到过亿、短到几角几分的数目的数字,以此考核我们的算盘水平。”

过了几天,万澄中就接到了银行叫他去上班的通知。“不久,银行的大权均由汉奸、特务、流氓一身兼的朱振钧和陈介禄、吴荐秋等所夺取,袁范宇是一个老实人,什么权都没有,我则被排挤而要调到河南信阳,因而就辞职不干了。”

万老回忆说,抗战胜利后,袁范宇的经济情况不佳,但仍居兰陵村,靠教授日、英语维持生活。解放后,袁范宇曾在人民银行汉口民族路办事处搞装订收支凭证等工作

1951年,经董必武等革命前辈介绍,到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工作。1958年,调到对外贸易局工作。1962年5月,被聘任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4: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