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于汉文
释义

于汉文,男,河北无极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早年参加革命,曾任南陵县公安局局长、铜陵市市长、市委书记。1983年退休。

于汉文同志,1918年12月5日出生于河北省无极县周家庄一个农民家庭。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初期,于汉文同志在地下党组织中从事农民运动和青救会工作。1939年9月在无极县担任区交通员、治安员,无极县公安局科员,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为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功绩。在坚持晋中平原游击战争中,他英勇战斗,临危不惧,带伤突围,表现出顽强不屈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解放战争期间,他曾任无极县公安局审讯股长、副局长,地委土改队队员,地区公安处干事,为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保卫新政权做了大量的工作。1949年1月,于汉文同志南下任南陵县公安局局长。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在省行政干部学校努力做好干部培训工作,为提高干部素质、壮大干部队伍贡献了力量。

1952年11月起,于汉文同志先后担任铜官山矿务局保卫处副处长、处长,矿务局副局长兼处长,铜陵市委副书记、市长。“文革”时期,于汉文同志遭到迫害,曾被无辜关押达一年之久。1970年1月恢复工作,先后任铜陵有色公司运输部党委书记、公司党的核心小组组长;铜陵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常委兼铜陵有色公司核心小组组长。1975年12月起先后任淮北市革委会副主任、市委常委;马鞍山市委副书记。这期间,他一直坚持真理,同极左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和原则精神。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于汉文同志回到铜陵,担任市委书记。在主持铜陵工作期间,他率领市委一班人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拨乱反正,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使铜陵的各项事业都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尤其是,他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从铜陵实际出发,提出了充分利用铜陵丰富的铜、硫、石灰石等矿山资源和已有的工业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技术进步为动力,实行对老企业的改造和新领域开发并举、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并举,大力发展有色、化工、纺织、建材、电子,并相应地发展食品、机械和其他轻手工业的工业发展新路子。从而为加快铜陵经济发展找到了正确方向,找到了挖掘潜力的途径和措施,改变了铜陵单一的工业结构,推动了全市工业协调稳定、持续高速发展。改革开放后的十多年中,铜陵沿着这条新路子,上了一大批采炼铜、金、银、铁等多种金属,初步形成了有色金属、化工、纺织、建材、电子五大支柱工业体系,为铜陵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条工业发展新路子受到省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以省委文件向全省介绍了铜陵走工业发展新路子的经验。

1983年7月,于汉文同志退居二线,他“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为铜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仍不遗余力地发挥余热,作出了贡献。1984年12月,在省第四次党代会上,他被选为省顾委常委,后又任安徽省长江经济区开发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在此期间,他深入铜陵有色、化工、纺织、电子等行业调研,先后撰写了《横向经济联合是搞活经济的重要途径》、《加快技术改造,促进经济振兴》、《铜陵纺织工业的调查》等调查报告,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有的被省《顾委通讯》等省级刊物刊登;他还主动不辞辛苦、不顾年高体弱协助市委、市政府争取了一大批大型工业项目,如新桥矿的接收,磷铵一、二期工程,大水泥厂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曾十多次赴京、数十次赴省,前后坚持不懈奋斗了六年,为铜陵争取了安徽境内400多公里长江段第一座长江公路大桥。

1990年5月,于汉文同志离职休养。

于汉文同志是中共十二大代表,安徽省第四次、五次党代会代表。

于汉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于汉文同志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忠贞不渝。他勤奋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做到思想常新,理想永存。他长期担任领导职务,励精图治,呕心沥血,为铜陵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表现了一个...员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他经得起考验,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低头,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铮铮铁骨。他工作作风扎实,密切联系群众,敢于承担责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作风正派,关心群众,爱护干部,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身先士卒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表现了一个老...员的高风亮节。他严格要求子女,生活艰苦朴素,始终保持...员本色,是一位深受广大干部群众尊重的老干部。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4: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