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阳虚失血
释义

病证名。主要指脾肾阳虚所致失血证。《金匮翼·诸血统论》:“阳虚失血者,脾胃气虚,不能固护阴气也。

阳虚失血者,脾胃气虚,不能固护阴气也。《仁斋直指》云∶血遇热则宣流,故止血多用凉 剂。然亦有气虚挟寒,阴阳不相为守。荣气虚散,血亦错行,所谓阳虚阴必走是耳。外证必 有虚冷之状。其血色必黯黑而不鲜,法当温中,使血自归经络。可用理中汤加楠木香,或甘 草干姜汤,其效甚着。曹氏云∶吐血须煎干姜甘草汤与服,或四物理中汤亦可。若服生地黄、竹茹、藕汁,去生便远。 《三因》云∶理中汤能止伤胃吐血,以其最理中脘,分利阴阳,安定血脉也。 按∶经云∶荣气出于中焦,是以脾胃为统血之司,而甘温气味,有固血之用也。世医畏其能 动血,虽遇当用而不敢用者多矣。厥疾不瘳,谁之过欤。或有仿《千金》例于伏龙肝、甘草 、干姜、白术之中,加阿胶之润,黄芩之苦,以折炎上之势,而复既脱之阴,亦《内经》甚者从之之意也。 理中汤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炮,各三两) 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甘草干姜汤 甘草(炙,四两) 干姜(炮,二两) 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黑神散(《和剂》) 黑豆(炒,半升,去皮) 干熟地(酒浸) 当归(去芦,酒制) 肉桂(去粗皮) 干姜 (炮) 甘草(炙) 芍药 蒲黄(各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酒半盏,童子小便半盏,不拘时煎服。 凡吐血脉微、身凉恶风者,须于地黄、芍药中加肉桂一钱,虚冷人多有此证。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