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谢混
释义

谢混是东晋文学家。谢混是谢安的孙子。谢混号称“风华江左第一”,少年时候,就享有大名。他的《游西池》诗歌对东晋诗风的推移有一定影响。善属文,其诗一反玄言诗风尚。小说《边荒传说》里有谢混这样的人物。

简介

谢混字叔源,小字益寿。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谢安之孙,谢灵运之族叔。谢混少有美誉,善属文。历任中书令、中领军、尚书左仆射。因与刘毅关系密切,晋安帝义熙八年(412)九月十二(11月1日)为刘裕所杀。钟嵘《诗品》评谢混诗,谓“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萧子显《南齐书·文学传论》也说“谢混情新”。他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胡应麟认为可与谢灵运“池塘生春草”、“清辉能娱人”等名句媲美。西晋末年兴起的玄言诗,复经东晋孙绰、许询诸人相扇扬,其风愈盛。诗歌“皆平典似《道德论》”。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说“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可见谢混的诗歌对东晋诗风的推移有一定影响。至刘宋谢灵运继起,以清新的山水诗取代了枯燥的玄言诗,遂完成了诗风的变革。谢混原有集5卷,已佚。今存诗3首,收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家族境况

刘宋皇室一方面需要借用像谢氏家族这样的高级世族来装点门面,同时又怕他们与自己分权秉政,于是便留出一批高官显爵来,专门来供养这些高级世族。谢晦是谢安二哥谢据的后代,在刘宋最高曾封到武昌县公。刘裕长子即位后,谢晦与徐羡之、傅亮辅政,这三人误以为还可以重现东晋主弱臣强、大臣控制朝廷的局面。所以新皇帝上任不久,又被他们联手废除,让刘裕的另一个儿子文帝登基。在迎接文帝前,徐羡之派谢晦坐镇上游荆州,另一强臣檀道济镇广陵,以为各有强兵,足制朝廷。徐羡之自己与傅亮坐镇中枢,大家联手,内应外合,可以长久执政。谢晦虽然居荆州方镇,但是此前刘裕始终对谢晦留有一手,驾崩之前他还特地告诫太子,谢晦这个人有反骨。他在刘裕手下,从来没有真正掌过军权,所以谢晦的本事,也就相当于马谡之流。檀道济后来对宋文帝说,谢晦这个人擅长出谋划策,但是带兵不是他所长,没什么经验,应当很快可以搞定他。宋文帝这个人非常厉害,文教兴隆,武功曾有举兵北伐,不过谢晦都不曾看见。他上任后成功拉拢手握重兵的檀道济,诛杀徐羡之、傅亮,并于元嘉三年(426年)诈称北伐,亲率禁军西上,讨伐谢晦。谢晦只好在荆州仓促应战,终于兵败被杀,连兄弟谢遁、从子世基也被斩首示众。谢晦的二哥谢瞻看到谢晦权高位重、宾客辐凑时,就警告他说:“我们家一向低调,以素退为业,而你的权势倾朝野,这不是门户福分。”临终还告诫谢晦说:“吾得归骨山足,亦何所多恨。弟思自勉,为国为家。”谢晦不听,终至灭门。谢晦兵败以后,谢氏的军权全部丧失,从此再没真正掌过方镇。

个人历程

谢混是谢安的孙子。谢混号称“江左风华第一”,气质夺目,少年时候,就享有大名。谢混妻子是孝武帝的女儿晋陵公主,当年孝武帝择婿,跟王珣商量说:“我知道像当年王敦、桓温这样才能卓越的驸马是找不到了。不过这种人也麻烦,老是干预别人(指帝王)家事,我也不喜欢。我对女婿的要求也不高,像刘惔、王献之这样的人就可以了。”王珣一听,估摸着暗自扶额无力:陛下,您果然条件不高!上述这四人,都是晋室驸马,在世时鼎鼎有名的人物,只不过前两人都有威胁皇权的动作,而后两人比较乐于谈玄、怡情山水而已。于是王珣想了一想,说:“那就首推谢混了。谢混虽然不如刘惔,但按说不会比王献之差。”皇帝说,好呀。没多久皇帝驾崩。这事就搁一边了。这时候,又有一个大臣看上谢混,也想把女儿嫁给他。这个人恰巧也跑去听王珣意见。王大笑,说:“你还是不要靠近禁脔。”当年晋元帝刚刚建政江左时候,财政紧张,每次有人送出猪肉,都觉得是美味,特别猪颈上有一块肉味道最美,群下从来不敢吃,得来,就送皇帝,当时称为“禁脔”,所以王珣戏称谢混是皇帝碗里的肉。回想当年诸葛恢拒婚,到如今成为禁脔,谢氏地位霄壤之别。晋末,谢混官至尚书仆射,是当时谢氏最重要的人物。刘裕封公爵、拜太尉后,开始自作威权,谢混首先成为政治牺牲品。当年刘裕起兵时候,谢混站错队,被刘裕政敌刘毅利用。况且谢混和刘裕本身私交很微妙,说不得好,甚至还冒犯过他。两人的关系似乎有点神似当年的嵇康和司马昭。大臣想篡位只能不讲道德,刘裕这人自然有刘裕的考虑。他也不管北府兵跟谢家的交情,赐谢混在狱中自尽。刘裕杀谢混,一方面是为了消除异己,另一方面也有杀一儆百、为皇权政治开道的意图。不过杀完谢混,他也有点遗憾,后来刘裕登基,需要一个人奉上国玺,这个人当然要有相当人望才行。谢晦跟刘裕说:“陛下应天受命,可惜不能让谢混奉玺绂,否则就完美了。”刘裕也说:“是啊,我也很后悔,谢混死后,世间再无风流人物!”于是以谢安的另一个孙子谢澹担任此职。谢澹和谢混观点不同,当初他认为谢混与刘毅交往过于密切,没有好结果,渐渐疏远谢混。不久,谢混果然被害。谢澹宋初任太尉、太保、特进等显职,官位之高无以复加,但除了奉玺绂外,却没有任何事功。谢澹的职位,体现了谢氏家族成员在这一时期的仕宦特点,就是当官清显而不秉政,出仕变成了门户的点缀。

个人诗选

送二王在领军府集【应是谢混作于中领军任上,不知是写给哪两位王姓好友】

谢混

苦哉远征人,将乖萃余室。明窗通朝晖,丝竹盛萧瑟。

乐酒辍今辰,离端起来日。 游西池

悟彼蟋蟀唱,信此劳者歌。有来岂不疾,良游常蹉跎。

逍遥越城肆,愿言屡经过。回阡衩陵阙,高台眺飞霞。

惠风荡繁囿,白云屯曾阿。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褰裳顺兰沚,徙倚引芳柯。美人愆岁月,迟暮独如何?

无为牵所思,南荣戒其多。

诫族子【这一首眼光神准,不愧是组织部长出身的】

康乐诞通度,实有名家韵。若加绳染功,剖莹乃琼瑾。【灵运】

宣明体远识,颖达且沉隽。若能去方执,穆穆三才顺。【谢晦】

阿多标独解,弱冠纂华胤。质胜诫无文,其尚又能峻。【谢曜】

通远怀清悟,采采标兰讯。直辔鲜不踬,抑用解偏吝。【谢瞻】

微子基微尚,无倦由慕蔺。勿轻一篑少,进住必千仞。【弘微】

数子勉之哉,风流由尔振。如不犯所知,此外无所慎。

个人影响

钟嵘《诗品》评谢混诗,谓“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南齐书·文学传论》也说“谢混情新”。他的《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胡应麟认为可与谢灵运“池塘生春草”、“清辉能娱人”等名句媲美。西晋末年兴起的玄言诗,复经东晋孙绰、许询诸人相扇扬,其风愈盛。诗歌“皆平典似《道德论》”。《宋书·谢灵运传论》说“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可见谢混的诗歌对东晋诗风的推移有一定影响。至刘宋谢灵运继起,以清新的山水诗取代了枯燥的玄言诗,遂完成了诗风的变革。

《边荒传说》

简介

黄易的最新大作,延续并超越了《大唐》的特色,同时脉络更加清晰紧凑。一个乱世中的浪子,一柄名剑蝶恋花相信黄易这次会弥补《大唐》留给我们的遗憾!以苻坚攻晋的淝水之战为背景,对当时的门阀时势五胡晋朝都有尽情挥洒的想象,第一集算是一道开胃菜以后的章节会愈来愈精彩。边荒是南北的缓冲地带亦是故事的重心,主角燕飞刘裕拓跋硅置身于这混乱的时代开始他们人生的舞台。黄易融入历史的功力又再一次发挥,这是一套历史武侠的作品,就如大唐双龙传般没有让人议论的情色。

需要注意的是,本书中谢混和其父谢琰的形象,相较历史有比较明显的走形。小说和历史毕竟有别,引用须慎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5:4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