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魏美才
释义

魏美才,男,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省政协委员。

魏美才简介

1966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1984年毕业于江苏徐州农业学校;1991年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生物系昆虫学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1月赴中南林学院林学系工作,1998年晋升为教授。1998年获林业部青年科技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周尧昆虫分类学奖;1999年获湖南省青年科技奖;是部级突供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2003年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二层次;2004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师。目前任中国昆虫学会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昆虫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

学术任职及奖励

主要从事昆虫系统学、动物地理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工作。目前任中国昆虫学会理事,昆虫分类区系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理事,湖南省昆虫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通信评议专家,世界银行GEF项目(林业持续发展项目)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咨询专家。

科研、教学及学术活动

教学方面,已经培养30多名硕士生、18名博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后,主编《森林保护学》全国本科自学考试教材1部,《昆虫分类学》本科通用教材1部,参编本科生教材和研究生教材多部。

科研方面,1994年以来共发表系统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290余篇,昆虫资源学研究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3部,参编专著十余部。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包括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组织和参加野外昆虫考察和采集活动120余次,除台湾外,足迹遍布诸省区,采集昆虫标本十余万号,并曾多次赴欧洲各国考察、采集。共发现和正式报道91个动物新属、1022个新种、30个中国新记录属、182个中国新记录种,提出了一个新的膜翅目分类系统,建立或重新调整了59个科级单元、81个新组合、13个属级新异名、34个种级新异名。主持建立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叶蜂标本馆,经过十二年的努力建设,该馆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广腰亚目昆虫系统分类研究的三大基地之一。

为本科生开设课程,生命科学导论、生物进化论。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课程:保护生物学、昆虫分类学、生物地理学、支序系统学、膜翅目学、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生物入侵和生态安全等。

1994年以来共发表系统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240余篇(部),主编全国通用本科教材1部。主要从事昆虫系统学、动物地理学、保护生物学研究。主持完成20余项国家级课题,包括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它们就好比是自己的孩子,研究它们相当有趣。”谈起对叶蜂的研究,湖南省十届省政协委员、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昆虫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魏美才摸着胡须,神情专注,连说这是项迷人的事业。

在魏美才的研究室,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种用于研究的实验仪器。在隔壁的房间,10万只叶蜂的标本,可都是他心爱的宝贝。“我跟一些蜂的熟悉程度可能比对朋友还熟悉些。”

魏美才是我国叶蜂研究的第一人,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从1991年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开始,17年来,魏美才一直从事叶蜂系统学研究。十多年来,他每年都有两个月在户外寻找叶蜂,足迹遍布全国各个省份,经他发现和命名的叶蜂有900多种;经年累月,魏美才将叶蜂的发现量从原来的680种提高到3000多种,并提出昆虫纲膜翅目新分类系统,创立昆虫资源学新分支学科和重大害虫资源化管理理论等。主持完成3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个人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湖南省青年科技奖等。

他建立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模式昆虫标本室,目前已经成为世界广腰亚目昆虫系统分类研究的三大基地之一,膜翅目广腰亚目叶蜂属级和种级标本收藏量均位居世界第一。

给自己发现的这些宝贝起名,魏美才可是费尽了心思。“这就好比自己的孩子,做父母的都想给孩子起个好名。可是我这么多孩子,更要挖空心思想。”

在外界看来,科研工作很辛苦、很枯燥,要耐得住寂寞,可在魏美才心中却是另一个天地,“学术研究本身是很充实的过程,接触自然界未知领域的东西,会给人一种非常充实完美的体验,能给人带来极大乐趣,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真正意义上的科研工作者得到的快乐也许是他人体会不到的,那是更高层次上的追求和幸福。”

虫缘蝶梦. 魏美才

虫缘蝶梦. 魏美才

故乡的歌

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是在有月亮的晚上

响起

——席慕蓉

我的故乡在苏北。京杭大运河从北向南穿过了我的故乡。

曾几何时,那里也是英雄用武之地。可是,自从上个世纪后期以来,苏南迅速崛起于中国经济之林,苏北的经济,却仿佛不能自拔的优伶,吟哦着猛士之歌,徘徊于舞台之侧,顾影自怜。此时,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在乡邻们热切的注视下,乘坐突突作响的手扶拖拉机,离开了那个宁静的小小村庄,步入了他未知的旅途。这个懵懂的少年,无法预知未来的二十多年里,他和这个国家都要经历怎样深刻的变革。他更不知道,华东平原上一望无尽的麦子和玉米,有朝一日,也可以传来一种悠扬的笛声,霎那之间,令他不能自已。

而这个时候,也许他正跋涉于千山万水之间,与虫为伍。

这个少年。便是我。

踏破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离开故乡时,我还是一个茫然的少年学子。随后,在三个陌生的城市里,历经十四载的磨练和两位恩师的精心指点与言传身教,慢慢脱却稚气,渐将进入而立之年。弥漫着乡音的苏北重镇、浪漫的海滨城市和繁华的国都,成为我成长道路上的三个驿站。五千个日日夜夜,湮灭了多少故事?

在徐州读了四年中专,毕业后留校工作。再4年后,他考取了昆虫学专业的研究生。我感觉到,在我面前,有一扇窗子打开了。

曾记得,有一次我被锁在实验室内,窗外北风凛冽,夜深人静。在翻越门窗时,不慎弄碎了玻璃,被罚掉16元钱——这用掉了我刚好半个月的工资。当年是否曾为此而心痛,如今已经无法记起。二十年后,当年的师友们围炉夜话,爽朗的笑声从密闭的窗隙中挤出,而往事仿佛梦里的柳絮,已被包埋在紫色的氤氲里。

22岁的时候,我步入南开大学的校园。一切都很新奇,阳光很灿烂。然而,海河边上,16年前,那随风轻扬的绿色裙裾飘然远去,那一刻定格在我记忆的长河里。我真实地触摸到了那种距离。

随后的两年,我来到青藏高原考察。莽苍的祁连山上,绿草如茵。弱水源头,倒淌河边,在清冷的晨曦中,极丽马先蒿悄悄的站立着,冰清玉洁。在这与世无争的世界,我邂逅了那个后来成为我妻子的温柔的女孩,以及令我一生将为之孜孜追求的另一个终生伴侣--那些叫做叶蜂的绿色、黄色的小虫子们。90年的夏天,祁连山巍峨连绵的雄伟雪山,繁花似锦的绚丽草甸,寒冷入骨的清澈溪水,草尖上振翅欲飞的轻盈叶蜂,以及席慕蓉忧伤的尘缘和那些无怨的青春,还有那个两手各拎着一笼子老鼠的纯纯的小姑娘,组合在一起成为一幅高清晰度的照片,深深的烙在我的脑海里,再也挥之不去。在这之后的第二年夏天,那个提着老鼠的女孩做了我的妻子。几个月后,那些叶蜂们也开始逐渐走进我的博士论文之中。

从此,南至天涯海角、北抵长白漠河、西上西藏高原、东达舟山群岛,在崇山峻岭之间,多了一个手执“捞鱼网”、在林内和草间寻寻觅觅的清瘦青年。我目光敏锐,行动敏捷,纵使三丈外的草叶上亭亭玉立的小小叶蜂,也难逃我的“法眼”和“鱼网”。只因为我们有“缘”。

三年之后,因着一位朋友的一句话,我从辽阔的北国,携妻子和半岁的女儿,来到了清秀迷人的芙蓉之国。如同25年前,因为班主任老师的一句话,我选择了我现在为之痴迷的“雕虫小技”。清秋的月夜下,数千里外的故园,成为我挥之不去的怅惘。如今,我的工作渐有起色。而这一份虫缘,我已无法自拔。

十年后的今天,我还常常为此沉思:是什么改变了人生?还有,国家?

而有一些时候,在静夜悄悄远去的脚步声里,一个这样的虫痴不免难以分辨梦境和现实的区别。半睡半醒的时候,间或制造着一些不知所云的呓语。比如——

七律·痴人说梦

欲借浮生六日闲,灯花落尽伴虫眠。

黄裙曼颤长须螽,褐冠高扬短角蝉。

夜雪昆仑风萧瑟,晨烟九寨水绿蓝。

庄生魂断蝴蝶梦,净手焚香按五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6:1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