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甜菜褐斑病 |
释义 | 甜菜褐斑病,是一种针对甜菜叶片发作的真菌型病害。常使甜菜减产10%~20%,含糖量降低1°~2°或2°~3°。叶片染病初现褐色至紫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小斑点,最终会导致叶片干枯而死。危害的真菌恭菜生尾孢,属于半知菌亚门。该病害可以通过田间管理或者药剂喷洒等方式来防治。 中文学名:甜菜褐斑病 分布区域:中国甜菜区均有发生 病原中文名:恭菜生尾孢 病原拉丁学名:Cercospora beticola Sacc.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 病害症状常使甜菜减产10%~20%,含糖量降低1°~2°,黄淮平原及黄河中下游降低2°~3°。原料甜菜、采种甜菜均可发病。叶片染病初现褐色至紫褐色圆形至不规则形小斑点,后逐渐扩至3~4mm,斑点四周由花青素形成褐色至赤褐色边缘,病斑中间较薄易破裂。叶面病斑多于叶背,每张叶片病斑数可高达数百个。后期病部中央产生灰白色霉状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多融合成片干枯而死。株丛外叶先发病,逐渐向中层叶扩展,使新叶不断受害,造成根冠肥大、青头外露。叶柄染病形成梭形褐斑。 病原特征恭菜生尾孢(Cercospora beticola Sacc.),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自然条件下尚未见到。病菌菌丝橄榄色,生在寄主细胞间,集结成菌丝团。分生孢子梗褐色,2~17根束生,顶端色淡或无色,不分枝,大小22~64×3.5~5.5微米。分生孢子无色,鞭形,直或弯曲,顶端尖,具6~12个隔膜,大小50~360×2.5~4.5微米。在甜菜叶琼脂培养基上,置于25℃连续荧光照射7天,能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发育适温25~28℃,高于37℃或低于5℃发育停滞。45℃处理10分钟即死亡。萌发最适相对湿度98%~100%,在水滴中最好。菌丝团生活力强,在种球或叶片上能存活2年。 传播途径病菌以菌丝团在种球或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春季温湿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500~1000m。分生孢子在叶片上的水滴或露滴中萌发产生芽管,次日在气孔处形成附着器,第3天靠侵入丝由气孔侵入,形成吸器分生孢子伸入到活细胞里。均温19~23℃适其侵染。最高25~29℃,最低13℃以上时,潜育期仅5~8天。 发病条件该病发生严重度取绝于侵染次数。生产上均温高于15℃,最低平均气温高于10℃,降雨量多于10mm,且再有1次降雨,孢子得以产生并传播蔓延,再经10~15天潜育即出现第1批病斑。此后均温10~25℃,最低13℃以上,每旬降雨1~2次或以上,每次雨量20mm左右,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基本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如甜研201、甜研301、甜研302、甜研303、双丰8号、范育1号等。 (2)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沤肥,减少越冬菌源。 (3)实行4年以上轮作。当年甜菜地与去年甜菜地应保持500m以上距离。 药剂方法发病前开始进行预测,于发病初期开始喷洒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灭病威胶悬剂700倍液、40%百霜净胶悬剂600~700倍液。上述药剂不能奏效时改用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15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