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千百年眼 |
释义 | 《千百年眼》在明代是一部新颖奇特的书,曾盛传一时。它是一部质疑五千历史文化的一部旷世奇书,具有高人逸士的风范,特立独行的视角,读后必有启悟。康熙将此书列为头禁书,自己却终生秉烛攻读不辍。此书上起远古,下迄明季,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教、科技,还有许多为正史所不载的逸闻轶事。记述具体,议论新奇。正如书名所示,作者想要看透千百年来中国的历史。 作者简介作者张燧,字和仲,明代湖南潇湘人,家中兄弟除了他大都去做生意赚钱,唯独他只喜欢读书,经史子集无不所览。他是一位博览群书的学者,勇于思考,往往能够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揭示隐微,提出异议。 记载明代学者张燧著《千百年眼》一书,据说曾经因史识独异得以风行一时。王重民先生在《湘潭县志》中查索到张燧事迹:“兄弟皆生富贵,好治生产业,而燧独务友朋,耽书史,不为苟同。”据说张燧常常“命仆载纸笔自随,有省辄识之,虽藩溷不释”。所著书多种,而“《千百年眼》盛传于世”,其价值曾经得到王夫之、阮元等学术大家的肯定。 特点《千百年眼》是一部史论随笔的合集。全书十二卷,511条,其中新义纷呈,体现出作者读史“不为苟同”的风格。又大多言之有据,有些见解确如邹元标《千百年眼序》所说,“起古人相与论辩,亦必心服。” 举例例如,萧何为刘邦营建长安宫室,因规模壮丽,引致刘邦的责难:“天下匈匈苦战数岁,成败未可知,是何治宫室过度也?”萧何只得以“天子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作答。而《千百年眼》卷四“萧何治未央宫有深意”条分析说,“高帝之都关中,意犹豫未决,嫌残破故也。何大建宫室,以转其机。”以为萧何是要以都城基建形制宏大的既成事实,促使刘邦坚定定都关中的决心。这样的推测,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汉文帝以讲究节俭著名。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等无所增益。曾经规划在宫中建造一座露台,召工匠预算,大约要花费百金,汉文帝得知后说道,百金相当于中等人家十户的产业,我居住在先帝营造的宫殿中,已经常常感到惶恐羞愧,为什么还要建造新的台呢?他平时经常穿价格平易的黑色织品,宫中的帏帐不施纹绣,所宠爱的慎夫人也衣不曳地。张燧在《千百年眼》卷四“文帝奢俭之异”条写道,作为皇帝,生活消费至于这样的水准,可以说是极其简陋了,但是,汉文帝又有极其奢费的一面,“赐邓通以十数巨万,又以铜山与之,此又何也?”说汉文帝一方面自律甚严,特别注重生活消费的简朴,然而对于所宠爱的近臣邓通,赏赐财物至于万万,竟达十几次之多。据司马迁在《史记·佞幸列传》中记述,邓通出身蜀郡,因极偶然的机会得到宠幸。有精通相术的人预测邓通的未来,说他“当贫饿死”。汉文帝说,“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于是将蜀郡严道的铜山赐予邓通,特许他可以自己铸钱,发行货币,一时“邓氏钱”传布天下。张燧指出,汉文帝虽然自身简朴,但是挥霍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却毫无慎惜之心。可见,我们回顾历史,在对帝王的个人生活进行道德评点之外,更应当重视政治体制的作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