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龙鱼集团 |
释义 | “金龙鱼”是新加坡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所拥有的著名食用油品牌。郭兄弟粮油私人有限公司是隶属郭兄弟集团下的粮油集团的旗舰公司。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下属的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全额投资的营销策划及管理公司。2011年8月3日,食用油限价令解禁,金龙鱼正式提价涨幅为5%左右。 集团简介郭兄弟集团由郭鹤年先生于1949年在马来西亚创立,已发展成为亚洲非常具多元化、非常富有魄力的跨国企业集团之一,集团成员包括太平洋航运有限公司、香格里拉酒店、嘉里建设、嘉里饮料、南华早报等等。 1974年,郭兄弟集团在香港成立了嘉里控股有限公司,从此“嘉里”成为郭兄弟集团在香港和中国大陆广泛业务的标志。嘉里粮油(中国)有限公司是郭兄弟集团属下的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投资粮油生产企业的专业性投资公司。 1990年,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油脂生产厂——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它是中国较早大规模生产精炼油脂和小包装油脂的企业。在随后不到十年的时间,嘉里粮油先后建立了深圳、上海、天津和青岛四大粮油生产基地以及防城、成都、西安、营口等十几个生产加工点,覆盖全国市场,构成了非常庞大的粮油食品生产加工体系,它们包括: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防城港新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天津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四川嘉里粮油工业有限公司、西安嘉里油脂工业有限公司、青岛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青岛嘉里花生油有限公司、营口渤海油脂工业有限公司、上海嘉里食品工业有限公司、嘉里油脂化学工业(上海)有限公司、南海特种油脂工业(上海)有限公司、深圳南天油粕工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南海粮食工业有限公司等十余家生产企业、一家专门从事原料采购的贸易公司深圳市嘉里粮油贸易有限公司以及一家专从事营销策划及管理的嘉里粮油(深圳)有限公司,嘉里粮油集团在中国现有员工人数达5000多人。 嘉里粮油在中国生产“金龙鱼”、“香满园”、“元宝”、“胡姬花”、“鲤鱼”、“巧厨”、“花旗”和“手标”等16个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其中,“金龙鱼”家喻户晓,是中国食用油的知名品牌! 嘉里粮油 (深圳)有限公司,是专门负责以上企业小包装食用油系列品牌在中国的市场开发、渠道建设和管理、营销策划及企业形象设计,提供企业管理服务和咨询服务,从事粮油、食品相关技术研发的管理公司。公司已经建立全国性的营销网络,成功实现对13个品牌的统一管理。 中国业已加入WTO,粮油行业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抓住这个机遇,凭借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信心和实力,遵照国际标准,在产品质量、服务水准和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上不断提高,在中国乃至全球粮油市场上大显身手! 产品介绍金龙鱼调和油豆油适合炸食物,花生油适合炒菜,因为比较香,但炸东西容易糊。金龙鱼调和油就是把几种油调在一起,既能炸又能炒。单不饱和脂肪酸越多油的质量就越好,依此标准,橄榄油〉葵花油〉花生油〉调和油〉大豆色拉油。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最好使用橄榄油,欧美国家都用它。不然就用花生油也比较好,油炸食品最好用豆油,产生的致癌物少。 调和油又称高合油,它是根据使用需要,将两种以上经精炼的油脂(香味油除外)按比例调配制成的食用油。调和油澄清、透明,可作熘、炒、煎、炸或凉拌用油。调和油一般选用精炼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棉籽油等为主要原料,还可配有精炼过的米糠油、玉米胚油、油茶籽油、红花籽油、小麦胚油等特种油酯。其加工过程是:根据需要选择上述两种以上精炼过的油酯,再经脱酸、脱色、脱臭、调合成为调和油。调和油的保质期一般为12个月。目前调和油只有企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今后,调和油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它将成为消费者喜爱的油品之一。 金龙鱼粮油的类型有以下几种类型: (1)营养调和油(或称亚油酸调和油),一般以向日葵油为主,配以大豆油、玉米胚油和棉籽油,调至亚油酸含量60%左右、油酸含量约30%、软脂含量约10%。 (2)经济调和油,以菜籽油为主,配以一定比例的大豆油,其价格比较低廉。 (3)风味调和油,就是将菜籽油油、棉籽油、米糠油与香味浓厚的花生油按一定比例调配成“轻味花生油”,或将前三种油与芝麻油以适当比例调和成“轻味芝麻油” (4)煎炸调和油,用棉籽油、菜籽油、和棕榈油按一定比例调配,制成含芥酸低、脂肪酸组成平衡、起酥性能好、烟点高的煎炸调和油。上述调和油所用的各种油脂,除芝麻油、花生油、棕榈油外,均为全炼色拉油。 色拉油是一种用菜籽油或豆油、棕榈油加上各种中介质,经过脱色、脱酸、脱臭后精炼而成,色拉油在卫生条件方面更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加热后不起沫、不冒烟、无色无味,一直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调和油则在卫生基础上,对油的营养又有更高的要求,一般是在菜籽油里兑上一定比例的花生油加与调和,达到增加香味的效果,在配方上也不断有改良,品种很多。中国食用油市场逐渐从毛油时代进入色拉油和调和油时代。 花生油 5S压榨花生油真的挺不错的。 金龙鱼大米金龙鱼除了食用油品牌,旗下还有金龙鱼大米 2010年10月22日 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的“金龙鱼大米——选好米,有稻理”案例荣获2010年度中国艾菲(EFFIE)奖,标志着金龙鱼大米上市推广工作受到中国营销届的广泛认可。 品牌历程1991年: 第一瓶小包装食用油:金龙鱼调和油上线; 1992年: 嘉里粮油小包装食用油家族壮大,开始推出其余品牌小包装食用油; 1996年: 嘉里粮油首创在央视投放广告片“金龙鱼—金光神州闪”篇,借助央视的强大渗透力,小包装食用油以及金龙鱼,得到消费者广泛关注,成为中国第一家树立品牌概念,传播品牌形象的食用油企业。 1997年: 金龙鱼芝麻油上市。 1998年: 金龙鱼花生油上市。1999年: 金龙鱼粟米油上市。 2000年: 金龙鱼走过十年,十年的努力,使小包装食用油健康理念深入人心。 2000年 公司投入专门人力物力,进行第二代调和油的研发工作; 2002年: 依据脂肪酸原理进行研发的金龙鱼第二代调和油,隆重上市; 2002年10月: “金龙鱼——万家灯火篇”喜获“ AD 盛典观众最受欢迎”广告篇第一名。 2003年1月: 嘉里系列另一高端油种金龙鱼山茶油上市。 2003年12月12日 以金龙鱼为代表的嘉里粮油系列小包装食用油销量突破一百万吨; 2004年 嘉里粮油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小包装食用油跨越 100 万吨”庆典; 2005年9月: “ 金龙鱼 ” 大豆油、 “ 金龙鱼 ” 菜籽油和 “ 胡姬花 ” 花生油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5年12月: 在国内粮油行业率先独创的 " 一种脂肪酸比例合理的植物调和油 "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2006年1月: “金龙鱼”荣获中国粮油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 嘉里粮油战略投资布局 1990年,嘉里粮油在国内投资的第一个生产小包装食用油生产基地——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正式投产,在随后的十余年时间内,又陆续在青岛、防城港、天津、上海等全国各大港口及内陆中心城市,建立了十多家综合粮油、食品、油脂化工等多个业务领域的生产经营基地,实现了对全国市场的覆盖。 从原料采购—制造生产—销售管理,嘉里粮油构筑了中国最完善的粮油生产加工以及管理体系,成为真正意义上集研发-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 营销网络嘉里粮油在全国设立了东、南、西、北四大营销区域,形成了一个高覆盖、高效率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的小包装食用油业务办事处、直销部及联络处达175个,经销商数量达到636个。截至目前, 仅“金龙鱼”的一级经销商数量就已超过500家,二级批发商、分销商的数量达到8500多个。一级网络覆盖了除中国台湾省外的全国500多个大中小城市,二级网络已覆盖了所有县级以上城市,其中沿海发达地区的市场渠道已深化到了乡镇与村庄。与此同时,嘉里粮油同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华润、华联、京客隆等国内外大型零售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的紧密型战略伙伴关系。 庞大而细致的营销渠道,使嘉里粮油拥有了中国最大、最完善的小包装食用油分销网络。 品牌理念让你和你周围的人一起分享家庭的快乐和温暖 金龙鱼以不断创新及始终领先的技术,提供高品质、多品种、不同价格层次以及方便的小包装食用油产品。为追求健康生活品质的消费者带来健康、营养、美味的饮食体验,使人们分享家庭的快乐、温暖和关爱。进而打造国际品质的优秀食用油品牌。 营销战略有关统计表明,2008年,金龙鱼销售量约200万吨,市场份额占30%-40%,一直以来,食用油行业没有与之抗争的企业。中粮集团旗下福临门更是一直屈居第二。据业内人士分析,在食用油领域益海嘉里已经很难有更大的空间。益海嘉里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000多亿元,旗下小包装食用油金龙鱼、口福、胡姬花等,占据市场四成以上的份额。然而在食用油行业稳居第一后,嘉里粮油并未甘心。 实际上,2009年下半年开始,益海嘉里旗下香满园面粉、金龙鱼大米与中粮旗下福临门大米都在央视和许多地方卫视形成广告轰炸的局面。同时,在各地商超全面铺货,在终端市场开始了真刀真枪的肉搏战。目前大米加工行业呈“小、散、低”的现象,缺乏核心竞争力和经济实力,尽管在各个区域内有一些小品牌,但都缺乏引领行业的大品牌。两大企业把我国的大米加工业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品牌时代。 据记者了解,不久之后,在北京大兴区黄村镇矿林路这块6郾8万多平方米的土地上,益海嘉里一座年产面粉24.42万吨、麸糠8.25万吨的新面粉加工厂将拔地而起。当然,这只是益海嘉里近期产能扩张计划的一部分。正所谓“粮油不分家”.在占领中国食用油大部分市场之后,国际粮油巨头益海嘉里开始向米面产业大规模渗透。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波在此间对媒体表示,益海嘉里是全球最大的粮油企业之一,以前在国内的产品主要是食用油,现在还将重点经营大米和面粉。这似乎是一个信号,不难看出,作为外资的益海嘉里,对中国的粮油市场的野心。 数据显示,中国大米年消费量约2.4亿吨,但其中小包装品牌大米销售量不足2%.中粮与益海嘉里,不约而同瞄准的正是这一巨大的空白市场。大约20年前,嘉里粮油将小包装食用油带入中国,与后来者福临门、鲁花一道,终结了散装油消费的时代。现在,食用油第一品牌金龙鱼试图在大米领域克隆自己的成功经验;实际上,早在今年下半年金龙鱼大米集中上市前,益海嘉里已经在水稻加工业筹谋了5年之久。 目前,益海嘉里旗下大米品牌包括金龙鱼、香宴、香满园、金元宝等;大豆、玉米、杂粮加工、分销产业也在逐渐丰富中。益海嘉里在黑龙江五常、辽宁盘锦、吉林梅河等地,建立了订单农业模式,目前已完成水稻订单农业29万亩,控制从育种、订单种植、精深加工、产品名牌化、副产品综合利用整个环节。 在2008年度财报中,丰益国际如此阐述其在华业务,在取得小包装油和大豆压榨的行业领先地位后,正通过延伸到其他农作物业务来提高现有结构和能力。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12月1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司令员华士飞会见了来兵团考察的益海嘉里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孔丰一行。郭孔丰说,益海嘉里公司和兵团已在大米深加工等项目上开展了合作。公司今后将会加大在兵团的投资力度,希望双方能够实现优势互补,共同繁荣。其实,在此前,今年7-9月期间,郭孔丰等人相继到访了佳木斯、连云港、成都、河南周口、黑龙江等地,约见当地最高领导,并进行投资建厂等一系列的战略布局,似乎在中国织出了一张无形的网。 不惜一切脱掉外资的“帽子” 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家族系内公司发挥原料、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优势,“兵分两路”展开了对中国油脂市场的合围。 一方面,通过嘉里粮油聚焦产业链后端的油脂精炼领域及销售环节,打造了“金龙鱼”等一系列小包装食用油品牌,并在此过程中引领中国人食用油消费结构的转变,为其整合中上游资源打下了厚实的市场基础。 另一方面,通过丰益控股与在原料方面具备优势的国际四大粮商之一的美国ADM公司合资成立益海集团,布局产业链中端的压榨环节,趁2002-2003年期间大豆过山车行情导致中国大豆压榨企业几乎全军覆没之际,横扫国内中小型榨油厂,大肆进行并购,在很短的时间里成就了益海集团在中国压榨领域的霸主地位。同时,丰益控股利用其在棕榈油原料上的优势,全面参股“中粮系”旗下油脂企业。由此,郭氏家族在中国油脂产业链中下游几乎形成了“通吃”的格局。 事实上,在丰益国际等外资粮油企业在华业务迅速成长的过程中,国内舆论对其在中国垄断布局所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的担忧不绝于耳,而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励内资粮油企业发展。2008年9月3日,国家发改委出台《促进大豆加工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扶持民族大豆加工企业,引导内资加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方式,整合资源,培育一批加工量2000吨/日以上,产、加、销一体化,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豆油脂加工企业(集团);而对外资进行了限制,外商兼并、重组国内油脂加工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及外商投资产业政策办理。 而在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做好2009年油菜籽收购工作的通知》中首次规定企业可以参与托市收购,根据规定,在油菜籽市场价格回升到每公斤4.00元以上前,中央财政给予委托企业每公斤0.20元的一次性费用补贴,进而,压榨企业的每吨成本就少了200元。在受补贴的100多家企业的名录里并没有一家外资企业。 据记者了解,2009年7月丰益国际开始谋划分拆全部中国业务在香港上市,以应对中国国内政策和舆论逐步对内资粮企倾斜,谋求“去外资化”.显然,如果益海嘉里在国内上市,将会使企业更加“本土化”,有利于其中国业务的稳定性以及减少在国内进一步扩张可能遇到的政策阻力。 米面是否会重蹈食用油覆辙 9月1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的《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投入农业的外资总量增长迅猛,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成为去年跨国收购的主力军。专家提醒,在如今这个跨国资本大肆扩张的节点上,应该特别警惕其向粮食这一关系国计民生领域的过度渗透。 青海专家分析,外资对大豆(油脂)产业链条通过控制物流、销售环节,先用低价倾销来占领市场份额、打败国内厂商,进而抬高门槛,最终提升产品售价。而目前,很多大米、面粉加工厂处于亏损处境,开不了工,这给外资进一步渗透粮食领域提供了机会。由于外资实力雄厚,国内现存的中小大米、面粉加工企业根本无法抵抗其冲击。 益海嘉里一方面快马加鞭地在东北、江西、四川等大米主产区跑马圈地,一方面又在终端销售等各个方面与中粮等互相角力。益海嘉里的努力方向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复制金龙鱼油到米的财富神话。 而业内人士则担心,眼下,国内食用油市场被金龙鱼等国际大品牌领涨并控制的局面愈演愈烈。大豆之后的又一场粮食战争,一触即发。对于益海嘉里的大规模布局,中国米面是否会重蹈食用油覆辙?“如果外资粮商从食品油拓展到面粉与大米环节,影响将会很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投资与市场研究室主任曹建海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 出身粮食领域,现任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分析师的马文峰在此间对媒体则表示,在粮食领域,从大豆种植到食用油终端市场的整个链条遭遇外资的歼灭战后,战火烧到米、面、肉等日常消费食品领域似乎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也有专家表示应该遵循市场规律自由竞争。“中国开放最早的是食用油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不但培育出了金龙鱼等国外品牌,而且整个产业在营销、管理、加工水平都较其他粮油品种要先进很多;中国米面行业,一直处于国家政策的保护下,缺乏自由的市场竞争,到目前为止,一个大品牌也没培养出来。”他指出,对于米面行业外资进入还要遵循适当的引导原则,如《反垄断法》已对相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警戒作用,避免出现像食用油行业般一家独大的局面。 随着粮食安全问题成为世界性难题,我国政府出于对粮食安全的考虑,政策开始向国内企业倾向,会不断给予优惠政策的扶持,国内企业是否能抓住时机,开拓市场,独占鳌头,成为未来国内粮油市场谁主沉浮的至关重要因素。 强壮自己才能掌控命运 这段时间,一些品牌的食用油开始涨价,在中国这个饮食习惯上很依赖食用油的地方,这造成了一定的紧张,一些超市出现了抢购食用油的现象,就连官员们也知道,有人一口气往家搬了8桶油。 老百姓的慌张,是生活压力最有力的体现。猪肉价格上扬,水、电、气价格看涨,和百姓生活最直接的米面粮油价格都有上涨趋势,这些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一旦买不起了,就意味着生活将受到巨大影响。食用油企业赶在年终岁尾凑涨价的热闹,客观上加剧了人们的慌张。 尽管国家发改委出面澄清,食用油价格并没有被外资操控,外资也是操控不了的,但价格是实实在在上涨了,老百姓是真真正正心慌了。曾经有位农业专家说,各种农产品当中食用油价格最难预测,因为整个资源都掌握在少数外资企业手里,企业说调就调,外人谁都摸不准。而今年国内食用油价格的几次大涨大跌,恰恰印证了这一点。无论涨跌,几乎都是外资品牌,占据国内近一半市场的金龙鱼是始作俑者。所以近一个时期以来,金龙鱼已经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随着益海嘉里食用油业务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食用油业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已经遇到“垄断瓶颈”.目前,该公司旗下的金龙鱼食用油的市场份额即将触到天花板。与其说深耕粮食产业的外资粮商,迫切需要寻找一个更具空间的产品来开辟新战场,于是,尚停留在产业最原始阶段的大米就成了他们的新选择;不如说这些强大的外资对中国的粮食市场早已蓄谋已久,中国的巨大市场是他们的必争空间。外资企业的强项就是战略长远布局,低调行事,所以他们在米面等粮食市场方面的窥视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实际上,业内对此类外资是否已经威胁到国内粮食安全的争论一直不断,“金龙鱼”搅热大米市场,这既是国内米业缺乏行业领导者的利益驱动,也蕴含跨国粮食巨头不得不转型的隐衷。9月17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的《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当前全球投入农业的外资总量增长迅猛,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成为去年跨国收购的主力军。专家提醒,在现在这个跨国资本大肆扩张的节点上,应该特别警惕其向粮食这一关系国计民生领域的过度渗透。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因而有着巨大的粮食和农副产品消费量。显而易见,如果跨国企业在中国粮食市场的份额过大,无疑会加大粮食价格的波动,进而增加粮食市场的调控难度。 不过,问题要从多方面看,外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呼风唤雨局面的造成,不应该一味地埋怨“外资企业太强大”,而很大的一个因素是“我们太渺小”.“弱肉强食”是自然界的规律。所以,如果不让别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受制于人,必须要自己强大,只有自己强大,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品牌荣誉2008年12月30日,世界权威的品牌价值研究机构——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举办的“2008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年度大奖”评选活动中,金龙鱼集团凭借良好的品牌印象和品牌活力(良好的品牌行业领先性和品牌公众认知度),荣登“中国最佳信誉品牌”大奖2007年初: 国家统计局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统计数据显示,“金龙鱼”牌系列食用油再次蝉联食用油全国销量冠军,市场份额超过40%,继1996年以来,“金龙鱼”已经是第11年登上销量冠军宝座。 2006年4月: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联合发布的“2005年全国大型零售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及主要商品销售情况信息”显示:“金龙鱼”系列小包装油产品荣列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位。 2006年3月: 国家统计局所属中国行业企业信息发布中心权威发布,“金龙鱼”牌食用油1996-2005年连续十年获得全国食用油类产品销量第一名。 2006年1月: “金龙鱼”荣获中国粮油学会颁发的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5年12月: “金龙鱼”荣膺由国家权威媒体人民网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网友信赖与尊重的10大名牌”之一。 2005年12月26日: “金龙鱼”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名”的证书; 2005年9月: “金龙鱼”大豆油、“金龙鱼”菜籽油和“胡姬花”花生油荣获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2000-2004年: “金龙鱼”连续五年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颁发的“同类产品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名”的证书; 2003年: “金龙鱼”品牌获得国家首批粮油行业“QS”认证。 2002年: “金龙鱼”系列小包装食用油荣获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免检证书”; 2002年11月: “金龙鱼”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通过中华预防医学会权威认证,并列入“健康金桥”重点推广工程之列; 2001年: “金龙鱼”被评为“1981—2001年中国食品工业20大著名品牌”; 1998年: “金龙鱼”被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推荐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此外,嘉里粮油所属企业多年来荣获国家及各地“中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称号,及“海关信誉良好企业”、“纳税先进企业”、“银行资质评审3A企业”等多方肯定。 董事长介绍个人履历郭鹤年,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市,祖籍福建省福州市盖山郭宅村。其父郭钦鉴在16岁时从家乡泛海到新山,初当店员,后与兄长经营糖、米、杂货。郭鹤年早年念宽柔华文小学及英文中学,后转入新加坡的莱佛士学院,因日军南侵,无法完成大专教育。战后,先在父亲的公司服务一段时间,然后即自行创业,于1949年4月,与叔伯堂兄在新山创办郭氏兄弟私人有限公司,从事米、糖、面粉贸易。1952至1955期间,郭鹤年考察了伦敦商品交易所与当地企业的经营方法,尔后在大马北部设立糖厂、面粉厂及种甘蔗等。1970年,他在世界糖价上升之前,进行白糖期货投机赚了不少钱,过后,他控制了大马原糖市场的80%、世界糖市场的10%,享有“亚洲糖王”之称。70年代,郭鹤年开始进军酒店业,成立了香格里拉酒店集团。自1971年首家香格里拉大酒店在新加坡开业以来,先后在泰国、香港、斐济、汉城、菲律宾、印度尼西来及中国大陆建设管理近30家大酒店。到目前,郭鹤年在全世界共有1万余间客房在营业,尚有9家酒店、4000余间客房正在兴中。香格里拉集团已成为亚太区最大的酒店集团,“酒店业巨子”的桂冠又戴在了郭鹤年的头上。郭鹤年经营的事业中以酒店业和糖业比较具形象化。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在新加坡、吉隆坡、曼谷、香港、斐济和北京等地,均设有香格里拉酒店,它是亚太地区最大的酒店集团之一。如设在新加坡的香格里拉拥有816间客房;设在北京的香格里拉酒店拥有786间客房,设备和服务都是第一流的。此外槟城的沙洋酒店、康塔酒店以及中国西湖畔的杭州饭店,都属于郭氏的“香格里拉酒店集团”。酒店业巨子的声名远超过了“糖王”的美誉。 郭鹤年没有停步于糖业和酒店业的发展,而是以更大的气魄,以层出不穷的手法,以纵横驰骋的战术,向多种行业大举进军,东西南北纵横奔驰,无所畏惧。郭氏兄弟集团的业务领域涉及国际、食油和面粉制造、房地产开发、航运、采矿、塑料制造、保险、电视等业。其庞大的企业群分布在加拿大、墨西哥、智利、斐济、印度尼西亚、法国、德国、日本、泰国、香港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世界各地。近几年来,郭鹤年大举进军中国大陆市场,在中国的私人投资总额已达50亿美元,其项目遍布大际南北,主要的有:在北京,有香格里拉饭店、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北京火车站东街重建、宝华大厦、嘉里商场有限公寓;在上海,有虹口区重建、闸北不夜城部分重建、波特曼得格里拉酒店;在深圳,有香格里拉大酒店、颐园别墅、鹏源广场、西丽高尔夫球场、凯丰码头有限公司,南海粮食工业有限公司、油脂工业有限公司;在沈阳,有沈阳商贸饭店、沈阳中心;在福州有嘉里中心、福州国际贸易中心;还有杭州香格里拉饭店,厦门中鹭植物油有限公司,嘉里广西(北海)防城港深水头,合肥嘉里华油脂饲料公司,辽阳东方特种饲料有限公司。 郭鹤年现年74岁,仍担任着马来西亚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及香港嘉里贸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其集团总部设在香港。估计其财富总值超过70亿美元,是马来西亚首富,在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中排名第八。 商场如战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风云变幻莫测。郭鹤年先生纵横商场半个世纪,事业上屡创高峰,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管理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有何良方妙策?做生意首先应该讲信用、重友谊。他与香港太古集团合作,在中国笔销售可口可乐;他与印度尼西亚首富林绍良联手,发展制糖业和面粉业;他与香港巨富李嘉诚与日本八佰伴合作,在日本札幌兴建大型共管公寓及购物中心;他还与法国最大的食糖贸易公司合作,持股三成;他还以26.5亿港元向澳大利亚反业大王梅锋收香港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 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不要贪心,要走正路。孝敬慈母,热爱家乡,乐善好施。他一直保持低调的作风,不张扬,不跋扈,平易近人,在家里,他最尊敬自己的慈母郑格如,从来不讲老母不高兴的话,不办老母不高兴的事。他母亲已90多岁了,每天早上的例行工作是把一些不幸人士向社会求助的新闻剪下,然后交给郭鹤年手下的慈善基金会,一一拨出款项加以救助。他对自己的子女则要求很严,从不娇惯他们。他说:要记住,物质的东西,人死不能带去,多留给子孙是害他们,而不是对他们好。太多的财富好像是砒霜,把砒霜点在子孙的头顶上,不是破坏他们的头脑吗?但因为爱子孙是人之常情,一定给他们一些资产,让他们有个机会站起来。 其他信息郭鹤年非常爱自己的家乡。他说,我的心可以说分成两半,一半是爱我生长的国家,一半是爱我父母亲的老家乡。我是百分之百地承认自己是中国血统,但我心里还是爱马来西亚的,那个地方也是个好国家、好社会。我们华人在经济环境困难的年代,很多跑到南洋,得到当地人的爱护、提拔,像提拔我的父亲,提拔和爱护我的兄弟,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一点。但我也不忘我的祖籍在中国。我的父母亲都是年轻时从福建移民到海外的,他们对故乡的感情非常深。 一九四八年,郭鹤年自新加坡莱佛士学院毕业不久后,在新加坡创办了利克务公司,主要是经营轮船航运及一般商务,这是郭鹤年创业之始。之后,郭鹤年涉及大马船运业,可说与此息息相关。创立公司翌年,父亲郭钦鉴逝世。郭家经过开会后,议决由他领导家族事业,并组织郭兄弟有限公司,由他出任董事经理。当时,只有廿五岁的郭鹤年便接过重担,正式执掌家族事业,并在他的领导下,把它发展为一个庞大的商业王国。 一九六七年,郭鹤年结识印尼首富林绍良,并供应白糖给林氏旗下的布洛公司,将版图扩展至印尼。一九六八年,他创立了旗舰公司玻璃市种植,大量种植甘蔗以供炼糖厂做原料用途。一九七○年,他在世界糖价上升前,大举在国际市场收购白糖及投资白糖期货。一九七一年开始,他正式进军酒店业,投下一亿马币在新加坡设立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之后,他更分别在各国首都及大城市建立据点,从吉隆坡、曼谷、香港、斐济等一路延伸至中国,并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酒店集团。 不过,八十年代初期却是他事业的低潮期。当时,由于世界性经济不景,航运业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货轮的货运量大减,使他蒙受严重亏损。估计当时的损失介于一亿至二亿美元左右。 八十年代末期,郭鹤年决定大举投资中国,投下数以十亿计的钜资,使他成为马来西亚企业进军中国的开路先锋,今日终得以分享最丰厚的回酬。 1985年,亚洲管理学院及马来西亚银行公会主持的“十大企业家”评选活动机构,将代表企业界最高荣誉的“金字塔奖”颁与郭鹤年。在马来西亚,这个奖意味着非凡与惊人,他在公众的心目中的确是一位取得了杰出成就的国际性企业家。 社会评价一位成功的企业家,如果不能良好地服务于社会,那么他充其量不过是一个会挣钱的商人。郭鹤年不是那样的人,他的不计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是这个国家民众所公认的。 在郭氏家族集团内部,郭鹤年的地位举足轻重,公司每一次发展扩大,他都是核心策划者和决策者。他曾经受过良好的教育,好学聪慧又使他具有领袖的素质。他高瞻远瞩地关注事业,对人却礼貌谦和。在关键时刻,他自有一种“绿杉野屋”般的沉静,更有洞察细微的练达。加上他果敢精明,注重实效,郭氏家族成员无不敬重他。 郭鹤年是一个不慕虚名的人,他讲话言简意赅,做事向来踏踏实实,不像某些企业家那样喜欢炫耀,爱当明星。他务实,不喜欢参与政治。虽然他与马、新两国许多要人有着深厚的私人交情,但他除了曾担任马来西亚驻美国大使和马来西亚旅游局主席等职外,极少出入政界。 1985年,马华控股有限公司向新加坡20家银行借款2000万美元,按照契约规定应在1987年1月偿还。但由于公司领导经营不善,到期竟无法偿还。这就意味着马华控股有限公司将面临着被有关方面接管的厄运。这个公司是马华公会于1975年组建的,主要经营种植业、金融业、制造业、保险业、船运以及贸易等。马华合作社握有马华控股公司的22000多万股股票,占缴足资本的30%。如果马华控股有限公司被接管,马华合作社便有灭顶之灾。同时,这也直接影响到马华公会的前途。 生死存亡之际,马华公会领导经多次协商,最后决定进行全面改组,原有的10名董事统统辞职。马华公会总主席林良实亲自出马,邀请“糖王”郭鹤年,“橡胶大王”李华生,著名律师曾华英以及玻璃市种植机构董事胡本金,由他们4个组成新董事部,郭鹤年任董事部主席,主持和领导新的马华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 经过协商,4人董事部立刻筹款偿还了2000万美元的债务,马华控股有限公司得以存活。而他们4人中,没有一个人进行新的个人投资人股或进行股权转让。此举纯粹是为了公众,为广大华商服务的。林良实曾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他们为华商社会服务的志愿值得赞扬,同时,应该受到每一位有关人士的全力支持。”又说,“马华领导层非常感激4位新董事挺身而出,为马华集团服务。” 郭鹤年等人这种不计私利,力挽狂澜的举动博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与支持。《南洋商报》发表专论,对他们的义举给予赞扬。郭鹤年一直与马华公会的领袖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1985年,马华公会总主席、马来西亚国会议员陈群川因不慎卷入与新加坡有关的经济案,被新加坡法院以唆使他人失信等15条罪状扣押候审。郭鹤年在了解真情后,独自负担巨额保释金,将陈群川保释出狱。这一举动又一次震动了当地社会,引起了广泛注目。 成就与荣誉郭鹤年在马来西亚,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是举国瞩目的人物,他参与的这两件事都与马华公会有关。这使得他在该国广大的华人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985年11月,郭鹤年以私人企业家贸易代表团成员身份,随马哈迪尔首相访问了中国。不久之后,他在北京投资合作兴建耗资3亿美元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他永远忘不了自己是华人,随着中国大陆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郭鹤年有可能把这里作为他投资的主要目标。 九十年代,郭鹤年更将触角伸及传媒及影视业。他在香港的旗舰嘉里集团,从英国人手中收购香港英文报〈南华早报〉,使他成为当地举足轻重的传媒大亨;入主香港无线电视,也使他的业务版图跨入影视业。 后来,他在中国北京投资四亿八千万美元,建造世界贸易中心,更是备受国际关注的重要投资。从九十年代开始,〈福布斯〉杂志几乎每年皆把郭鹤年列为亚洲十大富豪之一。根据《澳大利亚人报》在今年三月公布的亚洲富豪排行榜,郭鹤年以四十亿美元的身家高居大马富豪榜首。 产品提价继鲁花花生油率先提价后,曾被国家要求限价的食用油企业终于扛不住成本的压力启动涨价计划,2011年8月3日,金龙鱼母公司益海嘉里称,公司部分食用油正式提价,幅度为5%左右。 三类油价格上调 有金龙鱼的代理商表示,金龙鱼食用调和油(5L)自8月1日起每箱上涨14元,每桶上调3.5元,幅度为5.86%,现价63.25元/桶。 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益海嘉里旗下的豆油、菜油、调和油价格都将上调5%,其他油种则没有变化。“本次提价已经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的批准”,该负责人还表示,预计销售终端零售价格调整需两周左右才能体现。 缘于成本压力巨大 据了解,去年11月,国家发改委要求中粮集团、益海嘉里、中纺集团和九三粮油集团在今年3月底前,必须保证油价平稳。到了4月份,备受原料成本压力的金龙鱼、福临门等又接到发改委的建议,希望6月底前再次暂缓提价。 7月初,鲁花就率先提价,不过当时有消息称,限价令可能再次延期至8月15日,而这一消息也使得鲁花的提价遭受质疑;不过,7月中旬,又有消息称,发改委价格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之前对于食用油限价的禁令的确已经解除。 金龙鱼方面当时也这样表示,“截至目前,成本与销售价格仍是倒挂的局面,至于今年内是否会提价暂时不好说。” 如今不过一个月,金龙鱼开始提价,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自去年11月份以来,由于原料成本大幅上涨,价格倒挂的局面持续至今,倒挂价格最高达1000元/吨,而且物流、油瓶等材料涨幅也较大,但企业一直承担社会责任,稳价保供。 超市接到口头通知 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宋先生否认递交提价申请一说,但其表示,目前公司销售价格与成本也是一直倒挂,基于此,当前公司内部正在进行各方面的评估和探讨,以此来决定是否提价以及提价的幅度,不过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正式的结果。 北京一些大型超市尽管还未收到金龙鱼等方面的正式提价通知,但在私下里已有口头提价通知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