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酵母硒
释义

硒元素是动物生理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目前国内的补硒来源,主要是无机化合物亚硒酸钠等。这类产品具有吸收率低、毒性高等缺点,因而添加无机硒不但不能达到理想的补硒效果,还对环境产生污染,并对动物存在潜在的危害。福邦酵母硒,属于优质的有机硒源,吸收率高,在满足动物对硒的生理需求后,还可以在动物体内储存,避免短期内再次缺硒。

富硒酵母是利用酵母开发出来的一种有机硒源,它是通过硒富集在生长酵母的细胞蛋白结构内生产的,富硒酵母已证明远比无机硒安全、稳定、易吸收、有效且少污染,并具有多方面的保健功能,故近年来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在畜牧业和渔业生产的应用日趋广泛,富硒酵母的使用效果。

动 物 应 用 效 果

家禽 减少肉的滴水损失;改善繁殖性能;提高胴体质量;改善羽毛质量;提高蛋中硒的含量。

猪 提高仔猪成活率;改善仔猪出生时硒的状态;增加母猪乳中硒的含量;减少母猪MMA的发病率;改善胴体的质量,特别是减少PSE肉.

反刍动物 增加乳中硒的含量;减少乳体中SCC数;提高犊牛成活率;减少每次妊娠的配种次数;减少胎衣不下、子宫炎的发生率

水产动物 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死亡率,提高机体抗病力和免疫力,加快机体对疫苗的反应.

1、硒对动物的重要性

硒元素是由瑞典化学家Berzelus于1817年发现的,在地质化学中属超微量元素。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视为是一种有毒元素。直到1957年美国营养学家Schwarz和Foltz首次发现硒可以预防动物某些疾病后,才被逐渐明确为动物体内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畜禽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现代研究表明,硒蛋白在体内具有多种功能,其中的30多种功能在过去的10年间已经得到了证实。

硒(Selenium,Se)是人类和动物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动物营养、代谢、繁殖、免疫以及临床保健.硒的这些功能发挥是由在正常生理pH值下起氧化还原催化剂的硒蛋白,如硒半胱氨酸(Selenocysteine)所引起的.近年来随着一些在结构上或功能上与硒紧密相关的生物大分子(硒蛋白)的发现,证明了硒具有广泛的生物功能, 迄今已发现并分离到14种硒蛋白(Arther,1997).

1.1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系: 第一个功能性硒蛋白是胞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Cytosolic glutathione peroxidase,cGSH—Px),它是Rotruck于1973年发现的。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可以清除自由基,将氢和脂类的过氧化物还原成水和相应的醇类;保护不同部位特别是细胞膜(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免遭氧化应激损伤,有利于细胞分化,发送信号和炎症前细胞因子的产生。每一个谷胱甘肽过氧化酶分子含有4个硒原子。此酶系包括四种不同的GSH—Px,

胞浆GSH—Px(cGSH—Px):催化谷胱甘肽(GSH)参与的过氧化反应,清除在细胞呼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物和羟自由基,从而减轻细胞膜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作用.

血浆GSH—Px(eGSH—Px) :与清除细胞外的过氧化氢或参与谷胱甘肽运输有关.

磷脂过氧化氢GSH—Px(phGSH—Px) : 抑制膜磷脂过氧化(主要是双亲性物质的过氧化物),而发挥保护生物膜的抗氧化作用.

胃肠道专属性GSH—Px(giGSH—Px):在保护哺乳动物免受摄入脂质过氧化物的毒害方面起主要作用.

1.2 碘化甲状腺氨酸脱碘酶系(lodothyonine deiodinases?ID):这是已分离到第二大组的硒蛋白, ID酶系包括三种类型(Ⅰ、Ⅱ、Ⅲ).它可以将无活性的甲状腺氨酸(T4)激活为有活性的甲状腺素(T3),并参与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甲状腺激素参与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的方方面面,特别在幼龄动物对抗冷应激和家禽羽毛生长发育有表观的作用;硒蛋白参与甲状腺代谢的观点有助于解释为什么缺硒的动物生长缓慢,生产能力低下。

1.3 精子被膜硒蛋白(Sperm capsule selenoprotein):它是硒与动物正常繁殖力有关的蛋白质.硒蛋白是精子被膜的主成分并对其结构功能起重要作用. 由于精子中部含有高浓度的、对氧化作用敏感的长链不饱和脂肪酸,所以精子中部是精子细胞中最易受损的部分。当精子尾部游动,向未受精的卵子前进时,这些脂类使精子中部变得有弹性、灵活。硒的磷脂过氧化氢古胱甘肽过氧化酶(Ph-GSH-Px),它保护这些脂类免遭氧化作用的损伤。

1.4 硒蛋白—W(Selenoprotein W):与谷胱甘肽相关抗氧化功能有关.硒蛋白—W在维护肌肉完整性起重要作用.

1.5 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含有10个分子硒半胱氨酸,是迄今为止发现含最多硒半胱氨酸残基的硒蛋白.具有将硒通过血循环分配到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转运功能.

1.6 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hioredoxin reductase):硫氧还蛋白还原酶是一系列包含有二硫化物酶的氧化还原剂和转移因子.

1.7其他硒蛋白功能不确定

硒蛋白的多样性就确定了其生化代谢途径的复杂性.其生理功能则由硒状态的改变而确定.日粮摄入一定量硒所表达的硒蛋白维持着机体的健康,硒不足或缺乏就引起相应硒蛋白调节失控而造成损伤性反应. 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硒,有助于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死亡率,改善繁殖性能,提高畜禽健康水平.

硒与Ve有叠加作用.Ve能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免受固脂过氧化物的抑制和损伤,而且对奶牛的正常繁殖功能有重要作用。最新研究表明,Ve是免疫兴奋剂,它通过增加白细胞介素-1,活化T细胞,从而增强抗体和前列腺素的合成。硒可以加强Ve抗氧化作用,对Ve在体内的生物学作用,起着复杂的补偿和协调作用,但是二者不可相互完全替代。硒既能防止红细胞的溶血作用,又能防止血红蛋白的氧化作用,而Ve且没有后面的能力。另外硒可调节维生素A、C、E、K的吸收和消耗,参与泛醌的合成;促进或增加机体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从而起免疫佐剂作用。Ve和硒同时使用可以减少Ve用量,增加瘦肉率。

医学研究证明,硒的摄入量低,与心脏和细胞疾病发病有关联;与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结肠癌的高发病存在关联。国内外医学界对硒对预防和治疗克山病、大骨病效果得到认证。

【食用方法及食用量】直接口服,每日一次,每次一粒。

【适宜人群】7岁以上需要补充维生素C和硒的人群。

【批准文号】国食健字G20050589

已证实硒与40多种疾病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特别是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胃病、肺病、眼科疾病、地方病等。医学界将硒定为“搞癌之王”。

酵母硒是目前补硒的最好来源。较之无机硒和富硒茶等,酵母硒的含量稳定而丰富、无副作用、吸收利用率高。

硒缺乏危害:

当血硒浓度低于85微克/升时,应视为体内缺硒。硒缺乏的表现主要是脱发、脱甲,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神经症状及牙齿损害。人轻度或中度缺硒,其征兆或症状不明显。

人体缺硒将会造成重要器官功能失调,引发40余种疾病,例如:能量缺乏性营养不良、溶血性贫血、克山病、大骨节病、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白血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胰腺炎、癌症、纤维瘤、肌瘤、糖尿病、白内障、不妊症等。

一些数据估计,我国的慢性无 HBV 携带者( AsC )可能超过 1.2 亿人,现患乙型肝炎病人为 2800 万人,现患率约 2770/10 万,年发病率约 230/10 万。我国已约有一半以上人口经受 HBV 感染。医学专家历经 16 年调查发现,肝癌高发区的居民血液中的硒含量均低于肝癌低发区,肝癌的发生率与硒水平呈负相关。补硒可使肝炎发生率下降 35% ;使有肝癌家庭史者发病率下降 50% 。 我国平均每年死于恶性肿瘤的人数为 130 万人,占全国平均每年总死亡人数的 18.63% ,有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硒水平呈负相关,低硒地区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肿瘤患者体内硒水平较正常人低。 糖尿病在我国的发病率 40 岁以上为 20.44% ,日本国立健康营养研究所发现:缺硒是患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硒的饮食营养来源:

富含硒的普通食品有小麦胚芽、大蒜、芦笋、蘑菇、芝麻及许多海产品(大虾、金枪鱼、沙丁鱼等);

蛋类含硒量多于肉类,每100克食物中,猪肉含硒10.6微克,鸡蛋含23.6微克,鸭蛋含30.7微克,鹅蛋含33.6微克。

食品中硒含量高,并不等于对其吸收就高。一般而言,人对菌类有机硒利用率可达70%-90%,而鱼类及谷类所含硒利用率却只有70%左右。因此硒的正确摄取方式是多吃强化补充有机硒的食品,如酵母硒。另外,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有助硒的吸收。

硒的临床应用:

硒的生理作用主要是通过硒蛋白发挥的,表现在抗氧化、提高免疫力和甲状腺激素调解等方面,又通过他们的疾病防治中的效果得以表现。

1、抗氧化作用:医学研究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都与活性氧自由基有关。如化学、辐射和吸烟等致癌过程;克山病心肌氧化损伤;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质过氧化损伤;白内障形成;衰老过程;炎症发生等无不与活性氧自由基有缘。由于硒是若干抗氧化酶(GPX、TR等)的必需组分,它通过消除脂质氢过氧化物,阻断活性氧和自由基的致病作用,而起到防病作用。因此,机体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集体抗氧化能力,以及对相关疾病的抵抗能力。

2、对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主要通过三个脱碘酶(D1、D2、D3)发挥作用,对全身代谢及相关疾病产生影响。如碘缺乏症、克山病、衰老等。

3、维持正常免疫功能:早在1970年就认识到适宜硒水平对于保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必须的。免疫系统以抗产生活性氧来杀灭外来微生物或毒物。如感染时,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产生大量H2O2来消灭入侵细菌,出现炎症反应。

4、控制病毒向致病性突变:1995年Beck MA等用非致病良性柯萨奇病毒感染低硒和适硒小鼠。然后用感染小鼠心肌提取液分别再感染适硒小数。结果发现,用低硒小鼠心肌提取也感染的适硒小鼠出现新集损伤。说明低硒诉诸会导致病毒突变而毒力增加。这是宿主硒营养状态对病毒致病性影响的第一次报告,如果硒对其他RNA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也有类似影响,那么硒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将会相当重要。

5、预防与硒缺乏相关地方病:目前还没有人或动物“单纯硒缺乏”疾病报道,但有许多与硒缺乏相关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的报告。

6、抗肿瘤作用:1969年美国的Shamberger RJ和Frost DV报告了作物硒含量与乳腺癌死亡率以及土壤硒含量与癌症死亡率负相关的调查,这可能是低硒与癌症有关的最早报告。接着又有不同城市人体血硒含量与癌症死亡率以及不同国家硒摄入量与乳腺癌死亡率负相关的调查报告。1989年美国Combs GF Jr从100多个流行病学研究报告中分析初,有2/3的报告说补充高于营养需要量的硒可减低癌症发病率,其中有一半报告说降低了50%以上。

7、抗艾滋病(AIDS)作用: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损综合症,由HIV-1病毒感染引起。营养不良会影响氧化应激程度和病毒表达,而加快秉承的发展和死亡。尽管目前实验数据还不充分,但给艾滋病毒感染者补硒可能是减缓病程,提高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8、维持正常生育功能:在硒缺乏时,可观察到大鼠精子游动性和授精能力减弱,精子中间称为“线粒体囊”的部位变形。在严重或长期硒缺乏后,尤其是第二代缺乏,精子生成停滞而不育。

9、延缓衰老的作用:动物实验表明,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作用是导致膜损伤和促进老化进程的主要因素。脂褐质(老年斑)和蜡样质(肝、肌肉、神经系统等组织上的脂质色素)是老化的科观察到的指标。体内的氧化防御系统,特别是维生素E和硒的协同作用起到了抗氧化、减缓老化进程的作用。衰老本身不是疾病,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身体保持平衡的抗氧化状态能力减弱,氧化逐渐超过了抗氧化,进而导致细胞遭氧化破坏,免疫力减弱,对疾病敏感性增加,易患各种慢性疾病。另外,进入老年后食量相对减少,从膳食中射入的抗氧化物也随之减少,因此适当补硒(和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能增强抗氧化和免疫力,从而延缓人体衰老进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17:0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