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酱头 |
释义 | 酱头 【别名】绛头、赤地胆、血地胆、大红药 【来源】蓼科蓼属植物酱头Polygonum aubertii Henry [Bilderdykia aubertii (Louis Henry) Moldeuke],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植物形态】酱头,多年生缠绕草本,长3~8米。块根肥大,直径可达10~20厘米,横切面酱红色。茎绿色至淡紫绿色,光滑无毛,有紫色斑点。叶互生,宽卵形成卵圆状三角形,长4~10厘米,宽3~6厘米,先端尖,基部截形至浅心形,两面近于无毛,上面有紫斑纹或无;叶鞘干虞质,叶柄长2~4厘米。花小,白色;总状花序腋生咸顶生。瘦果卵形,包被于宿存花被内,具3棱。 【生境分布】生于山坡、山沟、向阳的灌木丛中,亦有栽培。分布云南等地。 【性味】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调经止血。用于痢疾,消化不良,胃痛,崩漏,月经不调;外用治疔疮初起,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2~3钱,研粉吞服0.5~1钱,用酒送服。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