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恒河江豚 |
释义 | 恒河江豚是生活在孟加拉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等水系的一种动物,其总量不超过2000只,属于濒危动物之一。 简介海豚科(Delphinidae) 小型齿鲸,约有28种。 世界性分布。 海豚通常专指具有细长吻 ( 喙 )、体形呈流线形的品种(不过某些海豚全然无喙)。 体形不够流线或吻钝的种则常称钝吻海豚(porpoises),特别是拟鼠海豚属拟鼠海豚属和江豚属。 海豚一词也用指恒河江豚科(Platanistidae)的淡水(江)豚(6种,见於南亚和南美),其喙极长,用于在泥里觅食。 恒河江豚生活在流经印度、尼泊尔、孟加拉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梅卡河水系以及格鲁纳格伯利河水系。 别称恒河豚:South Asian River Dolphin、Blind River Dolphin、Side-swimming Dolphin 恒河亚种:Gangetic Dolphin、Ganges Susu、Shushuk 印度河亚种:Bhulan、Indus Dolphin、Indus blind dolphin 形态恒河亚种与印度河亚种实际上是相当类似的,它们拥有所有河豚共有的长嘴喙。即使在嘴巴没有张开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看见明显的牙齿生长在上下颚。年幼的恒河豚牙齿约有一英吋长,而且是窄且弯曲的。但随着年龄增长,牙齿将变成平坦且方正的。恒河豚的眼睛没有晶状体,所以它们实际上等同于失明,虽然它们可以感觉到光的强度与方向。导航与觅食则是使用回声定位。恒河豚的身体中间部分是咖啡色的,它们只拥有三角型的小型背鳍,而前肢及尾鳍与身体比起来是较大的。雄性的恒河豚身长约2-2.2米,雌性的恒河豚则为2.4-2.6米。 目前已知纪录上最老恒河豚是一只28岁的雄性恒河豚,身长为199厘米。成年的雌性恒河豚的体型比雄性恒河豚还要大。两性异形显示在雌性恒河豚身长达到150厘米后,虽然当时雄性恒河豚的嘴喙停止生长了,雌性恒河豚的嘴喙仍然会继续生长,最后达到约20厘米长。幼豚可以在1月到5月间观察到,而且不会停留在雌性恒河豚身边超过几个月。恒河豚的怀孕期约9至10个月。 恒河豚以鱼及虾作为主食,包括鲤鱼与鲶鱼。恒河豚被观察到时通常是单独行动或是以松散的群体来行动,它们并不会组成严谨而且有明显互动的集团。 分类恒河豚在1801年时分别由两位不同的作者Lebeck与Roxburgh所描述,而且原先并不清楚它们应该归属于哪一类。一直到1970年代,恒河亚种与印度河亚种一直被认为是同一个种。这两个族群的分布范围并没有重叠,而且在几千或几百年内没有互相杂交过。所以根据它们头骨结构、脊椎骨与脂质构造的不同,科学家于是在1970年代早期宣布这两个族群是两个不同的种[2]。之前的研究结果是具有争论的,直到后来使用了现代技术(如分子序列)才解决这个分类上的难题,所以在1998年时回复到1970年以前的分类方式,认为恒河与印度河的恒河豚族群是两个“亚种”,而不是两个“种”,因此现在将恒河豚分类成印度河亚种与恒河亚种。 科学分类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鲸目 Cetacea 亚目: 齿鲸亚目 Odontoceti 科: 恒河豚科 Platanistidae Gray, 1846 属: 恒河豚属 Platanista 种: 恒河豚 P. gangetica 致危原因恒河江豚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除了其生活区域的丧失和人们滥捕之外,设置流网捕捞以及以获取恒河江豚油为目的的非法捕捞则直接导致了恒河江豚的死亡。 保护情况过去的30年间,恒河江豚的数量锐减。为了长期保护恒河江豚,2004年由印度生物研究保护团体的“Aaranyak”和科学产业研究机构制定了恒河江豚调查保护计划(GDRCP)并开始付诸实施。 作为遏制恒河江豚数量减少的尝试,现在有些地方开发了恒河江豚保护网络。据称,在布拉马普特拉河的40处区域发现有江豚生活的踪迹,有关部门正在对生活在这些区域的江豚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监视和保护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