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IBM研究实验室 |
释义 | IBM是一家跨国公司,从事多项研究,如计算机输入/输出技术、生产性研究数学、物理等多项。IBM研究实验室也叫IBM研究部,共有研究人员3500人,专门从事基础科学研究,并探索与产品有关的技术,其特点是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 IBM公司IBM是International Bi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简称,现已发展成为跨国公司,在计算机生产与革新中居世界领先地位。它创建于1911年,原名Computing-Tabulating-Recording Co.(C.T.R.),是由三家生产统计机械、时间记录器的公司组成。这些公司分别创建于1889、1890、1891年。1984年底,IBM公司的雇员超过39000人,业务遍及130个国家。 研究中心科学家在IBM研究实验室工作,一方面推进基础科学,一方面提出对实际应用有益的科学新思想。研究部下属四个研究中心: (1)在美国纽约的Thomas J.Watson研究中心。从事计算机科学、输入/输出技术、生产性研究数学、物理学、记忆和逻辑等方面的研究。其中物理学包括:凝聚态物理、超微结构、材料科学、显微技术、表面物理、激光物理以至天文学和基本粒子。 (2)在美国加州的Almaden研究中心。除了计算机科学以外,还进行高温超导、等离子体、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同步辐射等研究。 (3)瑞士Zurich研究中心。重点是激光科学与技术,特别是半导体激光器、光学储存、光电材料、分子束外延、高温超导、超显微技术等方面,还进行信息处理等计算机科学研究。 (4)日本东京研究中心。内分计算机科学研究所、新技术研究所和东京科学中心,主要是结合计算机的生产和革新进行研究。 开发项目在纽约东北郊的Hawthorn坐落着IBM的工业解决方案研究实验室,它是IBM全球8大研究实验室中最早建立的一个。在这里记者见到了IBM正在开发的各种产品和应用,如可视手机,它采用特别的视频投射技术,可让使用者在手机翻盖上看到通话另一方的实时视频。IBM技术人员还演示了一种开发代号为“Meta Pad”的便携设备的原型机,它可用来处理个人数据,也可用来管理周围的信息设备,IBM自已并不打算生产这款设备,它将通过授权让其他厂商来进行生产和推广。 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以手写签名为基础的密码认证系统,当一个人的手写签名作为认证密码后,另一个人无论如何模仿都不能通过系统认证,这是因为系统不仅记录了前者签名的字体特征,还记录了他的书写力度,后者“只知其形不知其神”是无用的。 IBM Almaden Research Center 该研究实验室还有一些有趣的玩意儿,如同声机器翻译系统能让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实现实时交谈。超级办公室则是一个空间可以调整,信息可随时“抓取”、“分享”的数字化空间,布满了各种先进的显示设备。 在这里的参观让记者深切感受到:IBM不仅“归根到底是一家技术公司”,它还是一家靠卖技术赚大钱的公司。这可能就是身为IT产业链最上游的企业所能达到的境界吧。 最新技术IBM Almaden最新技术 实现单独原子上保存比特信息 即使当今存储密度最高的硬盘,要想保存一比特的信息也需要大约100万个磁性原子,而位于加州圣何塞的IBM Almaden研究中心已经成功地在一个单独的原子上保存了一比特信息。 与此同时,IBM苏黎世研究实验室则拿出了分子开关,有望取代当今的硅芯片技术制造超微型的处理器,一台超级计算机的体积也许只会相当于一粒尘埃。 IBM称,单原子存储技术实用后可以得到超高密度的存储设备,至少相当于目前硬盘的1000倍,可以在一部iPod的体积内存储3万部全尺寸电影。 IBM Almaden研究中心扫描隧道显微镜实验室主管Andreas Heinrich介绍说:“我们已经可以测量出单个磁原子具有同样的(磁各向异性)属性,然后让另一个原子靠近它,看看对(第一个原子的)磁各向异性有何影响,由此开发出一种具备超高存储密度的新型材料。” 接下来,IBM将在室温条件下测量不同类型原子的磁各向异性,以求获得一种稳定的高密度存储材料,用于生产商用硬盘产品。IBM科学家Cyrus Hirjibehedin表示:“我们的下一步行动就是研究如何让一种特定的磁原子固定在特定的表面上,使之有能力维持磁性取向,并且能够在不同状态之间转换,然后我们就能使之飞快旋转。我们希望能在未来几年内展示这种稳定的媒介材料。” 分子开关技术方面,Heinrich表示:“自从发明半导体技术以来,我们一直依赖缩小它们的尺寸来改善性能,但电子的波长是10纳米左右,所以半导体工艺的改进是有极限的,不可能达到单个原子的层次。如果你想在原子层次进行计算或者传输数据,就必须寻找一种替代半导体的方法,而这就是我们苏黎世实验室所要做的:设计一种全新的分子尺寸电路,有朝一日彻底取代硅电路和铜线。” 主要成就进入80年代,IBM研究中心成绩斐然,两届诺贝尔物理奖都被它的成员夺得:一是因发明扫描隧道显微镜,宾尼格(G.K.Ginnig)与罗勒尔(H.Rohrer)共获1986年诺贝尔物理奖的一半,二是因发现金属氧化物的高温超导电性,柏诺兹(J.G.Bednorz)和缪勒(K.A.Müller)共获1987年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