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董树亭 |
释义 | 董树亭(Dong Shuting),1953年6月生,山东诸城人,中共党员,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级教学名师,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山东省“三O工种”玉米执行专家,中国玉米栽培学组副组长、农业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作物学组成员。长期从事作物栽培生理教学与科研工作,专长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生理研究。主持国家科技攻关“无公害优质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产业化开发示范”等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 人物简介: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精品课程(作物栽培学)负责人,编著出版《玉米生态生理与产量品质形成》、《植物生产学》等专著教材11部。1973年至1976年山东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至1988年山东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1993年至1994年乌克兰合作科研。1987年至1999年先后担任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副主任、科研处处长。1999年12月任山东农业大学副校长。曾赴乌克兰、美国、新西兰、荷兰、法国等国讲学、合作科研及考察,按期回国后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取得优异成绩,在玉米高产优质高效栽培和宏观农业研究方面成绩显著。现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教授过作物栽培学、作物生理学等课程,并指导硕士生14名、博士生12名、博士后3名。 近年来发表高水平应用科学方面的论文50篇,其中10篇发表在国际著名刊物《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英国农业科学)、《Biologia Planta》(植物生物学报)、《Photsynthetica》(光合作用研究)和国内重要学术刊物《作物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等刊物上。在玉米群体光合与产量、营养与品质、生态因素与优质高产高效方面独具特色,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先后有美国、英国、加拿大等54个国家120余位专家学者来函索要论文。另外,还编著出版教材、专著11部、代表作有《玉米栽培生理》、《作物栽培学》、《优质专用玉米》、《作物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等。 获省(部)级科研成果6项,其中《黄淮海平原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大面积推广应用》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第一位);《夏玉米高产群体光合作用变化规律及调控措施的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第一位);《主要农作物品种专业化选育、区域化种植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第一位);《吨粮田定位建栏追踪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第二位);《黄淮海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2年,第五位);《小麦玉米吨粮配套技术》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1996年,第三位);“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生理及其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科技成果获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仅《黄淮海平原玉米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大面积推广应用》1项成果就累计推广3382.68万亩,亩增产玉米59.12公斤,总增玉米19.9997亿公斤,获直接经济效益13.998亿元。制定的黄淮海平原夏玉米亩产750公斤的技术指标与规程要点已在黄淮海地区广泛推广应用。 近年来,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兼任滕州市、临朐县、淄川等科技副市(县、区)长。深入生产第一线,累计举办技术培训班180余期,培训技术人员16人次,进行电视讲座20余次,为山东省玉米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出突出贡献,受到了各级政府及广大农民的高度评价。 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和省部级科研、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生理及其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在《The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