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蹭课族 |
释义 | 蹭课族,是指外系和校外的学生、校外社会人士旁听大学课程的这部分人。面对社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持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拓展知识结构、增加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大学校园里出现越来越多的“蹭课族”。老师和学生的态度宽容、校方的有心无力,如此一来,在高校“蹭课”几乎陷入“民不举官不究”的管理真空状态,为“蹭课族”的繁生带来了空气和土壤。 简介高校“蹭课族”的出现,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增加了温度,宜倡不宜堵、宜放不宜管。但这种现象若疏于管理,容易引发安全稳定问题,带来校园不和谐。 “蹭课族”的出现是人们“尊重知识、尊重能力”意识得到加强的表现,只要引导得法、管理得当,将“蹭课族”出现作为推动高校管理改革、管理创新、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机遇,开动脑筋,因势利导,加强管理。 高校要为“蹭课族”正名,让他们由偷摸的“蹭”转向光明正大地学,既能用他们的求知热情感染其他学生,树立更浓郁的学风培养人才,又能增加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建设学习型社会贡献力量。 影响一高校教学资源有限,即使在“资源共享”的理念下,还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本校本专业本课程的学生使用,否则将引发新的不公。“蹭课族”往往因挤占教学资源,给学生上课带来不便,或隐或显地与学生发生一些冲突和不快。 二本校“蹭课族”尚便于管理,校外“蹭课族”却鱼龙混杂,有的是外校学生,有的是社会人士,管理起来难度很大,这为高校课堂、校园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课堂秩序、安全稳定、教学仪器设备使用、学生心理影响等等。 校方态度授课老师态度较宽容,多数大学生也表示理解和认可。 校方1、不允许校外学生和社会人士来蹭,但由于课程繁杂,管理起来十分不便,很多时候只能寄希望于老师和学生来“清场”。 2、校方对本校学生的“蹭课”较宽松,将准蹭权限下放给授课教师。 分析任何事情都需要有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落实机制,特别对新生事物的管理,更是在考验教育管理者的智慧。显而易见,高校“蹭课族”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引导和管理得好,就会成为有利于人才培养、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好事;管理得不好,就可能被某些心术不正、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成为一颗“定时炸弹”,危害校园的安全稳定,如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骚扰女生、破坏设施、干扰授课等。 建议为了本国的建设,国家需要多多培养人才,硬件虽然重要,但求学者有针对性的极度渴望的求知欲望更加重要。经过在社会上的一番历练,凡是还能来听课的蹭课者比在校生有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动机,针对性也更加强,学习效果也更加好。为了体现终身学习的理念,又不要给在校生的正常上课造成影响,需要一些双赢的办法,比如,可以允许校外人士在缴纳一定手续费的情况下办理旁听证,而且不得在课堂上随意发言提问影响本校学生的上课。虽然目前大学实行收费教育,但毕竟国家财政投入了巨额补贴,所以学校不应该将本校资源及知识库作为私产,大学的开放普惠的精神更加重要。毕竟,高考来上学的学子有相当一部分其实就是来挣毕业证的,而社会上来的蹭课者,可是百分百奔着知识而来的,不应该打击他们的求学热情,前提是,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在课堂爆满的情况下,蹭课者应该适应回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