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玻璃球游戏
释义

黑塞的晚年作品《玻璃球游戏》是他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以长篇小说的形式出现,却不是普通字面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它用一系列象征和譬喻编织起一种哲学上的乌托邦设想,虚构了一个发生在二十世纪后未来世界的寓言。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丛书名: 黑塞文集

平装: 47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32

ISBN: 7532754251, 9787532754250

著者简介

黑塞的文学生涯前后长达60年,在这期间他兼收并蓄从丰富的来源中汲取思想、主题和叙事技巧。黑塞在校求学的时间短暂而无收益,他的学习主要靠自修,他贪婪地阅读各种书籍。黑塞专家们找出了他的阅读造成的几种最重要的影响。德国浪漫派作家中的歌德、让·保尔、诺瓦利斯和其他人对他的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雨果·巴尔称黑塞是“浪漫主义最后一位骑士”。

他人影响

在哲学家里面要数康德、叔本华和尼采给他的印象最为深刻。他还沉浸于东方哲学和宗教思想之中,其中包括中国古代诗人和印度的《奥义书》等。历史学家布克哈特、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容格,以及俄国小说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对黑塞的思想和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浪漫主义者强调直觉的个人主义、叔本华和尼采的意志哲学以及弗洛伊德和容格的深层心理学中间,黑塞发展出一种类似现代存在主义的浪漫派个人主义,一种避免了早期德国浪漫主义那种多愁善感的个人主义。他的具有高度自传性和自白性的作品主要描述他称之为内心旅程的个体的发展。?

阅读极广泛

黑塞的阅读极其广泛,同样,他的艺术创作种类也极为繁多。他的第一部作品是一卷诗集,之后他的诗歌创作一直持续了大半生,计有几百首抒情诗问世。他撰写了大量的散文、杂文、书评和短篇小说。他擅长水彩画,曾经给自己的作品绘过插图。不过,他的主要文学成就是《德米安》(1919)、《玻璃球游戏》等写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小说。早期的6部小说清楚地反映了他的中心主题,但是没有像后来发表的作品那样受到高度评价。

个人思想

黑塞认为,有两种势力与他所珍视的个性发展相对立,它们是使人变得非人化的障碍性力量。这就是国家主义和技术。黑塞自始至终反对这两股势力所隐含的标准化和组织化。他坚信为了彻底地展现自我,人们必须超越这些障碍。在他早期的艺术家小说如《克林索尔》(1920)中,黑塞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为了求取个体的突出必须通过禁欲抑或纵欲这两条途径来躲避中产阶级的整齐划一。黑塞的主人公们就常常不是极端克制自我就是极端张扬自我。?

作品剖析

作品简介

黑塞的主要作品——一种忏悔式的文学形式——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它也同样暗含着外在的现实。黑塞所颂扬的内在旅程也不光是对个人主义一种浪漫派式的欢呼,它指的是个人潜能通过一种叔本华意义上的意志力量而得以实现的过程,这显然强调了人的实存这一面。黑塞的主人公们总是置身于旅程之中。他们由于无力控制外在的现实,转而寻求个体的发展、实现和意义。富有意义的是,黑塞追溯了主人公们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个人主张

与这一自我探求相伴随的是一组有关外在世界的主张。黑塞的东方主义将亚洲视为个人新生和精神价值的源泉,同时也反映了作家的这一观点:由于精神和思想上的破产,欧洲正在日益衰败。这一主题大胆地出现在《克林索尔》这部作品中。黑塞以一种近似斯宾格勒式的悲观主义确认了欧洲的衰败,后来有相当一部分小说反映了作家为表现这一现实所作的努力。

运用手法

他通常运用表现主义手法来描述外在的衰败,这时主人公眼中的外在事物显得怪诞扭曲、混乱不堪。人们可以通过疏离其外——如在《悉昙多》那里一样——抑或感官享乐来逃避衰败的世界。也可以将一切投向将来,那儿一个理想的社会将取代这个败落的世界,就如在《玻璃球游戏》里那样。黑塞的散文作品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反映了个体灵魂在一个衰落的文明中所遭受的厄运。?

黑塞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一卷抒情诗集,取名《浪漫主义之歌》(1899),之后又有7卷诗集出版。但是,他的诗作在德语世界之外鲜为人知。这些诗歌在德国文化中则享有很高的声誉,几百首诗被配乐,其中有几首由杰出的作曲家,如理查德·施特劳斯谱曲。这些诗的英译则丧失了原作情感的猛烈、情调的优美和内容的深刻;再则,黑塞作品中突出的训诲因素在英译中则显得有点勉强。

成名作品

黑塞文学上的成功始于他的第一部小说,教育小说《彼得·卡门青特》。这部小说取材于他早年的生活和学习,包含着丰富的自然描写,其中有黑塞对童年时看到的那些牧歌式山谷的描述。这部有关青年人的友谊和少男少女热恋的小说多少受到了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的影响。黑塞的第二部小说《在轮下》(1906),又是一部教育小说,它具有浓重的悲观色彩。书名取自书中校长告诫年轻的主人公吉本拉特的一句话:抓紧研习,以免丢落在车轮下。这部小说取材于黑塞在毛尔布仑修道院的不愉快经历,其中有对一所寄宿学校生活和卡尔钟表厂工作的长篇叙述。小说引入了一个在黑塞后期小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主题——青春期的友谊是浪漫异性恋爱的前奏。?

作品影响

以笔名爱弥儿·辛克莱出版的小说《德米安》使黑塞被认为是现代文学中的一个主音。现代德国文学巨匠托马斯·曼曾对这部小说予以特别夸奖。这部深受精神分析方面的经验影响的教育小说,描述了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人公辛克莱。起初辛克莱处于孩提的天真和家庭温暖的保护之下。接着他就离开了家庭,试图确立自我,由此便招致了罪恶,领受到痛苦。在第三阶段,辛克莱接受了一种兼容和融合了善与恶的精神观,在小说中的诺替斯教神灵阿布拉哈斯便成为象征物。《德米安》这部充斥了梦幻和象征的小说,显示了灵魂通过经验和感知转化成精神象征物的发展历程。在辛克莱的发展中,他受到了朋友和人生楷模的帮助、引导和启示,基督一样的德米安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

对精神成长的探求及其道路后来成为小说《悉昙多》的主题。这部小说以印度为背景,反映了作家对东方世界的毕生兴趣。在《悉昙多》中,尼采对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区分得到了发展。书中主人公起先变成了一个印度圣人,而后又转向了感官生活。接着他又成为一个渡口的摆渡人,经历了精神上的成长。这种尘世生活和禁欲主义的冲突成了黑塞后来诸多小说的突出主题。悉昙多发现,为了获取外在于自身的理想,必须首先认识自身。小说暗示自我认识来自于感官生活,而后者则必须得到超越。悉昙多当上摆渡人后,通过神启认识到,爱这股力量远比知识强大。和《德米安》中的辛克莱一样,悉昙多也有一位亲密的朋友高万达,一个东方禁欲主义原则的遵循者。与辛克莱不同的是,在谋取自我独立之前,悉昙多必须寻求一条适合于自身的道路,而不是跟随一名楷模人物。?

通过酒神式的感性经验来发现自我这一主题在黑塞最著名的小说《荒原狼》中得到充分发展。主人公哈里·哈勒尔在一个混乱的世界里寻求自我。作为一位本质上离异的英雄,哈里抛弃了中产阶级的价值,致力于做一名圣者或者罪人。他放弃了作为一名作家的生活,在与海尔米娜这位具有象征意义、同时又是真实的女英雄的浪漫交往中体验了感官的愉悦。从这次经历出发,哈里进入了一个充满野性和同性恋的超现实主义式的幻想世界。就这样,哈里通过接触进而超越感官愉悦,改变了他的生活。?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0)回到了两个男主角——像在《悉昙多》中一样——代表着禁欲主义和感性生活的冲突这一主题。纳尔齐斯是一位牧师,他的亲密朋友歌尔德蒙是一位充满冒险精神的纵欲者和焦躁不安的艺术家。小说的背景是动荡不安的德国中世纪。歌尔德蒙以贯彻一生的奋斗、艺术创造和各种经历证明了自身的存在。他的丰富经历甚至充实了他的朋友——苦行僧纳尔齐斯的生活。?

在以H.H为主人公的小说《东方之旅》(1923)中,黑塞预示了他最伟大、同时也是篇幅最长的小说《玻璃球游戏》。这两部小说开掘了小说中的主人公和周围环境的关系。这种环境在《东方之旅》中是一种神秘难解、捉摸不定的秩序,而在《玻璃球游戏》中则是一个较庞大的理想社会。小说《玻璃球游戏》以四个世纪以后的未来世界为背景,一个名叫卡斯塔里亚的社会以数学和音乐为基础建立了令人钦羡的秩序。小说中的英雄克乃西特却出于内心的压力离开了卡斯塔里亚这个理想王国,成了一名探求者。作为一部乌托邦式的虚构作品和影射小说,《玻璃球游戏》是黑塞最复杂的小说。?

个人成就

由于托马斯·曼的提名,诺贝尔奖委员会早在1931年就开始考虑黑塞。从那以后一直到授奖为止的15年间,他曾多次受到重新考虑,但普遍认为他的兴趣过分局限于自我个性的表现。黑塞曾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我创作的几乎所有散文作品都是心灵的传记,其中没有一部是有关故事、情节和紧张事件的。”这段话既指出了黑塞作为一位艺术家的有力之处,也表明了他的局限。对一颗灵魂在充满敌意的外在现实世界中寻求自我本质、表明自身价值的历程的描写,也许是自19世纪早期以来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黑塞剖析了处于为谋求自我本质和个性完满而奋斗中的心灵。不过,黑塞对心灵奋斗于其中的世界——就像乌儿从蛋壳里脱颖而出一样——的刻画始终是不清晰的。在黑塞的作品里我们找不到像托尔斯泰、福克纳、叶芝和乔伊斯的作品所具有的地方感,这些作家的作品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复杂的背景。

究其原因,也许是因为黑塞离开了德国,又从未培养起一种瑞士国民感,自身并不具有强烈的地方感。他所提供的小说背景是象征性而非神话般的。?

社会评价

作为一位承继浪漫派个人主义传统的作家,黑塞当然也了解现代思潮及其内容和技巧上的发展。他首先使用弗洛伊德心理学说,并开掘人物塑造和主题发展方面的潜在力量,虽则他似乎更多地受益于容格而非弗洛伊德。黑塞在小说中突出地强调了东方宗教思想,这是他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黑塞采用了一种被称为“倒写”的叙事技巧,这时一个意象在主人公眼中得到了变形。这一技巧往往表明容格意义上“变形符号”的重要性,另外,黑塞还大量使用象征物和重复出现的主题以丰富其叙述的肌理。至于对外在世界的描写方面,黑塞追溯绘画中的表现主义,将现实世界描绘成混乱的、有时是怪诞的。?

黑塞的重要小说仍将为人所捧读,虽则文化潮流的变迁无疑将使它们受欢迎的程度有所升降,但他的诗歌则仍有可能在德语国家里享有盛名。说他缺乏最伟大作家的力量和多样性,是承认他在地位上低于其他诺贝尔奖得主。然而,体裁多样、数量可观的文学创作以及对所选择的有限主题的强有力表达,确保了黑塞作为一名世界文学的重要贡献者的地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0:5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