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茶壳球孢菌根腐病 |
释义 | 为害症状染病株叶片稀疏,有的枯死。一般情况下,病株上萎凋的叶片附着在枝上,经一段时间才脱落。病株根部表面有栗褐色或淡紫褐色木棉状菌丝体,一般引起细根腐烂。 病原形态特征病原菌为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Tassi) Goid.属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球壳孢科,亚大茎点霉菌属、菜豆壳球孢菌。 菌核在组织内形成,黑色,光滑而硬,直径100μm~1mm,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核较小,直径一般50~300μm。分生孢子器暗褐色,单生或集生,直径100~200μm,顶端有一孔口,壁由多种细胞组成,最外层细胞较厚,色深。分生孢子梗短倒梨形至圆柱形,无色,5~13×4~6μm,器孢子无色,椭圆形至倒卵形,大小14~30×5~10μm。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根或土壤中越冬。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器孢子进行传播病害。病根与健根接触是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树势衰弱、地下水位高的茶园易发病。管理粗放的老茶园发病重。 防治方法1.加强土壤管理是防治此病以及其他成龄茶树根腐病的根本性措施。 2.适当施肥改良土壤,调节土壤酸碱度,降低地下水位。 3.在发病早期及时喷药,进行化学防治。 4.增施有机肥在根腐病的防治上有一定的效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