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洲湖大夫第
释义

简介

洲湖大夫第位于距黎川县城40多公里的华山垦殖场洲湖村山坳中,又称“船屋”、“船形古宅”,建于清代道光二十四年(1844),规模宏大。江西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特点

外部构造

“大夫第”古建筑呈三角形,东窄西宽,从高处俯视,它的外观呈船形,由“船首”、“船身”、“船尾”三部分构成。船首锥形,朝向东方;船身正方形,坐北朝南,船尾呈长方形,四平八稳。“船形古宅”整体走向北偏西,和周边山谷走向完全一致,适应山谷局部气候环境,顺风顺水。这一走向有利于冬季避风取暖,夏季通风凉爽。而“船形古宅”内的房屋则坐东朝西,有利于采纳山谷阳光。

据《黎川县志》载:洲湖大夫第“建筑面积约10亩,房屋高6米,砖木结构、一进三厅、每厅三层,共108间。”该建筑磨砖对缝,浑然一体,在它的周围数座古屋护卫环绕,形成一片颇为壮观的建筑组群,犹如一城堡。整个宅第采用砖木结构和硬山式结构,外砖内木,青砖灰瓦,浑然一体。共有三进、九栋、十八厅、三十六天井、一百零八间房,结构紧凑,层次分明。该建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设计精巧,所有的正房一侧均有片房,二片房、三片房拱护;横厅、书房、杂房、工房、厨房、膳房、廊道错落有致;36座大小天井通风采光,疏漏积水;三堵防风防火墙间立其中,将108间房屋分隔成几个区域;排水系统设计科学,160年来水火无忧。围墙之内照壁高大,厅堂明亮,雕梁画栋,天井与回廊相沟通,栋梁伴护墙而伫立,整个豪宅结构完整,布局合理,设计独特,气势磅礴。

内部构造

从右前侧的大门进入“大夫第”,为一个开阔大院。面积约为800平方米,地面用大小相当的鹅卵石铺砌而成,干净平整。院子外侧是高大的照壁,壁檐由星斗装饰,花纹繁复,色彩艳丽。据悉,照壁中间原来写有一个大大的“冯”字,字体暗红色,上面是云彩,下面波浪,可惜破“四旧”时字体被用石灰浆抹去,只留下一面大大空空的墙壁。

“大夫第”大门开在“大夫第”主体建筑的中轴线上,开阔气派。门框用大青石垒砌而成。门楣上有四个向外凸起、切面呈正六方形的石柱。石柱子长约一尺,柱头直径约半尺,刻有菊花状花纹,当地人称之为“大方华门”。“八方华门”之上有一匾额,原写有“大夫第”三字,字体端正,字迹刚劲有力。但匾额已被人凿去。

从大门进去依次是前厅,中厅和后厅,厅与厅之间有天井相隔。前厅两侧楼上有吹鼓房,两房相向及向后各开有一个小孔,共有四孔,这样做一举两得,既让下人回避,又起到了音箱共振共鸣的效果。当主人办红白喜事时,鼓吹手就立于其中,或拉或弹,曲声缭绕,传遍船宅。中厅后各开有一门,供婚丧节庆使用、两侧各有通道,供常人行走。后厅比前厅和中厅都大,设有祖宗牌位,供祭祀时用,两侧墙壁上各挂有两块屋主的同僚赠送的贺寿木匾。前、中、后三厅都不带有任何家具,显得深遂空旷。厅堂两侧各有三根杉木立柱,柱子一抱来粗,根根相若。厅顶的屋架采用抬梁和穿透式木架构,梁橼处处浮雕,斗拱、雀替、斜撑雕成各种花鸟人物样式,就连燕子巢也雕成各式各样的动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厅堂两侧均有片房、大片房、三片房拱护。每房两层,有单独的客厅,住房和楼梯,自成体系,别具一格。门窗雕饰,或花或鸟,或人和兽,丰富多彩,但又不乏主题意旨。纵观“大夫第”的门窗图案,有哺乳幼仔的蝙蝠,有展翅欲飞的仙鹤,有含花狂奔的梅花鹿,还有送喜报春的喜鹊,暗合了福、寿、禄、喜之意,造型生动,线条流畅,刀法细腻,具有强烈的象征型和观赏性。

36个天井两两相连,均匀地分布在大夫第里面。天井深约二寸,用大石条拼砌而成,出水口镂空成铜钱状---外圆内方。与众不同的是,船宅的天井都很浅,这与船宅的科学的排水系统有关。船宅下沟渠纵横,为避免淤泥堵住,主人特意放养了1000只乌龟。这些乌龟在船宅下来回滑动,起到了疏通渠道的作用。这样,即使下再大的雨,天井内的水也能顺利地排泄不淤滞。天井两侧有檐廊,供雨天行走用。天井的用处有三:一是采光、二是通气、三是排水。无论置身于宅第的哪一个位置,都会觉得亮堂、清爽、开阔。而且当人在船宅内来回穿梭时,时时都有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船首部位有厨房、上房、公房、茶房和水井,主要供下人起居生活使用。两条笔直的走廊贯通船宅首尾,中间又有一道道横通的通道,纵横交错,状如盘棋,又井然有序。当一道道廊门次第打开时,“大夫第”顿生幽深、庄严之感。

“大夫第”外墙的墙壁呈水平状,用青砖按两斗一抿式砌成。。“船首”、“船身”和“船尾”两两之间嵌有烽火山墙,山墙高出屋脊一尺,马头形状,用墙砌成,顶覆清灰瓦,可以防风防火。室内墙体的砖块由田泥包罗小卵石特制,有隔温作用,冬暖夏凉,犹如天然空调一般。砖墙用糯米饭掺和石灰垒砌,经多道工序粉刷,滑润无比。

历史沿革

据洲湖村《黄氏家谱》载,“大夫第”主人为清朝中期洲湖一姓黄的巨商大贾,字恭,名徽柔,号敬庄,因为经商有方而财力雄厚,富甲一方。至于他在哪里做生意,做什么生意,家谱中却只字未提。相传他一代暴富,家资千万,花20万两银子修建了108间屋。由于他捐授奉直大人,故而108间以“大夫第”命名。然而,豪宅竣工后,黄徽柔连同六个儿子却极少在此居住。豪宅平日交由族人居住代管,历经沧桑几成无主之宅。而黄徽柔及其后人的兴衰与去向,如今连黄氏族人也说不清。

据说船屋是当时江西“天地会”的总舵所在地。“天地会”(会内通称“洪门”)是明末清初兴起的一个“反清复明”秘密组织,有10余种名称及大量分支。当年虽经清廷捕杀,仍屡蹶屡起顽强抗争。至清末,该组织的势力已遍及中国南部及东南亚各国,成员以百万计。“洪门”还是唯一与马克思创建的第一国际保持过组织联系的中国革命团体,曾援助过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并被孙中山先生称为“民族老革命党”。专家考证,洲湖船屋的108间和36间显示了其与“天地会”极为密切的联系,这本是清朝极为避讳的数字,却恰恰体现出了洪门早期的“水浒”信仰。中国“洪门”研究专家、江西知名考古学家陈江认为,这些洪门建筑文化的典型遗存,能看戏喝茶(联络聚会的隐蔽形式),居住和结社入会,其不仅仅是单纯的建筑概念,而且是历史概念、文化概念,是“洪门”反清复明传统精神理念的历史载体和建筑遗存。

洲湖村里现今还保存着许多明清时期古建筑,除船形屋“大夫第”外,还有早建于它的另一座“大夫第”及“举人府第”、“黄氏宗祠”和“邹氏宗祠”。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曾常驻此地,闽赣苏维埃政府也在这里设有办事处,毛泽民、邓子恢等长期在此战斗过。在这些古建筑内都留有清晰可辨的大幅标语,例如“抗日反帝,为什么把东三省送给日本?”“国民党压迫士兵,共产党解放士兵”等,江西省政府还挂牌把多标语的那幢房子命名为“革命厅”,形成了别具特色的红色根据地游。由于这些古宅常年有人居住,因此保存得比较完好。

旅游特色

全国有四处船屋,均分布在江西抚州,其中黎川县和广昌县各一座,南城县两座。它们以其极为罕见的建筑形态和文化背景引起史学界人士高度关注。

南城船屋位于地处偏僻的天井源乡尧坊村,分别为108间和36间。108间占地约10亩,青砖高墙环绕,黑瓦屋脊耸立,无论是从远处田间遥望还是从邻近山头俯视,都极似一艘古代官船。走进其间,只见里面过道纵横、房间比邻、厅堂层进,结构与官船的前舱、后舱、甲板、船舷等类似;全屋大小房间共108间,隔墙以石、砖为基,在残破处可以看出,墙壁是用竹片编织再糊上厚厚的泥巴建成。建造这两座船屋的主人为尧坊村宁泰贞、宁泰元兄弟,建造时间较广昌、黎川船屋要晚,约在清道光、咸丰年之间。

广昌船屋(即“清吸旴源”宅)位于广昌县驿前镇,临水而建,占地约650平方米,“船头”挺出,“船尾”翘然,隔江而望,活像一艘逆水而行的古代商船。建筑形态与南城船屋近似,房间共计36间。

与南城船屋和广昌船屋相比,坐落在黎川县华山垦殖场洲湖村山间的船屋则更像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

其他相关

南城、广昌、黎川在清代均属当时的建昌府所辖。专家说,这几座“建昌船屋”的修建年代均在清代中期甚至更早一些,距今200年以上,我国古代建筑史中尚没有有关这种类型船屋的记载。由于其108间和36间是洪门建筑文化的独有标志,可以肯定,这四处船屋都是洪门“会簿”中反复提到的“洪船”物化形态。南城、广昌、黎川船屋的发现,不但为“洪门学”研究中神秘的“洪船”情结找到了实物标本,丰富了我们对“洪学”及洪门建筑文化的认识,而且为中国古代建筑史增添了一个全新的章节----“清代建昌船屋”,对中国与世界建筑史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3: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