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重庆三峡学院
释义

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千年古城移民之都——万州。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2010年3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吊岩坪、五桥百安坝两个校区,占地1980余亩,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

中文名:重庆三峡学院

外文名: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校训:厚德、博学、自强、创新

创办时间:1956年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主管部门: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现任校长:孙芳城

所属地区:中国重庆

主要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生物系等

硕士点:3个

学校概况

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千年古城移民之都、重庆市第二大城市——万州区。1994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学院2004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现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单位,是国家重点建设高校。2010年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沙龙、百安两个校区,占地达到20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藏书110万余册,电子图书110万余种,仪器设备总值8500余万元。职工近1200人,其中专任教师850余人,教授、副教授500余人,博士、硕士550余人,兼职教授和外籍教师60余人(含两院院士4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6000余人。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在区域经济和三峡文化研究上特色突显。现有设有重庆市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和两个重庆市重点人文社科基地——三峡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和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及重庆市三峡文化研究会、重庆市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两个市级学会;设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高教研究所、三峡艺术研究所、三峡文化研究所、企业管理与发展研究所、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和化工与生物研究所等22个校级科研机构。出版有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学术刊物《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学校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特色突出、成效显著。2009年5月21日至23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国家级主流媒体聚焦学校,对学校围绕国家发展战略、提高办学质量、真诚服务库区的主要经验和做法进行了集中报道。

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所提出的“要把重庆三峡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学校正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到“十二五”末,学校将发展成为三峡库区及渝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文化研究中心,为库区经济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历史沿革

万县师专前身:

1956年 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成立

1958年 四川省万县初中师资训练班 升格并更名为 万县大学

1978年 万县大学 更名为 万县专科学校

1978年12月 万县专科学校 更名为 万县师范专科学校

万县教院前身:

1958年7月 经万县地区行署批准郊成立万县教育行政干部学校

1979年5月 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万县地区教师进修学院

1984年4月 万县地区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万县教育学院

万县师专和万县教院合并:

1994年 在万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万县教育学院的基础上成立四川三峡学院

2000年2月15日 四川三峡学院更名为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渝办[2000]25号)

专业设置

学校现设有文学与新闻学院、外国语学院、美术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教学院和实验(网络)中心等教学辅助单位,开设有涵盖9个学科门类的42个本科61个专业方向,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形成了以文工为主,理、管、经、法、教、史、农等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紧密围绕重庆市和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结构,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现有市级重点立项建设学科1个、校级重点学科9个,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市级精品(重点)课程12门;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级教学团队4个;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

现任领导

校党委领导

党委书记:许亚非

党委副书记:孙芳城、崔广平、唐建国

校行政领导

院长:孙芳城

副院长:祁俊生、谭明术、陈文昆、杨季冬

校纪委领导

纪委书记:唐建国

院系设置

经济与管理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文学与新闻学院 外国语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美术学院

应用技术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体育与健康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

新区建设

新校区选址万州五桥百安坝。五桥百安坝是万州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八大组团”之一,是集行政、商贸、教育、卫生、居住和绿色农业生态园区为一体的主城区。在自然地理条件上,地质结构稳定,无地质灾害隐患,地势较为平缓,上下两个平台视野开阔,适合修建各种教学用房大型建筑。上平台约400亩,下平台约1300亩,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宽约1000米。北可俯瞰五桥主城区,南以“人老壳石”岩为界,可眺望五十公里以外的丘陵地带,西可望滚滚长江,东邻魏家岩为界,魏家岩以东约有5平方公里的农业生态园区和城市规划发展预留地。新校区内东西向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弧型山脉——魏家岩。该地段地质结构为万县向斜、北东褶皱、南东移、砂石五类(长石石英砂岩),产状156、基岩局部裸露,覆压层0.5—2米,基础建设工程量小,建设所需石材可以就地取材,可节约大量建设成本;在市政基础设施上,水、电、气、交通和通讯管线等已基本配套到位;在周边有重庆三峡医药高专(筹)、万州体校、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万州中学、五桥职中、五桥移民小学等众多学校以及中心医院、青少年文化宫等卫生、文化服务单位;在长远发展上,东接万州区城市规划大学园区预留2平方公里的发展用地。该宗地内没有重大现状物搬迁,是较为理想的大学校园选址。

学术交流

学校注重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现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东南大学对口支援单位,与国内多所大学及美国侨港大学、乔治亚佩雷米特大学、丹佛社区大学、马来西亚科技大学、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南澳大学、日本立命馆等大学建立了互派教师、访问学者和学术交流等合作关系,在美国丹佛社区大学开办了孔子学院并建立了“中国文化体验中心”。同时还与全国100余所重点大学长期进行友好交流合作。

重点专业

工商管理

本专业培养具备较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拥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工商企业经营管理应用型高级人才。学制四年,可授管理学学士学位。主要专业课程有:经济数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金融与贸易、市场营销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企业战略管理、生产管理、国际企业管理、管理决策原理等。学生毕业后,能在工商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政府部门从事管理、科研及教育方面的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本专业学制四年,培养具备系统的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具有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贸企业、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设国际贸易和国际商务两个方向。毕业生可授经济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专业英语、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运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信息收集、分析、管理和评价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学制四年,可授管理学学士学位。专业课程有:经济数学、管理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等。学生毕业后,能在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工作。

物联网工程

本专业培养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需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团队精神、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知识背景、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与知识创新能力;较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去分析和解决相关应用领域的实际问题,可在信息产业、相关应用行业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从事物联网相关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包括:电子技术,程序设计,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传感器原理及设计,嵌入式系统,集成电路设计,传感器接口技术、无线物联网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软件技术基础等。

电子信息工程

本专业是一个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的较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号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受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适应电子和信息工程方面广泛的工作范围;

2.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具备分析和设计电子设备的基本能力;

3.掌握信息获取、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应用的一般方法,具有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人才培养体系: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理论、自动控制原理、感测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计算机上机训练、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一般要求实践教学环节不少于30周。

就业前景展望:

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二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新兴通信业务如数据通信、多媒体、互联网、电话信息服务、手机短信等业务也将迅速扩展。为此,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有着广泛的就业前景,毕业生可从事电子设备、信息系统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工作。

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

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机械、电子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能从事数控系统开发、数控编程与加工、数控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改造等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主要课程:、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机械制造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AD/CAM、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数控技术、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等。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等方面工作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工艺学、食品卫生学、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学、食品技术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检测与分析。本专业就业前景好,学生毕业后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软件工程

本专业培养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和软件开发技术,具备一定的软件工程实践基础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能运用所学软件工程知识和计算机编程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型高级人才。本专业设有软件测试、软件开发两个方向。毕业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主要课程有: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质量与度量、软件工具与环境、软件项目管理、Java编程基础、Java Web编程技术、Java分布式高级应用、VC#.net编程基础、VC#.net Web应用开发、VC#.net分布式高级应用等、物联网工程应用、软件测试基础、软件测试应用技术及软件测试管理等。

毕业生适宜到国内外大中型IT企业、软件企业、软件外包企业从事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维护和项目管理,以及商业软件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持。适宜到党政机关、企业、事业、行政管理部门和教育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的研发、设计、管理和教学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学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较强的书面表达和口头交际能力以从事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授管理学学士学位,可在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公安和卫生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福利、公益团体、劳动仲裁机构、司法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律师事务所、各级工会和各类社会组织中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处理等工作。

教学科研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并取得显著成效。近年来,在校学生连续获得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活动“挑战杯”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级奖20余项;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以上奖近40项;全国、省市级大学生

英语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设计竞赛奖共计70余项;2001年以来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联合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自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等称号;先后两次被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等八部委评为“保护母亲河先进集体”。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为西部和东南沿海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生中考上飞行员、选调生、公务员及海外就业等亦占相当比例,毕业生考研上线率位居市属同类高校前列。

学校以“成人、成才、成功”教育为统揽,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建设。近年来,学生在专业竞技、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艺竞赛等活动中获省级以上奖项300余项;其中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5项,三等奖5项;我校广播电视专业余常海同学的摄影作品《一辈子难以忘记的是您这个眼神》获2010年度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作品新闻摄影类一等奖;艺术设计专业张舒同学参加2011年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全国一等奖;学校多次被授予“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等称号;“三成”教育成果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武术比赛蝉联在渝高校6连冠。连续多年全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5%以上,年终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毕业生参加公招考试就业率、考研录取率居重庆市同类高校前列,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科研成果显著。近年来,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415篇,其中核心期刊近1834篇;出版学术专著217部;被SCI、EI等权威文献检录50余篇;学校先后获得国家级社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469项,科研经费近4600多万元。三峡库区库岸生态治理项目研究受到曾培炎副总理和国家相关部委关注,被列为重庆市、国家三建委重点攻关项目。产学研项目三峡库区芦荟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列入国家“十一五”计划规划项目。

示范建设

自1978年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60000名合格人才。历届毕业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三峡人”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他们爱岗敬业,锐意进取,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和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园林式单位、重庆市教育质量管理年先进集体、重庆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及先进集体、重庆市舆情信息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国家二级档案目标管理单位、重庆市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全国来华留学生保险推广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到2010年,学校将发展成为适应和带动三峡库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全面进步的,学科门类齐全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三峡库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在信息技术、三峡文化艺术、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和应用科研方面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和社会影响力的科技文化研究中心,为库区经济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发展目标

学校目前正朝着构建和谐校园,办库区人民满意的综合性大学的工作目标,努力把重庆三峡学院升格为重点综合性大学,全面推进学校事业蓬勃发展。学校地理优势俱佳毗邻名扬天下的长江三峡,坐落在世界水库移民之都重庆第二大城市万州。园林式校园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百花竞秀,风景宜人,高峡平湖壮丽美景尽收眼底。重庆三峡学院正以奋进的气势和无限的活力迎接美好的明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7:3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