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释义 | 中钢集团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钢集团的控股企业,位于中国吉林省吉林市,占地面积168.9万平方米,现有职工3600人,是中国铁合金工业的摇篮,被国家列为支持集中度生产和进出口贸易重点企业。公司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拥有国内铁合金行业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会长单位和中国金属学会铁合金分会理事长单位。 简介公司的前身为吉林铁合金厂,始建于1953年,是国家“一五”期间156项重点建设项目。1998年12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准,以原吉林铁合金厂优良资产发起设立了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4月,公司与中钢集团及吉林省国资委实施增资重组,总股本由21641.46万股增加到41411.81万股; 2008年元月,中钢集团向中钢吉铁定向增资10000万股,总股本由41411.81万股增加到51411.81万股。 公司历经50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集生产经营、科研设计、新产品开发、设备安装与制造、内外贸易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冶金企业,是中国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优、开发能力最强的铁合金生产与供应基地之一。公司位于中国吉林省吉林市,占地面积168.9万平方米,现有职工4600人。其中:高级管理人员9名;中级管理人员200名;各类中高级专业管理人员1000名;在技能型人员中,有各工种高级技师9名,技师50名。 公司现拥有各种大型铁合金电炉38台,电炉最大功率为25000KVA,生产能力由建厂初期的4.35万吨增加到65万吨,品种由6种增加到几十种,形成了铬系、锰系、硅系、氮化和钨钼等系列。生产的“哈达”牌铁合金产品均为中国优质产品,其中75%硅铁、钼铁、微碳铬铁、硅锰合金获国家银质奖章。公司的产品除供应国内各大钢铁企业外,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具有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公司拥有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技术中心,是中国铁合金工业协会会长单位和中国金属学会铁合金分会理事长单位。2005年,在全球铁合金产能50万吨以上企业排名中,公司名列中国第一位,世界第八强,首批跻身符合国家铁合金行业准入条件名单,被国家列为支持集中度生产和进出口贸易重点企业。 截止2006年,公司累计生产铁合金872万吨,实现利税29亿元,为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贡献。 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公司加快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中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公司加快发展创造了良好空间。公司成为中钢集团的一员,为公司加快发展建立了新的平台。抓住机遇,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转变增长方式,公司制订了“十一五”发展规划,坚持“品种优化、工艺领先、循环经济、管理高效、协调发展、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发展方针,依托中钢集团资源、资金和管理优势,预计到2010年,公司生产能力将达到100万吨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从而将公司建设成为国内最大、国际一流,在国际铁合金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型铁合金企业。公司倡导“同心实干、求富争强、跻身世界”的中钢吉铁精神,坚持“用户需求”就是我们追求目标的经营理念,依靠高素质的职工,实施差异化和低成本战略,致力于民族工业振兴,竭诚为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一流的服务。 成长历程吉林铁合金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我国第一座大型铁合金生产企业。企业几经扩建和改造,至2007年,企业已经发展成为集生产科研、工厂设计、设备制造与安装、情报咨询、技术服务、内外贸易于一体的全国最大、产品品种最多、研发能力最强的综合性铁合金企业,也是国内特种铁合金的主要生产与供应基地。 至2008年,企业经历了50多年的成长历程,历经企业起源、创建投产、扩建改造、抵制干扰、恢复整顿、开拓进取、改革发展的历史过程。 企业起源企业起源于建国初期,国家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钢铁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决定建一座年产1万吨规模的专业铁合金厂。1951年6月15日,中苏双方签订由前苏联援建中国铁合金厂的议定书。1952年确定在吉林市哈达湾防腐厂现址建厂。同年11月确定年产规模由原设计1万吨改为4.35万吨。1953年5月,中苏双方最后确定产品方案。1953年至1957年为创建投产时期。1953年5月,国家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决定成立吉林铁合金厂筹备处,同年7月1日,吉林铁合金厂筹备处在北京正式成立。1953年10月,将“吉林铁合金厂筹备处”改用代号为“七一冶炼厂筹备处”,简称“七一厂”。1954年3月2日正式成立工厂组织机构,其名称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钢铁工业管理局吉林铁合金厂”。同年6月1日,钢铁局奉重工业部第52号命令任命:徐书珙、张星文为吉林铁合金厂副厂长,徐书珙代理厂长。1954年1月12日,正式成立了直属中共吉林市委领导的中共七一冶炼厂支部委员会。同年7月3日,组建了中共吉林铁合金厂工作委员会,由王向明任党工委书记。 1955年1月起,工厂开始了大规模建设工作。经过吉林化学冶金建设公司等10个大公司7800多人22个月的紧张施工,于1956年12月19日全部竣工,经国家验收委员会鉴定工程质量为优等,并批准动用。工厂的7个生产车间共46个工程单位的生产装置及其附属设备均一次试车成功。当时的6个产品品种全部投产。12月20日,工厂举行了隆重的竣工投产典礼大会,标志着中国铁合金大工业生产的形成。 扩建改造1958年至1965年为扩建改造时期。1958年中国计划产钢1070万吨,而铁合金是炼钢必不可少的添加剂,因此相应要扩大一倍的铁合金产量。扩建工程于1958年7月开始,年底就建成了三车间的5台12500千伏安电炉,其中3台电炉当年投产。到1962年底,三车间共安装11台电炉,总容量为93500千伏安,年生产能力9万吨,职工人数达千人,成为当时亚洲第一大铁合金生产车间。随后,工厂相继建设代号为“七五五”工程的特殊铁合金车间和试制车间。经过这一时期的扩建和改造,到1965年底,工厂的生产主体设备电炉及其系统由7台套增加到21台套;主要产品品种由6种增加到10种;年生产能力由5.8万吨扩大到18万吨。成为我国第一个大型铁合金生产与试验的重要基地。 开拓进取1984年至1990年为开拓进取时期。1984年5月,工厂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六好企业”。同年9月10日,工厂正式实行了厂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1985年工厂被中国“企协”命名为全国企业管理优秀单位,并获“铜奔马”奖。1986年,工厂被评为全国企业整顿先进单位。同年12月首批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1988年被冶金部批准为国家一级企业。同年获国家“五一”劳动奖状和国家质量管理奖。工厂从1987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1988年,国家正式批准了工厂直接外贸权,工厂成立了中国冶金进出口公司吉林铁合金分公司。在“六五”期间,工厂获得了国家“六五”科技进步奖。 “七五”期间是吉林铁合金厂得到全面发展的时期。在“七五”期间,共完成科技攻关项目110项,完成“双革”项目1103项,获省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1项,技术和经济效益相应提高。到1987年工厂的11种主要产品全部被评为优质产品。优质产品产值率达到95%,其中9种主要产品的企业标准和实物质量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到1990年末,铁合金生产能力达到32万吨。产品综合合格率保持在99.9%以上。成为全国同行业第一家主导产品全优工厂。 改革发展1991年至今为改革发展时期。这期间,企业改革转制取得了较大成绩。1992年10月,企业被国家批准为大型一档企业。1995年被吉林省评为吉林企业明星。在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最佳经济效益评价中,名列第8位。1996年5月,被省经贸委评为“吉林省三好企业”。同年7月,经国家经贸委批准进入全国重点国有企业300家行列。这期间企业连续6年跻身国家重点企业行列。 2003年是企业历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吉林铁合金迎来了50华诞。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企业,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吉林铁合金人的亲切关怀,广大干部和职工精神振奋,倍受鼓舞。采取有效措施,克服了“非典疫情的影响,保持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打破了多年的生产经营被动局面,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产量、收入和效益均创1998年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明确了企业二次创业,加快调整、改造、减负,实现振兴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在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剥离企业办社会负担、扶贫济困等方面取得实效。 2004 年1月16日,吉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与辽阳铬铁合金厂资产重组签字仪式在辽阳市辽阳宾馆隆重举行,1月30日,吉林铁合金辽阳有限责任公司宣告设立。9月29日,公司召开动员大会,吉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2005~2007年发展规划纲要》隆重推出。2004年,吉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还以实物出资整合了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的吉双铁合金有限公司。该公司年生产铁合金能力为1.9万吨。 2005年10月8日,公司第十五届职代会第一次代表团组长联席会议专题部署:公司企业改制及员工身份转换工作全面启动。公司同时下发了《改制实施方案》和《员工劳动关系处理及安置办法》两个文件的讨论稿。10月27日,经广大员工讨论和修改,公司两个改制文件在第十五届二次职代会上以高票获得通过。11月18日,公司召开改制专题会议。公布改制后企业组织机构及职能设置,同时启动改制员工上岗应聘工作。11月28日,通钢、吉铁和建龙三公司资产重组框架协议在长春签订。12月24日,公司与应聘上岗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仪式在文化宫二楼举行。(由于50万吨不锈钢项目搁浅等原因,吉铁与通钢、建龙资产重组并没有进行实际操作) 在2005年,全球铁合金年生产能力在50万吨以上企业排行中,吉林铁合金名列中国第一位;世界第八位。2005年,吉林铁合金首批进入符合国家铁合金行业准入名单。被国家列为支持集中度生产和进出口贸易重点企业。 根据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系列改革政策措施的出台和企业深化改革的实际需要,2006年12月29日,吉林省国资委与中钢集团在长春签署重组吉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框架协议。当日下午,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等一行在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常镇有,总经理郭学诚的陪同下考查了吉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现场。 2007年4月17日,吉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第十五届五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了《吉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重组方案》和《吉林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安置方案》。4月29日,中钢集团增资重组吉林铁合金协议签字仪式在长春南湖宾馆隆重举行。吉林省长韩长赋、副省长牛海军、中钢集团总裁黄天文等出席仪式。黄天文、肖万民、常镇有分别在协议上签字。6月13日完成了中钢集团与吉林省国资委增资重组吉林铁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 6月18日揭牌。同时,还为新开工的特种铁合金基地建设项目奠基。 2007年企业实际完成各种铁合金产品产量58.2万吨,同比增长9.19%;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7.4亿元,同比增长49.22%;出口创汇1.48亿美元,同比增长45.66%;进出口贸易总额3.9亿美元,同比增长86%;实现利税3.9亿元;同比增长256%。上述指标均创企业历史最高水平。 中钢集团成功重组吉林铁合金,对壮大中钢实力,推进吉林铁合金的快速发展,加快中国铁合金行业的整合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这种国有企业改革模式已经得到国内外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共和国铁合金行业的骄子在中钢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一定能为国家做出更加令人瞩目的贡献! 发展公司现拥有各种大型铁合金电炉38台,电炉最大功率为25000KVA,生产能力由建厂初期的4.35万吨增加到65万吨,品种由6种增加到几十种,形成了铬系、锰系、硅系、氮化和钨钼等系列。生产的“哈达”牌铁合金产品均为中国优质产品,其中75%硅铁、钼铁、微碳铬铁、硅锰合金获国家银质奖章。公司的产品除供应国内各大钢铁企业外,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历经50多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集生产经营、科研设计、新产品开发、设备安装与制造、内外贸易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冶金企业,是中国最大、品种最多、质量最优、开发能力最强的铁合金生产与供应基地之一。公司在中钢集团的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品种优化、工艺领先、循环经济、管理高效、协调发展、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发展方针,预计到2010年,公司生产能力将达到100万吨以上,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从而将公司建设成为国内最大、国际一流,在国际铁合金市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新型铁合金企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