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 |
释义 | 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是由西南政法大学校团委和司法研究中心共同指导的,以“所有人的正义”为宗旨,从事公益法律服务的校级学生组织。法律诊所于2006年7月成立,2007年5月正式挂牌并任命法学院徐昕教授担任法律诊所主任。自成立以来,法律诊所以“所有人的正义”这一主题和宗旨开展了诉讼、代书、法律咨询、法制教育等各类法律服务活动。 课程设置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自2006年成立以来招收04、05、06级共104名学生进行了诊所学习,代理案件十几起,提供义务案件咨询千人次。 2008年,西南政法大学以加入全国法律诊所教育专业委员会为契机,面向三年级法学本科生开设“诊所法律教育课程”选修课。该课程主要为实践性教学,教师授课时间约为30课时,课余时间指导学生进行法律服务,内容包括法律咨询、普法宣传、代书、代理等活动。选课学生限60人。 本课程采用角色扮演、模拟练习、案例讨论、现场反馈等多元教学方式向学生讲授会见当事人、法律咨询、纠纷解决、谈判的一般理论与技巧、庭审技巧、民事案件的庭审模拟、行政案件的庭审与模拟、刑事案件的庭审与模拟、法律职业的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等法律实务知识。 本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部分。理论课由校内指导老师和校外指导教师集中课堂讲授,一般分为10个专题,30课时;实践课由指导老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法律咨询、具体指导办理真实的案件。每一个小组的学生应当在一学年中至少独立或与指导教师共同办理一件法律咨询、代书或代理诉讼等真实的案件。 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学生的模拟训练与分组讨论,把课堂教学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观察模仿能够在做中学,在课外能够学以致用。教学方法主要采用实践性教学方法,如角色扮演、模拟练习、分组讨论、案例分析,绝对禁止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法。通过观摹或自己亲身的角色扮演,体验、学习、模仿、感受法律职业不同的角色定位和技能技巧。学员每次上课要汇报上周办案情况,共同讨论办案中的疑难问题,分享办案的经验教训,以整体提高办案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 师资力量西南政法大学法律诊所拥有雄厚的师资资源。我所现有专职指导教师2人,其中一位为我国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徐昕教授,另一位是具有法律实务与法律援助经验的郑晓静老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徐昕教授担任法律诊所主任,徐昕教授与郑晓静老师是法律诊所的授课教师与指导教师,主讲法律诊所课程,进行课堂实践性教学,同时为学生开展课外诉讼与法律咨询活动提供指导。 法律诊所聘请了李祖军、李俊、杜江涌、李勇、林刚、熊辉、朱凡等法学各个领域的名师为指导老师,为诊所的法律咨询及案件代理提供专业指导意见。 合作机构法律诊所自2006年建立以来,先后与重庆市司法局、渝中区司法局、渝北区司法局、沙坪坝区司法局、九龙坡区司法局、重庆市12355青少年服务台、共青团重庆市委权益部、重庆市老龄委、重庆市妇女联合会、重庆市残疾人联合会等单位和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且在重庆市大坪街道办事处、重庆市翠云街道办事处、沙坪坝天星桥社区、工业园区枫桥水郡设立了“法律维权点”,每周定期进行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同时我所还在重庆市盲校等地建立了 “青少年维权岗” 、 “社区维权岗” 、“农民维权岗”等超过200个,定期向其提供法律咨询与援助。通过与这些单位和社区的长期合作,诊所在进行咨询服务时获得“上海市盛彤实业公司合同纠纷案”、“重庆市腾梦影视公司诈骗案”等案源。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