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隐洞石刻 |
释义 | 天隐洞,又名灵岩。在芳溪镇万丰村。洞深20米,高5-7米,原为石窟寺。洞内后进右侧低处石壁上,刻有楷书五言诗:“不记从前日,重兴乙亥年。范君今洒扫,香火永绵绵。”康熙乙已《新昌县志》记载:“前右折百步余,有石岩,青质白理,隐成佛字,拭之愈显。”今未见到,元代高僧圆至曾住持于此。 天隐洞道光碑记 天隐洞之有也,始于唐,更名于宋。因其岩石覆空幽、遂宏敞,天然隐者口口口冠羽士、释民之栖息其中,塑三宝诸佛祈香火焉。其殿之南则生成大士之像,岩立石间,交为奇绝。自唐宋而无而明迄本朝盖千余年口口矣。都人士为其之神显而灵、祷而辄应也。钦崇者日其口口,礼拜者日益夙远来信宿不可无所口栖。口口熊口都公曾鸠工为道士李琦珀筑室于洞,观察熊公为之记,今记犹存于碑而室无存焉。道光廿十九年,邑绅士庶议募修,建舍三间,于其殿右又开~便门瞻拜大士石像之仪也。成,众日有栖止之便无幻曲之烦诚口口止。爰序其事并记之捐资姓名于左。 道光三十年孟冬日上浣吕吉立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