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送友人南归 |
释义 | 作品名称:《送友人南归》 创作年代:盛唐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作者:王维 作品原文送友人南归 万里春应尽,三江雁亦稀。 连天汉水广,孤客郢城归。 郧国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悬知倚门望,遥识老莱衣。 作品鉴赏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六。其格律为平起式首句不入韵格,用上平声五微韵。首句对仗。三句三仄尾,不救,了意为先。其余平仄规范。 此诗作于春末送别中,友人是南方人。三江,有多解,据此诗内容当指长江中下游一带。郢城,春秋时楚国国都;郧国,古国名,在湖北陆安,春秋时为楚国所灭。悬知,挂念中想象。倚门望,指友人的双亲,主语省略。老莱衣,意为孝顺的子孙,借代友人;典出《列女传》老莱子至孝,年七十双亲尚在,穿五彩衣佯装儿童以取悦之。首联即时发端,友人春初出发,路途很远,到家的时候春天将过去,北飞的鸿雁也在江南看不见了;颔联、颈联想象描绘友人家乡的美好,非眼前实景。孤客郢城归,倒装句(郢城是宾语而不是壮语,归是谓语),以应对仗之需。友人路上将看到的风光。尾联设想,朋友在路上想象,自己的双亲倚门遥望,认出了儿子的身影。 作者简介王维 (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青少年时期即富于文学才华,擅画人物、丛竹、山水。公元721年(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一,为大乐丞,累官至给事中。公元756年(天宝十五载),为安史乱军所获,署以伪官。两京收复后,降职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王维诗现存约四百首,最能代表其创作特色的是描绘自然风景及歌咏隐居生活的诗篇。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有《王右丞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