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诗山书院 |
释义 | 位于南安十二都山头城(今诗山山头乡)东岳庙后。原为朱子祠,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建,祀朱熹及欧阳詹。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拓为“诗山书院”。 诗山书院内有朱熹61 岁时对镜写真的自画像,半身拓印,这是朱熹治漳州行前在崇安五夫里紫阳书堂对着铜镜描绘的。 中文名:诗山书院 原名:朱子祠 地址:位于南安十二都山头城东岳庙后 创建时间: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 基本信息南宋·绍熙元年(1190年)正月,朱熹和将人朝的秘书监、诗人杨万里游了武夷山精舍、钓矶等十二景。杨对朱熹蛰居山中7年不受重用深表同情,走后寄来诗作十二咏,其中《精舍》云:“忆我南溪北,千岩万岳亭;妒渠紫阳叟,诧杀一峰青。”《渔艇》中也有“精舍何曾远?只在九曲北。渔艇若不来,弱水万里隔”之句。朱熹读罢,黯然神伤,便自画了一幅半身肖像。 画中的他穿戴儒服,威仪整肃,双手拢入袖中拱于胸前,似笑非笑,面部须发及右颊耳侧七颗面痣清晰可见。并自题云:“从容乎礼法之场,沉潜乎仁义之府。是予盖将有意焉,而力莫能与也。佩先师之格言,奉前烈之余矩。唯黯然而日修,或庶几乎斯语。” 不久,宋·光宗却意外地派他去漳州为守。是年四月二十四日,朱熹到达漳州。 朱熹于宋·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十五日出生在尤溪城北青印溪南山下的家中。其面部北斗状七颗黑痣,出生时即有。《搜神记·管略》云:“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传说北斗星君可主祸福、生死、 富贵。朱熹面悬北斗七星,但在官场中却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朱熹自绘肖像而不隐去面部七痣,或许有自嘲“北斗下凡无人识”之意。 朱熹的这幅自画像,后来由16代孙朱玉刻于黑页岩,高93厘米,宽50厘米,厚3 .5厘米。石刻于1974年4月在建瓯豪栋街朱子后裔家中被发现, 1984年因火灾毁于建瓯文化馆。 清末,南安举人戴凤仪《松村诗文集·卷十八·楹联·诗山书院崇祀关帝、开闽王洎土地神联句》: “帝之神在天下,忠肝义胆,咸荐馨香,讵独诗山供一瓣;王有恩及闽中,辟草披榛,廓清疆宇,宜偕后土永千秋。” 后来,戴凤仪借为诗山书院崇祀关帝活动撰写对联之机,再题: “惟帝其难之,浩气忠义,史官休仪一矜字;夫子既圣矣,振顽起懦,后学宣尊百世师。”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