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圣若瑟修院大楼 |
释义 | 澳门圣若瑟修院(Seminário e Igreja de São José) 位于澳门岗顶前地的教堂,2005年作为澳门历史城区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内。 圣若瑟修院自1784年起数度易名,计有北京主教管辖御修院、修士团体之家、皇家教育进修所、澳门圣若瑟利宵修院以至现称,都显出此修院在天主教和培训人才的重要地位。 历史沿革耶稣会会士於1728年取得现址。经过三十年经营,院舍陆续落成。修院专门培养赴中国及东南亚传道的神职人员。毗连的圣若瑟教堂於1746年兴建,1758年落成,规模仅次於耶稣会会士兴建的圣保禄教堂(现大三巴牌坊遗址前身),因此当地人惯称它为「三巴仔」。修院曾为圣若瑟教区中学第二、三校校址,但自1960年代以来已无收生。 1953年维修时在教堂外立面铺上石米饰面,破坏了原始面貌。後来教堂穹顶更从中间裂开,得文化司署维修,於1999年完工对外开放。[1]修院部份并不对外开放。原藏路环岛的圣方济各·沙勿略的臂骨亦被移到此。 建筑特色圣若瑟圣堂。圣堂正门上方的为耶稣会的标志。修院及圣堂属巴洛克风格。正面有三个入口,主堂平面成拉丁十字型,长轴长27米,短轴长16米,长轴两端分别为入口前厅及主祭坛。祭坛供放其主保(圣若瑟)像,装饰甚多,其中两组四枝腰缠金叶的旋柱最具特色,柱头则以破山花形式收结。而与之呼应的是入口前厅中四枝支撑二楼唱诗台,来自原圣方济各修道院的木制盘旋柱。四个拱顶形成一四边内弯之正方形空间,其上以一罗马式穹窿封顶,穹窿直径为12.5米,顶部高度为19米,开有三环各16个窗户,其中最高一环为假窗,另两环才具有透风及采光功能,穹顶内侧为白色,中间是黄色的耶稣会会徽。教堂正立面为一雄浑的墙体,宽24.6米,高19米,大致分为上下、左右各三部份,顶层两边为对称之钟塔,塔顶为琉璃瓦顶,其左钟塔三个窗洞放有大铜钟,左边钟塔正面窗亦有一铜钟,以及一小门通往天台,中间山花中有一耶稣会会徽雕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