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珊瑚豆
释义

它原产美洲和亚洲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适宜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珊瑚豆生长旺盛,适应性强,繁殖栽培都较容易,常用播种繁殖。

名称

珊瑚豆

学名:Solanum pseudo-capsicumvar diflorum (Vell.)Bitter。

俗称:看枣

别名:珊瑚樱、冬珊瑚、玉珊瑚、珊瑚子。

形态

红艳艳的果实,一到秋天,在绿叶的衬托下极为美丽诱人。它是一种上等的观果植物,这种植物是茄科茄属的一种小灌木,其株高可达1米,但常作为一、二年生栽培。叶披针状椭圆形,基部狭窄,叶互生,花小,白色,常见有单生叶或数朵簇生成蝎尾状的花序,花期在夏、秋二季,果圆形,直径1-1.5厘米,果柄0.8-1.5厘米,入秋浆果逐步成熟,逐渐由绿变红,直到冬季都不凋落。全株具有毒性,果实等不可入口。

栽培

一般在春季3-4月间盆播,出苗迅速整齐,当小苗长出2-3片真叶时,应在塌盆中分栽一次;长到5-6片真叶时,再分别上盆,也可移植至畦上作为地栽。盆栽的栽后要浇透水,放置在半阴处,缓苗一周后再移至阳光处。地栽的栽后一段时间要注意遮荫。当苗长到30厘米左右时,可翻盆定植到较大的盆中。入夏后气温高,要经常喷水增湿降温,还要防避暴风急雨吹打浇淋,平时每周施一次饼肥水或粪肥,开花前后要增施几次磷肥,这样做可减少落花,有利座果。开花期间,水不能多浇,土壤要让它稍干些,做到间干间湿,这也有利于防止落花,座果后,要掌握干湿适度,过干过湿都会导致落果。小苗地栽培,养护可更粗放些,到8-9月带土上盆,入冬后,要及时移入室内向阳处,注意使室温保持在5℃或高一点。

对于老株,在开春萌动前,应及时进行重剪,粗壮侧枝留3-4个芽,弱枝仅留1-2个芽,同时要进行翻盆,翻盆时顺便施足基肥,并修剪去部分衰弱的老根。以后对萌发的过多新梢还应适当疏去一些。

夏季高温季节,若遇雨淋或盆土过湿,易发生炭疽病,可在入夏后定期喷洒杀菌剂,如用代森锌和托布津交替使用。

药用部分

根。四季均可采集。

性味功能

性温,味咸微苦,果及全株有毒。止痛。

有毒部位:全株

中毒症状:幼儿如果误食红果,导致下列如:恶心、腹痛、腹泻、昏睡、心跳减慢、瞳孔放大、血压下降等症状,严重时有致死之可能。

珊瑚豆的繁殖管理

多采用种子繁殖,于冬、春采集成熟浆果,在水中淘洗干净,捞出晾干贮藏备种。春季将所贮藏的种子于室内浅盆中播种。播花发芽迅速、整齐、生长快。幼苗长出3~4片叶子后,换上10厘米盆,或移栽于露地苗床。

珊瑚豆性喜温暖向阳,喜排水良好的土壤。盆栽每盆一株,栽后浇足定根水,放置半荫处。缓苗后移栽到阳光充足的地方。1~2月后,植株长到25~30厘米高、根系长满盆时即可换盆。移栽于露地苗床的,以10厘米株距栽植,待长到株长与株间搭叶封行时,再以30厘米株距定植。夏季盆栽因高温干旱影响生长,高温多雨多易发生炭疽病。地栽可以避免这些不良影响,经过8月到立秋后,再带土栽植于7寸盆中。生长期间要注意整形,使植株基部长成一独立主干,高15~20厘米,上部形成一小树冠。当珊瑚豆幼苗生长到20厘米高时就要摘除顶心,抹掉下部侧枝,以形成一段较短主干,促使侧芽从主枝中部发生。侧枝长到25厘米时也要搞心,以利于产生更多的侧枝,增加座果部位。如想养成多年生老株,每年冬季果实脱落后应对所有侧枝进行短剪,保留侧枝长约15厘米。如果修剪得好,三年以上植株年结果可达几十颗到上百颗,使珊瑚豆的观赏价值大大提高。冬季气温较暖的地区,珊瑚豆能在室外越冬,北方地区要移到低温温室越冬。第二年春天腋芽开始萌动时,要进行整形修剪。在主枝和侧枝下部仅留三四个芽,其余全部剪去,并结合换盆进行新的一年养护。要保证正常生长,并开花结果,每月施以腐熟液肥2~3次。幼苗期如发生猝倒病,应及时拔除并喷洒浓度为600倍的代森锌溶液,或硫酸铜0.1%~0.2%的溶液。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4: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