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砂河
释义

繁峙县砂河镇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位于五台山北麓,恒山脚下。是通向五台山旅游风景区的北大门。全镇人口6.4万人,辖4 3个行政村,面积222平方公里,是华北重要的商贸集散地。砂河镇,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京原铁路、l08国道横贯东西,砂应、砂台公路连接南北,南靠五台山风景名胜,北邻恒山悬空寺、应县木塔旅游胜地。东接平型关红色旅游线,是晋东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旅游中转地。现已成为华北地区首屈一指的旅游,交通,文化,经济重镇。“南台北恒佛圣地,东京西并滹沱源”便是对砂河地理位置精炼的概括。明朝时期所设砂河堡,治今之辖地,原为屯兵之重地。

行政区划

砂河镇管辖43个行政村,分别是南关、后庄、牛家川、马槽峪、西关、泉沟、地卜沟、东关、义兴寨、后河、印坪、长胜号、孙庄、上双井、山羊沟、西沙河、小辛庄、下小沿、小沙河、同路、上小沿、代堡、下湾、柳泉沟、下汇、松涧、红崖、桃园、下角峪、杨家窑、西沿口、店门、和村、东沿口、杏树沟、川草坪、曹家寨、泉家坊、长咀、羊脑沟、西石槽、后窑、安耳。

生态气候

砂河镇属明显的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变化较大。冬季受蒙古西北气流控制,气候寒冷而干燥;夏季受大陆低压影响,多偏南气流,气候温和;春季是冬夏季风交替的过渡期,气候变化无常,降水少,风沙大,蒸发快,十年九春旱;秋季低压迅速为高压代替,寒温适中,但为时极短。历史上十年九旱,风、雹、洪、霜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人口概况

截至到2009年,砂河镇常住人口为6.7万人,暂住人口约4万余人。大部分为汉族,零散有满族、蒙古族、傈僳族、回族、羌族、藏族分布。

工业概况

工业主要有开采、冶炼、机械修理、化工建材、食品加工等行业。主要产品有金、硫、铁、云母、石英、硅铁、铜、钼、磷肥、水泥粉丝和淀粉等。

农业概况

砂河地处中央平原,农业比较发达。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高粱、谷子、黍子、小杂粮和土豆。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黄芥、大麻、葵花、花生、黄花等。

水利资源

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东流至河北省献县臧桥与子牙河另一支流滏阳河相汇入海。全长587公里,流域面积2.73万平方公里。途经砂河镇30于公里,有滹沱河大桥一座。是本镇最主要的人畜、工业用水源地。

经济发展

2010年,全镇GDP8.68亿元,农村总收入6.36亿元,人均纯收入3200元。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砂河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三大产业总体平衡,突出工矿、私营企业和招商引资为总抓手。稳一产,重点发展二产,带活三产,引进资金4.5亿元,充分利用砂河境内金属储量丰富,铁、金、银、铜等矿藏量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矿产加工业,截至目前,发展大型金选厂5家,中等规模上铜选厂4家,大中型铁选厂20余个,矿产品交易市场火爆,金、银交易市场已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金银饰品集散地。另外,砂河镇党委、政府逐步加大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2005年引进资金2亿多元,盘活资金4.5亿元,其中工矿业引进1.7亿元,共建设金、铁、铜等选厂34家,基础设施投资3000万元,其中道路改造20余个,造和完善城镇功能1900万元。旅游服务业投资1600万元,建成3星级宾馆一座。其它大型综合饭店3座,砂河镇日接待能力达5000人次。 民营企业发展迅速,其中极具代表性的有义兴寨金矿和辉煌乳业。义兴寨金矿年产黄金2000余斤,消化劳动力三千余人。辉煌乳业是生态业的代表,拥有奶牛150余头,已形成一个配套齐全的绿色生产链,成为全市绿色生态产业的龙头。另外,砂河镇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现在已成为北至内蒙,东连天津、北京,西达太原的商贸集散地和小商品、特色农业产品的集散地。

文化教育

砂河一中

砂河中学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砂河镇东关,创办于1952年,全校现有教学班56个,其中高中部26个,初中部30个,在校学生4000余人,教职工223余人,高级教师12人,一级教师100余人,新建了一所十轨制的民办公助性质的初中部;高中部由原来的四轨制扩展为十二轨。建筑面积达11000平方米,校内建筑主要有:教学大楼三栋,共54个标准教室,每个教室都配备了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等先进设施;宿舍楼五栋?可容纳2000余名学生就寝,每一名学生都是单人单床,宿舍内备有衣柜;科技楼一栋,内设可容90人的语音教室一个;微机室三个,电子备课室两个,砂中还建成了全县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拥有700多个座位的多媒体阶梯教室;今年秋季又建起了校园局域网;实验楼一栋,理化生实验室四个,初高中理化生实验能全部开展;办公楼三栋,教师办公条件得到彻底改善,学校还投资20余万元硬化、美化、绿化了整个校园,对重点保护文物——明代建筑“泰宁宫”进行了重新维修。

砂河二中

砂河二中,建立于1968年,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砂河镇。砂河二中是 一所十轨制的省级示范初中和省级文明学校,现有在校生2500余人,教职工146人。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方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1年中考成绩居全市第二,2002年中考成绩全县第一,2004年中考成绩居全县第二。

砂河三中

砂河三中,是2008年山西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之一,也是我县创建优质学校,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足砂河镇区初中生就读需求,解决初中生择校热,落实政府惠民政策的一项重要工程。学校由省、市、县三级政府及县教育局投资,县民营企业家杨晓龙、王永春、杨志新等捐资共同兴建。学校座落在砂河镇区东,京原铁路南,108国道北,东临砂柏路,交通十分便利。目前,是繁峙县占地及建筑面积最大,设备和设施配置最先进的唯一一所12规制全免费、全寄宿制县直公办初级中学。

砂河朝阳中学

朝阳中学位于繁峙县砂河镇,2002年挂牌招生,建校七年来,一直坚决执行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不办补习班,不扩大班容量,遵循教育规律办学,经过七年的努力,学校由原来的6个教学班200多名学生迅速壮大为现在的18个教学班,1100多名学生,任课教师59人,全部为大专以上学历。短短的七年,在全体朝阳人的奋力拼搏和艰辛努力下,衡水经验成功移植我校,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学案”教学模式喜结硕果,实现了“低进高出”、“劣进优出”的育人目标,创出了“差生转优”的业绩。

其他

镇区各类文化娱乐设施星罗棋布,歌舞厅3O余处,其中较大型的8个。通过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基本能够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另外,晨练广场的落成极大地解决了群众晨练没有场所组织集体活动项目的难题。同时新建民办溜冰场和大型体育场5处,对解决青少年假期无体育活动场所的难题起到了不可替代作用。

砂河变美了,砂河壮观了,砂河投资环境提升了,砂河脏乱差成为历史了。这是砂河地区人民和无数游人对砂河镇的高度评价,更是对县委政府和新一届镇党委政府工作的肯定。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砂河镇党委政府历时70天,对集镇区进行了全面的集中整顿治理,使镇区镇容镇貌发生了空前的变化,几十年的脏乱差现象和不文明现状得到了彻底控制。卫生、交通、市场治安环境脱胎换骨进行系统化的整治,总计投资三千四百余万元,首先对镇区各主要街道影响镇容的违章建筑全部拆除;多处污染环境的洗车、电焊、货运商店全部搬迁;镇区各主要街道路面、路牙进行高标准铺设和整修;集镇五横两纵主要大街路灯和绿化带全部维修栽植,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光彩照人,显现了城市化风格。同时在内环路东西、国道转盘、五台山火车站南新建了群众休闲广场和标志性艺术选型建筑,各主要街道人行道由彩砖铺设,规划了人行通道和停车线路,对百余户街道临时经商户进行了规划安排。投资285万元,新建高标准农资市场和蔬菜市场。镇区垃圾处理井然有序,新建垃圾池30余个,增加环卫工70余人,环卫车70余辆,每天12小时不间断清扫拉运。

步入砂河镇区,看到的是崭新的镇容,有序的交通,平坦的马路,卫生的街道,优美的环境。无数商客游人赞不绝口。看今朝,砂河镇发生了空前巨变,城市化氛围更加浓厚了。我们为砂河镇的巨变而喝彩,为砂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扎实的工作心系民生的实绩而欣慰。砂河镇这座集旅游交通商贸为一体的文化重镇已经谱写了绚丽华章,成为市县的文明东大门。

历史旅游

砂河镇历史悠久,拥有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一岩山寺(岩山壁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一三圣寺、永泉寺。另外,古遗址还有义兴寨一一焦赞的历史佳话,代堡一一杨家将的历史传说,再有历史文化名人也不胜枚举。砂河镇周边红色旅游景点闻名遐迩,东至著名的平型关战役遗址20公里,南至毛泽东路居纪念馆5里。南距中外皆知的佛教圣地48公里,北距应县木塔和恒山悬空寺分别60公里、84公里,砂河作为这些风景名胜的中心,有着不可或缺的辐射连带作用,同时也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中转站。应县木塔及恒山悬空寺的历史渊源深厚,极具旅游开发价值。

三圣寺

三圣寺位于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西沿口村北。创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金代建筑。清同治十年迁建现址。寺院座北向南,一进二院,寺共有殿堂禅房30余间。前院有南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前后院之间建有舞台一座,另有一处台基,南北两个舞台,中间用隔板分开,俗称鸳鸯台。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过殿、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有木雕华严像三尊居中,后有雕花背光,前违院,侍立等泥塑。

永泉寺

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砂河镇西北角。1979年、1985年两次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永泉寺始建年代不详,元、明、清和民国均有较大的重修。现有民国年间所建的戏台1座,有殿堂、房屋24间,除正殿和戏台外均属清代遗物。正殿3间,歇山顶,斗拱四铺作,单下昂,耍头蚂蚱形。衬枋头象似云形,兰额、普柏枋出头,殿内无金柱,昂呈琴面,柱头枋2层,正面补间头拱2朵,山面1朵。为元代 遗构。正殿内塑三世佛,过殿塑弥勒、韦陀,均为近年所塑。

其他相邻景点

五台山景区 阎锡山旧居 古城代县 南茹八路军总部旧址 平型关战役遗址 西河头地道 白佛堂 阿育王塔 边靖楼 徐向前故居 关帝庙 公主寺 貂蝉故里 关王庙 管涔山风景区 岱岳殿 历代长城 海潮庵 洪福寺 护城楼 黄河旅游区 偏关 惠济寺 汾源天池 林泉寺 芦芽山 娘娘滩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秀容书院 奇村温泉 山西雁门关 石径禅院 忻州古城 寿宁寺 天涯山 五峰山 忻州城楼 忻口遗址 杨忠武祠 普济桥 元好问墓 岩山寺 禹王洞禹王群雕 禹王洞 赵杲观 汾源水利风景区 忠烈祠 管涔山情人谷景区 赵杲观国家森林公园 五寨自然保护区 宁武关

历史名人

元德明

元德明(1159~1206)金朝平民书生,字不详,太原秀容(今山西繁峙砂河)人。元德明著有东垒集三卷,《金史本传》行于世。元好问之父。金史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沮而止。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迹泯而不传。”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摭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余万言。今所传者有《中州集》及《壬辰杂编》若干卷。年六十八卒。纂修《金史》,多本其所著云。

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汉族,山西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少年时代与其父元德明生活于繁峙县砂河镇滹沱河北。

胥持国

胥持国,字秉钧,代州繁畤(今山西砂河)人。经童出身,累调博野县丞。上书者言民间冒占官地,如“太子务”、“大王庄”,非私家所宜有。部委持国按核之。持国还言“此地自异代已为民有,不可取也。”事遂寝。寻授太子司仓,转掌饮令,兼司仓。皇太子识之,擢祗应司令,章宗即位,除宫籍副监,赐宫籍库钱五十万、宅一区。俄改同签宣徽院事、工部侍郎,并领宫籍监。阅三月,迁工部尚书,使宋。明昌四年,拜参知政事,赐孙用康榜下进士第。会河决阳武,持国请督役,遂行尚书省事。明年,进尚书右丞。

胥鼎

胥鼎(?-1224) 金朝大臣。字和之,今山西砂河镇人。尚书右丞胥持国子。大定末,擢进士第,入官以治能称,迁大理丞,至宁间,由户部尚书拜参知政事。宣宗即位,元兵围中都,授知大兴府事兼中都路兵马都总管。

赵征夫

赵征夫(1912~1967),原名赵寿祯,山西省繁峙县砂河人。著名中共党史专家,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教授。理论家,作家。

樊明渊

樊明渊(1913~1949),字经孙,山西忻州砂河人。1931年黄埔军校第九期,后任山西晋绥军第二十五兵团总司令。中将军衔。

生态环境

在努力扪。造生态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镇村两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夯实农业基础设施的同时,借助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退斟还林还草等大项目带动,自然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为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良性运行提供了保证。2010年12月1日,砂河镇总投资405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预计2013年投入使用,在全市镇区中首开先河。

新的发展模式中还包括了“甘为他人做嫁衣”的理念,身为五台山北大门的砂河镇,一改过去与五台山争名夺利的做法,投资4亿元清理门户,治理脏乱差顽症,兴建起一流的服务区,在同世界遗产地的互动共舞中找到了新的发展定位与空间。目前,已有杨小龙等民营企业家投入逾5000万元巨资在砂河镇兴建五星级大酒店,以满足五台山游客的需求。随着"灵河"高速的开工在即,期盼多年的平型关旅游区开发项目也已进入操作层面。与此同时,台外寺庙、景观得到整合,形成了放大辐射效应,北台、中台、西台三座台顶成了繁峙县与五台山息息相关的紧密纽带;岩山寺、公主寺、秘密寺等知名寺院成为繁峙县的文化名片。 为改善生态,恢复山清水秀,繁峙县更是不惜血本,先后投资4200万元,为800余亩破坏较为严重的山体美容,使之重新披上绿装;投资1亿多元实施的滹沱河治理工程,使之大部分地段水无断流,波光涟漪。

未来展望

一个有悠悠历史的古镇,承载着无数历史文化,她有浓厚的人文色彩;一个开放的、活力十足的城镇,搭载着人们美好梦想,她有鲜活的现代气息。古老的砂河镇必将轻挽您的手臂,给您娓娓道来她的荣耀与苍桑;年轻而富有活力的砂河镇拥抱你,必将用现代观念和一流的服务与您一路实现梦想,再创辉煌!

其他

这里要特别提示一下,五台山火车站并未在五台县境内,而是修建在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另有出租车和公交车通行于砂河与五台山之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9 8:5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