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三林镇
释义

三林镇位于浦东新区西南部,西濒黄浦江,北依川杨河,东与北蔡镇、南汇区康桥镇相邻,南与闵行区浦江镇相接。于2000年4月“撤二建一”原杨思镇与原三林镇成立新的三林镇,占地面积31.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05.4公顷。现户籍人口9.4万余人,登记流动人口12万人,农业人口近1万。全镇有基层党支部(总支)101个,村委会21个,居委会27个。

基本概况

三林镇位于浦东新区西南部,东分出东明路街道,北有杨思镇及其周边新桥等地并入,北与周家渡街道昌里路商业街隔川杨河相望,东与东明路街道、张江镇、北蔡镇、康桥镇相邻,南与闵行区浦江镇相接,西濒黄浦江。总面积31.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98.4公顷;共有29110户、74932人,其中农业人口11874户、30842人。下辖24个村委会和11个居委会。

镇域内南有外环线和徐浦大桥横贯,是连接浦东国际机场与虹桥国际机场的重要通道;中部有上海城市中环线和上中路隧道;北部有卢浦大桥和川杨河;有3公里长浦江水岸线;杨高南路(林海路)、上南路、济阳路、浦三路及川杨河、三林塘港等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

历史渊源

舞龙是三林镇的一张名片,使这浦东西南重镇名扬四方。三林舞龙曾跃上北京中华世纪坛,为全中国最盛大的世纪庆典助兴;每年新春佳节或喜庆联欢会上,都有它腾越的身影;更值得骄傲的是,在4年内几出国,代表三林、代表上海、代表中国,把华夏文明中极具姿彩的龙狮文化,传播到了欧洲。 龙舞起源于汉代。它是先民们祷神求雨的一种方式,也是备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民间艺术,更是展现民族气概的“劲舞”。相传很久以前,海龙王生了病,变成一位老人来到人间求医。很多医生都束手无策。最后,一位名医为“老人”把脉,惊奇地发问:“你的脉与人的脉怎么截然不同?”“老人”只好承认自己是海里的龙王,说他的腰间又疼又痒。医生提出,只有他现出龙形才能诊断。龙是不能轻易让人看到的,但为了把病治好,龙王还是与医生相约海边。

那天,龙王跃出海面,医生从龙头开始检查,发现腰间的一片龙鳞里藏着一条蜈蚣。他取出小虫,敷上药,龙王的病立刻好了。为了报恩,龙王告诉医生:“你回家后按照我的样子扎一个龙形,每年挥舞,就能风调雨顺。”从此,民间就有了舞龙的习俗。

农业经济

正向都市化、生态化、现代化跨越,建立了园林苗木培育基地、经济果林基地、蔬果生产基地和恒大花木世界,农业结构调整面积达3000多亩,以蔬菜为主,适度向苗木、花卉、经济果林、生态林发展。不断引进名、特、优、新、稀品种,提升了农业科技含量,加快了产业化发展步伐。

2006年全镇经济稳中有增,各业总收入达到200亿元,财税收入完成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098元,比上一年人均增加2572元,新增就业岗位10518个,全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市、区规定的和年初人代会确定的4.1%之内。

经济状况

2000年,全镇三业总收入44.06亿元。其中工业销售收入为18.13亿元。镇内设有镇北工业区、杨思工业区,斯米克金刚模具有限公司、大博文鞋业有限公司、泛林工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小区。

农业收入1.28亿元,已由单一的以蔬菜为主适度向苗木、花卉、经济果林、生态林发展,不断引进名、特、优、新、稀新品种,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

全镇第三产业累计完成21.23亿元,其中房产业的收入达9.2亿元。并以房地产、商贸业为主体,带动交通、运输、配送、仓储、信息、商务、餐饮、旅馆、娱乐业发展,初步形成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

社会事业

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社区管理和文明创建成绩显著。市级文明镇和市一级卫生镇的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目前我镇已成功创建市一级卫生镇,市文明镇已经通过考核验收,即将跨入上海市文明镇的行列。同时,以广场文化活动为中心,以舞龙为特色的健康、高尚、活泼的文体活动起到了教育人、鼓舞人、凝聚人的作用。拥有中学5所、小学7所、幼儿园8所、敬老院2所、卫生院2所。三林中学为区重点中学,已有百年建校历史;三林卫生院创建为市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林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三林舞龙队被命名为“上海市舞龙队”,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屡获佳绩,饮誉四海。

“十五”期间,三林镇列为浦东新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中心城区规划面积为8.07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0万人,规划设计已全面启动,将建设成为生态化、智能化、人文化、都市化现代文明的新城镇。

所获荣誉

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上海市群众文化体育先进集体、上海市浦东新区先进集体、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十佳、上海市浦东新区巾帼英雄示范岗、2004年8月随上海歌舞团“金舞银饰”剧组赴香港演出成功,而受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嘉奖令、1995年被上海市政府隆重授旗,正式命名为“上海市舞龙队”

重大赛事成绩

1993年福州“佐海杯”全国龙狮邀请赛第三名、1994年第一届全国舞龙锦标赛第三名、1996年海国际龙狮邀请赛舞龙第三名、第三届全国农运会舞龙冠军(二金一银)、1997年第二届全国舞龙锦标赛冠军(三金)、1999年重庆全国龙狮精英赛冠军(一金)、上海国际龙舟、龙筝、舞龙邀请赛冠军(一金)、2000年北京、杭州、厦门“炎皇杯”国际龙舟舞龙系列赛冠军(四金)、第四届全国农运会亚军(一银一铜)、2002年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舞龙比赛

冠、亚、季军(一金一银一铜)

2001年亿万妇女健身大会女子舞龙“优胜奖”、“精神文明道德风尚奖”、1996年获比利时欧亚龙狮锦标赛“优胜奖”、2003年上海市“三林杯”龙狮邀请赛“最佳表演奖”

历年重大表演活动

北京亚运会开幕式(游园)、首届东亚运动会开幕式、全国第三届农民运动会闭幕式、庆祝香港回归大型文艺晚会、庆祝澳门回归大型文艺晚会、北京世纪坛迎新世纪文艺晚会、上海APEC会议、上海六国首脑会议、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汇演、上海庆祝申博成功大型文艺晚会、上海庆祝申博成功一周年文艺晚会、国际剑联2003年花剑锦标赛开幕式、国际剑联2004年花剑锦标赛开幕式、上海2003年国际龙舟邀请赛开幕式、上海国际友好城市运动会开幕式、2004年全国棒球锦标赛开幕式、第五届上海市农民运动会开幕式、国际足联2004“A3”联赛开幕式、2004全球优秀企业家联谊会、2004哈佛大学校友联谊会、上海市“人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全市巡回展示、国际知名企业“沃尔玛”2003年年会及大型新闻发布会、上海市欢迎航天英雄来访、迎接文艺晚会、2003年东方明珠迎春登高活动、2004年东方明珠迎春登高活动、上海市除夕次就迎新系列活动(历年)、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等等……并参与历年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国际旅游节、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上海国际桃花节、以及全市许多区、县、乡镇、街道等等艺术节和运动会。

友好使者

1996年,应国家体育总会指派赴比利时参加欧亚龙狮锦标赛,作舞龙表演,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国外。精心教授培养了第一支纯洋人的境外舞龙队,该队多次参加中国国际龙狮赛,并取得亚军的好成绩。2000年,随冯国勤副市长赴法国斯特拉斯堡参加欧洲博览会龙狮表演。随时任上海市市长陈良宇同志赴德国汉诺威参加世界博览会,为上海申博作前期宣传活动。2002年,应香港港龙航空公司邀请,赴柬埔寨吴哥窟、日本广岛、香港舞龙表演拍摄影片。2003年被选参加随上海市代表团赴俄罗斯参加庆祝圣彼德堡成立300周年。2004年随上海代表团赴法国巴黎参加“中法文化年,巴黎上海周”开幕式舞龙表演,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法国总统文化秘书为“三林彩龙点睛”。

2004年随上海歌舞团《金舞银饰》剧组赴香港表演成功的演出,得到上海市委宣传部的嘉奖。三林舞龙队在取得一系列成绩之余,进行了许多对外交流和培训,这些培训和指导遍及上海的金山、徐汇、长宁、普陀、闵行、浦东等地参加人员有工人、农民、干部、学生、战士及退休人员等等,为充分贯彻“上海市人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计划,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民间艺术

三林刺绣历史悠久

三林刺绣,古称“筠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面料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图案的一种工艺,是以线的特点,以实在的组合成为有趣味的人文意境,这种意境再通过实用的承载而体现,许多流传下来的三林优秀民间作品,都是通过线条,图案与色彩构成精美绝伦、雅韵欲流的佳作。三林刺绣经过元、明、清臻于灿烂、又延续至民国,其发展的历史极为漫长,四乡妇女深得江南刺绣遗韵,形成了三林乡土味特浓的刺绣。它以线细、行针密、针法多样、色彩丰富、精致细腻不留针线痕而著称。三林刺绣采取不同的针法,表现了山、云、水、天虚无缥缈,所绣的花、鸟、鱼、虫,五彩斑斓。许多刺绣艺人祖辈相传,以精湛的技艺,沿续发展刺绣技艺,从未间断。他们用手中的线,描绘了自己对美好的理解,不但淳朴秀丽,色彩丰富,更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祈求。古朴的绣品盈含了大量质朴的三林古民俗文化信息。

三林刺绣声誉卓越

清宣统二年(1910)四月二十八日至十月二十八日,清政府在南京举办了“南洋第一劝业会”,三林镇巨商汤学钊曾邀集艺人选送刺绣参展,获得好评,三林刺绣声誉传至海外。自上海辟为通商口岸,洋人来华者日众,绣成衣出口为民谋此业者日益增多。在三林素以刺绣闻名的杨林宝女士,於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即开设刺绣培训班,教授女工,并租房於吕班路(今重庆南路)38号与同孚路(今石门路)汤生公司达成协议,交割其刺绣业务,因杨氏对工艺的不断改进,推陈出新,颇得外商赞许,而三林四乡妇女皆以杨氏工价公道,赖以生存者日众,贫苦者以其宽裕者近千人。随着三林地区刺绣业的不断繁荣,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林联丰叶家宅的孙金铨,镇上的陆桂根、周志勇等先后在上海开设“刺绣作场”雇艺师、带徒弟,根据可户要求在绸料上描绘花纹,设计刺绣图案,分发给年轻妇女刺绣。作场加工刺绣成衣,形成了一条龙的体系,闺阁家家架绣棚,妇姑人人习针巧,为真实写照,从而掀起了三林历史上第一个刺绣高潮,直至做到太平洋战争爆发,西人回国。

解放初,党和政府十分关注传统工艺,1951年曾选派三林刺绣艺人参加“苏南区土特产城乡交流会”。1953年在三林镇西林街24号成立了“三林刺绣合作社”,1954年初,刺绣艺人杨林宝之后,杨彩英、杨翠琴、杨根炎、金素文等,成立了三林绣花站,为拓展业务,免费教授女工。四乡妇女见刺绣获利甚丰,习此业者近千人,基於业务的扩大,所生产的绣衣、绣品,因货美价廉为欧美妇女所喜用,其传统工艺性强,质量好,外商纷纷沓来,竟相争购,销数骤增。为扩展业务,刺绣工艺合作社,于各街,镇及江浙周边地区设传习所,教授绣花。地方妇女10岁以上者渠习日增。并不断改进刺绣的针法,以达到工艺需求,众多的针法各具特色,相得益彰拉丝秀丽,刻丝精美,雕绣剔透,抽丝纤丽,三林的特有工艺,抽拉雕声誉远播,传至江浙。在三林镇一批刺绣高手姑娘脱颖而出。他们以灵巧的手指,飞针走线绣出了无数美不胜收的绣品,上世纪七十年代,原新桥二队的陆根娣,为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刺绣的服装。声誉远播。上世纪八十年代三林绣品厂的康美丽还跨出国门,赴法国博览会作刺绣表演,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三林刺绣在“长三角”乃至海外深具影响力。

三林刺绣传承挖掘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刺绣工艺,已被现代的机绣,电脑绣所替代。在近十几年中,一大批刺绣艺人,有纷纷离开刺绣行业,如今从事刺绣的老艺人,日渐稀少,随着老绣娘的不断谢世,如今能从事此业的大多是四十岁以上者,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刺绣作为传统工艺,无情地受到了冲击,与它业相比,付出的多,而得到收入低而不称,难免出现后继乏人的局面,这无疑使刺绣陷入了低谷。三林的刺绣正面临失传危机。

为让三林这一古老的刺绣艺术重现魅力,三林镇文广中心主任王建军先生独具慧眼,想尽办法,使其重焕生机。他深入到乡村和家庭,搜集挖掘了80多件民间绣品,并请专业人员进行整理和装裱,使民间的传统刺绣作品得到了较完整的保存和保护。为了弘扬三林刺绣艺术,他向镇领导提出了传承挖掘三林刺绣,赋予三林刺绣新的艺术生命的建议和思路,并于2004年10月及时举办了“龙之魂、绣之韵”艺术社,在文化中心开辟了刺绣展示室,在三林小学开办了少儿刺绣特色班,欲让学生从小感染参与并发展刺绣技艺诱发导因,努力使三林的刺绣品牌传承下去。有了政府的支持,三林刺绣文化活动日益活跃,三林不少年青人,中年人开始重拾刺绣艺术,三林刺绣传承赋予新的活力。

三林刺绣弘扬光大

三林镇《2005—2006群众文化发展纲要》提出了三林刺绣文化传承战略,三林文广中心正在组建“三林绣庄”,未来几年我们将努力把三林“龙之绣”培育为都市文化产业和民间文化品牌。三林刺绣的继承发展,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关注,国家文化部社图司李宏副司长、市文广局穆端正局长、区委宣传部田赛男、邵煜栋两任部长等领导先后亲临文化中心视察“龙之绣”艺术社。2005年3月“龙之绣”艺术社被授予“巾帼创新业示范基地”。三林刺绣在上海各大媒体上广为宣传,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三林刺绣,以它独特的艺术语言和不可替代的表现力,历百年不衰,但传统工艺创新必须赋予它现代的时尚新元素。刺绣时尚化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弘扬民族文化,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需要。我们希望各级领导对三林民间刺绣艺术给与更多的扶持和帮助,期盼着三林刺绣这一民间艺术瑰宝焕发新的生命,愿三林刺绣点缀我们的美好生活。

《三林镇文化发展纲要》确立舞龙和刺绣两大品牌

按照《三林镇群众文化发展纲要》提出的“打造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群众文化品牌工程”这一目标,确立舞龙和刺绣两大品牌。建立了尊重舞龙人、关心舞龙人、激励舞龙人的运作机制,为舞龙竞技队伍中无固定工作的队员落实了工作单位,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进一步激发了他们为“三林龙”争光添彩的积极性。今年5月,三林舞龙队代表上海参加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勇夺一金一银和舞龙项目唯一的体育道德风尚奖。三林舞龙队也因此荣获浦东新区新长征突击队标兵称号。着力抓好舞龙梯队建设,夯实龙狮文化的群众基础。在联丰小学建立了少儿舞龙培训示范基地,成立了由80多位学生组成的龙娃艺术团。在杨思小学开办舞龙培训班,人数达50多人。三林舞龙队先后参加了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F1国际房车赛、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中央电视台心连心慰问演出、龙耀浦江等大型演出活动60多次,受到各级领导的广泛好评。2005年8月,上海市龙狮协会在三林成立揭牌,构建了推动龙狮运动发展的新平台。与此同时,我们致力于挖掘三林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申报工作。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数据库,把三林舞龙、三林刺绣、三林标布、三林圣堂作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进行申报,编印了《三林风情》一书,让更多的人了解三林的历史与文化。组织力量对民间刺绣进行挖掘、保护、传承,在三林中学、三林小学开设刺绣工艺兴趣班,去年和今年,三林刺绣作品连续参加了两届上海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的展评,刺绣作品《福龙》和抽拉雕睡袍荣获金奖,三林绣庄还荣获文化遗产保护奖和优秀组织奖。去年的民博会闭幕式在三林举行,龚学平等市领导对三林刺绣的继承与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2005年12月21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现场会在三林召开,我镇作了大会交流发言,社会各界对三林保护民间艺术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三林舞龙、三林刺绣被新区授予“社区文化示范点”称号。

科教文卫

全镇拥有中学6所、小学4所、幼儿园2所、敬老院2所、卫生院2所。

三林地区有悠久的舞龙历史,其编排新颖、想象丰富、舞技精湛、独树一帜,2000年,被国家文化部社图司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上海最古老的道教宫观之一--“崇福道院”(俗称“圣堂”),位镇西南。相传始建于“三国”时期,重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重修于1987年。

“十五”期间,三林镇列为浦东新区小城镇建设重点镇,总体规划中心城区为8.07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0万,将建设为生态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化都市新城镇。

历史沿革

三林,别称“筠溪”。自元代析华亭县置上海县后,遂属之。经明、清、民国 至九十年代撤县, 向属上海县。北宋时,福建人林乐耕,携妻儿自闽来此创业,定居松江府华亭县高昌乡二十四保.黄浦江一条支流的北岸,生二子,沿河流分住三处。称东林庄.中林庄与西林庄.此后别姓渐来渐多形成村落.东林庄.中林庄与西林庄相联接,这三庄合称为三林庄.河流也就命名为三林塘。.

初有东塘、西塘,相距3里,清嘉庆时东塘已寥落非故,西塘发展为现在的三林镇。三林塘港横贯全镇,与新桥港、杨思港交汇。镇北倚三航公路,东、西连上南、三鲁公路。镇区狭长,一条长街沿三林港北岸逶迤伸展,东起孙家桥,西至任家门,长2000余米,分为三林桥街、东林街、中林街、西林街。

镇中心区南北668米,东西881米。港南南北向南行街,由梧桐桥与中林街相联,长百余米。宋为三林里。明洪武六年(1373年)设三林庄巡检司,因遭倭乱,三林凋敝。清分置南汇县后,移三林庄巡检司驻周浦,职衔和印信都不变。后来的叶子凤在《西林杂记序》中搞错了,以为一开始就设在周浦,因“三林”名字好听用作官名。建文年间,范家浜开浚,汇成黄浦江,三林庄渐繁荣成镇。

1373年(明洪武六年)设三林庄巡检司,建文年间,范家浜开浚,汇成黄浦江,三林庄渐繁荣成镇。

清末,三里长街布庄遍设,店、铺、园、馆,汇集中市;作坊工场,分布市梢。明清间以三林标布名世。1921年(民国 10年)上南路兴筑。

1925年通小火车,30年代前后镇郊农民弃棉种菜,菜市兴起,市面越益兴旺。抗日战争期间,适处日伪“清乡”封锁线边缘,镇东西分别设大、小“检问所”,遂为浦东至上海市区要道,碾米、轧棉、粮油作坊应运而起,极一时之繁荣。抗战胜利后,除菜行外,有店铺厂坊百余家。 1945年抗战胜利,8月17日重庆派来的接受上海县的人员到达上海县三林乡(现属于浦东新区三林镇),上海县政府组成人员马上借三林镇南行街26号康姓私宅办公,后考察北桥原县府诸建筑损坏严重,需要重修,故决定先暂驻闵行镇待北桥县府建筑修复后再迁回。

1945年10月上海县政府成员从三林南行街迁往闵行镇北庙(现在的今新闵路530~532号)办公。

1949年有商店159家,从业人员317人,其中米店和鲜咸肉在各19家、豆腐店13家、南北什货店12家、茶馆10家、点心店7家、药店6家、棉布百货店5家、烟什店5家。50年代,大多合并。

1984年有商店15家,个体商贩20余家,集中于中林街。1949年有轧花厂9家、碾米厂7家、榨油坊和饴糖坊各1家,共有从业人员61人。

1984年有2家市属厂、4家县属厂和14家乡村企业。30年代砖街改为碎石路,1965、1974、1983年又分段改为水泥路面。街宽三四米,两旁多民国建筑、深宅大院,南行街多百年老屋。新办工厂、企业、店铺大多建于三航路两侧,发展为新镇区。全镇有居民1300余户、近5000人,三分之二为非农业人口,另有市、县、乡 14家企业流动人口 2300余人。手工刺绣有上百年历史,镇郊所产蔬菜、酱菜、崩瓜均以三林塘出名,享誉沪上。

三林镇为三林镇政府所在地。上海县浦东地区首镇,南汇县成立时三林塘以南沿岸为其辖地。1992年撤销上海县属闵行区。1993年划归浦东新区。

不过,最近10年,由于镇北面的凌兆新区发展更好,所以三林镇的中心向北方迁移。原来的镇的商业中心已经沦为景观河道。

区位交通

三林的区位条件十分优越,外环线环南一大道与徐浦大桥横贯三林,南浦大桥、打浦路隧道、卢浦大桥分别与境内杨高南路、上南路和济阳路相接贯通。三林成为上海“三桥、一隧、一环”大城市交通网络构架的交汇中心,融入了浦江两岸大城市的发展体系。正在前期建设中的环球影城主题公园镶嵌于济阳路以西、东方体育中心、徐浦与卢浦大桥之间,3公里长的黄浦江岸线将与之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主要轨道交通有六号线和八号线十一号线正在施工之中,除此之外毗邻七号线。

龙狮文化

舞龙是三林镇的一张名片,使这浦东西南重镇名扬四方。三林舞龙曾跃上北京中华世纪坛,为全中国最盛大的世纪庆典助兴;每年新春佳节或喜庆联欢会上,都有它腾越的身影;更值得骄傲的是,在4年内几出国,代表三林、代表上海、代表中国,把华夏文明中极具姿彩的龙狮文化,传播到了欧洲。

所获荣誉

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

年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队

年被评为:上海市群众文化体育先进集体

年被评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先进集体

年被评为:上海市浦东新区精神文明十佳

年被评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巾帼英雄示范岗

2004年8月随上海歌舞团“金舞银饰”剧组赴香港演出成功,而受到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嘉奖令

1995年被上海市政府隆重授旗,正式命名为“上海市舞龙队”

重大赛事成绩

1993年 福州“佐海杯”全国龙狮邀请赛 第三名

1994年 第一届全国舞龙锦标赛 第三名

1996年 海国际龙狮邀请赛舞龙 第三名

第三届全国农运会舞龙 冠军(二金一银)

1997年 第二届全国舞龙锦标赛 冠军(三金)

1999年 重庆全国龙狮精英赛 冠军(一金)

上海国际龙舟、龙筝、舞龙邀请赛 冠军(一金)

2000年 北京、杭州、厦门“炎皇杯”国际龙舟舞龙系列赛 冠军(四金)

第四届全国农运会 亚军(一银一铜)

2002年 第三届全国体育大会舞龙比赛

冠、亚、季军

(一金一银一铜)

2001年 亿万妇女健身大会女子舞龙 “优胜奖”

“精神文明道德风尚奖”

1996年 获比利时欧亚龙狮锦标赛 “优胜奖”

2003年 上海市“三林杯”龙狮邀请赛 “最佳表演奖”

历年重大表演活动

北京亚运会开幕式(游园)

首届东亚运动会开幕式

全国第三届农民运动会闭幕式

庆祝香港回归大型文艺晚会

庆祝澳门回归大型文艺晚会

北京世纪坛迎新世纪文艺晚会

上海APEC会议

上海六国首脑会议

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汇演

上海庆祝申博成功大型文艺晚会

上海庆祝申博成功一周年文艺晚会

国际剑联2003年花剑锦标赛开幕式

国际剑联2004年花剑锦标赛开幕式

上海2003年国际龙舟邀请赛开幕式

上海国际友好城市运动会开幕式

2004年全国棒球锦标赛开幕式

第五届上海市农民运动会开幕式

国际足联2004“A3”联赛开幕式

2004全球优秀企业家联谊会

2004哈佛大学校友联谊会

上海市“人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全市巡回展示

国际知名企业“沃尔玛”2003年年会及大型新闻发布会

上海市欢迎航天英雄来访、迎接文艺晚会

2003年东方明珠迎春登高活动

2004年东方明珠迎春登高活动

上海市除夕次就迎新系列活动(历年)

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

等等……

并参与历年的

上海国际艺术节

上海国际旅游节

上海国际茶文化节

上海国际桃花节

以及全市许多区、县、乡镇、街道等等艺术节和运动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7: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