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牟伽陀 |
释义 | 牟伽陀,他是很古的时候的一位西藏王的大总管牟尼之子。他是佛祖下凡。他从小就精通佛经,深得西藏王的宠爱。 简介·很久很久以前鹤庆曾是一片汪洋大海,名为蒙统罗。只有西山脚下住着为数不多的几户人家。 · 西藏王的大总管牟尼膝下有一子叫牟伽陀,是佛祖下凡,从小就精通佛经,深得西藏王的宠爱。当时西藏王为了与白兰结盟,便派牟伽陀为使臣到大理。牟伽陀途径剑川,站在蒙统罗西山顶上看到汪洋大海,便心生一念,要将这片海子开辟为一个新的坝子造福百姓。 大理之行· 到了大理,白王见到牟伽陀才华出众,便要招他为驸马。牟伽陀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要白王与西藏王结盟;第二,给他建造一座佛塔;第三,婚后让他自由;白王答应了。婚后,牟伽陀每天修道,不进内宫,公主不满便向白王诉苦。白王去找牟伽陀问清原因,在交谈中得知牟伽陀苦心修道是为了去开辟蒙统罗。听后白王便想试他一试,看看他究竟有何本领,于是便答应让他离去。临行前,牟伽陀向白王索要了当年观音开辟大理时候留在点苍山上的锡杖和蒲团便离去了。 蒙统罗之行· 到了蒙统罗,牟伽陀在西山脚下歇脚,远远就看到有两个人在搏斗。他上前制止,后来得知两人都无父无母,一个叫干六,一个叫金大;每日靠打猎砍柴为生,但惊奇的是两人都拥有神力。牟伽陀向二人打听海子的情况,两人听后都说海子里面有条蝌蚪龙,经常出来兴风作浪、危害百姓。于是牟伽陀便对此二人讲出了自己到此的目的,二人 听后很是敬佩,便拜牟伽陀为师,愿协助他完成心愿。 师徒三人商议如何排水时苦苦不得办法,于是牟伽陀便决心再苦练十年。修好道法再来开凿南山,排干海水,于是就带着两个徒弟来到石宝山修行。一日石宝山神化做人形前来打听牟伽陀到此的目的,得知后他狂然大笑牟伽陀说大话,结果二人打赌要是牟伽陀能排干海水 ,山神便把脸面朝东面永远不看他开辟的坝子。(后来鹤庆坝子真的开辟出来了,所以山神也就背朝坝子,不好意思再看鹤庆坝子了……) 另一边牟伽陀的父母见儿子久久不回,心里着急,就带着大队人马前往大理寻找儿子。走到剑川,水土不符,老两口便双双病死了,现在剑川还留有他们的坟墓。 “黑龙潭”由来每年三月十五和八月十五,老百姓都会带着粑粑和香纸蜡烛到石宝山去看望修行的牟伽陀。一晃十年过去了,牟伽陀的法术也精进了很多。八月十五那天,石宝山突然放出一道霞光,划破长空,一直射到朝霞寺,因此“石宝放光对照朝霞”也成了鹤阳八景中的一景“石宝天光”。那日,牟伽陀带着两个弟子踏着霞光飞到了西山之巅。不一会,牟伽陀念动真言,把身上挎的108颗念珠撒进海子。顿时风云巨变,雷鸣闪动。只见海里出现了108个大洞,海水直往下落。正当水干之时,蝌蚪龙突然从水中飞出,试图水淹东山,但牟伽陀不慌不忙叫徒弟取来自己吃斋用的碗,随手舀起一碗水,并在碗中放入了一颗舍利,蝌蚪龙吐出的水瞬间就被那碗水吸尽了。现在,那个地方还留有一座“一碗水庙”但凡上山的人都会到哪里取水喝。 蝌蚪龙大败而逃,牟伽陀担心有一天他再回来祸害百姓,便派两个徒儿一直追踪,最终在丽江一个龙潭中发现了蝌蚪龙。但潭水极深,两人商议“上山擒虎易,下水斩蛟难”,商议了半天,想出一计于是便找来一串丽江粑粑,把它化为一颗宝珠投入水中,蝌蚪龙见此宝物,便一口就把它吞了,刚到腹中,那宝珠就变成了一把铁锁,牢牢锁住了蝌蚪龙的心,顺势二人用铁链把他从潭中拖了出来。 此后,那潭水便被人们取名为“黑龙潭”) 牟伽陀开辟鹤庆鹤庆,古代叫漾统罗,是一片大海子,只有西山脚住着几户人家。 传说,很古的时候,西藏王的大总管牟尼有个儿子牟伽陀,是佛祖下凡,从小精通佛经,深得西藏王的宠爱。当时,西藏王为了与白王结盟,派牟伽陀为使臣。牟伽陀向班禅要了一串舍利子和牟尼珠,带起天生酒、藏葡萄、鳖犬、藏马、珍珠等礼品,向大理出发了。 路过剑川东山、鹤庆西山的时候,牟伽陀见海子白茫茫一片,就表示说:我一定要排干海水,开辟出一个新坝子来! 到了大理,白王见牟伽陀才貌出众,要招他为驸马。牟伽陀向白王提出三个要求:第一,要白王与藏王永世和平相处;第二,给他造一座经塔,婚后仍念经参禅;第三,婚后,让他自由自在。白王都一一答应了。 结婚以后,牟伽陀天天修道,不进内宫,公主不满意,埋怨爹妈把事做错了。白王去问牟伽陀,牟伽陀说,他一心修道,好去开辟漾统罗,让它变成良田。白王听了,就想试试他已经修得了多大本领。牟伽陀毫不费力就把假山上一块大石头搬到了经堂。白王很谅讶,就赞成了牟伽陀的打算,并问他需要些什么?牟伽陀说: “只要一根锡杖,一个蒲团。”白王就叫人到点苍山中和峰上,取来了观音开辟大理时留下的锡杖和蒲团。 牟伽陀向公主告别,公主送他到上关。牟伽陀对公主说: “你转回去罢。”公主要他留下一件纪念的东西,牟伽陀顺手从行李中取出一朵烂纸花给她,公主不高兴,顺手把它插在一朵野花上,这花马上就活起来,长成了花上花,后来人们都叫这种花为“和尚花”。 牟伽陀来到鹤庆西南角的金斗山修炼。山脚下有个村子叫崖村,村里有个樵夫张小乙,天天上山打柴,看见牟伽陀一天到晚坐在那里不吃不动,以为是妖魔。一天,张小乙壮起胆子去问,牟伽陀就把他准备排干海水的心愿说了。当时,崖村正闹旱灾,准备开坛求雨。张小乙回到村里,叫村人请牟伽陀来求雨。牟伽陀用锡杖往地下一插,立刻现出一口菩提井,又解下一个牟尼珠放在地下,立刻长出了一棵菩提树。从此,人们都非常尊敬牟伽陀。金斗山下其他村子的人也要来接牟伽陀去,甚至为了这事发生口角。牟伽陀就说,来金斗山就是为了开辟海子,对大家有利,大家为这点事争执,就不符我的本意了。他就给南面的村子取名迎邑村,给北边的村子取名和邑村,大家都高兴了。 一天,牟伽陀出来玩,看见两个大力士在搏斗,就去劝解。原来,一个名叫石干六得,是破头邑村的石匠。一个名叫金大硬神,是西山脚底的庄稼汉。两个人都早就死了父亲,都很孝顺寡母。这天,石匠在山坡上放牛,睡了一觉,牛吃了金家的麦子。金大硬神生气了,拔起一棵大棕树就来打石匠放的牛。石匠被惊醒,连忙跑来捉起牛的两腿往背上一背就跑。金大硬神赶上前来,两人就打得难分难解。经牟伽陀再三劝解,两人也就和好了。牟伽陀打听海子里的情况,两人都说:多年来有条蝌蚪龙,不时兴风作浪,危害百姓。每年八月十五,它就要露出头来。如果要开辟这个海子,必须先降伏这条龙。牟伽陀听了很高兴,给了他们一些钱,叫他们好好侍奉母亲,又约他们两人,将来开辟海子时来帮忙。两人很高兴,情愿拜牟伽陀做师父。 不几天,牟伽陀去拜访石干六得,刚好石干六得牵着牛回家来。牛一见牟伽陀,不敢往前走,石匠就把牛抱起来丢进牛圈。进了家,没有凳子,石匠从门外搬进两个大石头,牟伽陀坐。坐了一会,牟伽陀又约石干六得去访金大硬神,谁知金大硬神上山砍柴去了,他母亲正眼巴巴盼着儿子回来呢。二人等了一会,才见他抱着一棵大树回来。牟伽陀就约起两个大汉来到海子边。两个大汉说,海子太大,咋个排得干啊!牟伽陀也有些动摇了。 观音怕牟伽陀灰心,化身成一个老婆婆,来到金斗山下。一天,牟伽陀又约了两个大汉来看海子,在小河边碰见个老婆婆在洗衣服。老婆婆说: “我把衣服浮到河心,你能叫得转它,就可以凿山排海水了。不然,只是空想。”牟伽陀照着做,衣服不会转来。老婆婆一叫,衣裳马上转来了。牟伽陀心里很不好过。 隔几天,牟伽陀又来到小河边,又碰上老婆婆在水边石头上磨大铁棒。牟伽陀问: “这么粗的铁棒,磨它干什么?”老婆婆说: “磨成绣花针。”牟伽陀说: “咋个磨得成!”老婆婆说: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牟伽陀想了想:这是要自己不灰心啊!他就决定从金斗山迁到石宝山去,再苦炼十年,修好道法,再来开凿南山,排干海水! 却说,牟伽陀的父母见儿子久久不回,心里很焦急,就带领人马去大理寻找。走到剑川,水土不适,老两口就病死了。据说,现在剑川还有他们的坟墓哩。 牟伽陀到了石宝山,他要排干海水的事被灵山神知道了。灵山神是东山的山神,本地百姓叫他灵山老爷。他化装成一个本地人去访牟伽陀,石干六得和金大硬神把守山门,不许他进去。牟伽陀已经知道是山神来访,就叫两个弟子让他进来。灵山神还自称“土人”,牟伽陀立刻把他的来历点破,并希望他帮助排海开坝。灵山老爷冷笑说: “这么个汪洋大海,咋个排法?你牟伽陀果真开出坝子,我的脸永远不朝西!”话说到这个地步,两人也就不欢而别了。后来,鹤庆坝子开辟出来了,灵山神真个是背朝坝子,不好意思看鹤庆了。 牟伽陀去石宝山时,老百姓舍不得他,他就告诉老百姓说: “我不是离开你们,你们每年来石宝山看看我,也就行了。” 于是,每年三月十五和八月十五,老百姓就带上粑粑、炒豆、香蜡纸烛去朝石宝山,牟伽陀叫两个弟子到山腰接朝山的老百姓。满十年了,牟伽陀说给百姓: “今年八月十五,我已经面壁十年了,望大家斋戒沐浴,有狂风暴雨、迅雷闪电,也不必惊慌。海子一排干,就可开辟坝子了。”朝山的百姓都很高兴,回去后就到处宣扬开了,家家户户摆起香案,迎接排干海子的大好日子。 好容易盼到了八月十五,忽然看见石宝山顶上放出一道红色霞光,划破长空,直拖到谷堆山旁的朝霞寺。到了正午,只见牟伽陀带着石干六得和金大硬神,脚踏霞光,飞到迎邑村,老百姓们拍手欢呼。牟伽陀告诉老百姓,今天要打落水洞,要大家准备工具挖沟。不一会,牟伽陀念动真言,把一百零八颗牟尼珠往海子打去。不多时,雷雨大作,象眠山脚出现了一百零八个落水洞,水很快就往下落了。 且说,海子里的蝌蚪龙还掌管着五条龙。第一条住在金斗山脚,是大黑龙。第二条是黄龙,住在谷堆山脚。第三条是青龙,住在覆釜山脚。第四条是白龙,住在九鼎山脚。第五条是美龙,住在东山脚。这五条龙称蝌蚪龙为“黑大老公”。五条龙在给蝌蚪龙拜寿的时候,已经把牟伽陀要排水开坝子的事说了。 蝌蚪龙兴风作浪,水淹东山,想淹死牟伽陀。牟伽陀叫弟子打了一碗水,拿一颗珠放在半山腰,涨到半山腰的水,就马上落下去了。现在,那里还有一座“一碗水庙”。 牟伽陀打开一百零八个落水洞后,五条龙一起商议,都认为牟伽陀神通广大,与其在“黑大老公”管辖下同归于尽,不如投降牟伽陀,就变成五个人去拜见牟伽陀,牟伽陀接受了他们的请求,并派他们去捉蝌蚪龙,将功赎罪。 这时,海水落得很快,蝌蚪龙很着急,急传五条龙来商议对策,谁知五条龙反而带着虾兵蟹将来捉拿它,一场恶战开始了。打到非常激烈的时候,蝌蚪龙一吐黑气,五龙抵挡不住,败了。五龙回来见了牟伽陀一说,牟伽陀给了每条龙一颗舍利子,要它们含在口里出战。这样,它们就能跃出云端,比蝌蚪龙还高出几尺,蝌蚪龙的黑气就无法伤害它们了,蝌蚪龙被打得直往北逃去。牟伽陀见五龙有功,就叫它们各回原处,日后好好给附近村庄供水。 牟伽陀派石干六得和金大硬神去北边看蝌蚪龙的去向。二人来到了丽江的关坡,当地人说,黑龙潭的水突然涨了几尺,把庙都淹了。它们回来禀告牟伽陀,牟伽陀就带了法器,同它们一起去了。黑龙潭水真是深不可测,金大硬神说: “真是上山擒虎易,下水斩蛟难!”牟伽陀说: “其实不难。”他一面说,一面从怀里拿出那根串牟尼宝珠的线,系上一个干粑粑,粑粑马上变成一颗夜明珠,投入黑龙潭。蝌蚪龙正躲在黑龙潭里,打算擒拿五龙,忽然水晶宫里掉下一颗夜明珠,一见大喜,心想,真是老天让我成功!它一口就把珠子吞下去。谁知这夜明珠变成一把锁,把龙心锁住了,它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了。牟伽陀就叫石干六得和金大硬神,拉住串牟尼珠的线往上拖。两个大力士把蝌蚪龙拖了出来,想把它一刀宰掉,牟伽陀宽大为怀,只叫把它带走。两个大力士一路拖,蝌蚪龙一路挣扎,摆来摆去,就弯弯扭扭地摆出了一条河,这就是现在的东山河,也叫漾弓江。拖到金斗山黑泥哨,蝌蚪龙大哭求饶,牟伽陀就把它锁在这里,叫它老老实实供水,淌两股水,一股往牛街,一股往鹤庆。当时,蝌蚪龙淌了不少眼泪,直到现在淌往鹤庆的水还是浑的哩。牟伽陀要离开的时候,蝌蚪龙哀求着问: “难道永远锁在这个地方吗?我什么时候可以出来呢?”牟伽陀说要铁树开花才能出来。然后,牟伽陀带起两个弟子去教百姓怎样开沟排水,怎样把海子变成坝子、栽种好五谷。 海水排干后,坝子平出来了;五谷种下去了,人人高兴了。可就是有一件事恼火:稻子再长得好,也终究不能成熟。百姓们找原因,找来找去,原来是靠近玉龙雪山的缘故。百姓们跟牟伽陀商量,牟伽陀决定做七天法事,把雪山推倒。法事做到第六天,雪山动起来,山神去找雪山娘娘,雪山娘娘出门一看,是牟伽陀要推倒雪山,就马上找到牟伽陀说: “雪山是我的万年根基,既不能让它倒,我也不愿意搬家。这样吧!到稻子扬花出穗的时候,我就用云彩把雪山遮起来,好吗?”牟伽陀同意了。第二年稻子出穗时,真的看不见雪山了。收割的时候,收成也很好。所以直到现在,每年阴历五月初到九月底,鹤庆坝子都不见雪山。 牟伽陀要到宾川鸡足山去修炼,百姓们舍不得他,牟伽陀说: “你们每年到鸡足山去看看我就是了。”这就是为什么每年去朝鸡足山的鹤庆人特别多的缘故。 牟伽陀的两个弟子要求一道去鸡足山,牟伽陀却叫他们留在本地,帮助百姓。他留下了一首偈子说: “水洞不塞,伽陀不灭。后来有人,聪明透彻。等他来时,胜于我说。我始我终,大明大白。”说罢,就独自走了。 历史遗迹的由来一路上蝌蚪龙拼命挣扎,在山峦间留下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深沟。(那也就是现在的漾工江、金沙江和东山河)徒弟二人将蝌蚪龙带到蒙统罗关押住等候牟伽陀发落之时,蝌蚪龙的五个兄弟,黑龙、黄龙、红龙、青龙、白龙一同前来救蝌蚪龙,结果不到一会功夫就轻易被牟伽陀降服了。牟伽陀考虑到百姓今后耕种浇灌问题,于是他在西山之巅捡起一把小石块,心中默念咒语,将石块撒入坝子,瞬间坝子里出现了大大小小无数个泉潭……之后他又将五条龙分别囚禁在几个比较大的泉潭中,也就有了今天的黄龙潭、西龙潭、白龙潭、美龙潭、温水龙潭等等无数个龙潭,而蝌蚪龙则被囚在了牟伽陀的佛塔之下。(也就是今天的钟鼓楼) 牟伽陀在蒙统罗居住了一年,带着两个徒弟帮助百姓修建房屋和教他们耕种。谁料辛苦了一年,稻谷却只开花不长穗。苦想之后终于找到原因,原来是临近的玉龙雪山在稻谷正开花时吹来冷风造成的只开花不长穗。于是牟伽陀便到玉龙雪山找到了雪女,并和她妥协了,每年在稻谷开花之际山上不能有雪,到了第二年稻谷果然大丰收了。(因此也形成了,每年到稻谷开花之际在鹤庆坝子看不到玉龙雪山,因为雪女用彩云把雪山遮住了)到了农民收割的那天,蒙统罗坝子里飞来了成千上万的仙鹤前来祝贺,原来他们是佛祖派来迎接牟伽陀成佛的!当百姓收割完之后,牟伽陀也坐着仙鹤成佛去了。后来蒙统罗的百姓为了纪念牟伽陀,便把蒙统罗改名为——鹤庆,一直延用至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