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练何 |
释义 | 人物简介练何,字子俊,唐贞观时,为总管府录事参军,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攻策、焚南苏罗城,上以“精练军戎”封岐山侯,赐姓练。摘自《中国人名大辞典》 (1525 页) 练何,河内人,本东姓,贞观中为总管府录事参军,从李勣伐高句丽,献火功策南苏罗城遂破之,上以精练军戎之故,赐姓练,封岐山侯。(摘自957印景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二六三957----449页钦定四库全书万姓流卷一百二) 生平事迹据《姓苑》记载,唐代总管府录事参军练何,本姓东,跟从李勣将军征伐高句丽(今朝鲜半岛),献火攻战术,破南苏罗城有功,于贞观年间被赐姓练,其后代相传姓练,称为练氏。 得姓始祖:东何。据《百家姓》中记载,练氏的始祖姓东名何,世居河南省河内县(今沁阳),东何智勇超群,唐贞观年间,任总管府录事参军,奉诏协助大将军李勣出征高句丽。征战中,东何献火攻计,大破南苏罗城。贞观十九年(645年),唐太宗以“精练军戎”封东何为岐山侯,赐姓练氏,就这样,东何改名叫了练何。这样一算,练姓距今已有1359年了。故练氏后人奉东何为练姓的得姓始祖。贞观十九年(645年)夏历十月,临渝关内的汉武台,呈现出一派隆重节日的景象,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将士们雀跃欢呼!举行刻石记功的庆典活动,庆祝征伐高句丽的战役胜利归来。庆典活动由太宗皇帝亲自主持。 这次征伐高句丽,成绩最大而损失最小的战役,攻克了高句丽素称为“保垒”的南苏罗城(辽东城,史书又称辽州)。这次战役功劳最大的,是除了太宗皇帝赐姓、封公的三军统帅李勣外,还有被太宗皇帝赐姓、封侯的总管府录事参军东何。 东何,字子俊,世居河南省河内县,才思敏捷,智勇超常。因精练兵戎有素,被李勣举荐,并得到太宗皇帝的重用,委任为总管府录事参军,负责训练兵勇。他为大唐朝训练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兵,为征藩平乱献了一个又一个的奇策。这次征伐高丽战役,太宗皇帝率军亲征。东何带领着他训练过,被称为“铁骑”的数千精兵,在太宗皇帝帐下听命。 战事开始后前方的士兵向太宗皇帝禀报说:“李勣将军已把南苏罗城包围得水泄不通,由于城墙固、高大,仍无法攻下。”太宗皇帝马上令东何带领“铁骑”随驾临阵,以助李勣。 东何临阵观察:五月的天,本来又闷又热,但此时阵阵的西南大风吹来,令人神爽。他即向太宗皇帝献计:“陛下,臣认为,欲破此城,宜借此时的西南风用火攻城。我带领骑兵,备足火种、火药,到西南角把引火之物射入城内,火借风威,风随火势,胜似十万雄兵。然后由李勣元帅派兵登城,何愁此城不破!” 太宗赞同,即令用火攻。(《唐书》记载:时间是贞观十九年五月甲申日)。倾刻间,熊熊烈火,犹如周瑜火烧赤壁日,孔明火困司马时。谈笑间,整个南苏罗城一片火海。守城的官兵许多被烧皆死,不死的投降。南苏罗城被攻破。此役共俘虏高句丽兵将二万余人,其余人员四万余人,缴获战胜品无数,我方将士伤亡极少。此役也是唐太宗皇帝这次亲领兵亲征最满意的战役。 战事结束后,太宗皇帝在临渝关的汉武台主持举行刻石记功、论功行赏庆典活动。其中东何因“精练军戎”有素、献火攻策有功,被太宗皇帝赐姓为“练”,封岐山侯。 因此,东何是练氏的始祖。以后练氏人物蔚起,代代贤豪辈出,文武策勋,科贡监员济济承美。 李勣元帅赞曰:“舜友贤裔,岐山侯第,贞观恩及,赐姓启宇,……”后来练何公把李勣元帅的赞词作为子孙名字的排行字辈。即我们看到的族谱记载:何公生舜,舜生友,友生贤,贤生裔,裔生岐,岐生山,山生侯,侯生第,……何公用子孙的字辈,要子孙永远记住赐姓封侯的辉煌历史。 所涉典籍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1525 页)、《钦定四库全书》万姓流卷一百二、《二十五史旧唐书》、《中国通史》第六卷中古时代隋唐时期(下册)、《贤治通鉴》唐记、《尚友录》卷十八、《旧唐书太宗下》卷三、《新唐书太宗本纪》卷二等书记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