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钢丝虫
释义

金针虫:又叫叩头虫、钢丝虫。属鞘翅目叩头虫科。

叩头虫科 (Elateridae;click beetles)鞘翅目多食亚目叩头虫总科的1科。前胸背板活动自如,后角尖锐;前胸腹板后缘中央具突起,嵌入中胸腹板的凹槽内,后足基节横宽的甲虫。本科昆虫通称叩头虫;全世界已知 8 000多种,中国已知 200多种。本科成虫、幼虫多为植食性、腐食性、木食性,少数为肉食性,其中有一些是农、林、牧草、蔬菜、果树的重要害虫,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形态特征 成虫多长形而略扁,小至大型;体色多乌暗,褐色或黑色,体表被细毛或鳞片,少数种类为鲜红色或金属色,光亮而无毛。头小,深嵌入胸腔内;触角丝状、栉状或锯齿状,着生于额的前缘,接近复眼,由11~12节组成,其形状和节数因雌雄而不同。前胸背板大,能活动,后角向后突出、尖锐;前胸腹板中部向后突出呈楔形,恰好插入中胸腹板前缘的沟槽中,仰卧时,能借前胸的弹动而跃起,并发出嗒嗒的响声,故有叩头虫之称。腹部可见5节腹板,彼此紧密连结,仅末端可以活动。足短,前足基节窝开放,后足基节向外侧扩展呈板状,覆盖全部或部分后足股节;各足跗节均为5节,跗节简单或分为两叶;爪单齿或具附齿或每爪内侧着生一排细齿呈梳齿状,爪的型式是区分亚科和属的重要特征。

幼虫细长,筒形而略扁,体壁坚硬、光滑、多为黄或黄褐色,俗称金针虫、钢丝虫、铁丝虫。头壳强烈骨化,具单眼,口器前口式,上唇退化,前缘凹凸不平;触角3节,很短。胸部或腹部各节等阔,前胸最大,3对胸足大小相似;腹部第9节强烈骨化,并具尾足,其端缘具齿或成对的骨化突起或钩状物,常有许多变异,是鉴定属、种的重要依据。

产于南美洲新热带区的发光叩头虫属具有发光器,与萤火虫(萤科)相似。其成虫前胸背板两侧各有一圆斑,能发光,飞行时,腹部腹面基部还露出另一发光点。卵和幼虫也能发光,幼虫的发光器位于头、胸部之间,老熟幼虫的体侧,还有许多小发光点。

生活习性 成虫生活于土中、石下或植物上,为害植物的花、芽等。幼虫生活于土中,取食植物的种子、根、茎等,多为杂食性。生活期长达3~5年。有些种类成为重要的地下害虫。此外,有些幼虫为木食性,为害木材,如梳爪叩头虫属;还有肉食的,如阿叩头虫属。

土栖幼虫的分布与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有密切关系,如叩头虫属多分布于林带土壤中;亮叩头虫属常栖于退化的淋溶黑钙土中;心盾叩头虫属则为草原类型的代表;沟叩头虫在旱地发生严重;而细胸叩头虫在水浇地发生较多,后两种是中国重要的地下害虫。

分类系统 R.A.克劳森(1960)根据成虫和相应幼虫的特征,提出叩头科分为6个亚科:①发光叩头虫亚科(Pyrophorinae),成虫跗爪腹面基部具一根或一束刚毛,后翅无关闭的翅室,雌虫产卵器无分节的尾须;幼虫上颚简单,无臼突,胸部背板和第9腹节通常比其他各节更为骨化。②叩头虫亚科(Elaterinae),成虫跗节简单,至多第3节分为2叶,后翅臀域具2、3个骨化区;幼虫非蠕虫形,体节多少骨化,腹部第9节端部圆形或尖,颏不向端变狭。③心盾叩头虫亚科(Cardiophorinae),成虫中足基节窝外侧关闭,后翅臀域有2个骨化区,小盾片呈心脏形;幼虫蠕虫型,体细长、不骨化,上颚裂开很深。④叶跗叩头虫亚科(Pityobinae),成虫跗节第1~4节腹面膜质,端部分为2叶,后翅具2、3个骨化区;幼虫腹部第9节顶端呈叉状,颏向端变狭。⑤梳爪叩头虫亚科(Carym-bitinae),成虫后翅仅一个骨化区;额在两触角间常呈龙骨状,跗爪呈梳齿状或简单;幼虫腹部第9节背板具尾突,尾突简单或分为内突和外突,腹部背板备节全部覆以相同的表被物。⑥齿爪叩头虫亚科(Oestadinae),成虫后翅仅一个骨化区,但额在两触角间不呈龙骨状,触角着生在一个大的具明显边框的触角窝中,跗爪为附齿式;幼虫腹部第9节背板在尾突前具一对弯曲的背突,腹部背板第 1~6节或第 2~7节具特别粗糙的表被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14:1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