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天地玄黄》 |
释义 | § 影片简介 《天地玄黄》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的纪录片。导演走遍全球二十四国拍摄,全片只有音乐与影像,并无对白,效果绝对震撼。Baraka是一个古代伊斯兰苏非派单词,含义是“祝福”。这部影片在刚推出时评价极高,被一些疯狂的影评家称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纪录片”。 几年前甚至有人声称如果被流放到荒岛上,唯一愿意携带的电影就是它。这部电影以地球与人类的进化,及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题材,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对白... § 基本信息 幅面:70毫米宽银幕电影 混音:Dolby SR/70 mm 6-Track 级别:Australia:PG / UK:PG / Spain:T 摄制格式:65 mm 洗印格式:35 mm 70 mm 制作公司:Magidson Films 发行公司: 1. Samuel Goldwyn Company [美国] (USA) 2. Laurenfilm S.A. [西班牙] (Spain) 3. Look Filmes [巴西] (Brazil) (VHS) 4. Mayfair (UK) 5. Versátil Home Vídeo [巴西] (Brazil) (DVD) 其他公司:Skywalker Sound [美国] sound transfers § 影片评价 前言 一声惊雷,人类挣脱自然界的枷锁,不再与世界共和谐。片中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直面镜头,清一色的面无表情,但当这些面孔相随着充满冲击力的画面,他们就形成了本片的主线:人类该如何继续。 从第一个镜头的现出,第一个音符的奏起,就注定了这是一部呕心沥血之作。公映于1992年,这些记录着人类文明与文化的画面早已缔造了永恒。每一帧画面都能独立成为一张静态摄影的杰作,导演所表达的不是我们所不熟悉的话题:人与自然。芸芸众生之中的我们忙碌于烦恼和矛盾之中,对自然虽怀有敬畏之心,但种种行径往往成了破坏自然的帮凶。所谓破坏不仅仅是外化的砍伐森林和空气污染等等,重要的是我们放弃了千百万年以来的平衡的生存方法,作为最具智慧的人类正从心理上背离着自然,背离着这颗蓝色星球,这是我们最大的罪。 罪之前 影片中巴西雨林的一声惊雷是全片的分割点之一,电影用日本温泉的猴子泡温泉引出片名BARAKA,猴子淡然自若的神情如入禅定,它心中毫无牵挂,默默地享受着黑暗到来前的幸福。下一个画面的就是日全食,月亮遮挡住太阳。紧接着,从喜马拉雅到中非草原,从印尼的婆罗摩火山到夏威夷的国家火山公园,导演用 70mm胶片向观众展示着广阔奇幻的地球画面,加上直升机以及计算机控制的轨道拍摄,云雾如海浪般在山谷间翻腾上下,空中,星月光影快速变幻,构成时光飞逝的印象。 可以注意到,导演所选择的风光皆是一些对原始人类有着重要威慑力的地貌物,如澳大利亚艾尔斯巨石,这块巨石在阳光照射下,在不同的时段发放出各异色彩,当地的土人认定这块巨石是澳大利亚的灵魂。因此,导演是从原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来描绘自然的,即原始宗教。摇移镜头以及环绕镜头的运用使得原始宗教活动有一种纯粹的游戏感,毕竟宗教最初也是以原始人类的社交活动融为一体的,舞蹈、歌唱皆源于最早的一次祭祀仪式。片子关于印尼爪哇的一次宗教活动让人印象深刻,赤裸上体的男人们双手举向前方,口中念念有词,之后忽然分成两队,互相“作法”,你方唱罢我登场。导演除了加入鼓点作为背景音乐以外,保留了那些如同咒语一样的人声,虽然都是男声部,但是能听出来有主旋律和和弦,年老男子指挥着这支乐队,他铿锵有力的呼喝与其他人的浑浊不清构成了这一乐章,美妙之处不可言喻。 罪之径 导演没有纠缠于人类破坏自然的恶行,而是聚焦于人口激增之后的城市现状。计算机控制下的快速镜头剪辑了包括有地铁、大街、寺庙等人流熙攘的场所,接踵摩肩的人流串接起一个个流动的轨迹,我们常常说人流如梭,也是成语创造者的逻辑判断创造的,人的眼睛所能捕捉到的图像是有限的,借助于计算机,我们从银幕上目睹了什么是人流如梭。 在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中,工人下班和赶猪入闸的镜头放置在一起,造成强烈的冲击效果。本片对于人口问题使用了养鸡场中将小鸡分流的画面。人口虽然增加,但由于在公共场所中存在不同的分流设备,如多个入口,多个升降机,不同的交通指引等等,鸡场中幼雏的甄别也是依靠类似的人工和自动设备来饲养鸡只。比起《摩登时代》,小鸡就比满身污泥的肥猪可爱多了,尽管与动物类比,但并没有浓重的批判的意味,这与本片中立公正的立场是一致的。 罪之果 环境污染、贫困四起,冲突不断,之后电影开始走进构造的现实主义风格,镜头对准的是垃圾填埋场里四处翻找有用物品的拾荒者、囿于天桥底下无处安身的乞丐、手执Ak47的柬埔寨自由战士。音乐随之变得悲怆而缓慢,节奏渐渐隐于旋律之中。最后镜头落在印度的火葬。对于葬礼,一般人都以较为含蓄的手法来表达躯体的消失,灵魂的远去,本片的镜头却一如之前的直白和诚实,两次出现尸体烧焦的中近镜,将死亡至于全片的结尾部分,也符合人的一生的成长规律,也可以理解将个体的死亡放大到全人类的危机感。 ,与其他将负面放大的纪录片不同的是,《巴拉卡》是宏大叙事风格,镜头客观毫不造作,片中多次出现人直面镜这一部纪录片同样关注到人类社会中的诸多负面问题头的画面,是导演的有意提示,时不时让观众记起这部纪录片拍摄的本意。 小提示 本片的音乐大气天成,与影像配合得完美无瑕。鉴于本人音乐功底不足,因而没有太多地涉及音乐的部分。另外,看片的时候 ,最好是一个人静静欣赏。[1] § 发行日期 加拿大 Canada 1992年9月15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英国 UK 1993年7月16日 德国 Germany 1993年8月26日 西班牙 Spain 1993年9月24日 美国 USA 1993年9月24日......(Los Angeles, California) 美国 USA 1993年9月24日......(New York City, New York) 美国 USA 1993年11月 法国 France 1994年1月12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1994年5月27日 土耳其 Turkey 1996年6月7日 捷克 Czech Republic 2002年9月19日......(re-release) 希腊 Greece 2003年4月25日 墨西哥 Mexico 2003年9月4日......(Foro Internacional de la Cineteca) 墨西哥 Mexico 2003年9月26日 挪威 Norway 2004年8月21日......(70mm Film Festival) 匈牙利 Hungary 2004年10月14日 波兰 Poland 2005年6月10日 德国 Germany 2009年2月8日......(Berli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