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卡扎尔王朝
释义

§ 王朝简介

卡扎尔王朝(1794~1925)

Qājār dynasty

伊朗北部卡扎尔部落首领阿迦·穆罕默德汗建立的王朝。阿迦·穆罕默德汗早年曾在桑德王朝(1750~1794)统治者卡里姆汗宫廷中作人质。1779年卡里姆汗死,阿迦·穆罕默德逃往北方根据地,并乘桑德王朝后裔争夺王位互相残杀之机扩张势力。1794年他攻破克尔曼,遂统治伊朗各主要省份。1796年加冕为伊朗国王,建都德黑兰。同年征服呼罗珊。阿迦·穆罕默德去世后近百年间,卡扎尔王朝经历了3个国王:法塔赫·阿里沙(1797~1834在位),穆罕默德·沙(1834~1848在位)和纳赛尔丁·沙(1848~1896在位)。在此期间,西方列强对伊朗的侵略日甚一日。在1804~1813年和1826~1828年的两次俄国-伊朗战争中,伊朗战败,失去大片土地。1856~1857年的英国-伊朗战争中,伊朗被迫永远放弃赫拉特。此后,伊朗国势愈衰,西方列强以政治、经济手段加紧入侵,伊朗封建社会逐渐解体,劳动人民备受压榨。1848~1852年发生了反封建的巴布教徒起义。

§ 王朝建立

1896~1925年经历了3个国王:穆扎法尔丁·沙(1896~1907在位),穆罕默德·阿里·沙(1907~1909在位)和艾哈迈德·沙(1909~1925在位)。在此期间,伊朗发生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1905~1911)。1906年国王被迫召集议会,制定了伊朗第一部宪法(见伊朗革命)。1907年英、俄两国签订了划分伊朗南北两部势力范围的协定,1915年又进一步瓜分了南北两部的中间地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俄分别出兵占领伊朗南部和北部。1918年英国控制了伊朗全境,1919年又强迫伊朗政府签订了旨在变伊朗为保护国的《英伊协定》。这个协定虽因伊朗国内外的反对而未能实现,但英国却获得了开矿、筑路、关税和编练伊朗军队等方面的特权。1921年2月,哥萨克师军官礼萨汗发动政变,夺取政权,自任陆军大臣,又于1923年取得首相职位。1925年10月,议会废黜国王艾哈迈德·沙,12月宣布礼萨汗为国王,开创巴列维王朝。

§ 其它相关

公元六世纪左右,一枝卡扎尔人在东欧草原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卡扎尔(卡扎斯-Khazars,中文史籍称之为“可萨”)帝国,为了对抗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及信奉基督教的南欧人并加强帝国自身的凝聚力,卡扎尔人选择了犹太教作为他们的信仰,此后几百年间卡扎尔人彻底犹太化,帝国崩溃之后,卡扎尔人流散在东欧和中欧国家之中,并以犹太人自居。

他们的后裔就是现在的东欧系及德系犹太人。卡扎尔犹太帝国彻底改变了世界的历史,他们成功阻止了伊斯兰教向北欧的扩张,为现代西欧文明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并深刻影响了斯拉夫文明,古代基辅城即为卡扎尔人所建立。值得注意的是,德系犹太人的成就远远大于西班牙系犹太人,马克思和爱因斯坦(德系犹太人)也是卡扎尔犹太人后裔。

在7世纪初期,俄罗斯草原西南部和达吉斯坦目睹了可萨帝国的崛起。

可萨人是一支信奉腾格里、由可汗或达干统治的突厥民族。巴托尔德认为他们代表西突厥的一支,或者,也许更准确些,是西匈奴的一支。当他们的可汗札比尔于626年应希拉克略的邀请在梯弗里斯会面时,他们已经是一支强大的民族,他们借4万兵给拜占庭皇帝与波斯交战,希拉克略用这支援军将萨珊波斯的阿塞拜疆省夷为平地。拜占庭人与可萨人之间的这一联盟又因多次的王室联姻而加强。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二世在流亡期间(695-705年)逃到可萨人中避难,与可汗的一位姊妹结婚,她就是后来的塞俄多拉皇后。到君士坦丁五世时,他于732年娶可萨可汗的女儿为妻,她成为伊拉尼皇后。他们的儿子利奥四世皇帝,以其浑名可萨人利奥(775-780年在位)而为人所知。这种联姻方式在拜占庭反对阿拉伯人的战争中是很有用的,当拜占庭军队在小亚细亚对阿拉伯人发动进攻时,可萨人在外高加索从后方攻他们(例如在764年的战争中)。

拜占庭宫廷对可萨人的亲密态度可以从其他方面得到说明。在欧洲的突厥各族人中可萨人是文明程度最高的民族,正如回鹘是中亚突厥人中最文明的民族一样。尽管可萨人从未采取过定居或农耕的生活方式,然而,正像上面有时候所谈到的那样,他们已经建立起一个有秩序的国家,因贸易而致富,由于与拜占庭和阿拉伯世界的接触,他们具有相当高的文化。可萨国家最初似乎是以捷列克草原地区为中心。第一个可萨"都城"巴伦加尔,马迦特把它确定在捷列克河南部支流苏拉克河河源处。阿拉伯人在722至723年摧毁它后,王室驻地迁往阿拉伯人称呼为拜达(意为白城)的城市,马迦特企图将该名修正为沙里格沙尔(即突厥语黄城),或者更合适些,像米诺尔斯基认为的那样,是沙利格.欣(即沙克新)。马迦特将它的位置确定在以后建在伏尔加河口上的伊提尔都城的所在地。顺便提一下,伊提尔只是可萨可汗们的冬驻地。在夏季,他们像其祖先匈奴人一样在草原上来回漫游,很可能是在库班方向。833年,由于希望有一个不十分暴露给那些漫游部落的司令部,他们请求拜占庭皇帝狄奥菲勒斯派工程人员帮助他们建造一座设防的都城。狄奥菲勒斯派总工程师帕特罗纳斯帮助他们建起了第三个都城沙克尔,它可能位于顿河入海处,或者更有可能是在顿河大拐弯处。可萨人在克里米亚对面、塔曼半岛的原法纳戈里亚的废墟上又建起了马他喀贸易据点。

可萨帝国是一个繁荣的贸易中心。拜占庭、阿拉伯和犹太商人们成群结队地到伊提尔和沙克尔收购从北方来的毛皮。随着商人们的到来,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在可萨国内找到了落脚处。在851至863年年间,拜占庭派基督教教士圣西利尔到可萨人中,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西利尔传记上记有他与犹太教教士在可汗宴会上的论战。在利奥六世统治期间,马他喀成了拜占庭的一个主教区的所在地,它的建立是为了在可萨境内传播新约。以大批阿拉伯居民为代表的伊斯兰教从 690年起也有许多皈依者,从868年起,特别是在965年以后,伊斯兰教成为该地区的一大宗教。犹太教更受欢迎。767年,伊沙克.圣格里开始在可萨人中任牧师。马苏第宣称,在哈仑.阿尔.拉施德哈里发朝的统治下(786-809年),可萨可汗和贵族都拥护犹太教。拜占庭皇帝罗马努斯.尼卡彭努斯(919-944年)发起的对犹太人的迫害,使大批以色列难民进入可萨境内。

据说一位使用圣经中约瑟之名的可汗于948年写信给犹太教士希斯达伊,描述了可萨境内犹太教盛行的状况,但是,马迦特怀疑这封著名信件的真实性,该信的时间似乎不会早于11世纪。据伊本.法德罕的记载(Risala),萨曼塔尔(在达吉斯坦内)的可汗、总督、王公和其他高级官员们都信奉犹太教。为报复伊斯兰境内对犹太教教堂的破坏,一位可萨可汗曾拆除了一座伊斯兰教寺院的塔尖。然而,在可萨人民中间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似乎超过了犹太教徒。据说大约在 965年一位可汗因政治上的原因而信奉伊斯兰教,而在1016年,塔曼半岛的可汗是一位名叫"乔治.佐勒斯"的基督教徒。

可萨人9世纪在政治上走向衰落。这些信仰犹太教的文明的突厥人被他们的同族、还处于野蛮状态的异教部落清除掉了。草原又一次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从咸海草原来的乌古思突厥人(拜占庭作者们称奥佐伊人)把恩巴河地区和乌拉尔河地区的佩切涅格突厥人赶向西方。大约在850至860年间,佩切涅格人穿过属于可萨帝国的领地,把可萨属民马扎尔人从亚速海北岸赶走。如我们在上文所看到的,当时马扎尔人退到第聂伯河和多瑙河下游之间的阿特尔库祖。不久,在889至 893年间,佩切涅格人重新追逐马格尔人,把他们从新住地赶走,他们最终在该地区内定居下来,因此,佩切涅格人占据了位于顿河河口和摩尔达维亚之间的俄罗斯草原。可萨人只保留了顿河下游、伏尔加河下游和高加索山脉之间的地区。

基辅的罗斯王公斯维雅托斯拉于965年进攻可萨人,占领了他们建在顿河河曲上的沙克尔都城。然而,正像巴托尔德所观察到的那样,可萨汗国在这次灾难中幸存下来,或者说,至少它仍然保住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库班河地区和达吉斯坦草原。拜占庭皇帝巴西尔一世于1016年派出舰队,在罗斯军队的支持下,攻击最后一批可萨人。这支联军夺取了塔曼半岛和可萨人在克里米亚的属地。到1030年,可萨人作为一股政治势力已经消失。然而,拜占庭人最大的失算是帮助罗斯人消灭了这些已经开化的突厥人,他们是拜占庭帝国最忠实的老同盟者。野蛮的游牧部落取代了可萨人,夺得了黑海草原的控制权。[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5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