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辣椒疮痂病 |
释义 | 主要症状辣椒疮痂病又名细菌性斑点病,主要危害叶片、茎蔓、果实;叶片染病后初期出现许多圆形或不规则状的黑绿色至黄褐色斑点,有时出现轮纹,叶背面稍隆起,水泡状,正面稍有内凹;茎蔓染病后病斑呈不规则条斑或斑块;果实染病后出现圆形或长圆形墨绿色病斑,直径0.5厘米左右,边缘略隆起,表面粗糙,引起烂果。 防治措施1、合理轮作,露地辣椒可与葱蒜、水稻或大豆实行2--3年轮作;应选用排水良好的沙壤土,移栽前大田应浇足底水,施足底肥,并对地表喷施消毒药剂加新高脂膜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2、播种前可用55°C温水加新高脂膜浸种15分钟后移入冷水中冷却,后催芽播种。加强苗期管理,适期定植,促早发根,合理密植,移栽后应喷施新高脂膜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缩短缓苗期,使辣椒茁壮成长。 3、加强田间管理,应及时深翻土壤,加强松土、浇水、追肥,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植株抗病力,并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同时在辣椒生长期喷施辣椒壮蒂灵提高授粉质量,果蒂增粗,防止落叶、落花、落果,使辣椒着色早、辣味香浓。 4、药剂防治,若发现病株应及时清除并带出集中烧毁,同时应根据植保要求喷施喷农用链霉素200--250ppm或20%龙克菌悬浮剂500--700倍液进行防治,隔7--8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并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 病原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称野油菜黄单胞辣椒斑点病致病型。属细菌,菌体杆状,两端钝圆,具极生单鞭毛,能游动(图2-23)。菌体排列链状,有荚膜,革兰氏阴性,好气。 发生规律病原细菌主要在种子表面越冬,也可随病残体在田间越冬。旺长期易发生,病菌从叶片上的气孔侵入,潜育期3~5天;在潮湿情况下,病斑上产生的灰白色菌脓借雨水飞溅及昆虫作近距离传播。发病适温27~300C,高温高湿条件时病害发生严重,多发生于7~8月份,尤其在暴风雨过后,容易形成发病高峰。高湿持续时间长,叶面结露对该病发生和流行至关重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