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康达 |
释义 | 1 著名徽商康达(1877-1946)近代瓷商、社会活动家。字特璋。祁门县礼屋村人。另有同名集团名称。 中文名:康达 国籍:中国 出生地:祁门县礼屋村 职业:瓷商、社会活动家 字:特璋 ◎ 康达康达(1877——1946年),原名特璋,小名培坤。祁门礼屋人,自幼丧父,由叔祖父康移山抚养。12岁到祁门县城应童子试中秀才,17岁到省城安庆大书院就读,光绪二十三年拔贡授内阁中书。不久,因为同维新变法派有牵连,被贬往江西景德镇监制御瓷。1904年,在许世英的资助下赴日留学,并在日本参加了同盟会。1907年,协助于右任在上海创办《神州日报》。1909年,参与筹建景德镇总商会,担任第一任会长。1910年,康达先后创办了江西省瓷业公司和中国窑业学堂,培养新型技术人员,并且采用机器制瓷方法,为景德镇的陶瓷业作出了革命性的贡献。辛亥革命爆发后,被推举为饶州知府,并参加了在上海举行的南北议和谈判和孙中山领导的讨袁战争。民国五年后,先后在家乡投资二万多银元,在祁门礼屋、倒湖等地造林万余亩。民国十一年,因双目失明辞归故里。康达晚年曾任国务院谘议和安徽省省长名誉顾问等职1946年病逝于景德镇。 ◎ 徽商徽商在南宋崛起之后,到明朝已经发展成为中国商界和晋商并举的一支劲旅,到清朝中叶,徽商一跃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所谓“两淮八总商,邑人恒占其四”,尤其是在盐茶业贸易方面,徽商独执牛耳。康熙、乾隆年间,“钻天洞地遍地徽”,“无徽不成镇,无绩不成街”,徽商进入鼎盛时期,直到清末,徽商才开始走向没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