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焦作现象
释义

含义

“焦作现象”就是河南焦作市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焦作现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通过强力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云台山、神农山、青天河等)、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开通从北京、上海、郑州等地通往焦作的“云台山”号专列,“青天河”号旅游包机...“。

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现了城市转型,树立了焦作崭新的对外形象。业内外人士把这种变化归结为“焦作现象”。解析“焦作现象”,挖掘其深厚的内涵,分析其成功的因素,将对中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起源发展

“焦作现象”最早由新闻媒体提出,是对焦作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一种赞扬性表述。随后“焦作现象”为业内外人士普遍关注和肯定,并被引申为速度和效益的综合体现。“焦作现象”不仅是一种速度和效益的体现,而且还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焦作旅游业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的代名词。

“焦作现象”是一种速度。这种速度主要表现在焦作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高效率和高质量。1999年,我市做出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决策;2000年,确立焦作山水旅游定位;2001年,完成焦作山水旅游新格局的构建;2002年,掀起全市创优高潮;2003年3月,“焦作山水”、“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3年底通过国家旅游局创优验收;2003年6月,正式申报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2004年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命名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世界首批地质公园。五年来,焦作市旅游接待人数、门票收入、综合收入三项经济指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游客人数和门票收入连续五个黄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其中云台山园区连续六个黄金周位居河南省第一。

“焦作现象”是一种效益。这种效益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改善环境、促进社会就业、对外开放的推动等方方面面,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为突出。发展旅游业以来,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85%,国民生产总值年人均增长10.7%,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1.5%。在促进地方税收方面,以2002年为例,全市地方税收累计完成7.8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5%,其中增长的大部分来自第三产业,全省地税系统为此专门在焦作召开现场会。在推动道路运输方面,以焦郑、焦晋高速公路为例,起初两高速公路的过路费每天加在一起只有几万元,而发展旅游业以后,随着大批游客的到来,两条高速公路的过路费每天达50万元。虽然说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很多,但旅游业起到了积极的拉动作用。

“焦作现象”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执著争先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它不仅体现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做精焦作旅游业的态度上,并且也体现在广大基层干部群众埋头创业的激情上。几年来,全市旅游系统广大干部群众长年没有节假日。旅行社的老总们为不断开辟新的客源市场,北上北京、太原,南下广州、武汉,东达上海、青岛,西抵西安等大中城市强力促销,最终使焦作站这个既不在京广线也不在陇海线,既无始发车也非终点站的小型车站,于2002年接待7趟旅游专列,2003年接待21趟旅游专列,2004年上半年接待20趟旅游专列。这种甘愿奉献和勇争一流的精神,正是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焦作现象”是一种辐射带动作用。这种辐射带动作用一是表现在对周边城市旅游市场的拉动上。从每年3月下旬开始,我市大小宾馆家家爆满,不少到焦作旅游的游客不得不到郑州、新乡、济源、山西晋城等周边城市住宿。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山西晋城市一位旅游企业老总感慨地说:“如今我们这里的宾馆饭店住的客人都是到焦作旅游的游客,焦作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繁荣了本地经济,还带动了周边城市。”二是表现在对相关产业的拉动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繁荣。到2003年底,我市第三产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0%,全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突破100亿元大关,增长10.2%,宾馆饭店的日平均入住率由1999年的不足50%跃居到2001年以来的95%。三是表现在对招商引资的拉动上。旅游业的发展增强了焦作城市的活力,对外地企业吸引力显著增强,使蒙牛集团、上海骏利集团、加拿大爱德集团等相继来焦作投资建厂。

现象成因

“焦作现象”是焦作旅游业五年来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它的形成得益于国家大环境的改善,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焦作旅游资源的丰富多彩,得益于全市各单位、各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凝聚了全市旅游系统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

——领导重视是关键。市委、市政府每年都要多次召开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旅游工作;每年初我市都要召开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及各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参加的高规格旅游工作会议;每个黄金周过后,市委、市政府都要及时召开会议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明确下一阶段发展目标;每年市财政都拿出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旅游宣传促销。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又明确提出,对旅游业的发展态度要坚决,不能动摇;力度要加大,不能削弱;领导要加强,不能放松。市委、市政府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放在第三产业的龙头地位,坚定不移地把旅游业做大做强做精,从而为我市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指明了方向。

——完善景区是基础。在景区景点的开发建设中,围绕“焦作山水”的旅游定位,我市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重点开发北部太行山一线以云台山、青天河、神农山、青龙峡、峰林峡五大园区为主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山水峡谷景观,中心城区以焦作影视城、龙源湖乐园、森林动物园三大主题公园为特色的城市休闲娱乐景观,南部黄河一线以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万里黄河第一观”嘉应观、韩愈故里等景点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逐步形成了以自然山水游为主,历史文化游、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科普知识游、民俗风情游、工业参观游等配套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市以旅游道路建设为支撑,先后建成了连接各主要景区的14条旅游景观大道,并自筹资金25亿元在城市外围修建了焦郑、焦晋高速公路和焦作黄河公路大桥,大大增强了城市及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和通达性,并最终形成了以五大景区、十大景点为代表的旅游新格局。

——宣传促销是手段。一是开展形式促销,唱响焦作山水。形式促销主要指通过利用新闻媒体、举办节会活动、组织“大篷车”出游、接入互联网、参加旅游交易会等开展促销活动的一种宣传方式。这是近年来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效果也较为显著。二是实行政策营销,激活焦作山水。政策营销是近年来各地普遍采用的一种营销方式,具有导向性、激励性等特点。政策营销的实行,为激活焦作山水旅游市场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今年年初,我市在前两年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借鉴辽宁大连、江西井冈山等旅游城市市场开发的成功经验,进一步修订了《关于本省及外省市旅游专列、团队赴焦旅游的优惠政策》,对组织、招徕客源赴焦旅游的旅行社给予了更多的优惠和现金补贴奖励,大大调动了旅行社组团接团的积极性。三是实施情感营销,塑造焦作山水。每一趟旅游专列驶进焦作,我市都要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每年春节前夕,我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都要奔赴各主要客源市场进行答谢慰问。虽然带去的只是一些宣传画册、宣传资料和少量的旅游纪念品,但都是真情的表达。太原市黄河风情旅游联盟秘书长曾动情地说:“由地市旅游局长带队来太原促销的不少,但由地市旅游局长带队来慰问答谢的只有焦作一家。焦作山水美,人情更美好。”

——优质服务是保障。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我们从一开始就特别注重服务工作,努力兑现“不让一位游客在焦作受委屈”的服务承诺。一是实现旅游服务的规范化。通过制定完善行业规范性文件和标准,实行了严格的监督检查和旅游行业的准入、考核、淘汰机制,使旅游服务从简单粗放走向了规范有序。二是突出服务的人性化。充实规范了各类旅游标志,建立健全了游客服务中心,广泛收集了游客对我市旅游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三是追求服务的个性化。划分科学合理的旅游线路,使每一位游客在焦作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和线路。关注游客饮食的差异性,使游客在焦作不仅能吃到焦作的风味小吃,也能够吃到可口的家乡菜。

专家研究

——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

“‘焦作现象’不仅是旅游现象,更主要的是借旅游促进城市职能、产业转型的综合现象,是多种转型成功实施的结果。”接受采访时,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方创琳一再强调。

方创琳认为,焦作的城市转型主要通过了“四条路径”:一是资源开发由地下转为地上,走综合开发之路;二是经济结构由“黑”变“绿”,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三是旅游发展由温冷变为火暴,走旅游旺市之路;四是废物利用由废变宝,走循环经济之路。通过“四条路径”的转型,焦作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焦作的城市地位从单纯的煤炭中心向区域经济中心转变,城市经济基础从以煤炭为单一主导的资源型经济向以多元主导的综合性现代工业城市转变,城市人口主体从以工矿职工为主体向以现代城市居民为主体转变,城市性质由原来的煤矿工业城市向综合性工业城市、山水旅游城市等综合发展转变。

新世纪以来,我国旅游界最值得关注的事件之一就是“焦作现象”。在中文搜索引擎“百度”上搜索“焦作现象”,可以找到大约18万篇相关报道,在量级上几乎可以与我国最知名的旅游景点相比,其被关注程度可见一斑。“焦作现象”就是以发展自然山水旅游,代替将要枯竭的煤炭资源开发,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转型,并取得成功的现象。“焦作现象”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经济转型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对于焦作旅游今后的发展,方创琳建议,一是坚持不懈地做强、做精、做好;二是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起来,搞综合开发,发掘文化底蕴,提升焦作旅游的文化品位;三是在旅游开发中注重生态保护,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四是加强中心城区服务设施的改善,为游客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着力打造配套旅游产品

——访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

“‘焦作现象’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话题,是与时俱进、谋求科学发展的范例,是努力拼搏、开拓创新的硕果。”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旅游室主任王诚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解读“焦作现象”。

王诚庆说,温饱问题的基本解决使国民得以跳过无弹性的生存门槛,开始追求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支付能力增强,发展旅游业具备了初步的需求条件。“焦作现象”出现的根本保证,就在于焦作市委、市政府创造性地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高层战略决策精神和本地实际以及当地各部门的集体智慧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地区全面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思想和操作办法,使焦作旅游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王诚庆说,“焦作现象”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对外地发展旅游业的成功经验既借鉴又创新,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的游客至上的观念、强烈的进取意识和孜孜不倦的创新追求。焦作的旅游营销工作做得非常精彩,对传统营销手段不断进行再研究、再比较、再评价,进而充分发挥想象力,形成了新的营销手段。旅游行为的发生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即有钱、有闲、有情,只有打动了旅游者的“情”,才能激发旅游者将“钱”和“闲”投向旅游目的地。焦作市的许多创新思路和创新举措,正是瞄准并牢牢抓住了旅游者的“情”这个关键因素。

对焦作旅游业的下一步发展,王诚庆说,国内旅游市场的空间还很大,需要进一步开发和挖掘。焦作应该在稳定和巩固国内市场上下功夫,同时对国际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焦作目前形成的核心竞争力是以焦作山水为主题的观光游,而这种观光游发展虽然迅速,但市场终究会趋于饱和,应着力打造休闲娱乐游、体育健身游、工业参观游、历史文化游、黄河湿地游等多种配套旅游产品,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在细节上丰富旅游内涵

——访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

“焦作旅游业,正在从争取大客流量向争取高端游客群体发展,从简单粗放型向高质优质型转变,从政府主导行政管理型向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型转变。”这是上海复旦大学旅游系主任夏林根教授对“焦作现象”的最新认识。

作为“焦作现象”课题研究组组长,夏林根在当初焦作旅游异军突起、很多学者怀疑“焦作现象”到底能否持续时,就撰文提出了“焦作现象”是中国旅游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夏林根说,在2004年“焦作现象”国际研讨会上,“焦作现象”的基本内涵是速度。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变化,“焦作现象”也在发展中嬗变,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具体来说,其本质意义在于为经济转型、发展旅游业建立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现实标本,一些有益、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促进焦作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仿效、应用的经验。

夏林根说,注重细节,把焦作打造成游客心目中的旅游目的地,是焦作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焦作山水已经成为一个世界知名旅游品牌,但还应不断深化主题,不断开拓市场,增强焦作山水的竞争力。同时,焦作旅游要取得持续发展,应在自然观光旅游的基础上,开发乡村旅游、文化休闲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并把旅游市场放在东南沿海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占领最有消费潜力的游客市场。

夏林根说,旅游是游、购、娱、吃、住、行六大要素的综合性体验。为此,应有专门的机构、人员来编制完整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立足旅游消费市场的需求,打造旅游产品的特色,拉长旅游产品的链条,并对游客的不同层次、客流来源、消费水平等结构进行细化分析,指导旅游产品开发、宾馆基础建设等,以保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做到既“卖”山水又“卖”健康

——访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

“焦作旅游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根本性变化,不但打造了世界地质公园、焦作山水、太极拳三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主题品牌,而且成功创建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树立了焦作新的对外形象。业内外人士把这种变化称之为‘焦作现象’。在我看来,‘焦作现象’其实是一种精神体现,即敢为人先、真抓实干、精益求精、永不满足的精神。”这是北京交通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王衍用对焦作旅游业快速发展最直接的感受。

王衍用说,焦作地理位置优越,北依太行,南邻黄河,不仅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而且还有浓厚的文化资源。通过两天的了解和考察发现,焦作旅游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确实不简单,但是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首先是城市建筑没有特色,没有自己的个性,个别地方比较脏、比较乱;其次是通往景区的道路绿化还不够,路两侧建筑比较乱;第三是景区内设施规划也不太合理,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焦作要想建成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还必须努力,进一步加以改进。

作为中国知名旅游规划专家,王衍用对焦作旅游今后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一是深化经济类型,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转化。每年来焦作旅游的人不少,但是真正在焦作当地吃、住、娱的人却非常少,要拉长产业链,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业全方位、多角度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强营销宣传,实现从资源营销到景观营销再到环境营销、文化营销。焦作山水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可以打出太行山水、太极文化的品牌, 形成从地下到地上、从大山到大河、从太行到太极、从山水到文化营销的模式。三是要既“卖”山水又“卖”健康。焦作山水在全国也不多见,焦作要将山水与太极文化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既“卖”山水又“卖”健康。此外,焦作发展旅游业不能停留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要深化“焦作现象”,让焦作人游焦作、河南人游焦作、外地人游焦作、外国人游焦作,这将有力地促使焦作的社会经济再创辉煌。

旅游特色的灵魂是文化

——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

“山水也是一种文化,既包括古代名人雅士对山水的理解,又包括现代人对山水的认识。焦作在发展山水旅游的同时,要将对山水景观的科学解释、幽默解释、趣味解释融入山水文化中,因为旅游特色的灵魂是文化。”谈到焦作旅游未来的发展,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明德中肯地对记者说。

作为资深的旅游研究专家,李明德在讲到增强焦作旅游文化内涵时说:“目前,焦作已经充分认识到以名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对旅游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但主要问题是还没有找到更好的表现形式和展现手段。”

“文化资源不仅仅指的是历史文化资源。因为有些文化现象已经融入历史,还有相当多的文化现象是一种现实存在,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品位、生活情趣。这些新文化现象也应该作为新的资源来对待,尤其是在发展具有时代特征和时尚魅力的旅游业时。所以,焦作旅游的发展还应该瞄向近代、现代社会产生的大量新的文化资源。”谈到如何利用文化资源发展焦作旅游时李明德说。

当谈到焦作旅游的品牌时,李明德说:“焦作最为宝贵的是山水品牌和服务品牌。但是,品牌的意义不仅仅是每个旅游者的体验和感受,还更应该体现在市场意义的层面。所以,焦作品牌应该发展的方向有三个方面:一是企业品牌。焦作应鼓励更多的企业创造自己的品牌,与山水品牌和服务品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是社会品牌。焦作要提升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品质,让外来旅游者和本地居住者都能感受到方便舒适。三是城市品牌。焦作应努力使城市的旅游功能更加完备、休闲氛围更加浓郁、区域地位更加突出、文化品位更加独特、自然环境更加生态,让城市真正成为旅游业生存和发展的依托。”

荣誉称号

2011年12月21日,从2011年度中国旅游总评榜·河南分评榜颁奖现场传来喜讯,在本届中国旅游品牌总评榜·河南分评榜评选中,焦作市荣获2011年度河南旅游强市称号,云台山、神农山荣获2011河南口碑最佳景区称号。同时,“焦作现象”被授予2011年度中国旅游品牌总评榜创新旅游模式称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4: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