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鸡笼 |
释义 | 鸡笼 (jī lóng ) 1、本义:〖chickencoops;mew〗养育肥鸡用的鸡栏 2、地名:台湾省重要海港城市和渔业基地。在台湾省本岛东北部,纵贯铁路和南北高速公路的起点。全市辖7个区、7个附属岛屿。总面积132.76平方公里,人口35.02万人。基隆古称鸡笼。明史曰:“鸡笼山在彭湖屿东北,故名北港,又名东番,去泉州甚迩。地多深山大泽,聚落星散。无君长,有十五社,社多者千人,少或五六百人。无徭赋,以子女多者为雄,听其号令。虽居海中,酷畏海,不善操舟,老死不与领国往来。”又曰:“至万历末,红毛番泊舟于此,因事耕凿,设阛阓,称台湾焉。”清代古志里又称鸡笼社、鸡笼港、鸡笼城等。清光绪九年(1883年)改设基隆厅时才把鸡笼改今名。其含意为“基地昌盛”。1626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基隆,1642年被荷兰殖民者所取代,1667年被郑经(郑成功之子)的部队赶走。日本入侵时期(1895—1945年)设基隆郡基隆街,后来街升格为市。基隆三面环山,北临港湾,入口处有和平岛和桶盘屿横扼门户,成天然防波堤。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多,雨期长,素有“雨都”、“雨港”之称。基隆有市街始于1723年。1851年开始与外国通商。1860年清政府正式辟为商港。1889年建成第一座码头。日本侵占台湾后,分四期建港,至1935年形成现代化商港。1945年增建了仙洞的货柜码头和特种货物码头以及八斗子渔港。现在基隆港是仅次于高雄港的台湾第二大港,是台湾到上海、香港、马尼拉、长崎等重要港口的航运中心,每年进出港船各约5000多艘,货物吞吐量约850万吨。基隆是台湾重要渔业基地,拖网渔业和标枪渔业均很发达,每年产量约占台湾鱼产量的1/5。市内有台湾最大的鱼市场。港口东北产名贵珊瑚。基隆还是国民党的海军基地。基隆重工业主要有采煤和造船。此外还有电力、化肥、水产加工等。附近有台湾最重要的产煤区和北部最大的火力发电中心。主要名胜古迹有观海亭、慈航寺、灵泉寺、清代炮台遗址等。3.衡南鸡笼.鸡笼镇位于衡南县西部,距衡阳市区39公里。原名马桥,古时有个号称“陶十万”的人,在离马桥1华里的交通要道口,开设一商店,专做鸡生意,又编织鸡笼,遂成集市,故名鸡笼街。湘桂铁路筑成后,在此设站,名“鸡笼街”车站,从而代替了“马桥”的称呼。 现在的鸡笼镇由鸡笼镇、永兴乡合并组成。它北连衡阳县,西与祁东县交界,总面积107。68平方公里。鸡笼人杰地灵,曾担任20余年县令,精于金石鉴赏,工于诗、书、画,著有《摘吏臆说》、《金石考》的符翁,中共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左崇义等一批杰出人才就生于斯,长于斯。 鸡笼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景色十分迷人。境内南岳七十二峰之一的歧山,远看山峦婉蜒曲折,群峰突兀,象条青黛色的带子横系衡南西部,近看,怪石嶙峋,修竹挺拔,古树参天。山上有众多名胜古迹。远近闻名的古刹——万寿仁瑞寺,庙宇重叠,曲径通幽,气势雄伟壮观。寺内有清慈禧钦赐匾额一块,古碑刻10余块,寺外有古墓家30余座,其中普同塔内完整保存五、六百僧老的骨灰坛,故有普同塔内藏千僧之说。更有那极具传奇色彩的 尖咀鳃、蛤唤岩、高普和尚塔、仙人迹、仙人船、仙人棋、仙人定、千人锅等古迹,常使文人墨客驻足,迁客骚人感怀赋诗。整个歧山,春天鸟语花香,烟雾绕绕,夏日凉风习习,清爽可人,秋天绿里耀红,霜酒醉秋,冬天珠堆玉砌,山舞银蛇,令人流连忘返。 曾以“皮鞋之乡”闻名的鸡笼镇,近年来,乡镇企业突飞猛进,形成了以米机及其配件、系列工业布及其制品、水泥和建筑为主的支柱产业。鸡笼镇交通十分便利,国道322线穿境而过,湘桂铁路横贯其中,镇内村村通公路。邮电通讯设施完善,全镇于1994年开通了程控电话,可足不出户与世界各地取得联系,收集信息。电力资源丰富,1999年建成3.5伏变电站、电力资源丰富。物产丰富,盛产山大豆、花生、油茶、茶叶、无花果、柰李、柑桔、桃子、香柚等。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花岗岩、石灰石、石煤。林业以出产楠竹、马尾松、国外松为主。 鸡笼街自古就是衡阳市西部商品集散地,商业繁荣,祁东、衡阳、广西等地商贾多会于此。鸡笼镇的诸多优势,为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为迎接更大范围的开放和更大规模的建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经商办厂的黄金宝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