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家破产 |
释义 | 1 金融名词“国家破产”这个概念是200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来的。它是指一个国家对外资产小于对外负债,即资不抵债的状况。 ◎ 破产的基本概念所谓破产,是指当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通过一定程序将债务人的全部资产供其平均受偿,从而使债务人免除不能清偿的其他债务。并由法院宣告破产解散。 ◎ 定义national bankruptcy , 国际上通常的国家破产是指:一个国家的金融财政收入不足以支付其进口商品所必需的外汇,或是其主权债务大于其GDP。例如冰岛的主权债务为1300余亿美元,而它的年GDP仅为190余亿美元,这就是国家破产。 ◎ 概念由于全球经济低迷不振,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日趋严重,不能按时偿还债务的国家正在不断增加。全球著名的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发表报告指出,全球共有6个国家在今年头三个季度里不能按时偿还到期的债务,处于“破产”状态,从而使全球无力偿还债务的国家总数达到了28个。新增加的6个国家是阿根廷、加蓬、印尼、马达加斯加、摩尔多瓦和瑙鲁,总共欠债达1330亿美元,几乎要比去年同期的740亿美元翻了一番。此次主权债务不履行率的报告是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会之前公布的。2002年9月28日,这两个机构在华盛顿召开会议,重要议题之一就是改革债务偿还的机制。 破产,如同一场恶梦,与企业如影随行,那些资不抵债者最终会在《破产法》的框架内或者拍卖变现或者资产重组以获新生,而旧有商号如一块随风飘摇的破布很快在人们的记忆中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也有一些企业却能在濒临绝境时,命运大逆转,以收归国有的代价得以继续存继于世,正在持续发酵中的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有不少金融机构出于维护市场信心及稳定局势需要被收归国有。国家成了这场几十年来不遇的金融灾难面前唯一的最后的靠山。银行破产可以选择收归国有,“国家破产”了,又该收归谁有? 国家债务危机之所以复杂就是因为它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程序,国家与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国家无法寻求破产法庭的保护,这样,国内破产法中诸如公正的法官、起诉保护以及在债权人有异议的情况下强制进行非破产重组等条款在国家借款人破产的情况下都不存在了。制度改革者面临的两难困境就是既要把这个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漏洞补上,又不能把新兴市场上的投资者全都吓跑。 ◎ 实质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中有了新的案例:冰岛面临“国家破产”的危险!一个人口只有32万的“迷你”型国家,金融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远远超过其他产业,该国金融业在这次全球信贷危机中损失惨重,如今其金融业外债已经超过1383亿美元,而冰岛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93.7亿美元!一个企业倘若身陷此等困境,唯有破产一条路可走。那么,理论上濒临“国家破产”的冰岛会不会破产呢? 答案是肯定不会。理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国家有别于企业的最显著特点是“国家主权神圣不可侵犯”。在结束了帝国殖民时代之后,这一原则日益成为国际共识,成为大小贫富悬殊国家之间交往的原则。所以,对于那些贫困国家,尽管外债缠身,理论上足够“破产”几百次,但是并没有被拍卖掉,这些穷国家也没有随之在国际政治版图上消失,沦落为其他债券国家的“新殖民地”。反过来说,倘若国际间有“国家破产”的“市场空间”,那么,美国仅举华尔街上的一个个富可敌国的金融大佬之力,就可以用经济手段,兵不血刃地将一个个破产小国收入囊中,如此一来,世界就依然是“强权政治”的天下。显然,让“国家破产”成为可能,就意味着对弱肉强食的霸权政治放行,最终破坏基于历史、文化、民族、宗教等渊源而形成的民族国家之间的脆弱国际平衡。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人们为了解决债务危机而同银行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谈判。进入了90年代,新兴国家的债券兴起从而使得问题的解决更加复杂化。把分属于不同司法制度下的、拥有各种各样债券的不同投资者组织起来可以说是一场恶梦,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推动债权人的共同行动。根据博弈论的原理,债权人的联合行动会使所有债权人以及债务国的总体福利水平达到最优,而单从个人角度考虑,债务的全额支付会达到个体的福利最大化,这样债权人追求个体福利最大化的行动非但不能达到其个人的福利最大化,反而会使整体和个体的福利水平都下降,这就是所谓的“最后一人综合症”。 受纽约法律管辖的债券体系总是培养这种单独追求个体福利最大化的债权人,所以要改进国家违约解决机制就要想办法把这些“自私”的债权人整合到集体行动之中,理想的解决方案甚至还要将不同的资产、不同的法律制度结合起来,为国家发行新债提供一个法律平台。将债权人组织起来之后进行债务重组不失为一个解决债务危机的好方法,俄罗斯、乌克兰和厄瓜多尔最近都进行了类似的债务重组,当然这种方法还有待提高。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阻止那些“自私”的债权人破坏债务重组过程,又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债权人组织起来共同行动呢?在这一点上可谓众说纷纭,但基本观点可以分成两大派,一派是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为代表的,他们主张从法律层面上进行改革,以规定债权人联合行动的机制;另一派则是以美国财政部为代表的“合同自愿派”,即通过在债券发行合同上增加“多数债权人可进行债务重组”的条款来为债务危机提供解决机制。 ◎ 国家破产的含义“国家破产”更像是一个形容词,以体现一国经济形势之危急;而不是一个动词,并不预示着一个国家马上就会吹灯拔蜡、改换门庭。就拿冰岛来说,纵然外债远超过其国内生产总值,但是依然可以在现有的国际秩序框架内找到克服时艰的途径,比如向俄罗斯这样的大国借债,还可以寻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援助。其实,早在六年前,IMF就曾经编订过主权国家破产方案,但是其目的不是为了剥夺某个国家的主权,而是建立一种“破产保护”的国际金融机制,让那些负债累累的国家得以申请“破产保护”,并使债务国能够尽快走出危机。 由此看来,在金融危机中风雨飘摇的冰岛,虽然濒临“国家破产”绝境,但是它并不会成为如雷曼兄弟一样的危机牺牲品,或者说它就如同一锅金融危机煮出来的“夹生饭”,半生不熟,谁也难以将其当猎物吞下去。只是最终庞大的外债将会压在30万人的小身板上,以透支冰岛的国家信用和几代冰岛人幸福指数的代价,慢慢偿还。 听起来结论多少有点让人颓丧,竟然没有谁为一个国家如此深重的灾难承担责任。为了回避国家主权问题,曾有学者提出“主权政府破产”的概念,即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不能偿还其应偿付的债务时,用其所拥有的金融资产偿还其外债,不足的部分不予偿还,政府宣布解散,由其人民推举组成新一届政府,原政府主要组成人员不得再在政府中任职,债权人亦不得再向新政府要求偿付原未得到清偿的债务——听起来也算是一种“破产”,但更像是专为债务国逃避外债而设计的“金蝉脱壳”之计,缺乏对债权人的诚信意识。 ◎ 国家破产计划构想及例子◎ 构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官员曾经表示,由第二号人物、第一副总裁安妮·克鲁格提出的国家破产计划,已经得到了IMF执行董事会的初步肯定,IMF为此将于最近全面准备出台正式的方案,预计2008年春季召开一次特别的金融高端会议,集中讨论国家信贷难题的解决方案。此间舆论认为,最近的阿根廷政治和金融动荡,有力推动了IMF这一计划大步走上议事日程。 经济学家安妮·克鲁格女士提出,面临严重金融危机的国家可以和个人、公司一样宣布破产,并得到相应法律保护,国际金融系统应该为此建立正式的破产程序,通过和银行、债权人谈判,这些国家可停止偿还债务。 据国外媒体报道,该项建议已经得到了布什政府、英国财政大臣和加拿大财长的支持但还需要美国国会批准,并获得IMF其他183个成员体的同意。 当政府方面认真考虑国家破产计划的时候,华尔街等国际金融市场却对此大加反对,他们警告说:“投资者将会把投到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抽回来,因为他们不会冒着自己的钱财被充公的风险。”纽约一家国际金融研究所的执行董事查·达拉瑞表示,根据他对新兴市场的投资经验看,国家进入破产程序,无异于“在那些破落的新兴资本市场放一颗再次惹火上身的核炸弹”。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流露出紧张情绪,因为他们担心会在“IMF标准”下“被迫”进入破产程序,在金融危机中自身的主动权将受到很大约束。 在过去几年中,很多业界人士批评IMF对新兴市场的资金援助缺乏策略又显得优柔寡断。200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茨,担任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及资深副行长,他在最近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毫不留情地指出,i MF总是抱着急于救火的心理花笔资金投到金融火灾现场,但是庇护了在新兴市场套利的资本投机商,倒不如让那些国家的债务和汇率自行运转,让投资者自己承担资本风险。 只有通过国家间法律层面上的协调一致才能有效解决国家债务危机,而IMF的法律条款首先要改革,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危机解决方案。世界上恐怕会有更多的“破产”的国家出现。 ◎ 例子阿根廷、冰岛、加蓬、印尼、马达加斯加、巴基斯坦、摩尔多瓦和瑙鲁。 ◎ 国家破产的严重后果国家如果破产,政府负债太多,无法偿还,所有的国民都会背上债务,直到有人接手,或者还清为止。最后全体国民都将活在对内和对外的债务中,本国的经济也将面临崩溃的危险。借贷国如果通过此途径来控制破产国家,那么其国家将会变成附属国或者傀儡国,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失去独立的性质,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 国家破产发展趋势我们相信,从2010年春开始,全球系统性危机或许会进入新的阶段,那就是,西方主要国家的公共财政将变得难以管理。庞大的预算赤字庞大的规模又抑制了未来政府做出任何重大的支出。 公共赤字就仿佛枷锁一般,2009年政府情愿将其架在自己的脖子上,但如果它无法使金融体系弥补他们的过错,而政府仍然笃信那些银行所说的“拯救银行就是拯救整个经济”,那公共赤字将严重影响所有的公共支出,尤其会影响富裕国家的整个社保体系,使中产阶级和退休人士变得贫穷,使社会底层最贫苦的人们流离失所。 同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其他机构(区、省、州)面临破产的背景下,将产生提高利率的迫切需要,以及用货币购买黄金(1211.90,0.00,0.00%)的双重矛盾(提高利率是收回货币,买入黄金是抛出货币)。因没有别的选择来取代疲软的美元,同时为了给国债,尤其是美国的国债正在损失的价值找替代品,所有的央行都将悄然地把他们部分的储备转换成黄金,且不会作出正式的公告。 从迪拜到希腊——国家破产将是2010年会出现的趋势之一。而越来越多的评级机构报告对美国和英国的债务感到忧虑,对于爱尔兰严重赤字提出警告,还建议欧元区努力解决公共赤字问题,各国越来越没有能力管理他们的债务也成为了报纸的新闻头条。 然而并非所有信息的价值都相同,中国有句话:当智者伸出手指指向月亮时,愚者却朝着智者的手指望去。有些信息只是“手指”上的复杂工作,但另一些却真正地说出了问题的本质。希腊债务危机的问题,就是“手指”上的复杂工作。 综合来看,希腊债务危机对法兰克福(编者注:代表欧洲)来说只是个小问题,但是对华盛顿(代表美国)和伦敦(代表英国)来说,却是强烈的警告。 希腊的债务问题,让我们联想到我们曾在2009年3月报告中提到的内容。当时公众都认为,东欧将会引领欧洲银行体系和欧元陷入巨大的危机之中。那时我们阐述,东欧这条新闻的根据并不可靠,而只是华尔街试图在制造一种观点——欧盟将要分裂,进而慢慢向社会灌输“欧元区的风险越来越大”的想法,他们一直在发表一些东欧银行体系处于危险的夸大新闻,并通过与美国和英国“肆意”实行的各种救市举措的对比,来凸显出欧元区“胆小鬼”的形象。目的之一是将国际关注的焦点从美国和英国不断增加的财政问题中转移,进而可以在G20会议上削弱欧盟的作用。 以这个趋势来看,随着未来的经济危机越发严重,会有更多的国家陷入国家破产中。 ◎ 国家破产的隐忧本世纪新10年伊始,最坏的消息莫过于主权信用濒临危机。继2009年11月迪拜世界宣布暂缓偿还债务以来,危机大幕已然拉开。但迪拜不是主权信用危机的孤本,随之而来的还有葡萄牙、意大利、希腊、西班牙和墨西哥等国,主权信用的“降级”成为显而易见的风向标。 理由很简单,这些国家经济增长乏力,而债台高筑。以希腊为例,2010年其财政预算赤字占GDP比重为12.7%,政府负债占GDP比重123%,远高于欧元区《稳定与增长公约》所设定的3%和60%的上限,成为欧元区负债比的“双料冠军”,所有数据都显示该所已处崩溃边缘。 有关主权信用危机的最新版本出现在冰岛。1月5日,由于冰岛人不愿为银行的烂摊子埋单,近25%的国民向总统请愿。总统格里姆森宣布:将针对国会去年底通过的法案进行全民公投,以决定是否赔偿英国与荷兰政府55亿美元。 主权信用危机的频发揭示了一个无可非议的事实:金融震荡仍将持续,经济危机并未如愿终结。主权信用危机也可通俗地称为“国家破产”。它已为全球经济复苏路上的一颗定时炸弹。就如同个人和机构破产一样,国家破产的简单定义就是主权国家宣布丧失偿付能力。根据IMF统计:过去200年来,大约有90个国家曾出现“赖账”。与2002年阿根廷拒绝支付国际债务的背景不同的是,如今密集出现的主权信用危机大多源于经济危机爆发后的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以及创纪录的债券发行。数据显示,2000年全球政府债务净发行额只有2500亿美元。而仅在今年,英国的发行额就将比这多出三分之一,欧元区发行额几乎是它的6倍。经济学家罗格夫和莱因哈特在前年的研究报告中已经指出:只要政府债务总额与GDP的比例保持在90%以下,债务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关联。一旦债务负担超过上述水平时,平均经济增幅最多下降2%。根据IMF的最新预测,只要再过一年,美国债务比例就会突破90%,两年后,英国也将突破这一警戒线。 ◎ 中国应警惕资深陷入国家破产由于近年来连续发放贷款,全民总负债已经高于全民总资产。此外,中国一直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如果有一天美元无限度的贬值,中国的资产将大幅度的缩水。长此以往,中国的财政政策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中国也面临着国家破产的威胁。 ◎ 国家破产的解决途径目前,为预防国家破产还未有太好的解决办法,但是减少过多的持有外币或是首要措施。 对于已发生国家破产事件的国家而言,借贷显然已经迫在眉睫。冰岛这一人口仅为30万的岛国金融业10多年来超常发展,金融行业与国外大肆开展信贷交易,其他行业企业在欧洲掀起的并购热潮也与金融业发展相辅相成。最后导致冰岛货币大幅贬值,冰岛克朗对欧元汇率缩水3成。冰岛对此曾向其他国家求助,只有北欧邻国给予了帮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结交新朋友”。俄罗斯缘于近些年凭借能源贸易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向冰岛提供援助并非难事。而能否通过此途径解决问题,还有待考察。 2 图书◎ 图书介绍作 者:(德)雅纳·约尔格·基普,罗尔夫·莫里恩译 者:钱敏汝,于景涛 出 版 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44011 出版时间:2012-02-01 装 帧:平装 ◎ 内容简介即将到来的“国家破产”不会成为世界的末日,而是会迎来一种新的资产分布。您要正确定位。那么,“国家破产”对你来说就不是一个恐怖场景,而是一个您不需要感到担忧的前景。 《即将来临的国家破产》中,作者为我们讲述了“国家破产”的全过程:首先,国家发布破产声明:无力清偿债务或不付利息或用新债来偿还旧债。伴随着破产过程出现的是节约措施和提高税收。比如,政府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预算;国家和城镇将提高税收等。但是,社会福利开支以及用于军事和基础设施方面的资金已经被确定下来,为了维持政权稳定,想要后退是办不到的。 国家破产过程的进一步升级是国家自己还能着手制造货币,为此印钞机必须转动起来,同时引起通货膨胀以及债权贬值。对于国家来说,通货膨胀是“整顿”国家财政最简便的途径。 另外,货币发行银行可以通过购买国家债券成为政策实施的帮手 。因此,把钱借给国家的人或者与国家有其它债权关系的人,就只能与这个无支付能力的结构体患难与共了。 作者警告:没有一个投资种类能百分之百地帮您挺过即将到来的债务和通货膨胀危机。在黄金投资方面,国家有可能会出面禁止(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多次了);在房地产方面,国家可能会征收某种惩罚性的税款(这样的做法在以往也曾有过);在原材料方面,国家可能会出台法定的最高价格(当然这种措施也已经采取过);在股票方面,危机期间股票行情可能会剧烈波动。我们要考虑到国家在危机期间的任意妄为。因此,将所有赌注都压在一张牌上没有什么好处。 ◎ 作者简介罗尔夫·莫里恩的研究涉及历史、经济和政治等多个领域。长期从事商业新闻工作,现在是一家知名股票杂志的主编。 雅纳·约尔格·基普,经济学博士。他主要致力于管理咨询公司以及客户财产保障。 ◎ 目录中文版序 第1章 基本估测 基本估测二:真正的债务额远远高于公布的数字 基本估测三:政治的兴趣在于维持制度 基本估测四:尚无能拯救局面的“总体规划” 基本估测六:预备措施比许多人想象的要简单 基本估测八:端倪已显--货币战争已开场 第2章 国家破产来临--但局面是什么样的呢 电影分镜头剧本 第3章 希腊只是冰山一角--诸经济大国也陷入危境 希腊的局面:影子经济占据统领地位 德国:债务、债务、债务…… 日本和美国:两个国家--两种债务问题 第4章 是规律,而不是例外:国家破产史巡视 五轮大规模破产 国家破产回塑:德国、阿根廷和冰岛 第5章 通货膨胀即是国家破产的前奏 打破禁忌:欧洲中央银行购买国家债券,为国家债务提供资助 美国的榜样作出示范:货币发行银行成为政策实施的帮手 成为官方救市途径的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预期:潘多拉的盒子 第6章 应该避免招致毁灭的投资 寄希望于贬值而减少负债?--宁可不要这样做! 奉劝您远离某些有形资产 第7章 在国家破产之前拯救自己的资产:仅能指望有形资产 原材料:增长和涨价是定局--投资选择却很困难 贵重金属:安全度过国家破产--事过之后是幸运者 第8章 最佳结局 您的储备在任何场景中都将万无一失 金钱与幸福同宗 基本信息 书名: 国家的破产 作者:(法)雅克·阿塔利 吴方宇 译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1年5月 ISBN: 978-7-5502-0249-8 开本: 16 定价: 32.00 元 ◎ 内容简介起源于美国的金融飓风,席卷了全球,一个被誉为最适宜人类住居的“人间天堂”。在飓风摧残下濒临破产。 《国家破产》通过发达国家——冰岛破产危机中,对债权国、政府决策者、企业家、银行家及普通百姓故事的生动描述,让读者全面了解国际债务危机,感受冰岛国家“破产”,体味全球经济的跌宕起伏……。 ◎ 编辑推荐从“全球人均收入最高”到“人均负债最重”破解发达国家“破产”之谜。 发达国家也会破产吗?是什么导致了它的破产?债务危机与国家破产究竟会给每个人带来什么? 与发展中国家破产危机所不同的是,发达国家的国家濒临破产往往是源于金融过度发展。 股市暴跌90%、货币贬值48%、公务员工资被冻结、土地价格暴跌,政府被迫解散……。在全球金融危机笼罩下,一个并不为我们所注意的北欧国家承受着巨大灾难和痛苦一这就是冰岛。 让我们走进美丽的北欧之国,全面了解冰岛金融危机以及濒临国家破产的来龙去脉,透过冰岛危机看全球一体化下国家经营战略、行业结构、国际债务策略,揭示参与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风险防范、经验教训和启示。 ◎ 目录绪论 全球化下金融危机为什么能带来“国家破产”? 第一章“国家破产”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拍卖的皇位 第二节阿根廷式“国家破产” 第三节主权国家是否真会“破产”? 第四节国际债务危机——“国家破产”的代名词 第五节国家破产的“救火队员”IMF 第六节冰岛为何不堪国家破产之击? 第二章危机爆发——从冰岛到“病岛” 第一节从渔夫到银行家 第二节“跌跌”不休的冰岛克朗 第三节弃克朗用欧元? 第四节冰岛银行业神话破灭 第五节还是做渔夫好! 第三章危机乱象——看各方如何应对 第一节听贡纳尔辩白:冰岛未“破产” 第二节听冰岛媒体人的自省 第三节冰岛华人应对危机 第四节网友如何“团购冰岛” 第四章危机聚焦——冰与火的较量 第一节冰岛与英国难了恩怨 第二节寻求俄罗斯救援——下错的赌注 第三节IMF送来“及时雨” 第四节向欧盟迈进一步 第五章危中转机——旧不去新不来 第一节引起众怒的哈尔德政府 第二节哈尔德政府黯然下台 第三节天将降大任于斯女人也 第四节恢复经济拿央行开刀 第六章危机探因——揭开冰岛迷雾 第一节人们为什么不做渔夫了? 第二节冰岛银行到底为什么破产? 第三节实体经济与金融业失衡发展 第四节谁为冰岛“国家破产”负责? 第七章摆脱危机——后危机时代的冰岛 第一节危机爆发后的冰岛经济 第二节2009~2010年冰岛经济预测 第三节两种不同的预测结果 第四节国际经济发展形势预测 第八章次贷危机后遗症——多国面临国际债务危机 第一节英国将成为“第二个冰岛”? 第二节东欧国家危机恐掀第二波金融风暴 第三节次贷危局下中国的国际债务管理 第九章冰岛国家简介 第一节“人间天堂”冰岛 第二节冰岛人忧心未来 附:1冰岛危机大事件 2参考文献 编后语 …… ◎ 文摘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曾在媒体采访时表示:“事实上,国家是不可能出现民商法意义上的所谓‘破产’,应该说叫做‘主权信用危机’或‘主权金融危机’更为妥当。” 他解释,对于“国家破产”,并不是指国家实际意义上的消亡,因为国家信用是无限的,它与其他单位不同,因为国家手上有苛税权、发钞票权、举债权,这三项权利的存在就使得国家不可能实际地“破产”。 因此,可以说,只要是主权国家,并不存在实际意义上的“破产”,“破产”后国家的所有权并不会产生任何转移。 既然国家不可能真正地“破产”,也不可能出现企业破产后的资产拍卖,也就是没有谁为一个国家如此深重的灾难承担责任。 在金融危机之下,到底谁将对国家的夭折负责?是该国政府、友邻国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还是全球化的经济发展趋势?最终的债务又由谁来消化? 事实证明,最终庞大的外债只会压在国内纳税人的身上,只能以牺牲几代国人幸福指数的代价来慢慢偿还。对于老百姓来说,失业、财产缩水等等都将会大规模地出现,而且还会真正地破产,一无所有,还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国家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甚至几代人都不能摆脱。 而对于国家来说,不仅仅有国内的麻烦,还会严重影响到这个国家在国际上的信贷信誉,使国家陷入信誉危机之中,影响摆脱困境的步伐,这也就是所谓的祸不单行。 其实,债务危机问题的解决取决于能否有一个长期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债务国能否成功地执行国内的经济调整计划;另外,还取决于能否有充足的外部资金流人以支持债务国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只有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真正恢复债务国的清偿能力,从而使债务危机得到彻底解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