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宫廷金鱼 |
释义 | 金鱼的祖先是野生鲫鱼,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经演变和发展,至今已有162个品种。主要分为四大类:即草种、文种、龙种和蛋种。金鱼的养育始于南宋时期的杭州,后传到上海、镇江、北京、天津等地。在明正德年间,即约在1506年左右,北京的皇宫和皇府开始养育金鱼而四季不断。 衡水的宫廷金鱼,就是由北京“金鱼徐”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培育的中国金鱼。 “金鱼”分类金鱼是中国的国宝,它的祖先是野生鲫鱼。 在我国主要分为南北两大派别:一是杭州金鱼;二是北京金鱼。杭州是金鱼的发源地,北京则对金鱼品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育新。衡水市园林管理处来顺宫廷金鱼养殖场于1982年建立,由北京宫廷金鱼饲养世家第十代传人徐立才先生精心管理。现养殖水面达1800多平方米,年生产能力达十几万尾。近年来,徐立才先生挽救和培育出的金鱼品种已达十余个,现有品种 64个,较为名贵的有:鹤顶红、王字虎头、朱砂眼水泡、喜鹊花龙睛球、十二块红龙睛、玛瑙眼、桔瓣狮子头、赤兔眼虎头及白玉冠等。从1986年以来,本场金鱼先后销往印度尼西亚、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史料记载明·崇祯刻本《本草纲自》中推论金鱼的祖先道:“晋桓冲游庐山,见湖中有赤鳞鱼,即此也”。这也是现存资料中发现“红色鱼”的最早时间,距今约有1700年历史。李时珍还记载了金鱼的品种有鲤、鲫、鳅等,“鳅”最难得,“金鲫”最耐久活,自宋始有畜者,今则处处人家养玩矣。” 宋朝时的金鱼主要就是具有金橙色的普通鲫鱼。“金鲫”是对金鱼最初的称呼。那时的人对鲫鱼的鲜亮色彩充满了神秘感,宋开宝年间(西元968年),吴越国第三任秀州(嘉兴)刺史丁延赞,在嘉兴城外一个池中发现金鲫鱼,这个池因而被改为放生池,池中除金鲫外,还有其他鱼鳖, 都被禁止捕捉。宋朝以来,大部分金鲫被输送到达官贵族的小池塘中餵养,饲鱼行业也应运而生。南宋爱国将领岳飞之孙岳珂(西元1214年)所著《桯史》中记载饶为有趣:“今中都有豢鱼者,能变鱼以金色,鲫为上, 鲤次之。贵游多凿石为池,置之牖间,以供玩。问其术,秘不肯言。或云以市洿渠之小红虫饲凡鱼百日皆然。初白如银,次渐黄,久则金矣。未暇验其信否也。又别有雪质而墨章的若漆,曰玳瑁鱼,文采尤可观。”(那时的金鱼有鲤、有鲫,而人们为什么认定金鱼的祖先是鲫鱼不是鲤鱼呢?现代科学研究对此作了证明,日本的生物学家石原等曾用金鱼和鲫鱼的血清作沉淀反应试验,证明金鱼和鲫鱼是同种, 我国的陈桢教授也指出鲫鱼和金鱼 属同一学名。) 戴埴《鼠璞》(西元1241年)及(西元1274年)吴自牧的《梦粱录》中都记载了专门饲卖金鱼的行业——鱼儿活行,以及用城市污水坑中的小红虫虾虮餵养金鱼的情况。鱼儿活行重视挑选异样金鱼,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人工选种和保种。但是宋时金鲫的野性还大,而旦畜池养鱼也不是一般人家所能负担得,金鲫的变异很缓慢。 变异过程金鱼的巨大变异和形成的优良品种,主要是生活条件的改变和人工选种共同作用的结果。西元968年出现“金鲫”的名称 , 这说明鲫鱼最初只是发生颜色变异,由灰色变成了金红色,令人们开始注意和饲养。到西元1214年,出现了两个品种:白色、花斑,此时还只是颜色的变化。到了西元1276年後,用木盆、陶土瓦盆养鱼趋于普及,金鱼的活动空间变小,游动缓慢,饲料完全 依靠人工供给,这些为它的形体器官发生较大变化创造了条件。到1547年金鱼不仅盆养或缸养, 而且限於靠近水面40-50 釐米处。水温的调节、饵料的供给、污物的清除、新鲜水的更换等等, 都依赖养鱼人的技术,这种生活条件的巨大改变,促使金鱼在生理、发育、形态上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狭长的体形变成圆短的蛋形,坚犟的单尾鳍变成软、长、有倾斜面的双尾。背鳍有的残缺,有的干脆没有了。形象上与祖先差异很大,金鱼在名称上脱离了鲫字,被叫做五色鱼、文鱼、朱砂鱼、火鱼,最後统称为金鱼了。到1643年,金鱼已变异出了双尾、五花、双臀、长鳍、短身等品种。西元1848年至1925年,开始了有意识的人工选种、育种,记载金鱼杂交遗传及饲养方法的著作大量出现,金鱼从眼睛、头、鳞、鳃、鳍、体形等各部都发生多种变异, 如由小黑眼变异出凸眼、望天眼、水泡眼、朱砂眼等。这时期出现了墨龙睛、狮头、鹅头、望天眼、水泡眼、绒球、翻鳃、蓝、紫珍珠鳞等优良品种。从1163年到1925年金鱼共变异出了19 个品种, 双尾、双臀、短身、长鳍成为这19 种金鱼共同的变异过程和形态特征。金鱼的遗传因数不稳定,每次产卵孵化的小鱼中,除与亲本相同者外,会出现很多形状差异很明显的“异族”。至今, 稳定的金鱼品种大约有162种,分为两大类:龙种、蛋种。龙种是指有背鳍、眼球突出眼眶外,大尾鳍一类的鱼,如龙眼。蛋种是指无背鳍、体呈鸭蛋圆形、尾鳍小的品种,其生命力较龙种、文种金鱼强,生长速度快。是国际市场上的名品。如虎头、水泡眼、绒球、望天眼、水泡眼等。如果从进化史角度对金鱼分类,还应再加入草种和文种。草种主要特征是身形狭长、扁尖头、小眼睛、单尾鳍, 是金鱼的始祖。文种金鱼是由草金鱼经过家化驯养和不断地选种改良后演化而来的,俯视鱼体,犹如“文”字,故名文种金鱼。文种金鱼品种繁多,花钯最多,其中大部分品种是国际市上声誉很高的畅销货。文种金鱼形体两头尖、嘴尖、小 眼、有背鳍和长有4尾大尾鳍.我国金鱼饲养分南北两大派,一是杭州金鱼, 一是北京金鱼。杭州是金鱼的发源地,北京对金鱼品种有了进一步育新。 “金鱼徐”史话金鱼徐家祖籍山东宁津县,先祖主要干的是挑担子走街串巷锔盆锔碗这一行,後来迷上了养“小红鱼”,几经失败,终於成功,并且积累了不少经验,逐渐形成了规模,於是边锔盆锔碗,边卖小金鱼,後来干脆干起了养鱼的营生。以後举家迁到济南府,养鱼的手艺也在济南地界出了名。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巡游回京,一天由两个太监陪著在御花园散心,他踱到放生池边,看著水中游弋的十几条红鱼,皱起了眉头,问身旁的梁太监:“朕南巡之时,曾於济南见到过红鱼,体美色艳,惹人喜爱,何不遣来!”皇上之言,正中梁太监下怀,他立马跪地启奏:“回万岁爷话, 奴才有一姨亲姓徐,是济南府养鱼第一好手,万岁爷若喜欢,奴才去把他传来,专为万岁爷养宫鱼,伺候皇上。”乾隆皇帝道:“你速速办来”。於是, 济南府养金鱼的徐家老少卷起铺盖,进了北京城。徐家进京,将大本营扎在了前门外“金银池”东岸的“牟家井”(今天坛公园北门西北一里许)。当时,“金银池”坑塘多、泉眼多,水质好,经整理挖掘形成大大小小近百个鱼坑、 鱼塘来饲养金鱼,“金银池”也自然而然叫成了“金鱼池”。徐家先祖进宫後,拿出绝活,把金鱼养得条条膘肥体大,艳丽多姿,乾隆皇帝龙心大悦,连称:“国之宝也,真不愧是养鱼的高手,那就封你徐家为金鱼徐吧”。从此,京城里有了“金鱼徐”这一御赐称号。 自徐立才曾祖徐文元以上的祖辈都在宫内养鱼,徐立才的大祖父徐国真和三祖父徐国兴都曾轮流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三以後挑著本家培育的上等金鱼品种去交宫鱼,到宫内再由徐家人管理和饲养。每次交宫鱼都会得到皇帝的赏踢。所交的宫鱼一是品种新鲜,二是个头大,一般都在一尺左右,三是份量沉,多是七八两, 以红头绳串系金鱼背鳍,但不能损坏。宫内养鱼的容器主要是江西景德镇官窑烧制的大瓷盆,後来是柏木制成的大木海(木盆),直径5尺,高40公分, 以红色或绿色漆涂面,有三道黄色流金的铁箍。另外,有特制的十六套和大八套灰泥瓦盆。徐文元和这一代的徐文福、徐文奎、徐文海等每年寒露以後在皇宫御花园放生池捞鱼选种进鱼洞子 (温室)过冬,生活倒也安稳。“金鱼池”边的徐家迅速繁盛起来,人口近百,又居住集中,人称“徐一窝”,与附近因住处类似庄园大户被称为“牟一寨”的牟家和因居住分散,被称为“张一片”的张家成为“金鱼池”东岸的三大养鱼世家。宣统退位以後,徐家不再缴“宫鱼”,也吃不上“ 皇粮”了。为了生计,徐家哥们分了家,分别开设渔场,有徐立才的叔伯大祖父徐国栋开的“泉海渔场”,叔伯三祖父徐国兴家开设的“永兴渔场”,徐立才的大祖父徐国真、祖父徐国森、三祖父徐国瑞则继承了其父徐文元开办的“来顺渔场”。由于时局动汤,养金鱼这一行很不景气, 家道日渐破落。徐立才的父亲徐世英兄弟8个,一边经营自家的小渔场,一边干杂活,勉犟维持生计,身为大哥的徐世英夏天养鱼、冬天拉冰,什么杂活都干。他每天清晨到北京南苑航空公司当脚行,挑一二百斤的东西,下午到戏院当茶房、卖票,晚上散戏後又到金鱼池姚家冰桥拉冰,一年到头辛辛苦苦。1947年10月的一天,徐家渔场突然来了两个国民党伤病员看鱼,看著看著就动手乱捞,攥得鱼在手里乱动, 徐立才的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跑过去抢下金鱼放回鱼缸,与国民党伤病员争论起来,遭到国民党兵的拳打,他们随即又拿起砖头要砸鱼缸,被人们好说歹说劝走,第二天两个伤兵叫来了五六个帮手,拿著鞭子,拐杖,进门便要砸渔场,恰巧徐世英刚进家门, 急忙上前拉住评理, 一名姓张的军官认出徐世英是北京大栅栏同乐戏院的茶房,而他又常去白看戏,多少给了徐家点面子,徐家渔场才免遭一场劫难。生活的珉辛,并没有阻挡住徐家饲养金鱼的传统,“金鱼徐”十辈子养鱼没有发财的,但为什么这门手艺没有断档呢? 徐世英老人说:“祖宗传下来的行当多穷多难也得维护著, 丢了对不起先人。再说,侍弄这么好看的玩意儿, 心里头舒坦高兴。没有它,心里没著没落,丢了魂似的坐不住哇……”。到北京解放时,徐家还供著两条扁担,一条是老祖先挑挑子锔盆锔碗的扁担,一条是乾隆皇帝御赐扁担,另外还保存著“金鱼徐”扁,以及朝服、朝靴、腰牌等,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付之一炬。现今只保存著一块著一块“来顺鱼房”金扁,长约一米,宽60公分,厚8公分。 解放後,“金鱼徐”的养鱼技术得到政府重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印建交不久,印度政府赠送我国大象以示友好,1955年,印度总理尼赫鲁60大寿,周恩来总理代表我国政府赠送象征“鹿鹤同春”和“和平、友好”的仙鹤、梅花鹿、金鱼做为回礼。当时年仅二十几岁的徐金生( 徐立才的叔叔),担起护送百尾名贵金鱼的重任,飞机抵达新德里时,尼赫鲁总理亲临接礼,传为一时佳话。徐立才的父亲徐世英在1954年曾为苏联、波兰、捷克、日本大使馆当过“鱼把式”。1958年任北京紫竹院公园金渔场把式,1971年搬到北京天坛公园金渔场任场长,1985年退休後任北京市观赏鱼养殖场场长(北京南宛),侍候了一辈子金鱼。1990年,徐世英老人在衡水去世。 衡水金鱼渊源徐世英老人生前曾说“徐家和衡水是有缘的,‘徐’与‘衡’二字都是双立人起笔,‘衡’ 字中间又是个‘鱼’字,‘衡水’二字有鱼有水,是块养金鱼的宝地”。虽是生活戏言,但是到衡水来顺金鱼养殖场看看那一尾尾于碧波池中雍容闲雅、流光溢彩、红色如金、白色如银集夭地之灵秀俊逸的“金鳞仙子”“水中牡丹”,方才感叹此话不假。 徐立才20多岁时,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被“下放”到衡水黑龙港流域的偏僻农村。即使是在这种“政治挂帅”的年月, 他仍省吃俭用,攒钱买有关养鱼的书籍,精心研渎,在紧张劳作之馀,偷偷饲养金鱼。1982年,徐立才受衡水园林处聘请,建起了中华公园金鱼养殖场,历经磨难的“金鱼徐”家又有了一方用武之地,扬眉吐气的徐立才正式操起了祖业。 养殖金鱼虽小,养殖颇难。从金鱼的选择、培育,雌雄产卵照顾,鱼卵发育孵化到幼鱼的护理, 都需要十分细致的技术。仅种鱼的选择就有八句口决“健康无病,身粗而匀。尾大而正,睛齐而称。体正而圆,口围而阔。生长良好,体无外伤。水中游动,稳里平正。身材花纹, 肥壮丰美。背鳍尾鳍,无残无迹。基因稳定,方可入格。”一个好的金鱼品种经过培育出来,巩固变异,保证遗传往往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时间。徐立才的父亲曾利用仅有的一条“鹅头红”与两尾雄性“齐腮红”杂交,经过5年时间成功培育出标准的“鹅头红”,二十世纪80年代初在纽约中国宫廷金鱼展览会上,“鹅头红”品种以1200美元被抢购一空。徐立才在大量承接祖传技艺基础上广纳优种,大胆创新,不仅用“红龙睛球”与“红头龙睛”杂交育出了“红头龙睛球”,用“红白花蛋球”和“五龙睛”杂交育出了“五花龙蛋球”,还用“红白花龙睛”与“红头龙睛”杂交育出了鱼身上有12块红的“十二红龙睛”,使失传400多年的“十二红龙睛”重现於世。他根据“公出头,母出尾”规律,利用“红龙睛球”与“黑牡丹”杂交育出了“墨袍赤球”,被金鱼界称为稀世绝品。1986年10 月,在深圳市蛇口海上世界游乐中心举办的中国花卉展上,肚皮雪白,头呈黑色鱼体两侧两根深蓝色线条直向後尾的标准“喜鹊花龙种球”得到港商交口称赞,称其“世界稀有”。1999年,徐立才携带“王字虎头、赤球紫绸袍、鹅头红、红狮子头、鹤顶红、鼓眼狮子头、红蝴蝶尾、紫狮子头”等25个品种近百尾名贵金鱼参加了昆明世博会,为络绎不绝的参观团讲解了大量金鱼养殖知识,在展现衡水培育金鱼的精湛技艺的同时,使人一睹“金鱼徐” 朴实厚道的人格风采。几十年来,徐立才先後培育和挽救了10馀种绝品金鱼,如“红头望天、虎头水泡眼、玛瑙眼、白王冠”等,他培育的“紫狮头、赤球紫罗袍和王字珍珠、红头鼓眼帽子” 分别被中国花卉协会、上海市花卉协会评为二等奖和三等奖。 规模金鱼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如今迁至衡水市人民企园西侧的来顺金鱼养殖场,水面已达800 平方米,年生产十几万尾金鱼,品种达64个,其中较为名贵的有“鹤顶红、王字虎头、朱砂眼水泡、喜鹊花龙睛球、十二红龙睛、桔瓣狮子头、赤兔虎头”等。衡水宫廷金鱼源源不断被销往印尼、新加坡、泰国、美国及我国港、澳地区,象征和平、友谊、美好的金鱼,成为加强我国和世界各国友好往来的金鳞大使。李先念、王任重、林丽韫、刘澜涛、芮杏文等国家领导人和外国游客来衡水金鱼养殖场参观都给予了高度赞誉,1989年4月6日,李先念主席到渔场参观後,握著徐立才的双手,亲切夸他“为衡水争光”。1998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民盟名誉主席、著名经济学家费孝通为渔场挥笔题词“国宝谨珍育,传世赖後人”。 评价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琴棋书画四大雅好和花鸟虫鱼四大雅趣充实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今天的衡水宫廷金鱼以古文明那种深蕴於中、源于自然的大气、睿智、雍容闲雅和美好精妙,让我们在极大丰富的物质文明享受中体会到精神文明的博大厚重。愿神态妩媚、风韵娇柔的金鱼在衡水这块宝地生长得更加绚丽飘逸;愿衡水的金鱼事业不断光大,为人类精神文化遗产再添华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