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宫力
释义

宫力,河南人士。 1991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国际政治学博士生导师。

中文名:宫力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北京

职业:IT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剑桥大学

主要成就:拥有14项美国专利获得Leonard G. Abraham大奖中国新经济人物

人物简介

宫力,北京人,清华大学学士、硕士,剑桥大学博士,毕业后曾在计算机系统、网络和信息安全方面从事研究工作,担任过ACM CCS、IEEE S&P、和IEEE CSFW的大会程序主席和大会主席,以及ACM TISSEC杂志的编委和IEEE Internet Computing的副主编。此外,宫力博士曾任康奈尔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的访问教授,以及北京清华大学的客座教授。

1996年,宫力博士离开位于加州的斯坦福国际研究院,加入Sun公司新成立的Javasoft分部,担任Java首席安全架构师,负责Java安全架构和产品线,成果今天已被广泛应用于三个最主要的Java平台(标准、企业和移动)。宫力博士被选为Sun杰出工程师,也担任过高级工程总监,领导家庭网络平台产品Java嵌入式服务器和P2P平台的JXTA技术。

成长背景

宫力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几乎完全继承了北方人的特质:高大、豪爽、真诚。

对于北京,宫力怀着无限深情。从大大小小的胡同到京城古老的四合院,再到北京的特色小吃,这些给予他无数儿时快乐的东西,他可以如数家珍。而成年后在清华大学的生活,更让这个北京孩子深彻地爱上了这里。从对计算机的一知半解到成为JAVA平台的主要设计师,清华的艰苦生涯为宫力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1987年,当宫力背上背包踏上英国旅途的那一刻起,就暗下决心,终有一天要重新踏上中国这片热土,将自己毕生所学无所保留的贡献给这片土地。终于,宫力遇到了Sun,于是他一如前愿地踏上了归国之旅。

职业经历

2001年,Sun计划成立中国工程研究院。同年7月10日,首次访华的Sun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软件系统集团总裁帕特丽夏·舒尔茨女士向国内的新闻媒体正式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由剑桥大学博士宫力先生出任Sun中国工程研究院院长一职。

2001年回到北京并组建Sun工程研究院,担任院长,并将研究院规模扩大至400人。宫力博士当时还帮助设立Mozilla中国基金会,任联合创始主席。2005年加入微软公司任MSN中国总经理,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团队,参与多项业务,包括Messenger、Hotmail、Spaces、Safety、Mobile、Search以及广告平台和地图。

2007年组建北京谋智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过去的十多年里,宫力博士还以创办人、投资人以及顾问等身份参与了多个创新企业的成长历程。

职业成就

2006年6月6日,宫力正式加盟谋智网络;2008年11月18日下午,谋智网络(Mozilla)推出了火狐中国版浏览器。“火狐中国版是专为中国用户量身定做的”,宫力称:“它的设计响应中国用户的需求,引领全球浏览器发展的方向,是谋智网络为中国网民献上的一份年度大礼!”该浏览器不仅充分考虑多项中国用户喜爱的使用习惯,还首创“火狐魔镜”(Live Magins)等六大新功能,甚至引领了全球浏览器行业的发展。

宫力一直都很看好中国浏览器市场。截至2008年,全球约14亿网民;截至2007年12月,中国网民已达2.1亿,2008年底预计将超过2.85亿,将占全球网民的20%。作为网民和互联网之间的主要媒介,浏览器的重要程度可见一斑,其中国市场更不容忽视。

宫力表示,火狐中国版浏览器是Mozilla首次打破全球标准版惯例,为单一区域市场推出定制版本的浏览器。Firefox是全球范围内仅次于IE的浏览器之一,在进入中国后正名为火狐中国版。在宫力眼中,中国市场份额中,IE内核浏览器远远高于非IE核心,长久下去,限制了用户使用浏览器的自由。

国内有20多家围着微软活动的公司,一旦微软对IE进行一些修改,采用IE的内核的厂商,就跟着IE跑。中国到处都是山寨版的IE,这也是中国浏览器的一大特色。如果微软不在操作系统中捆绑IE,火狐将和IE平分秋色。

对中国市场,宫力推出了三大战略,既:加大市场推广、拓展合作伙伴、加强产品优化等。在市场推广方面,从谋智网络成立之初到2008年底,火狐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从不足1%增长到5%。“我们的火狐社区活动和火狐校园大使都在蓬勃的发展,火狐校园大使项目已经在全国覆盖了15所高校。无论在Sun亦或是在Mozliia,宫力为推动中国浏览器事业的发展而努力着。

个人荣誉

宫力博士是一位在软件开发与管理领域经验丰富的渊博学者。在担任Sun公司中国工程研究院院长之前,宫力已经在Java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加盟Sun使他与Java真正结缘。1996年,刚到硅谷不久的宫力选择进入了Sun中研究Java的核心技术部门,现在J2EE里的很多东西归功于当时的研究成果。接下来,宫力接管了JES部门,其内部制订的规范后来成为了国际标准组织OSGi的标准,而宫力本人也成为OSGi标准协会的董事。1999年,宫力被调往新成立的研究P2P(对等网络)的JXTA部门担任技术总监,而JXTA也在“JavaWorld 2001”上获得了年度“最佳创新奖”。

宫力拥有14项美国专利,出版了3部英文专著,并在国际一级学术杂志和会议上发表过60余篇学术论文。

1994年,宫力因杰出贡献获得IEEE每年一度的 Leonard G. Abraham大奖;

1997年,宫力被Sun授予了“杰出工程师”称号,此荣誉在Sun仅有50余人获得,而宫力是第一个拥有该项殊荣亚洲人。

2003年,被《互联网周刊》和新浪网联合评为“中国新经济人物”,同期被CCID和中国软件联合会授予“中国开源运动领袖奖”。

2008参与创办清华企业家俱乐部并担任北京分会的创始主席。

背后故事

“全能手”谈时间管理的高效率

以“全能手”称谓宫力一点都不夸张.当时在校期间,除了担任辅导员的工作外,他还参加了学校的篮球队、桥牌队、合唱团,同时还修了许多选修课,阅读了大量课外书籍。他认为:无论干什么事,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走上社会后,特别是在工作岗位上越走越高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时间安排,以及如何分轻重缓急,是能否胜任高层领导工作的重要因素。如果把工作比喻成台阶,你每上一个台阶你的CPU 就需要升级.而且,除了中央处理器(CPU)要快,网络频带也要足够宽,同时任务安排要优化。”

人生规划―将机遇范围扩大

宫力坦言当时并没有设想或框住自己将来一定要干什么,他认为人生的路应该越走越宽,而非一定要限定在一条路上。他总结人生规划有两个要点:一个用少先队员的口号说就是"时刻准备着";另一个就是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机遇;同时,在等待时机的同时,尽可能的将机遇可能的范围扩大.因为成功的偶然性因素很大的.比如一个从小梦想成为体操运动员的人可能被排球教练选中,经过努力,成为一名奥运会金牌得主.成功是靠我们自己去追求的,而不是让理想限定住的。

技术与管理

宫力说,技术和管理是两个互不相干的领域。一个是纯研究,就事论事;一个则无客观标准,是门人的学问。人们往往喜欢科班出身,对一个人以前是干什么出身的很看重。一旦你在他们心中定了形,他们就希望你这把斧子一抡到底。 学理科的人从事管理时一般都太理性。凡事一是一,二是二,不是对,就是错,往往忽略了人的因素。管理作为一门人的学问,需要站在全盘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不能将任何事情都按照一定的标准去执行。 谈到自己的转行时,宫力说自己从技术转到管理,就像过河。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除了自己天性喜欢管理外,做技术时,就留心管理,做些实事证明自己。这好比过河前准备好水鞋。这样你的转型才可能成功。

成功经验

成功经验总结

宫力博士认为,成功者身上孕育着必然和偶然性。具体解释是:成功者的出现是历史必然的,而成功者的头衔落在谁身上则是偶然的。

宫力博士认为,普通人想成功,首先要知道自己往哪个方向走,然后少走弯路。他提到成功路上有4个需求,分别是:

1. 找到一份好工作(好的薪酬待遇、好的工作环境、好的上升空间等);

2.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工作结合了专业、爱好等);

3. 掌控自己的工作(摆脱打工命运,能自己决定所有的事情等);

4. 赢得影响力(业界的地位、知名度等)。

这4个需求也可以打乱出场次序,但普遍以阶梯递进的方式出现。要取得成功,宫力博士总结了以下4点需要注意的素质:

1. 提高个人综合素质(除了智力因素,情商所体现的价值越来越突出);

2. 踏踏实实做事(一步一个脚印,做实事,有实效);

3. 强烈的责任心(讲究信用,树立好名声);

4. 与优秀的人在一起(有圈子,受周围接触的人的正面影响)。

宫力博士认为,人生前20年,身上的包袱会越来越重,人也就越来越难挪动,因为考虑的事情越来越多了;如果成功了,后20年,则会开始有意识地卸包袱。创业不是一种职业,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当发现自己不适合创业的时候,要培养自己的眼光,看准谁将是成功的创业主,跟着他干。

寄语青年,四大原则

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越来越喧嚣的今天,宫力认为当今的年轻人要取得成功,应该掌握好四个原则:

首先,应该掌握未来的工具。要应对未来激烈的竞争,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要具备哪些重要的工具。否则,就像瘸子一样,难以立足于未来社会。比如信息技术,语言能力等等都很重要。同时,还应清楚自己那部分能力最弱,补足弱势,增强竞争力。

其次,要保持一颗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一个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的人是可悲的。比如见到一个陌生人,你会不会对他的阅历和背景感兴趣,他的经验有没有值得自己借鉴的?一个人的兴趣面越广,综合素质相对会越高。我们培养人的目标已不仅仅是专科人才,而是有领导潜能的leader。

最重要的一点,做人要有准则。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自己的准则,不因别人的做法而改变。这是靠从小一点点的积累,不是从书本中可以习到的。它在人生关键的转折点处可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人生关键处常常是只有那么几步.

最后,要有一个好身体。清华有个“健康为祖国工作五十年”的口号。

如果一个人可以做到这些,那他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41:18